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法师乔安-第1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温斯洛普伯爵发布的“废奴宣言”,反而变成格林将军手中的一件强有力的宣传武器,拿来说服他的南方同乡帮忙招募新兵,筹集粮饷。

    自那以后,格林将军重建南方大陆军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是想要建立起一支堪与入侵者匹敌的部队,绝非朝夕之功。

    罗尔斯·温斯洛普可不想给格林将军太多时间重整旗鼓,他要趁着这个新的威胁尚未发育壮大,将之掐死在襁褓之中。

    1627年8月中旬,温斯洛普伯爵坐镇莱顿港,派遣康华利将军率领斐真第三步兵师联合伊萨克·胡克的骑兵师,以及保王党民兵和逃亡黑奴共同组建的“自由兵团”,合计三万人马,南下进攻格林兵团,准备发动一场歼灭战,决意把南方大陆军的残余势力从亚尔夫海姆的版图上彻底抹去!

    莱顿城是“自由之子协会”的发源地,从贫民窟到富人区,到处都有“自由之子”们活跃的身影,斐真军方的大规模调动,当然瞒不住这些间谍的眼睛,相关情报很快就传到了纳撒尼尔·格林将军的指挥部。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如今格林将军手里除了从锻造谷带来的六千名大陆军老兵,还新招募了近万名新兵,总兵力只相当于康华利兵团的一半,而且绝大多数新兵的年龄不满20岁,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即便装备上远东支援的新式气步枪,也很难在正面对抗中击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且兵力明显占优的敌军。

    格林将军和他的参谋官霍尔顿·锡安中校,还有骑兵上校奥黛丽·锡安,都清醒的意识到,在远东与迦南两个盟国派遣的援军抵达新大陆参战之前,南方大陆军应该尽量避免与敌军硬碰硬,利用亚尔夫海姆地区河道纵横、丛林密布的复杂环境与敌军周旋,同时发动各乡镇民兵组织骚扰敌军,切断斐真人的补给线,充分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打游击战。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格林将军就采用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的原则,避免与托马斯·康华利的部队正面决战,拖着斐真大军在亚尔夫海姆的丛林原野上兜圈子。

    康华利将军空有优势兵力,却怎么也逮不住纳撒尼尔·格林这条滑不留手的“地头蛇”,被他牵着鼻子走,时不时受到当地民兵游击队的骚扰,每经过一片树林都有可能挨冷枪,徒劳奔波一个多月下来没有取得什么战果,部队上下还都被折腾的疲惫不堪。

    斐真大军追在格林兵团屁股后面深入南方腹地,渐渐远离海岸,补给线也被迫越拉越长,后勤供应也变得越来越难以保障,

    从王子港和莱顿城征集的军需物资,还有从母国运来的一船船武器弹药,只能经由陆路押送前线。

    9月初的亚尔夫海姆正值一年中最湿热多雨的季节,山林小道本就崎岖难行,再加上连日大雨冲刷,路面遍地淤泥杂草丛生,运输车队在如此糟糕的路况下行军,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运输队如同艰难爬行的蜗牛,这么好的靶子不打白不打,当然会成为大陆军民兵袭击的目标。

    运输队纵有官兵押运,毕竟防不胜防,十支运输队至少有六支因途中遭遇伏击而覆灭,押送的物资落入游击队手中,很大一部分转手送往格林将军的营地,白白便宜了大陆军。

    1627年的秋天,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通过劫掠斐真军运输队,穷困潦倒的大陆军“泥腿子”们获得了比较充足的补给,以至于玩世不恭的霍尔顿中校把温斯洛普伯爵戏称为“我们这边的军需官”,“慷慨的食品弹药赞助人”。

    与大陆军的景况恰恰相反,康华利将军的部队由于后勤补给无法保障,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得不在林间狩猎野兽充当军粮。

    这样一来,康华利兵团就与世代深居于亚尔夫丛林,以狩猎为生的土著民族发生了尖锐冲突。

    大军所过之处,鸟兽尽皆斩尽杀绝,你让原住民怎么过活?

    亚尔夫海姆的阿萨族人,也包括精灵、妖精和半人马等非人族群,纷纷向康华利将军发出抗议,在受到冷遇之后,愤怒演变成了仇恨,这些原住民也都纷纷加入到游击队的行列,协助大陆军骚扰侵略者,伏击斐真人的运输队,结果就导致康华利兵团的物资补给更加短缺,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草不是小数目,后勤补给跟不上,光靠猎捕野兽解决不了问题。

    总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可不是长久之计,康华利将军别无他法,只得向南方大庄园主们伸手,要求他们负责提供一部分粮饷。

 第54章 南方烽火(Ⅲ)

    换做三个月前,庄园主们普遍对独立革命的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亚尔夫海姆抵抗不了多久就会全境沦陷,等待人们的命运,只有向斐真国王乔治三世宣誓效忠这一条路,出于保全身家着想,面对斐真军官的勒索,出点血也就忍了。

    然而时至今日,特别是在温斯洛普伯爵发布“解放公告”之后,多数南方庄园主的立场已经发生逆转,反而成为抵抗入侵者的强硬派,康华利将军派人来筹措粮草物资,理都不理,有钱有粮宁可拿去资助格林将军的人马!

    南方庄园主们这种拒不合作的态度,可把康华利将军给惹毛了!

    好声好气请你们帮忙,竟然给脸不要脸,那行,我们自己动手抢!

    枪顶在脑门上,看谁敢说个“不”字?!

