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白亦非并未离开秦军帐营,而是被友好的留下商谈如何驱逐韩国被联军攻占的几座城池内的敌军。

    见此白亦非也只能命人去通传消息,告诉姬无夜自己不回去了。

    而这个时候,魏无忌也汇合了之前佯攻韩国,夺取了几城的赵魏十万大军。

    二十万大军汇合,魏无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刻他手中兵力已经不比秦军少。

    第二天。

    蒙武便带着二十万秦军兵临城下,韩军也在左侧,只不过与秦军泾渭分明。

    大战随之爆发。

    秦军弩箭如雨,紧随其后弓箭铺天盖地,随后双方开始碰撞。

    白亦非此刻被安排在秦军之中另一辆马车上。

    他此刻正在盘算,自己现在能不能杀了蒙武,然后回到韩军阵营。

    但最终扫了一眼对方身边的护卫,只能压下心中的念头。

    做为一军统帅,蒙武身边的护卫力量绝不少,而且实力也很强。

    远不是刚刚继承爵位的他可以撼动的。

    尤其这里是秦军中军,周围都是秦国的精锐,他敢出手,怕是难以生离。

    只要五百精锐结成军阵,即便是一流高手也要退避,更何况是几万几十万。

    宗师来了都要歇菜。

    战车上,姬无夜正在盘算出手的合适时机,如何能够给秦军带来重创。

    他现在已经别无退路。

    而且他还不知道燕楚撤军的事,这个消息魏无忌隐瞒了。

    不然韩国看见不妙,必然不敢下决心。

    说不定随时会背约。

    信陵君自是不敢赌。

    尤其韩国本就是首鼠两端之辈。

    连续三天攻城之后,姬无夜终于找到秦军空虚之处,加上信陵君以当初韩王签订的王书逼迫,终于出兵攻秦。

    但很快,姬无夜就感觉不对,秦军好像早有准备,他的突然袭击,明没有造成他想象之中的战果。

    而在韩军偷袭秦军之后,蒙武则开始有序撤退。

    混乱之中,白亦非终于找到机会脱逃。

    其实最近秦军的变化他都看在眼中,早已知道不对,奈何附近几千人看守,让他没有逃离的机会。

    这次虽然韩军没有造成想象之中的战果,

    信陵君也命全部大军压上,追击秦军,想要保住这难得的胜果。

    但几十万人的大战,不是那么好掌控的。

    而秦军也并非溃败,而是有序撤退。

    三十万对二十万大军,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

    同一时间,王龁当初进攻赵国的大军,在蒙骜战败之后,一直囤积在赵国边境,这个时候也开始侵扰赵国边境。

    不久之后赵王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这次联盟,赵国出了二十万大军,防守边关的力量本就不足,遇到王龁这种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宿将,顿时出现败退,好在有廉颇,挡下了王龁,不过廉颇手中兵力不足,只能防守。

    而王龁虽有近十万兵马,却也无法攻陷廉颇镇守的城池,双方只能僵持。

    一时竟是展现出了当初长平之战前期的局面。

    那个时候秦赵主将便是王龁与廉颇,直到最后赵国换上了赵括,而秦国也暗中换上了白起,这才导致赵国大败。

    不久之后,赵王也得知燕、楚背约,竟然撤军的消息。

    紧随其后,秦国使者便酒醉透露消息,说是燕国与秦国已经暗中结盟,准备攻打赵国,平分疆土。

    燕、赵本就有仇,又是相邻,这百年来没少交战。

    只所以近些年赵国如此仇恨秦国,还是因为白起在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四十万所导致,让赵国对秦国的仇恨压过了对燕国的仇恨。

    但不代表赵国会因为合纵就不提防燕国。

    尤其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当初长平之战后不久,燕王喜便派丞相来为赵王贺寿,回去之后就劝说燕王喜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都死在了长平,孤幼还未长大,正是发兵的机会。

    之后燕王喜便果断出兵,而嬴政也是再这一年的邯郸出生。

    后来赵王用廉颇打败了燕军,杀了燕国丞相栗腹,围困燕都蓟城,后来乐乘也一同围困燕都,这才逼得燕王求和。

    因此赵王一听燕国撤军,加上前线还传来燕国正在燕赵边境囤积兵马之事,赵王立即命人回援。

    “该死的燕国,无信的燕王,竟然背弃盟约,想要偷袭我赵国,快命人通知庞煖,速速回援。”

    赵国现在没有多少兵马,赵国人骨头硬,但是当初长平一战已经是打断了脊椎,这十年来休养生息,虽有恢复,但远远比不上全盛时期。

    更何况现在还有一部分兵力在代郡防御匈奴。

    这次出兵二十万合纵,已经是赵国如今能动用的大部分兵力。

    【好吧,战争戏真的不会描写,就到此为止吧!哭……】

    门:月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哪来的十万大军(为‘人妻曹阿瞒’加)

    而在韩国境内,蒙武有意拖延时间,将赵、魏、韩三国三十万大军都拖延在这片地方。

    这个时候,即便是信陵君以及韩国想要退兵也骑虎难下,因为王翦也率领五万大军在侧,像一根锥子一样刺了进来,竟然直接将他的大军刺穿,这也让一直撤退的秦军士气大盛。

    竟然重新占据了上风。

    反而他们的军队因为突然出现的秦军援军,受到惊吓,担心秦军还有后援,而士气萎靡。

    魏无忌、庞煖、姬无夜三人汇聚一堂,脸色阴沉。

    “说好的是四十万大军,怎么如今只剩下二十万?”

