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明月之无限打卡-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里,嬴政看向对方,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叶尘道:“简而言之,科举就是一种通过考核的方式,来进行大规模公开式的选拔。如今大秦废弃分封,而使用了郡县制,刚好可以促进科举制度的实施。”

    嬴政接着问道:“那么具体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叶尘答道:“关于科举制的具体实行,咱们可以按照地区的等级来进行分级别考核。

    比如,可以将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乡试、县试、郡试、殿试。

    顾名思义,乡试就是在各自的乡里举行,有县里的官员进行出题,然后让想要参加科举的人到固定的场所进行测试,成绩比较优秀的人,就可以去现里参加县试。

    以此类推,县试成绩优异者,则可以到郡中参加下一轮考核。而通过了郡试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常难得的人才了,这样的人就可以来到咸阳,参与最后的殿试。

    殿试的优胜者,就算是放眼全国也定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对于这样的人,陛下可以委以重任,至于剩下的考生,也可以根据考核的成绩将其分配到其它的位置上去。”

    如此一来,就能够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对其进行区分,为大秦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与更加贤能的官员。”

    听到这番话后,嬴政的心中也微微有些震动。他没想到,对方的这个想法居然这么宏大,直接覆盖了整个国家。

    虽然这个科举制度,表面看上去是一个选拔贤才的方式,但实际的意义却是一场变革。

    比起商鞅变法都逊色不了多少的变革。

    要知道无论是商周时期还是战国,那些官位绝大部分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虽然可以进行举荐,但那些官员所举荐的又有几个会是平民呢,基本上还都是与自己关系不错的人。

    所以总的来说,资源与上升的道路,还都是把持在贵族的手中。

    而现在的科举则不同,它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施,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参与。

    而且一旦在郡试或者殿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么绝对能够一飞冲天,获得荣誉、财富与地位。

    以嬴政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这个科举制度,不仅能够为大秦选拔出更多得到人才,也将是瓦解贵族对于仕途的垄断的一柄利刃……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叶尘的科举制度

    在听了叶尘的讲述之后,嬴政的心中也是不由的浮现出了许多想法。

    虽然对方说的比较简单,但科举的格局却是呈现在其眼前。如果真的能够施行成功的话,对于秦国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比起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更大。

    当初的商鞅所实行的那一系列改革,让秦国成为了战争的利器,于边陲之地崛起,渐渐的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此变法的效果很明显,完全可以说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基础。

    但它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在战乱年代,但如今的大秦已经一统天下,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仗要打了。

    自然也就不需要将所有的重心都倾向于军事上。

    相比培养强大的士兵,现在更重要的势如何稳定民心,发展国家的各个方面。

    简单来说,之前重视的是武功,而现在需要放在首位的则是文治。

    而叶尘所提出的科举,完全是属于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官员选拔制度。

    可想而知,一旦将这一制度落实,将会涌现出多少的人才。

    不过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是在斩断贵族对于这一方面的垄断,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人知道了此事,肯定是会炸毛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能够多提拔一些寒门之人,对于自己这个皇帝来说却是件好事。

    毕竟那些百姓们没有什么根基,就算是身居高位也威胁不到统治者,这样更方便管理。

    在思考了一番之后,嬴政已经决定了要实行科举制度,不过有些话还需要说清楚。

    随即,他看向叶尘问道:“关于科举朕已经有所了解,但这件事与之前所说的问题又有何关联?”

    叶尘闻言道:“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有三个。”

    “其一,就是多收揽天下各个阶层的人才,让他们为帝国效力。

    其二,就是收拢天下百姓的民心。

    上千年来,那些官位一直都是被有权有势的人把控着的,普通的寒门之人即便是有真才实学也很难出人头地。

    而科举无疑是给了所有人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如此一来天下人岂不是皆是感恩戴德?

    只要天下万民认为您真的是一位好皇帝,那么对于所颁布下来的诏令自然会欣然接受。

    而且陛下也大可以将文字律法等加入到科举考题之中,百姓若是想要通过这条路求取功名,就必须要接受新的文化与思想。

    如此一来,您所头疼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听到这里嬴政也是点了点头,心中颇为赞同,然后接着问道:“那第三点呢?”

    叶尘上去走出几步,随后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无论是什么制度,其本质意义都是一种束缚。

    比如商鞅变法,虽然让大秦拥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但也因为将太多的力量投放在军队上而忽略了民生,算是一柄双刃剑。

    而科举,看上去是给了读书人一条飞黄腾达的出路,但实际上也是在将很多人绑在了这个制度之上。”

    对于这种说法嬴政也是颇感兴趣,随即问道:“此言何解?”