    托马斯·康华利出身斐真名门贵族,向来自诩为“穿军装的绅士”,绅士当然要注重体面,不好亲自带队劫掠,就找自己的两名副将——班尼斯特·温斯洛普和伊萨克·胡克——密谋了一番,最后想出一招驱虎吞狼的毒计。

    康华利将军麾下有三支主力部队。

    首先是他本人率领的斐真第三步兵师,根正苗红的正规军。

    然后是小温斯洛普麾下的龙骑兵旅,兵团里最能打的王牌部队。

    还有就是追随胡克将军倒戈的王子港骑兵师。

    除了这三支主力部队,康华利将军手中还有一支“杂牌军”,就是所谓的“自由兵团”,包括五千多名黑奴士兵,以及亚尔夫海姆的“效忠派”白人民兵,也就是革命者口中的“保王党分子”,总数也有近千人。

    康华利将军明面上支持温斯洛普伯爵发布废奴公告,征召黑奴入伍,但他私下里也是一个保守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压根看不起黑人,也不认为这些获得自由的奴隶能够管理好自己。

    所以他把亚尔夫海姆本地的保王党民兵召集起来,安插到黑人占绝大多数的“自由兵团”当中任职,用这些白人军官管理黑人士兵,实际上还是沿用种植园里“白人监工管理黑人奴隶”的老套路。

    黑人士兵的待遇远不如白人军官,无端遭受鞭打和欺凌也是在所难免,黑奴们渴望的“自由平等”在军队里并未得到贯彻,徒具形式而已。

    康华利将军本来不想带这支“自由兵团”出征,认为这些杂牌军纯属累赘,“黑鬼们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还抵不上他们糟蹋的粮食”。

    但是总督阁下非要他带上“自由兵团”,说是当成活动广告牌,在南方各地巡游,显示己方为推动废奴事业做出的成果,进而鼓动更多黑奴叛逃。

    康华利将军被逼无奈,只得捏着鼻子带上这支“黑鬼兵团”一同南下。

    康华利兵团行军途中,曾数次与大陆军的游击队交火,黑人士兵由于在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方面存在短板,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是乏善可陈。

    这进一步加深了康华利将军的不满和偏见,后悔当初没能坚决拒绝总督阁下的要求,被迫带上这群废物。

    直到此刻,康华利将军需要有人出面替自己去干“脏活儿”,才发觉这支“自由兵团”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在胡克和小温斯洛普的支持下,康华利将军发布了一道指令,任命亚尔夫海姆的“效忠派”领袖威廉·特赖恩上校担任“自由兵团”的指挥官,率领这支部队“拜访”南方各大种植园,负责征集军需物资——说白了就是去抢劫!

    以军队的名义干强盗的勾当,洗劫平民,在当今这个时代可谓司空见惯。

    独立革命爆发后,众多保王党分子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饱受欺凌,心里都有怨气,黑奴们就更不必说了。

    怀着向政敌与奴隶主们复仇的心态,保王党领导下的这支“自由兵团”,沿途洗劫乡村集镇,强征军粮,烧杀劫掠,所过之处闹得鸡犬不宁。

    到了九月初,依芬河两岸的沃野良田尽遭蹂躏,房舍畜栏被付之一炬,刚刚收获的谷物被一扫而空,牛马全被牵走,鸡鸭猪羊就地宰杀,种植园里大片大片的烟草被点燃,使得原野上空接连数日弥漫着呛人的浓烟,仿佛一群老烟枪挤在小酒馆里喷云吐雾。

    在威廉·特赖恩上校看来,这些毁灭性的破坏行动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为了征集军需物资,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这些物资落入敌人手中,正所谓此消则彼涨。

    仅此而已,还不能解释特赖恩上校在劫掠之余还要屠杀当地民众,手段之所以如此血腥残酷,名义上是惩罚和恐吓那些支持叛党的老百姓,其实也不乏公报私仇的成分。

    公平地讲,每一位保王党人都有一段血泪史。

    在独立革命爆发的初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站出来反对独立,拒绝参与暴力革命与镇压革命的任何一方,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或者在革命政权颁布“效忠法案”之后拒绝宣誓对大陆会议效忠,甚至仅仅是因为被从前闹过矛盾的邻里乡亲诬陷为“破坏革命的阴谋家”,就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保王党的帽子。

    “革命的恐怖”与“反革命的恐怖”,如同一对孪生子,总是相伴降生。

    这些在独立革命中遭到残酷镇压的保王党人,饱受凌辱和殴打,还被没收了财产与土地,甚至妻离子散,被迫逃亡到斐真军的占领区,遭受了数之不尽的苦难,心中充满怨恨。

    如今追随斐真大军卷土重来,他们当然有动力报仇雪恨,把当初欺凌他们的所谓革命者揪出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由此酿成了无数起仇杀血案。

    ……

 第55章 兵分两路

    保王党人怀有的复仇心态,逃离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不仅也有,而且更甚!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有理由为自己在种植园中遭受的非人虐待而向奴隶主发起残酷的报复。

    在自己的故乡费尔菲尔德镇,特赖恩上校展现出了冷酷的复仇意志,纵兵劫掠过后,将整座小镇付之一炬。

    事后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特赖恩上校遗憾的谈到镇上的蒂茉丝教堂也在混战中遭到破坏,这令他感到很难过——因为他自认为是“因果女王”的虔诚信徒。

    但是与此同时,上校先生对于整个城镇的其余部分被烧成灰烬一点也不难过,还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可以“激起一种普遍的恐惧和沮丧之感”,促使叛党分子“在血与火面前认清现实,放弃无意义的顽抗”。

    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战争中的每一方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保王党和黑奴士兵在亚尔夫海姆频繁发起的报复行动,当然无法得到受害一方的谅解。

    入侵者的种种残酷行径曝光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