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善,因此比不上秦国的人口。
说完数据之后,王绾立即躬身大喝:“恭贺吾皇,全赖吾皇,我大秦欣欣向荣,吾皇万年!”
“吾皇万年!”
紧接着,百官也立即参拜。
嬴政脸上也露出笑容,随后又道:“我秦国带甲百万,如今并六国,人口已翻四五倍有余,但我秦国周边依旧还有威胁,不可松懈,我秦国尚武之精神,当永世延续,因此朕决定,凡年满十六岁成丁至三十五岁,即便未有战事,也必须服兵役两年,若有战事按律抽调。”
“而这条政策,不止是黔首,即便是尔等公卿、官吏、君侯之子也必须服役,甚至与朕之皇子,也必须服役,若是逃役,终生不得为官吏,并且罚没财产,有爵剥爵,从此为下等之民。”
“若是皇族、宗室子孙,未曾服役,将失去继承资格,失去皇子、宗室待遇,贬为庶民。”
百官为嬴政这个决定惊讶。
只听嬴政继续说道:“我秦国尚武,既要臣民尚武,那么作为皇帝,作为皇子就必须尚武,如果我秦国未来继承人失去尚武精神,那么整个帝国也将逐渐失去此种精神,这是朕不允许的,也是我秦人所不允许的,是我中国所不允许的。”
“为吾皇贺!”
王翦、王贲等武将立即表示赞同。
既尚武,那么他们武将的地位就会稳固。
见嬴政连自己的子嗣都要一视同仁,参与兵役,百官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更何况,十六岁至三十五岁,时间线拉长至二十年,自然也能保证兵员充足的同时,粮草压力也不算大。
“启奏吾皇,臣请议立太子,以防未来诸子内乱。”
突然,就在这时,王绾开口说道。
百官顿时闻之讶异,看向王绾,如今皇帝年富力强,突然提出立太子一事,就不怕皇帝恼火?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嬴政倒是表现的依旧淡然,只是回了八个字,“诸子年幼,不宜早立。”
“诺。”
王绾说完便躬身退了回去。
他也只是提议,既然皇帝有了答复,自不可能继续讨论。
如今皇帝子女已有十数人,其中除了长公子扶苏之外,还多了四个公子,不过大多不满十岁。
因此皇帝所言有理,立太子再等七八十来年,等诸公子长成也无不可。
毕竟皇帝春秋鼎盛,而今不过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既然议到这个话题,那朕便再说一说。”
嬴政突然开口,吸引众人目光,“朕并六国,外患已不多,未避免皇族内乱,朕决定立下继承制度。”
“臣等恭听。”
百官双耳竖起,集中注意力。
这对他们而言,可比之前的事情更加重要。
“朕决定,凡皇族子孙,长幼有序,幼子不得继位,为避免未来帝国主少臣疑,凡未满十三岁皇子皆不得继位。”
嬴政说完,满堂皆寂。
片刻之后,韩非眉头一挑,突然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后两条无可置喙,吾皇圣明,但如果年满十三,且非幼子,若是皇子数量众多,若是不早定继位制度,不立太子,岂不会引起兄弟相残,皇室内耗之局面?”
韩非不得不担心,王位之前便是争的你死我活,如今诺大帝国,岂不争的更加残酷?
王绾此刻也忍不住说道:“陛下,赵国昔日几番更换太子,造成几次内乱,国力损耗严重,不可不防,”
嬴政抬起手,安抚百官,“朕知晓众卿心意,所以在皇子年满十六,且经过两年兵役之后,朕决定让其到底层历练,即便是嫡子、长子,也要经过历练选拔,大家各为一县之令,治理县城,考察其政绩。
政绩优异者如寻常官吏晋升郡守继续治理地方,回都城之后,再行殿前考校,优中选优。
当然,若是在此期间,作弊或寻求外援资助者,将废其继承权,若是故意使坏影响他人者,同样查证清楚后,废其继承权。参与帮助破坏其他皇子历练者,灭其族裔,抄没家财,若是兄弟相残者,剥其继承权,从重处置!”
“这……”
这番话让百官一时愕然,因为这是自古未有之事,当然,选其能力出众者继承虽少,但也不是没有,但形成制度的却还未有。
“陛下,那该由谁来审校评判?”
李斯这时开口问道。
“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宗正五人共同给出建议,后报于朕,由朕决断,未避免昔日赵国废立之乱,一旦立为太子,无十恶之罪,不可轻换。”
嬴政早有腹稿,直接说道。
丞相是百官之首,掌全国政务,位高权重,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则是掌全国军事,廷尉则是掌全过刑法,宗正则是皇族宗亲。
因此五权分立,形成平衡,不容易让某一方权利过大而影响公正。
说到这里,嬴政又补充一句,“再未立太子之前,三公九卿及朝中其他朝臣,不得与诸皇子建立私交,若是参与其中,影响考察,皆从重处置!”
“详细完善规制,由丞相、御史大夫、廷尉三人共同草拟,交由朕审核!从此以后,成为我秦国万世不移之法!”
“吾皇圣明!”
