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因为身为楚系族人,受到她的照拂,才能有个好位置。

    但华阳太后知道,这些人这次即便不死,也将失去原有的位置。

    楚系这一次必然要元气大伤,彻底丧失在朝中的分量。

    华阳太后转身走入殿内。

    此刻嬴政正翻阅着最近的奏疏。

    尤其是楚国的。

    王翦在楚国屯兵,李信等人拥护公子犹为王,以公子犹的名义动员楚人,与淮南的楚王启开战。

    加上秦国以重金收买了不少楚国士族,因此倒也有不少人加入。

    楚国是现存天下中,贵族最多的一个国家。

    楚国虽大,却也因为有着太多的贵族而导致国家变得腐朽。

    魏国有李悝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法制成为秦国国策与根基;韩国也有申不害变法;赵国也有公仲连变法,有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燕国也有乐毅改革;齐国有邹忌改革,楚国也有吴起变法。

    魏国用李悝变法而强,而且李悝是变法第一人,著有一部《法经》,吴起与商鞅变法都参照了李悝的变法,都是受到其影响,起边是韩非也是深受影响。

    而作为战国诸侯中第一个变法者,魏国的国势,在魏文侯在位的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位的五十年,是魏国雄霸天下,称雄于诸侯的五十年。

    毫无疑问的战国第一霸主。

    吴起也是因为当时魏国的强大国力而训练出了五万魏武卒,以五万大破秦军五十万,以少胜多,成就了吴起的无上威名,

    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

    更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但是就这样无敌天下的吴起,却是不敌楚国旧贵族的征伐,最终惨遭灭门,楚国变法失败。

    本来再度强盛的楚国也再次错失了强大的机会,从此变法再也无缘楚国。

    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则是小变,而非向商鞅、吴起一样从根子上的大变,申不害只是约束了贵族的特权,使得政局稳定,也让百姓变得富裕了一些,但是变法不彻底。

    秦国的法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此当你啊你还是太子的惠文王被贬,秦孝公的兄长被割去鼻子,太子的老师也被斩。

    同时秦国按照功绩封官,因此司马错、张仪等人虽非秦人,都在秦国庙堂之上有着高位,可以大肆建言,相互争论;相反韩国虽然也考政绩封官,却还是要看君主的脸色行事。

    因此‘术治’终究少了堂皇大气,多了些阴谋诡计,从而使得后来的韩国君主滥用权术越来越弱。

    不过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却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当然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

    毕竟“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因此只要君主能力不行,有奸猾者蒙蔽君主,那么天下就会大乱。

    而魏国也再文侯、武侯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最终真正变法成功的只有商鞅,只有秦国。

    这也是为何秦国越来越强,而六国越来越弱的原因。

    秦国法制公平,人人都有晋升的机会,而其他国家没有。

    商鞅本是卫国人,本是要投效魏国,可惜魏王不用而入秦,犀首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后来的张仪、范睢也都是魏国人,魏国不用,而来到秦国。

    姚贾便是因为出生世监门子而受魏国官吏嘲笑,最终在赵国也不得重用,最终来到秦国。

    正是因为秦律严明,人人都有晋升的希望,所以秦国才会越来越强,到了而今吞并六国之时。

    楚国的灭亡已是定局。

    嬴政现在要的就是楚人离心离德,背离楚国的王室,背离三姓,甚至楚国的士人,甚至背离、厌恶楚人的身份。

    从他们的根子里,让他们不认同‘楚’。

    如此待楚国灭亡之后,楚国即便还有有异心者,也休想让楚人再度为其用命。

    因为楚人不再信任他们的君主,让楚人失去他们的信仰。

    所以嬴政才不急着消灭芈启。

    而是利用公子犹的正统地位,让楚人自己再一次相互攻伐,既损耗了楚人,也让楚人疲于为此征战,丧失战意。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秦国真正彻底吞并楚国的时候。

    而且因为是楚人内斗,秦国只是出兵资助,即便有些杀戮,那也要算在两位楚王的头上,而不能算在秦国的头上。

    仇恨转移了,又让他们损失了无数人命,让楚人的数量减少,又崩坏了他们的信仰。

    两全其美。

    好处无数。

    而就在嬴政看着这些奏疏的时候,华阳太后进来了。

    随着殿门关闭,嬴政也抬起头来,“祖母还是放心不下吗?”

    看到华阳太后,嬴政站起身走了下来,微微一笑说道。

    华阳太后轻叹一声,“大王决定如何处罚了吗?不听见处罚的命令,我也实在静不下心来,毕竟这些人很多都是我的故交,同族亲人。”

    “看看吧。”

    嬴政将早已准备好的竹简递给了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疑惑接过。

    【感谢:千反田家的女婿的2439点打赏;仙家太府、书友2021…… 678的各100点打赏;新的100点书币打赏。】

 第五百零四章 六王毕

    华阳太后接过竹简,缓缓翻开。

    里面正是对于楚系一众人的处罚。

    “调他们去楚国,代表楚国宗族审判所有抵抗将领、士人?”

    看到竹简中的内容,华阳太后忍不住瞪大眼睛,嘴唇颤抖,一脸惊愕地望着嬴政,“这,这是要绝根啊!”

