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吏-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李春来洗完澡回来,厅内气氛已经渐渐热闹起来,马上便是有着诸多充满了沂源原始风情的美味佳肴,流水线般依次端了上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一与在场的女人们说过话、聊过天,李春来也很清晰的感受到了她们现在的状态。

    特别是刘秀娘。

    李春来单独把她叫出来,用力的紧紧抱住了她。

    这让的刘秀娘强撑着的坚强,再也控制不住了,娇躯止不住的颤抖着,眼泪已经犹如断了帘的珠线,无比哀伤的哭泣道:“三儿,三儿,咱们的孩儿,没了,没了啊”

    李春来早在青州时,便是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此时听刘秀娘说起来,也是止不住的神伤。

    这事情自也不能怪刘秀娘。

    时代的限制摆在这里,一个健康生命的孕育,本就是一件与天争、与地斗的事情,着实是需要很多缘分的。

    “秀娘,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咱们还年轻,咱们以后多努力,再生一个,不,再生五个就是了。你不要往心里去,先养好身体再说。”

    李春来竭力安抚着刘秀娘。

    “哇。”

    刘秀娘却是终于找到了宣泄口,扑在李春来的怀里,要把所有的委屈,全都是发泄出来。

    安抚住了刘秀娘,李春来又一一与一众女人们谈了一会儿心,这才是稍稍放松下来。

    正如圣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家庭事务看似是小,却是一个最基本的核心单位,若是家庭方面的事务处理不好,产生了不稳定因素,大单位又怎能好了?

    必定是会有隐患的。

    一路收拾完,已经过来子时。

    但女人们却早已经识趣的离去,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李春来和杨德山。

    原因无他。

    在那些阵亡弟兄们的将士收拾妥帖之前,李春来自不会孟浪。

    虽说没有什么具体的讲究,但这几天李春来还是忍得住的。

    李春来的书房内。

    采雪已经乖巧的端来香茗,又盈盈退出去,杨德山的精神也振奋起来,仔细跟李春来汇报着这段时间,沂源上下一些核心情况。

    说起来,沂源虽是麻雀大小的地方,生产力生产水平都不行,但外来人口却并不算太少。

    一方面,这是因为沂源上下诸多矿场的关系,有些不便在莱芜的地方,便是到了这边。

    另一方面,便是沂源的地势了。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

    因为种种原因,这片山水间,也成为容纳那些亡命徒的好地方。

    毕竟,有点傻事,往深山老林子里一钻,你找吧。

    方圆数以百里的偌大空间内,想找一个人,跟大海捞针又有什么区别?

    杨德山跟李春来汇报的事务,便多以矿场和这些新兴势力为主。

    只不过,听杨德山扯了好一会儿,李春来在其中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消息。

    狠人,有潜力的人,的确是有。

    只是,有价值的却是没有。

    包括沂源、莱芜、新泰的矿业,今年到目前为止,效益也是一般。

    说白了,在此时这个生产力低下,一些核心产业又处在禁忌管制下的状态,经济又怎么可能有活力?

    最简单的,只要朝廷那边没有大订单,周围的铁矿是必定会萧条的。

    因为没有人用这么多铁矿石。

    “对了三儿,这些方面不说,咱们的酒,现在卖的已经不错了。便是济宁的一些豪绅,都是托关系找门路,过来找咱们买酒了。不过你之前一直压着,不让多卖,我也就没应几家”

    见李春来情绪不是太高,明显对他说的东西不感兴趣,杨德山赶忙小心转移了话题。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曾经沧海难为水。

    现在的杨德山,再面对李春来,那种小心翼翼已经成了本能。

    对这一点,李春来倒没有刻意去纠正。

    因为他很了解杨德山了。

    这厮,本事是有些的,但骨子里还是小商人,缺乏远见,容易飘。

    如此,压着他肯定是纵容他要好许多的。

    “舅,这事情你做的对,酒业的事情,以后是咱们的重中之重,半点也不能马虎。今天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也缓一下,到明日,咱们再好好细聊。”

    李春来笑着看向杨德山。

    杨德山登时便止不住的兴奋起来,整个人都有些不一样了,他终于得到李春来的表扬了,也终于心安了。

    忙道:“三儿,那你便先休息,舅先回去了。明日再过来继续商议。”

    看着杨德山欢天喜地的离去,李春来的嘴角边也勾起了一丝微微笑意。

    家里是真的好啊。

    不过,真正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床上,也没有女人需要去耕耘,李春来反而有些睡不着了。

