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唯有打通南北,我秦国方能安心北上,灭匈奴、东胡,出征西域诸国,扫清我大秦周边所有祸患。”

    “皇帝圣明!”

    百官都知道嬴政好战心强盛,自不会拂逆。

    “命将作令郑工实地勘验,修建渠道,打通南越之水路,以供我大军入南越。”

    嬴政再次下令,人群之中的郑工走了出来,立即应诺。

    “至于山东之地初定,山东黔首查证其身份,给其十年时间,让其归化适应我秦国法律,凡按律遵从执行者,立下功绩者、揭露举报藏匿的对我秦国心怀恨意、敌意、图谋作乱者,提前享有优待,让其享受我秦人之平等待遇,获地获金。”

    嬴政定下了针对山东五国黔首的处置,至于韩国旧地也便是现在的三川郡,早已归附多年,已经融入。

    随后又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后。

    嬴政离开前又下达一条命令。

    “朕扫平六国,完成先人志愿,当祭告列祖列宗,因此朕决定一个月后携太后,巡陇西、北地等我秦国祖地,以昭告我秦人,朕之功德,稳定民心。”

    “不知吾皇此巡由哪位臣工相随?”

    王绾出列恭敬问道。

    嬴政沉吟了一下,随即说道:“由郎中令贲、廷尉斯、太仆蒙恬、谒者蒙毅等人相随,丞相、御史大夫留守咸阳,处理政务。”

    “臣等遵旨!”

    所有人齐声喊道。

    一个月后,始皇帝携帝太后西巡陇西、被上北地两郡。

    车队浩荡,威严无比,震慑宵小。

    赵姬好不开心。

    同时秦国的政策也开始开始向全国推广。

    少府工匠也制作出了新的货币模具。

    圆形方孔,正面刻‘大秦帝国’,背面刻‘天下一统’。

    全国发行,废除杂乱文字一级统一度量衡也随之展开,同时各地征调民夫,驰道开建。

    其中山东诸国俘虏一半修路,一半则被压至骊山,建造皇陵。

    而在巡游期间,嬴政赐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四郡秦人民爵一级,秦人叩谢皇恩。

    此时秦国已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

    分别是秦国的基本盘: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

    巴、蜀二郡还是惠文王时期张仪、司马错等人征服,可见昔日秦国之狭小,也被当时中原各国小觑,称为西陲小国。

    如今昔日的西陲小国,却是一统天下。

    再剩下的三十二郡皆是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经过不断扩张,最终由嬴政彻底扫平的。

    分别是原本属于赵国的:太原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

    其中: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是当年赵武灵王所开辟,太原郡在嬴政初继位时便已经归属秦国。

    之后便是得自魏地的:上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

    而河东郡也在嬴政继位之前已经归属秦国,就连上郡也有部分归属秦国。

    以及得自韩地的:三川郡、上党郡、颍川郡。

    而震惊天下的长平之战便是秦、赵为争上党郡而爆发,在嬴政继位时,上党、三川部分皆已归属秦国。

    再之后便是得自楚越之地的:汉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阳郡、陈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会稽郡、长沙郡、衡山郡。

    其中汉中、黔中以及南郡在嬴政继位前也已经属于秦国。

    后面齐地与燕地则因为距离秦国远,中间隔着魏赵,因此秦国没有土地,而嬴政则在齐地置:东海郡、齐郡、琅琊郡、胶东郡、济北郡;以及再燕地置: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

    天下三十六郡,在嬴政继位之初,当是之时,秦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合计十二郡。

    而在嬴政巡游完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回咸阳之后,便命李信率军二十万,入南越之地操练。

    显然是要效仿昔日对楚国的办法,为了防止士卒水土不服,因此先行操练,同时缓慢推进,适应环境。

    李信对这一招可谓是得心应手。

    第五百一十二章继承制度

    一年后。

    始皇帝十七年。

    灵渠修成。

    极庙。

    大朝会。

    百官按时点卯。

    “灵渠修成,已是方便运输粮草,朕决议派大军入南越,一举将之攻下。”

    嬴政坐在皇位之上,俯瞰殿下百官,随即问道:“国尉、郎中令以为此次出征,如何排布?”

    嬴政看向尉缭与王贲。

    尉缭如今年纪已经不小,有五十余岁,一统天下之后,尉缭其实早已萌生退意,一直在等待机会,听得嬴政问话,只能出列,“南越之地地处蛮荒,气候与中原大不相同,陛下能命李信将军在南越周边练军,以适应气候,确实大善,而我秦国经过一年休养,也恢复了不少元气,此时确实是出兵的良机。”

    “不过南越土人不服王化,必然对我大秦军队会极力抵抗,大王想要土地,便必须以战养战,同时攻下一地便当留人治理、教化当地,如此还能为我大军提供后援。”

    王贲这时也道:“廷尉所言有理,不过要向让之臣服,臣以为必定先要威服,南越与山东六国不同,南越之地想来偏居一隅,土人自成一脉,与我中原文化大不相同,想要融合,必先将其打怕,让其恐惧敬畏,方行治理。”

    “好。”

    嬴政听罢之后,立即下令,“任屠睢为主将,任嚣、赵佗为副将,发兵三十万替换李信征南越,再动用二十万刑徒、发诸尝逋亡人、婿、贾人,输送辎重粮草,告诉他们,若此次立功,便能减免罪责,恢复自由身,为民,立功得爵。”