    “这是让他们彻底得罪楚国的贵族,士人乃至百姓啊!”

    华阳太后与赵姬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喜欢政治,喜欢权利,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她不孕不育,一生无子,最后只能过继。

    更倒霉的是孝文王守孝一年后,正式登基三天便薨了,让她短短三天便从王后升为了太后,都没来得及过一把王后的瘾。

    因此她的运气着实不佳。

    价格嬴柱好不容易成为了太子妃,好不容易熬走了昭襄王,自己的夫君成为秦王,没想到最后还是这个结局。

    她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依旧不喜欢赵姬,除了刚开始第一次见面没有眼缘外以及认为赵姬的回来打乱了她扶持韩霓这个好控制的女人算计外,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未免没有嫉妒的因素。

    赵姬的运气太好了。

    当了王后三年,便成为了和她姑祖母宣太后一样的监国太后,掌握一国之权柄。

    而这是他渴求了一生的东西,却是无法得到。

    从出身,从付出,从能力,赵姬都无法和她比。

    但偏偏是那个除了会诱惑男人以外啥都不会的刻薄女人得到了这样的权柄。

    并且拥有这样的权柄还不懂得珍惜,竟然只知道天天玩乐,对于政务一窍不通。

    因此这种比较之下,让华阳太后对赵姬有一种说不出的嫉妒,因此这么多年来,对于赵姬依旧无比的厌恶。

    华阳太后看着手中竹简,眉头紧皱,玉手也忍不住握紧,手指有些发白。

    聪明如她,岂回不明白这代表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说赵姬看了可能不懂,但是她却深知其意义。

    这些事要是做了,那么外面的人也将与楚国彻底切断关系,甚至要为秦王,为秦国,背负楚人的谩骂。

    “狠!”

    良久之后,华阳太后口中低声吐出一个字。

    不得不说嬴政这些年所有做的事情都特别狠。

    灭国不算,更要灭人心,这是让原本的人彻底丧失对故国的归属感。

    也让留在秦国自诩楚系的人,彻底失去楚系这个天然的连接,让他们无法再聚拢在一起,形成派系。

    以楚人治楚并不明智,只会让这些人更容易联合在一起,形成派系,甚至隐瞒不报,勾连在一起,为自己争利。

    但如果以楚制楚,用楚人杀楚人,尤其是用楚国宗室的人、三姓的人来惩治楚人,自然会让楚地的人离心离德,难以联合。

    因此华阳太后这一刻感觉手中的竹简是如此沉重,也是如此的锋利。

    这不是竹简,这是剑,一口口锋利的剑。

    一口口要刺入人心的剑。

    华阳太后缓缓抬起头,看向嬴政。

    但嬴政却是毫不退让,神情坚定,显然是心意已决。

    “只能如此吗?”

    虽然如此,但华阳太后还是不甘心的问了一句。

    嬴政坐了下去,摇头说道:“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为大秦立功,依旧有机会在大秦生活,若是不立寸功,那么只能贬为奴仆,流放蜀地。”

    嬴政虽然话语平静,但却也极为坚定,不容反驳。

    华阳太后见此也只能喟然一叹。

    嬴政是秦王,是加冠,掌握着天下最高权柄的王,不再是昔日的孩童。

    而她也明白,芈启的背叛,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如今的处理方式,已经是极好了。

    或许这也是嬴政看在她与芈华的面子上,才给出了一个立功的机会。

    而且他们还要感谢现在嬴政还需要利用楚国内的两方势力,没有彻底灭掉楚国,不然等楚国灭亡,这样的机会都难有。

    “也好,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芈启做的事,总要有人来承担这个代价,只是希望大王莫要苛责华儿,她终究也不知情,是受害者。”

    华阳太后走上台阶,轻叹一声。

    芈华与扶苏,是她最后的希望。

    只要此事不牵连到芈华与扶苏,她们这一脉便还有希望。

    而这也是华阳太后最痛恨芈启的所在,因为芈启是芈华的兄长,是扶苏的舅舅,他的背叛,势必导致芈华与扶苏的地位动摇。

    如果芈启不背叛,凭借她在后宫的地位,即便嬴政不立后,也能让芈华享受到第一位的待遇,加上芈启在朝中的影响力,未来扶苏必能被定为继承人。

    可惜现在不止失去了这样的机会,甚至还动摇了地位,甚至地位不保。

    让她只能再耗费其他心思。

    ……

    而在华阳太后进入殿内之后,外面跪着的一地人都在忐忑等待,不时望向殿门,希翼着什么。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殿门才再次开启,有寺人拖着诏书走了出来。

    “秦王诏:削芈姓族人爵位,抄没家资,收回俸田,凡百石以上官员,尽数入楚,平定楚地所有心怀异心者,将功补过!”

    “入楚平乱?”

    听到秦王的命令,众人顿时脸色一变,面面相觑。

    一些人很快便明白了秦王的用意,秦王这是让他们在证明自己,也让他们彻底与楚国切断联系。

    只有这样,才能洗脱嫌疑,让秦王再度信任他们。

    众人虽然明白,却也只能接旨。

    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嬴政的目的不止于此,他还在借此钓鱼,看看能否在钓到一群杂鱼,统一处理。

    很快,华阳太后也走了出来。

    她的目光扫过台阶下的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