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伸直衣袖,手掌摊开,表情肃穆的说道:“诸卿平身。”他已长成少年,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便是他亲政的年龄,也是他同龄人行冠礼的年龄。

    诸臣从地板上起身列于两侧,开始陆续向刘协表奏各种事宜。

    “启禀圣上,反贼二袁皆已被剿灭伏法,首级已传到宛都。”太尉杨彪首先禀奏道。

    此事,群臣自然是早已知道消息,但还是再次齐齐向刘协躬身做礼,轰然说道:“恭贺圣上,剿灭逆贼。大汉万安!陛下万岁!”

    他们恭贺的时候,两个木盒已被太监黄门捧上殿来,呈到刘协的案几之上。

    木盒打开,自然是袁术,袁绍二人的人头。都被石灰硝干,那袁绍的人头显然被火烧焦过。刘协厌恶的挥挥手道:“拿下去,悬挂宛都城头出示众。”

    太傅朱隽立刻出列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还是将这两颗人头传示天下诸侯为好。以震慑众人以此为戒。”

    太尉杨彪却立刻反驳道:“不妥。要知道,攻灭袁绍袁术二贼,如今天下九大诸侯,每家都出过力。相反朝廷却是未出一兵一卒。如今拿着他们剿灭的逆贼人头,反过来去震慑他们。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让他们感觉这是朝廷的威胁,而且是种滑稽可笑的威胁。”

    堂下诸臣立刻就此分歧站队,议论纷纷起来。事实上,二人的争论表面上是如何处置两颗贼首,实际上揭开了一个重大议题的帷幕。那就是如何确定二袁剿灭后,朝廷与九大诸侯的关系。

    二袁僭越反叛之前,朝堂群臣基本上统一了意见,达成了诸侯与朝廷同生共死的共识。但现在,两家当年最大的诸侯被灭了,天下形势已不同以往。所以这个事又被提了出来。

    一番激辩下来,站杨彪一派的占了主流。他们甚至认为朝廷不仅不应该干涉诸侯,而且要授予诸侯更多的名义上的权力。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面对现实的理性态度。

    杨彪开口启奏道:“陛下,此次为奖励诸侯的讨袁贼之功,臣认为应该给他们封王,封公,封侯,划清他们的领地。”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即使站杨彪的一派也震惊无比。要知道,自刘邦白马盟誓,异姓不封王后。除去王莽篡位的短暂二十年,四百年间没出现过一个非刘姓诸侯王。

    朱隽自然是第一时间反驳道:“杨太尉可知当年高祖白马盟誓之约?封赏诸侯可以有各种形式,又何必要给他们封王封侯,太尉这究竟是何意啊?”

 第180章 春天里

    大殿之上,少年刘协也向杨彪投去怀疑的目光。

    杨彪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此举看起来只是对诸侯的一个封赏。但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却是为了我大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诸侯之间的互相兼并,最终导致一家独大的局面。”

    一直默然不语的刘协突然开口了,只说了两个字“何解?”

    “现在诸侯之间随意以一个借口,就能攻伐他人地界。为何,因为诸侯身份名义上都是命官。谁都能以朝廷名义,以任何籍口向他人问罪,且谁都能被他人问罪。

    若给他们王侯之尊,划清他们之间的领地界线。那么他们名正言顺为封国之主,只要无僭越之举,在封国内就毋须受他人管束。他们中若有人随意攻伐他国地境,等同于谋逆。天下诸侯将共同讨贼,落得和二袁一般的下场。”

    朱隽在旁冷哼了声:“可是这置我煌煌四百年大汉于何地?这岂不等同于我汉室名存实亡了?当年高祖白马盟誓,天下再无异姓王。如此岂不是背弃祖宗之法。”

    司空皇甫嵩此时却出列启奏道:“这岂能说我汉室名存实亡,先周近千年的国祚,可否说那周天子是假的?高祖开朝时,亦有诸侯国十几国。高祖那时拥兵百万,挟攻灭楚霸王项羽之威,亦不得不如此。而今我汉室兵仅五千,剿灭叛贼要依靠各方诸侯。又如何行得秦皇汉武那般君主之权?”

    刘协见他们争论不休,抬眼向司徒蔡邕看去。蔡邕低垂双目,站于一旁一言不发。

    “蔡卿,汝如何看待此事?”

