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姬见嬴政没有继续针对吕不韦,皱了皱眉,不再多说。

    因为她相信爱子自有主张。

    她不懂政治,一切交给爱子便好了,她只需要为爱子盖章就是。

    一听要大家举荐内史人选,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不管是楚系还是宗室亦或其他派系或无派系的,都一下目光火热。

    内史可不是小官啊。

    这是比郡守还要高一级,是秦国上卿,真正的高层,仅比相邦低而已。

    更何况内史掌治京师咸阳,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当然,也危险。

    秦王眼下,如果管理不好,一切都会看在秦王眼中,因此不能出现疏漏。

    比如李全便是很好的例子。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

    但是相比权力的诱惑,危险并不算什么。

    “臣以为渭阳君乃宗室之首,当能为大王肃理咸阳,让咸阳滴水不漏。”

    立即有人出列举荐。

    渭阳君是嬴政的叔父,昔日在嬴异人没有回到咸阳的时候,他是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继位秦王的人选。

    可惜被吕不韦破坏,将嬴异人推上了太子之位,从此便对吕不韦继位痛恨。

    不过十余年来,他倒也放下了许多。

    但不代表他不想要权利。

    如今他虽贵为渭阳君,是宗室之首,但手中却并无实权。

    只有地位,而没有权利。

    毕竟当初他可是与嬴异人争位,嬴异人继位之后,自然会对他有所提防,有爵有名,却无权,但可稳定宗室。

    后来病危之时,更需要借助宗室的力量,为自己的儿子稳住王位,不至于吕不韦的权柄将来有一天真的能换秦王,因此渭阳君在秦国还是很有地位的。

    “臣以为可调回王绾。”

    吕不韦身后有人出列提议。

    这个位置昔日本就是吕不韦一系的,自然不想失去。

    而王绾昔日也是吕不韦的门客,也是吕不韦的半个学生,如今又在颍川郡辅佐郡守任职一年,也算履历颇厚。

    “臣举荐张唐。”

    “臣提议纲成君蔡泽。”

    “纲成君于先王时期出使燕国,或可调回秦国,当为重用。”

    很快便有不少人名被提起。

    张唐昔日在昭襄王时期多次带兵攻魏、赵,夺取大片土地,斩杀甚众,赵人恨之入骨,曾下令能得张唐者赏百里之地。

    在现今秦军将领之中,地位仅次于蒙骜、王龁、麃公、桓齮几人。

    因此武将中不少人举荐张唐。

    资历、功绩足以。

    这个时代的文武并没有泾渭分明,武将做相邦的比比皆是,同样相邦为主将的也比比皆是,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比如昔日的犀首,从秦国底层军卒一直封左庶长,率军为秦国打下河西之地,作战经验丰富,但之后却又佩四国相印等等。

    而蔡泽出身燕国,善辩多智,昔日献计秦昭襄王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灭东周,封纲成君。

    并且是吕不韦之前的秦国相邦。

    他当初点破秦相范雎狡兔死走狗烹而使其功成身退,后被范雎推荐任秦昭襄王相,几个月后,辞掉相位,定居秦国做小吏,后来在庄襄王二年被派到燕国为使,数月前更是说动燕王喜与秦结盟,并将太子派到秦国为质。

    如今经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到而今的秦王政四朝。

    功绩、资历、名望以及经验都堪为大任。

    渭阳君、张唐、蔡泽都是热门人选。

    也都有资格与能力掌治咸阳。

    “大王,臣举荐公子启!”

    突然,阳泉君跨步走出,大声喊道。

    阳泉君自知自己不受嬴政待见,而且当初失了相位,就已经没有接触权利核心的机会,而如今楚系全力捧的也是芈启。

    “大王,公子启乃我秦国公主之子,体内同样留着嬴姓之血,在咸阳出生,在咸阳长大,于庄襄王时期入朝为官,在位时勤勤恳恳,无有错漏,而今又任谏议大夫,常伴大王左右,论能力,论地位,当得内史之职。”

    此话一出,百官为之一寂。

    他们突然想到,当初嬴政提拔芈启的时候,就说过让芈启担任内史之位,但被吕不韦以李全在位勤恳无有错漏而拒绝。

    如今阳泉君突然举荐公子启,难保背后没有秦王的授意。

    有些人已经目光小心望向嬴政。

    但嬴政面色却是没有丝毫变化,让想要窥探嬴政心思的众人纷纷失望,心中暗叹嬴政小小年纪,却是城府深厚。

    一般新王继位,换自己信任的人担任相邦是常见的,各国也都一向如此。

    只不过嬴政继位时太过年少,所以吕不韦一直稳居相邦之位。

    而嬴政这一年来,也没有对官员做出较大改变,让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但一年的韬光养晦,嬴政终于出手了。

    甚至这一刻他们都在想,这次所谓的刺杀是不是嬴政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为的就是以一个合理的理由拿下内史之位,顺便杀鸡儆猴。

    毕竟时机太巧合了。

    天下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秦王行踪岂会如此轻易暴露,又怎会正好有刺客出现?