    姬无夜那个气啊,没想到信陵君会在这件事上隐瞒,导致他错误估算彼此兵力。

    为此这半个月他没少在韩国周边征兵,勉强凑够五万,但是战力嘛……可想而知。

    这也怪不得魏无忌隐瞒,魏无忌深知如果被姬无夜知道自己只有二十万兵马,说不定姬无夜直接背弃约定,与秦国一起攻打他们,倒是他与赵国这二十万大军就有可能覆灭,因此所以为了拉韩国下水,魏无忌只能压下这个消息。

    “姬将军,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

    信陵君深呼一口,强自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一次不得不说,因为魏王的连番下命撤军,他的不甘心,为了胜利冲昏了头脑,其实在燕、楚撤军的时候,他就该下定决心撤军。

    但是一点侥幸,让他陷入了两难困境。

    “看来秦国是早已料到了一切,就连燕、楚撤军也是他们的算计,只是不知秦王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

    白亦非轻叹一声,说道。

    “那秦国大王刚死不久,现在新继位的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当初在我赵国为质,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哪有这般能力,这一定是吕不韦这个奸商的谋划。”

    庞煖冷哼一声,不服气地说道,似是完全没有将嬴政放在眼中。

    不过在他这等老将眼中,能入眼的确实不多,唯有吕不韦、蒙骜、王龁这些人。

    嬴政虽然颇有声名,但终究年龄太小了,不足为惧。

    而且此等年纪,现在怕也只是一个傀儡。

    想当初嬴稷那般人物,也被压制四十年,但嬴稷继位的时候,都快加冠了都是如此,嬴政不到十三岁,能有何做为?

    吕不韦为首的外系士子,楚系,还有宗师,将门,总总交织,即便是赢子楚也是小心维护这份关系。

    更遑论嬴政?

    ……

    僵持近半个月,有关韩国背刺秦国的消息也已经传开。

    顿时秦国群情激愤。

    民众更是听闻新继位的秦王大怒,立即调兵攻韩。

    但在王命刚刚传出的时候,诡异的是,一支十万秦军已经出现在了韩国腹地,直奔韩国国度新郑而来。

    就好似两者能够快速传信一样,当然,明眼人都明白,这是秦国早就有心攻韩,早已在韩国边境囤积了兵马,这才能如此迅速入韩。

    而且因为韩国十万精兵都被姬无夜带走,防守本就不过五万,虽然临时各种抽调,又凑了五万,有十万大军驻守,但是韩王依旧没有丝毫安全感。

    当韩王安得知新郑被围的时候,更是如遭雷击。

    “谁能告诉寡人,本来好好的合纵攻秦之战,为何现在秦军不在函谷关,而是打到了我韩国腹地,直奔国都而来?”

    “赵、魏四国联军何在?”

    “哪来的十万大军?”

    韩王安坐在王座之上,沉声喝问,声音都有些颤抖。

    宽大袖袍中的拳头更是紧握,微微颤抖。

    张开地此刻也脸色阴沉滴水,其实韩国本来就一直摇摆不定,这次计划说不上多么完美,但也有成功的几率。

    奈何嬴政从来就没信任过韩国,而是当初在答应婚约的时候,就已经在想着灭韩了。

    甚至有没有这场婚约,嬴政如果继位,都会继续离间各国,从而找机会灭韩。

    早一年灭韩,他就能有更多时间消化韩国,加强统治,更能得到韩国的铁矿,加强装备。

    可谓是好处无数。

    “大王,如今看来只能立即传信上将军,快速回援,方能解新郑之危啊!”

    龙泉君立即忧心忡忡地开口。

    很快各种声音出现,韩王安一听这些话,顿时变得举棋不定。

    但终究还是担心自己安危,立即下令召回姬无夜。

    而在韩王使者到了的时候,姬无夜即便有心撤军也已无力。

    秦国蒙武、王翦汇合,二十多万大军在手,谁敢先退,必然要承受巨大打击。

    而函谷关外,赵魏两军想要去援助,桓齮也出兵袭扰,让两军不敢大规模撤退,同样延缓了速度。

    这个时候,赵王的命令也落入了庞煖手中。

    “燕国怎敢?”

    看到消息,庞煖一脸惊怒,如今燕国不止突然撤军坑了友军,如今竟然还想背刺友军,想要掠夺赵国城池。

    但是此刻庞煖不知该如何面对信陵君。

    一边是大王的命令,以及赵国的安危,一边则是信陵君,一旦赵军撤退,那么信陵君也完了,这次合纵不止会失败,甚至还要付出不少代价,成为一个笑话。

    虽然这几百年来的几次合纵已经闹出不少笑话,但庞煖还是不想让自己也成为笑话中的一员。

    可是王命与国危,让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庞煖没有学习燕、楚,而是立即将消息告诉了信陵君。

    得到这个消息的信陵君脸色虽然难看,但明白这怪不到庞煖,甚至也怪不到赵国头上。

    毕竟赵国现在又被秦国与燕国联手攻打的情况,撤军是正常的。

    但信陵君也明白,一旦赵军撤退,他将面临的是什么。

    剩下的大军绝不敌秦军。

    即便函谷关的大军来到,也无法改变结局了。

    这次合纵,彻底成为了笑话。

    唯一的战果可能就是夺回城池,将秦军打回了函谷关。

    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山东几国的信任,以及相互之间加深的嫌隙与怀疑,下一次合纵,未必有机会了。

    而得知赵军撤退消息的姬无夜是懵圈的。

    盟友一个接一个的撤军,这是将他韩国卖的干干净净啊。

    一个桐子都不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