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吏-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春来便如同威猛的侍卫一般,恭敬又潇洒的侍立在一旁。

    而随着卢知府的宣读,场内的安静逐渐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诸多细微的低低议论声。

    没办法。

    与李春来的简洁却又霸气十足、让人热血沸腾相比,卢知府这边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贵人们都忍不了,况乎是普通老百姓?

    但很快,便是许多老百姓都是肃然了起来。

    因为,上下各方面对于青州左营的优待,着实有些太扎眼了,简直让人嫉妒死。

    贵人们中,那小邓公公的脸色也止不住的吃味起来,随之变的越来越难看。

    原本,他以为今天李春来必定会求到他,毕竟他可是代表内廷的。

    到那时候,自然要好好给李春来上一课,让他明白,他邓公公这内廷监军的威严。

    谁曾想

    那小李三儿不知道怎么搞的,竟跟青州这边的刘公公很默契,刘公公那边一路绿灯,竟然根本就没用上他

    这下子好了。

    啥都不用他邓公公,那,他邓公公这个监军又算个球子?

    可他却浑然忘记了,早在昨天晚上时,李春来便已经派人给他送了一千两的银票。

    与邓公公相邻不远处,一个熟悉的倩影,此时竟比邓公公还要更悸动,更为的灼热,美眸里几乎都要满是希冀的小星星。

    自然是今天明显精心打扮过、艳压群芳的二少奶奶了。

    之前,二少奶奶本以为已经很了解李春来,必定能把握到李春来的节奏了,可直到真正经历了今天的仪式!

    她这才明白,她还是有些太过浅薄了。

    她以前以为的东西,只能是她以为的,跟李春来显然风马牛不相及。

    她原来在刘家经历的、认为那便是权势的那些,在此时李春来这等豪情万丈之下,又算个毛线呢?

    这也让的二少奶奶心底里止不住发下了誓言:她此生,就算是拼尽一切,也一定要拿下李春来这厮!

    这样的男人,必须有她这样的娇花,才能够点缀!

    

 第365章 规划与返程

    虽说相比于正常的节奏,李春来这新青州左营的立营仪式稍稍有些简洁了,却依然在青州上下引发了很大的轰动。

    或许李春来他们新青州左营没有那么多的仪仗,没有戏班子,更没有诸多流水宴。

    但是。

    新青州左营诸多儿郎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肃杀,那种坚毅,那种不怕战斗,乃至渴望战斗的精气神

    显然不是其他青州军可比!

    尤其是新青州左营儿郎们的装备,那些披甲,着实是让人印象太过深刻了。

    有这样的军队保驾护航,至少大家都能多了点底气不是?

    而就在诸多百姓们还都在街头巷尾间,沉吟在这件事的余韵中时,李春来麾下的匠户们,已经开始正式迁往沂源。

    师爷前面早已经做好了完成的规划,不仅把各工种单独理清楚,后来又根据老乡、手艺的好坏程度等等,进行了重新划分。

    如此,待回到沂源之后,并不用李春来再劳心费神,基本上直接就可以用了,这些匠户们到地方就能安家工作。

    这也让李春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人尽其才的好处。

    着实是解放自己太多了。

    当然,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可李春来这边还没喘几口舒服气,那小邓公公便找上门来,而且一上门便有点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

    充满虐气的质问道:“李将军,为何,为何这么多匠户,要迁往沂源?为何不在这青州就地安置?难道,李将军你这不是青州左营,而是沂源左营吗?”

    “呵呵。”

    李春来沉着脸片刻,忽然笑起来,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这小邓公公,却是并不说话。

    “你,你这般看着杂家干甚?难道,杂家说的不是实情?李将军,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小邓公公被李春来看了没片刻便有些炸毛了,随之便如同炸了毛的猫一般,声音都尖锐起来。

    “呵呵。”

    李春来笑了笑,道:“邓公公,我李某人现在是青州左营主将不假,可,除了这破败的青州南大营,我李某人还有什么?还是说,邓公公你现在有本事,能提前把我青州左营明年、后年的饷在今天先发了,让弟兄们都在这青州安家置业?”

    “这,你,你”

    小邓子直接傻了眼,哆哆嗦嗦的指着李春来,却是说不出话来。

    他俨然没想到,他身为监军,本该高高在上的,李春来竟如此不给他面子的。

    李春来冷笑着看着邓公公:“老实呆着,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你以后,说不定还能混个知兵的名头。可,若你要不知好歹,不仅不给老子办事还要坏事!呵呵!”

    李春来并没有说下去,随之却吐出了一个让这位邓公公灵魂都要发颤的一个字:

    “滚!”