话自此处,百官皆起身跪拜。
嬴政其实也是有考量的,任何法度都由人掌握,最后就会擅权,但是他还是准备如此做,因为嫡长子虽然容易不出错乱,却也容易出废物,太早立太子也会被百官忽悠,因此倒不如让其从底层历练而起,这样的人再差也会有自己的一定考量,不至于沦为傀儡。
想当年惠文王还是太子时,触犯国法其实也是被甘龙、公孙贾等老世族挑拨,这才有了后来的被放逐四年,融入底层,学会了自己思考,有了后来的惠文王。
秦武王则是一直喜好勇力,好勇斗狠,受将官影响校多,因此一继位便驱逐张仪等人,不够平衡。
一个国家必须文武达成平衡才能持久。
而一个国君更是不能喜欢文厌烦武,也不能只喜欢武而厌文,只有文武并济方能稳固江山社稷。
之后昭襄王继位自不必说,大权被宣太后与穰侯掌管,直到化名张禄的范睢到来,才找到机会一具驱逐四贵,但在此期间,太子却是受四贵熏陶已久,却是处处站在穰侯等人身边说话,而不站在昭襄王这个父王身边。
因此昭襄王这才将其送到魏国为质,最终死在了魏国,这才有了安国君为太子的原因。
因此嬴政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外戚太过专权,同时影响太子,毕竟外戚在秦国也算根深蒂固了,虽然楚系如今因为昔日昭襄王驱逐四贵加上芈启的背叛,已经一蹶不振,但秦国未来依旧会有着外戚的空间。
而只要在其成长期间,让其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么未来他人,即便是外戚也很难彻底蛊惑君王。
因此嬴政指定这个制度,只是尽可能地保证未来万世的继承人,都不是彻底的废物。
至于不让幼子以及未满十三岁者继位,也是为了考虑到将来某些人拥立幼主,从而进行掌控。
虽然他才三十岁,时间还早,但是早点确立制度,他也想亲自培养自己的子嗣。
也成为后世之典范。
立嫡立长立贤,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力。
吞并南越之后,还有匈奴、北呼,还有西域诸国,若是皇子立功,他也不建议由其他表现不错的皇子去镇守这些更远的边疆,甚至海岛。
比如辽东对面的海岛,比如东海、南海等地海岛。
楚国这些年来也大力发展海贸,与周边岛屿有过交易,这些海图如今可就在秦国。
只待他扫平南越,北上打击匈奴与北胡之后,便可着手此事。
至于西域也要扫平门户附近的诸国,然后再遣使探明道路、势力,然后进行拉拢或打击,再用一套‘远交近攻’的战略,蚕食西域诸国。
人口充足后,再经行迁徙,同化。
“既然众卿并无意见,那么朕再定一条法令,凡满十岁,未满十六岁皇子,每年都要有一个月下田务农,以劳其筋骨,知农事。”
说到这里,嬴政顿了一下,看着百官又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诸卿符合年龄子嗣,就陪诸皇子一起参与劳务,好知其中辛苦,免其成为纨绔之材,难得大用。”
“昔陛下继位前便参与农事,后背子孙也当以陛下为榜样,此乃善政。”
“我秦国以耕战而成强国,此乃当为之事!”
“陛下圣明。”
百官也再次高呼。
第五百一十三章征南越,东巡,泰山封禅
一个月后。
屠睢、任嚣、赵佗带兵五十万替换李信,征南越、西瓯,分五路讨伐,进攻镡城、九嶷、番禺、南野、余干五地。
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杀南野之境,一军结余干之水。
副将赵佗率领三万兵马先行出发。
并动用二十万刑徒、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输送辎重粮草,率军平定岭南地区,一路所向披靡。
因为在离开前便已经制定好了完整的战略。
对于反抗者,全数被杀,秦军三年不解甲,将整个南越杀的尸横遍野,土人彻底绝迹。
每当秦军占领一地便将部分移民留驻此处,这不仅使秦军有了较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同时也使秦军在人力的消耗中有所补充,而大批的商贾在岭南的经营,也为军队粮饷的补给创造了条件。
也因为嬴政早有规划,因此这一次屠睢未被土人刺杀。
嬴政遂于南越置: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四郡。
……
章台宫内。
王绾建言:“启奏陛下,古来圣贤皆封禅泰山,吾皇一统天下,亘古未有,功绩千秋不衰,臣请陛下巡东南郡县,以彰皇恩,效仿古之圣贤,封禅泰山!”
“臣等请始皇帝东巡,封禅泰山!”
百官也同时齐声喝道。
封禅泰山一直都是大事,相传上古有七十二君王封禅泰山,彰显功德。
如今皇帝千古唯一,自也该封禅泰山。
“准。”
嬴政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着御史大夫非、郎中令贲、廷尉斯、奉常、仆射劫、谒者毅、中车府令高及七十二博士随行。”
“臣等遵旨!”
很快,百官开始忙碌起来。
秦皇出行,还是由西一直巡到最东边,数千里之遥,自然要慎重。
……
一月之后,秦皇携帝太后及后宫嫔妃十数人宫女寺人上千,大军数万,东巡。
数月之后。
始皇帝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
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随后始皇入临淄,访稷下学宫,亲见儒家宗师荀况。
……
学宫之内。
嬴政、韩非、李斯、盖聂四人低调而入,见荀况。
“始皇帝至,老朽有失远迎,请始皇降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