    目前这个阶段,整体形势还是顺利的,可诸多细节,着实是让李春来头大。

    比如,酿酒方面。

    刘秀娘之所以会小产,就跟她太过拼命搞酒有着很大关系。

    虽说李春来已经拥有着碾压时代的蒸馏技术,也能通过手段制造出盗版飞天这种高端酒,但是其中具体调配,还是得李春来去费心费神。

    另外,青州左营驻地的问题,包括李府的问题,都需要李春来去操心。

    现在这座李府,虽勉强也能叫做府了,但着实是太过狭小,几乎是兼住宿、生活、酿酒、火药等诸多事务与一体。

    这显然是不行的。

    不仅不方便生活,对保密性也大打折扣。

    所以,李春来再置办一座大宅,一座真正的大宅,那是必须的。

    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有诸多政治方面的效用力。

    再者,青州左营的营地,到底怎么排布,如何配比,也需要李春来一针一线的去动这个脑筋。

    甚至,想着想着,李春来都有扩建沂源城的冲动。

    毕竟,眼下的沂源县城,还是太小了,就恍如李春来这个已经快要一米八的男人,在个女式小浴缸里泡澡,哪哪都舒展不开,跟不上溜。

    但仔细思虑良久,李春来还是放弃了这个有些疯狂的念头。

    倒不是说李春来此时没有这个财力,或者说没有这个本事做这等事,而是,这事情显然是僭越了。

    真算起来,扩建沂源城,远不如李春来根据上面的通行证,用军户屯田之名,造一座新城。

    可若造新城,在沂源这种内陆区域造,显然没有在青州北部的海边更为适宜。

    就算青州北部的土地并非是什么良田,盐碱化也比较厉害,但究竟靠海不是?

    就算用脚指头想李春来都能明白,未来,必定是海洋的时代!

    若核心不能靠海,那其中成本就太高了。

    想着想着,李春来还是有些下不定决断,可迷迷糊糊就要睡着的时候,李春来脑海中忽然划过了一道闪电,一下子想起来什么!

 第374章 初步走上轨道

    接下来几天,李春来并没有几分惬意休息的时间,已然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首当其冲的,自是阵亡将士们的遗体安置与善后工作。

    思虑再三,李春来没有把将士们的遗体安置在沂源城中,而是在城南山沟营地临近,又买了几座山清水秀、风水也不错的山势。

    将这个事情转移到了城外。

    不过,李春来随之也承诺,他将会从各方筹资,重新修建沂源城到这几座被命名为忠义山山脉的道路。

    而且,李春来也将会成立一家车行,以后,只要是将士们的遗孤,来到这忠义山,所有一切,尽是免费。

    另。

    李春来将要筹备的新酒厂方面,将会大量招聘启用阵亡将士的遗孤,以及青州左营将士们的家眷。

    这登时在沂源上下引发了偌大的凡响。

    老百姓们究竟也不是傻子。

    李春来这一系列操作,他们并不难猜测到其中用意,这是前面全方位的优待这帮军属了啊。

    很快,之前本以为李春来只是耍嘴皮子、做样子给人看的那帮人,一个个也是绞尽了脑汁,托门路走关系。

    就算不能加入到青州左营这个荣耀集体中,那也得在后勤上找个活干,肯定比自己瞎折腾、种地强多了啊。

    而他们看似是藏着掖着,不想让别人知道,却又怎能瞒得过沂源上下这么多双眼睛?

    没多久这边在沂源上下引发了一场大热潮,无数人挤破头皮,也想上他李三爷的大船。

    这么一闹,别说李春来麾下的一众心腹核心们了,便是普通青州左营的弟兄,一个个也都是不胜其烦,甚至直接取消了休假,回到了营中。

    没办法。

    饶是他们连鞑子都不怕,如履平地,可,谁能受得了这等七大姑八大姨的骚扰?

    他们的确是处在青州左营这个荣耀集体中不假,可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未免也太高看他们的能量了。

    真以为青州左营的军规,那是闹着玩的吗?

    热闹的纷杂中,始作俑者李春来却早已经将这些事务全都丢给了洪斌和闻师爷他们。

    他本身正在与几个匠户们推选出来的头领仔细聊天。

    很多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去理解,或者说做起来,那就有点千难万难了。

    比如,人生来便是不平等的。

    你非要取较这个真,怎么可能会有结果?

    而有不平等,便会有这平等。

    对于所有人而言,最平等的事情,莫过于时间了。

    这也是李春来那天思虑半夜,感悟到最深的东西。

    便是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成一件事,乃至是几件事!

    把这个时间真正的利用起来。

    而且,须得做好选择,分清主次,该高调的地方高调,该低调的地方,必须要低调!

    说人话便是:

    像是忠义山、酒厂、包括匠户们和军工产业这一块,先以最低的成本做起来,把大框架撑起来,然后再利用其中本身产生的能动性,徐徐调之。

    比如酒厂。

    按照李春来的原计划,肯定是要大兴土木,搞一个资本化集团,跟后世的茅台一样,听着就牛批。

    但李春来仔细算算账,若他真这么做了,以他此时的财力,倒不是说做不起来,而是做起这一样来之后,其他产业就没有余力了。

    再比如匠户们的居所和军工产业。

    按照原有规划,那肯定是军城规模,直接一步到位。

    可这一来,纵然能搞成,太高调不说,也势必会引发更多的人觊觎,从而平添不少麻烦。

    真正脚踏实地后,诸多事情便简略太多了。

    在认清现实,抛弃幻想之后,李春来将以城南山沟营地为核心,朝着四周辐射,打造一个庞大的生态型产业链。

    主要是那一块山势复杂,又缺少足够水源,地也皆是荒地与无主之地,便是有主的,老百姓巴不得提早卖了呢。

    而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还是很单纯的,在李春来雷霆般的攻略之下,他们都没反应过来钉子户这个概念,便是已经被李春来拿下。

    也就四五天的时间,山沟营地四面、数以百里的范围内,尽数成为了李春来的私产。

    在与几个匠户代表仔细商议过后,李春来并没有怎么犹豫,直接下达了大兴土木的命令。

    当然,所有建筑,基本都是土胚为主,什么石材、好木料、美观之后,统统被李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