    这样一想,不少人纷纷心中一凛,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上的心机未免太深了。”

    这一刻,之前纷纷出言举荐之人一下没了声音。

    阳泉君颇为自得的上前,继续道:“而且不久之前,楚王有意与秦修好,公子启乃楚王之子,若得重用,也能修缮我秦国与楚国关系,对瓦解山东五国联盟有益。”

    “所以,臣认为,公子启再合适不过。”

    阳泉君此刻一脸肃穆。

    让他国臣子、公子在其他国家为官,在这个时代很常见。

    比如之前赢子楚便将纲成君蔡泽派到了燕国为臣。

    以前还有他国公子在其他国家担任了更重要的位置。

    其他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更何况芈启不止是楚王之子,也是秦国公主之子。

    众人听得此话,也纷纷无言。

    论亲缘,芈启乃昭襄王之外孙,庄襄王姑母之子,与渭阳君也是同辈,背后有楚系支持,如今也得秦王信重。

    韬光养晦一年,秦王开始重用自己信任的人,很合理。

    “相邦以为呢?”

    嬴政脸上露出微笑,笑看着吕不韦,轻声问道。

    而在嬴政身后的赵姬皱了皱眉,张口欲言,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她素来不喜楚系之人,但是既然这是爱子的选择,那她相信爱子一定另有盘算,所以她没有开口,有疑惑等回到甘泉宫只有她们母子二人,她可以慢慢详细询问原因。

    反正爱子已经给了她承诺,她在爱子心中地位最重要,为了不让她遭遇自己与华阳太后的矛盾,爱子甚至不准备立后,以确保她在秦王宫内独一无二的无上地位。

    简单来说,嬴政为了她不立后。

    这是什么样的爱?

    因此,赵姬相信嬴政。

    吕不韦抬起头来,与嬴政对视一眼,瞬间有所明悟。

    一年前,嬴政便要提拔芈启,只不过被他否决。

    当时他也没多想,因为他并非完全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秦国。

    芈启当时的资历确实不足。

    当然,如果当时嬴政坚持的话,他也不会强硬拒绝,只不过当时嬴政没有坚持,让他也没有在意。

    但现在旧事重提,却是让吕不韦也不得不深想。

    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突然怀疑这次刺杀。

    虽然他认为嬴政不会耍弄这些小手段,但是连罗网都查不出来,那么确实有可能是自导自演,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让无孔不入的罗网都查不出丝毫讯息。

    然后嬴政借此机会发难,这不止是换了一个内史这么简单,更是在削他的脸,是对他上一次否决的回击。

    更是向朝堂上放出了一个很明显的讯号。

    心头念转,吕不韦胡须微颤,手心都不觉渗出一丝冷汗,声音有些嘶哑,“老臣以为,公子启而今可担大任,臣也举荐公子启。”

    “众卿以为呢?”

    嬴政看向百官,轻声问道。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嬴政的心思,立即纷纷附和。

    “臣以为公子启实乃当世俊杰,堪为重任。”

    “公子启早年游历各国,有勇有谋,臣以为当能掌治咸阳。”

    听到众人都纷纷赞同,阳泉君顿时面露得色。

    朝列中的芈启也忍不住心潮澎湃,强忍着激动,站了出来,“臣虽位卑,但既得大王信重,百官信赖,臣定当竭尽全力,治好咸阳。”

    芈启没有丝毫推让,推让也是要看情况的,有时候不明王上态度,所以才会谦让,以观君主态度,而现在秦王态度明朗,自非推让的时候。

    因为有些机会错过就不在。

    昔日赵国毛遂更是自荐成名,有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感谢:海纳百川ix的5000点打赏;书友2021…… 243的1100点打赏;哦过得的500点打赏;手可摘星辰的100点打赏。】

 第二百六十六章 对赵姬的不时提点(二合一)

    “母后认为呢?”

    百官表明态度之后,嬴政转头看向右侧稍微靠后半步的赵姬。

    而芈启等人也忍不住抬眼瞧去。

    因为赵姬乃监国太后,她的意见至关重要。

    虽然说他们也都听说太后、大王母子感情深厚,应该不会反驳秦王。

    但是也有人听说太后与楚系关系不睦。

    尤其阳泉君,更是一脸紧张。

    毕竟做为当时为难过赵姬母子的当事人,他是最清楚双方关系微妙的。

    他们也很清楚嬴政与赵姬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如果赵姬真的否决,说不定也会动摇嬴政。

    因此楚系的人一个个都忍不住偷偷看向赵姬。

    这一刻,一袭玄色衣袍,肃穆庄重的赵姬,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

    赵姬绝美面容此刻也没有在后宫时的风情,眉宇间也多了几分威严,她转头看向嬴政,目中浮现一抹柔情,“政儿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相信政儿。”

    哪怕她不喜楚系的人得势,但是既然这对嬴政有利,那他就会支持。

    更何况,吕不韦的人担任内史,竟然让她与爱子再咸阳城外遭遇刺杀,足以说明此人无能。

    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查到凶手,赵姬已经对吕不韦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所以,如果芈启能够整肃咸阳,她自不会反对。

    “既然母后、相邦以及诸卿都以为公子启可担大任,那寡人今日便任命公子启为内史,掌治咸阳民生。”

    嬴政面对殿下百官,威严说道。

    说完,嬴政目光落在殿中心的芈启身上,严声道:“芈启,即日起,寡人任命你为内史,望你好生辅助相邦,管理好咸阳,勿要再让此前之事发生,你可能做到?”

    “臣,万死不辞!”

    芈启双膝跪地,大礼参拜。

    “好,退下吧!”

    嬴政满意点头。

    虽然他知道芈启未来会背叛,但是他现在没机会,也没理由。

    因为楚王熊完在位一日,就没芈启的事情,他就只能为秦国尽心做事。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