    “”

    小邓公公登时一阵无言,小脸儿涨的通红,浑身都是不自在了。

    他以前,倒不是没有受过这等屈辱,实际上,出身的卑微,他自幼便受多了人间疾苦,后来到了宫里,本以为能改善,却反而是变本加厉。

    直到他时来运转,竟然是攀附上了丁公公,这才有了改善。

    而原本以为有丁公公撑腰,日子以后必定会好起来,一天好起一天,却不曾想

    他这小尾巴还没翘起来呢,竟然被李春来以如此粗暴的方式给打压下来

    可

    饶是他很想反驳,剁了李春来的人头下酒,却究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果。

    如果真跟这位李三爷闹掰了,干爹他老人家,到底是会帮自己,还是帮这位李三爷呢

    小邓公公心里就算不想承认,可,心中已然是有了答案

    打发掉了狗一般的小邓公公离开,李春来的心情也逐渐好起来。

    本来还想找个由头,好好拿捏这小太监一番呢,不曾想,他这么沉不住气的,主动送上门来。

    当然,打压归打压,该防着的,李春来自不会怠慢分毫。

    像是小邓公公这种自小便净了身,身体有残缺却又一朝得势的人,鬼知道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而之所以把家业安排在沂源,而不是条件更为优秀的青州,李春来拿捏小邓公公的粮饷问题,不过只是一方面。

    更为关键的核心原因,还是节约成本与便利性。

    说白了,李春来是要打造一支真正的战兵队伍的,饶是李春来已经小有家资,包括万历皇爷和朝廷方面也会给予一定支持。

    但李春来很明白。

    指望别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合格的女真战兵,若加上两三匹战马,一身价值绝对要超过百两,这还是往低了算的。

    这是个什么概念?

    若是李春来青州左营满员,小四千人的规模,便是四十万两白花花的现银啊。

    不要以为只投资这四十万两便能练出兵来。

    人难道不吃饭了?

    战马难道不吃草了?

    弟兄们拼死拼活的操练,家里老婆孩子光合作用就能神活了?

    队伍就不需要辅兵、民夫了?

    怎么可能?!

    这四十万两银子,不过只是一个最基准的基数,真要具体到实际中,翻个几倍乃至十倍,怕是都不夸张的。

    李春来投胎技术并不好,俨然不是娘胎里便带出来的那种真壕,一切自是要精打细算。

    这一来,沂源的优势便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李春来是沂源本土本乡人,此时这般状态,在沂源已经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衣锦还乡绝不为过。

    纵然沂源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不少欠缺,但周边的莱芜、新泰包括青州腹地,自古便是富裕的膏腴之地,并不缺少人手。

    若沂源不够,想办法从别处搞就行了。

    这世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却遍地是。

    其次,沂源有着相当强大的区位优势。

    不仅有煤矿,更是有着铁矿,而且各种消费成本都很低。

    这就意味着,在沂源打制这诸多利器,不管是材料成本还是运输成本,都将大大降低。

    唯一的缺点,便是沂源粮米不足。

    不过,这反而并不是大问题。

    李春来此时已经了解到,地瓜这等神器,包括什么西瓜的,都已经传到大明了,而且流传了不少年月。

    那个灵魂老家便是附近区域,到底该怎么发展这,李春来心里门清着呢。

    再者,也是最核心的一条。

    沂源山沟旮旯,究竟山高皇帝远,真要出了什么事情变故的,李春来也能够遮得住,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但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计划来看似也不难,可真要具体到实践中,达成这一个个目标,显然并不容易!

    李春来现在也只能尽力调整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又调整了一天,维系青州这边的各处关系,匠户们的队伍也已经全部出发,在次日一早,李春来这才是亲率青州左营的核心力量,正式启程,返回沂源。

    与去辽东时已经很庞大的队伍相比,此时李春来的队伍,俨然更为庞大。

    仅是各种骡马牲畜便是有着四五百头,若再算上各种战马,怕是都能过千头了。

    这等场面,别说放在青州一府之地了,便是放眼京城,出现的几率也不会太多。

    只是,与归心似箭、充满喜悦的很多弟兄们相比,队伍中却又有着某种某种不太好说的肃穆乃至悲壮气氛。

    原因无他。

    自是排在队伍最前方,李春来亲自扶柩的上百口棺材了。

    这些棺材,虽然算不上什么好木料,但稍稍看看便是明白,皆是上了漆的板正棺材,已经是超越这个时代很多人,不逊色于大户人家的水平了。

    须知。

    李春来清晰的记得,便是那个灵魂里,在他稍小些的时候,家里有长辈丧事,棺材都只是木板棺材,都没有上漆的。

    这俨然多花了不少李春来的银子。

    不过,对李春来而言,这银子,花的值!

    他李三儿,答应了要把这些弟兄们都带回来,那便必须要做到!

    纵然这些弟兄们已经故去,却也要尽他李三儿的最大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体面!

    并且,皆力照顾好他们的家小!

    虽然这似乎很傻,却是他李三爷的原则问题!

    这一点,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人,决不能动摇分毫!

    因为,这才是他李三爷的根基啊。

    这些战死的弟兄们,他们虽然已经故去,却很多都有着父母家人,有着这等马骨,还愁着没有好儿郎吗?

    “将军,二少奶奶过来了,而且,那位锦衣卫的刘千总也过来了,靳爷也在场”

    队伍开拔出几里外,刚刚铺展开来阵仗,陈六子忽然低低过来对李春来禀报。

    “嗯?”

    李春来眉头顿时一皱,二少奶奶这又是在耍什么幺蛾子?

    不过,刘振邦虽是要下课了,已经要被屠了毛,怕没几天就要不如鸡,可他现在究竟还是青州锦衣卫千总,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更不要提,还有靳爷呢。

    很快,李春来便亲自迎过去,正看到,刘振邦几人,已经在等候了。

    只是,相比于之前见到的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