    叶尘回道:“打个比方,我们的身边有着一群猎犬,虽然暂时被慑服了,但依旧有可能随时扑上来。

    为了避免其伤到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扔出一块骨头,让所有的猎犬都去争抢。这样一来,它们的攻击性就会被转移,不会再生出事端。”

    说到这里,其微微停顿,随后接着道:“百姓们都是很淳朴的,只要还有一条出路,他们就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

    话音落下,嬴政也明白了对方话语中的意思。

    科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与选拔贤才,更多的是要给天下的百姓指明一个方向。

    让众人都朝着一个地方使劲,并且使之成为毕生的追求。

    当人们都有事干了之后,心里也就有了追求与寄托,自然也就安定了下来。

    虽然最终能够被选中的肯定只是一小部分,但就是那一点微弱的希望,却会吸引无数人不要命的往上扑,这就是人心。

    天下人为什么会造反?

    究其本质,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而科举制度却是给予了百姓们机会,让他么获得了一飞冲天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想要通过科举成为人上人的就一定会维护这种制度,而在维护这种制度的同时,其实也就实在保护实行这种制度的上层领导者。

    如此一来,大秦帝国自然也就更加稳固了。

    叶尘看着前者的反应,就知道其定然会同意这个提议。

    科举制度其实远远谈不上完美,就像他之前所说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较为良性的束缚。

    甚至从本质上而言,也是维护统治者权柄的一种方式。

    而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知道一旦实行的这个制度,会有多少人如飞蛾扑火般投身其上。

    而最终真的能够靠着这条路获得成功的人,恐怕是千里挑一。大部分人都是坐着当官老爷的美梦,然后一生都蹉跎在这上面。

    但没办法,如今的社会性质就是这个样子。刚刚跨入封建主义的国家,还无法承受更加先进的制度。

    现在的大秦根基还不够稳固,所需要的正是一种足够稳定的秩序。

    从这方面来说,科举制度无疑是非常合适的,甚至都可以算是超前了。

    毕竟无论它有着多少缺点,但科举确实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布衣百姓也有了成为王侯将相的可能,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而且,科举的出现对于目前秦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若是嬴政想要将文字以及律法推行下去,那么就可以在科举的内容上做文章。

    比如,可以宣布下去,凡是想要参加科举的,首先就要能够写一手优美的秦篆,并且熟读秦国律法,不然就让你连乡试都过不去。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想要功名富贵的人,一定都会立马去埋头钻研秦篆与律法。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要有着足够的利益,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第四百一十三章 国师叶尘

    虽然叶尘师出儒家,但对于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这句话还是颇为赞同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儒生的那张嘴与武者手中的那柄剑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反过来也是如此,若是能那些游手好闲的侠客与读书人安定下来之后,帝国自然便会安稳许多。

    秦国有着强大的武力,游侠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现在有了科举制度,便能够让读书人收了作乱的心思。

    如此一刚一柔,才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的明白如今这个时代的基层人民所过得有多么的艰苦。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成功。

    世卿世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架构,但却彻底封死了下层人的上升空间。

    平民永远只能是平民,贵族世代都会是贵族。

    这样太不公平了。

    虽然他不会幼稚到去提倡什么人人平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还是可以做到的。

    叶尘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大善人,但既然拥有了一定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提前了一千多年现世的科举制度,既是他为上千万的百姓所开辟出的一条道路,也算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回馈。

    当然,他也知道搞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引起不少贵族的反对,所以必须要嬴政亲自来操作。

    说实话,如果换个别的帝王,对开科举之事或许会慎之又慎,毕竟一旦这样做了将会阻碍很多人的利益。

    但嬴政却不一样,山东六国都被他给灭了,谁还敢跳出来叫嚣?

    军权与政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手中,将下面的人压得喘不过气,若是有人敢挑事,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叶尘自然也是不怕的,虽然他没有嬴政那么大的权力促成此事,但他本身的实力就是最好的保障,谁敢将伸爪子伸过来,直接剁下来就是了。

    在这九州之内,只要不碰到极个别的几个人,他完全可以横着走。

    嬴政在听到这番话之后,不禁点了点头,心中也真正的了解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轻笑着开口道:“先生此言大善,科举一出,则天下万民归心矣。”

    而就在这时,站在一旁默默听着的李斯也同样的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叶尘居然会产生如此大胆的想法,而且还当着皇帝的面直接说了出来。

    若是一旦付诸实践,恐怕引起的波动不会亚于当年的商鞅变法。

    随即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科举之事还需三思啊!”

    嬴政闻言,看向对方道:“爱卿有何异议?”

    李斯拱手回道:“如今的官吏基本上都是从世家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