    逋亡人便是逃亡之人。

    话甫落,屠睢、任嚣、赵佗三人立即出列,接下虎符。

    就在三人离开大殿之后。

    姚贾与尉缭分别上书,祈求还乡。

    嬴政自是一番挽留,最终让两人卸下官职,却又请两人分别挂名纵横家与兵家学宫的老师,保留上卿地位,俸禄依旧。

    两人都是人才,姚贾能言善辩,自是要其担任纵横家的老师,传授知识与经验,而尉缭则是兵家的知名任务,尤其擅长理论与大局观。

    要知道,就连王翦都不能立刻回乡,被嬴政拉着在咸阳颐享天年同时,还要为秦国继续付出,培养人才。

    因此嬴政自是不会放过这两人。

    而趁着这个话题,嬴政突然提出一事。

    “丞相一职乃重中之重,为百官之首,朕决定让丞相之位五年轮岗一次,以展其能。”

    听得此话,百官顿时一愣。

    不少人脸上露出愕然。

    但是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相位极重,也有威胁皇权的可能,欺上瞒下,一旦成为权臣,便会对皇帝造成威胁。

    但如果五年轮换一次,便能让丞相无法长时间扩充自己的势力,而一旦轮换,便又是一个山头起来,之前积累的自然容易烟消云散。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百官自然不敢拒绝,而且更多的人露出渴望。

    尤其李斯。

    王绾在相位若不出错,他只能等对方老迈离职,但是即便如此,他前面还有别人,尤其还有自己的师弟韩非,韩非才华让李斯都赶到畏惧,等轮到他,也不知道多少年后了。

    但是如果按照五年轮岗制,那么即便下一任是韩非继任,但是也只有五年时间,轮到他的机会也会变大。

    因此李斯自然支持。

    “吾皇圣明!”

    李斯立即跪下,高声大喝,百官醒悟过来,也立即喊道。

    嬴政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郡守为一郡之长,为发挥其能力,同相位一般,施行五年轮换,每五年,由中央调离其岗位,与他郡相换;郡丞有功绩升任郡守当另换他郡任职。”

    “各郡尉同样五年轮换一次,其麾下军卒与郡尉分离,换至其他郡驻扎……”

    嬴政将自己的意图说出。

    总体而言,就是不管是掌政的郡守还是掌军的郡尉都要轮换,郡尉轮换甚至不能与其麾下士卒轮换到同一个地方,郡丞若得升官,也要到其他地方任郡守而不能在当地任,除非是郡守突然出事,由其顶替。

    而如此一来,就是在解决郡守与当地上下串通一气的可能,郡尉也不能得军心,只能统御,让其无法成为其私军。

    郡丞也要调岗,让其无法成为当地豪强。

    除此以外,各郡监御史也有相关制度来防止其成为当地的保护伞。

    听完嬴政的话,百官都赶到凝重与敬畏。

    知道这是皇帝再定未来之策略。

    因为皇帝不再分土,没有子嗣镇守边疆,但是又为了避免被他人一家独大,因此才会如此拆分,不给人机会。

    “臣以为善!”

    韩非最先出列,嬴政的想法另他都赶到惊讶,同样他也看到了此中好处。

    至于其他人反应过来,也立即附和。

    如今嬴政威严甚重,根本无人敢反对嬴政的话。

    更何况大家都明白嬴政的意图,如果对此事提出反对意见,岂不会被怀疑有其他心思?

    更何况这种制度需要时间检验,若是效果不佳,自然会改变。

    见众人都赞同,嬴政又看向韩非,“为督促各郡官吏遵循秦法,查处乱法者,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当五年巡查各郡一次,考察官吏,巡查当地。”

    “臣遵旨。”

    韩非出列,躬身回道。

    “丞相讲讲这一年人丁普查造册成果,朕以及满朝官吏,都需要知道如今我大秦人口多寡。”

    嬴政看向王绾,问道。

    因为这一年来嬴政已命匠人造出纸张,这才能让底层官吏如此详细记录。

    除此以外,嬴政还名学宫、博士等人重新往纸张腾抄百家学说,并命人节选各家学说编纂成书,供各级教学。

    其中一个名为喜的安陆御史喜受提拔入咸阳,开始编撰整部秦法。

    王绾也早有准备,立即站起身回道:“启奏吾皇,经一年从新造册,现我大秦拥有人丁总计两千四百万,十四岁及以下人丁约为五百万,其中得益于我皇鼓励生育之策略,以及命医家针对新生儿各种病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等因素,有两百余为我秦国旧有一十四郡,而这两百万,又有半数来自陇西、北地、巴、蜀四郡。”

    显然,随着年初嬴政定下的策略、方针,这一年,秦国所有的官吏都没有闲着。

    由下至上,一层一层地统计人口。

    而秦国在嬴政继位时人口本就超过了五百万,本来每年出生人口就有近十万,只不过因为生存条件,新生儿存活率不高,普通人家有过半就算不错了。

    因此嬴政的各种政策、方针,让秦国的生育率或者说存活率直接提升了一倍。

    而且从嬴政继位到现在,已经有第一批从嬴政继位时出生的孩童已经成丁。

    至于其他几国加起来总人数虽然超过秦国,但是因为连年征战,不止成定锐减,这样也会导致一个家庭失去顶梁柱,从而难以生存,加上医疗条件没有秦国完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