    蔡邕看刘协主动问道,只好答道:“陛下,恕老臣不能回答此事。老臣需要回避。”刘协想想也是,他女婿就是九诸侯之一。他无论怎么说,都有徇私之嫌,便不再追问他。

    刘协淡然说道:“今日朝会就到此吧,朕还未能亲政,就由诸卿如往常般议论决策后,呈上来由朕用玺吧。”

    旁看的黄门内侍立刻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见无人再上奏,刘协挥袖退下殿去,群臣也纷纷有序退出殿堂…

    ……

    阳春三月,冯宇陪伴着蔡琰与魏丽儿,去筑阳的郊外踏春。同时,他也是去寻找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

    大批侍卫人马簇拥着车舆沿筑水向上游行去。冯宇突然看到,郊野之中,依山傍水结有一座草庐大宅。房屋用料虽然简陋,但院落,厅堂却异常干净整洁。

    他心中奇怪,因为筑阳的民宅屋舍一般是系统建成,建筑风格统一。即使麾下幕僚武将的府邸也是城中的豪宅大院。

    冯宇便问道:“这是谁家的宅院屋舍?”

    “启禀主公,这是筑阳国相诸葛玄自建的屋舍!”

    冯宇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听说近日国相身体不适,既然来了,我们就去看望看望诸葛先生”

    诸葛玄自在豫章太守当不成后,便来投奔冯宇。此时,他已取代荀攸成为筑阳国国相,而荀攸已为梁州主簿。

    冯宇来到诸葛府邸的院门时,府中仆人早已前去通报。一大一小两个少年已在门口迎接冯宇。大的是诸葛瑾,小的却是诸葛亮。冯宇在二人引导下,进入内室,看望卧病在床的诸葛玄。

    诸葛玄见冯宇到来,强支着身体要坐起来,说道“主公亲自躬身来看望属下,实让属下惶恐。恕属下病体不能以礼相奉。”

    冯宇连忙制止了他:“国相不必多礼,休养身体为重。”

    冯宇抚慰他几句后。诸葛玄突然说道:“主公,属下知道已时日无多。某自投主公麾下,未有尺寸之功,便要撒手人寰,实是惭愧。属下斗胆求主公一事。”

    冯宇接道:“国相只管说来。”

    “某膝下无儿无女,只有这侄子侄女男女五人,其中两三人尚未成年。望属下去后,主公能照顾他们一二。”

    “这是自然,国相不用说某也自会做到。国相好生修养,其余事勿要操心。”

    冯宇见诸葛玄确实病情颇重,便告辞退出诸葛玄的寝间。到了外间,便又和诸葛瑾,诸葛亮聊起天来。

    冯宇发问道:“你们现在可是在学塾读书?”

    诸葛瑾一笑说:“将军,某早已过了及冠之年。我的两个弟弟是到了读书的年龄,只是他们没去城里学塾读书。而是由从父日常空闲时间教导他们。有时他们也自学一二。”

    “哦?原来如此。”冯宇好奇起来,便向诸葛亮打听他日常都学的什么。诸葛亮娓娓道来,表情腼腆,但却是说话利落,表达流畅。

    冯宇又出了几个题目,考了考诸葛亮。最后发现他所涉及的知识相当庞杂,但却没有体系脉络可言。这就需要他自己依靠天赋勤奋整理归纳。

    冯宇摇摇头道:“小子所学庞杂,然并非真正的学识。”

    诸葛亮小脑袋一转,急道:“将军所说的真正学识是什么?与小子所学有何区别?”

    冯宇笑道:“某靠言语也难以表达,汝也理解不了。汝只需去筑阳学塾看看,便知那里学到的学识与汝所学有何区别。”

    诸葛亮仰头看着诸葛瑾,诸葛瑾点点头算是同意他去筑阳学塾。诸葛亮对冯宇说道:“好,明日小子就去将军的学塾去见识见识。”

    实际上,这筑阳中的系统学塾所施教的学识,更接近现代知识体系。

    不只是多一些自然学科科目那么简单。这个时代的杂学中也有不少涉及自然科学的学问。但是现代知识是自我逻辑完备,互成体系的。不仅仅教给人知识,更重要的意义是教给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九章算术》和《几何》的区别。

    冯宇从诸葛府邸出来后,又带着妻妾游山玩水一番,终是找到一处适合种植甘蔗,又相对保密的地点。在筑阳这个维度上,种植甘蔗肯定不会高产,但的确可以种植,总比蜂蜜的成本要低多了吧。

    冯宇便调出系统,在此处开辟了千亩甘蔗田。系统自会抽调人手前来耕种。

    冯宇返回筑阳,将制糖坊和猎豹训练所建设起来。正要回府时,有令兵来报,朝廷御使来了。

 第181章 四王四公一侯

    “皇帝诏曰:兹有袁绍,袁术二贼僭越做乱天下,天下板荡…辛有车骑将军冯宇等众卿兴兵讨贼…挽狂澜于既倒。此乃不世之功勋。朕常闻…特拨划梁,雍二州以及河套,云中,河东等地为梁国地。敕封冯宇为梁王,就梁国地…钦此!”

    香案前,传旨的御使好不容易念完数百字的“长篇”圣旨。冯宇立刻领旨谢恩,吩咐左右将御史恭送出府邸好生款待。

    此时,在场陪同冯宇迎旨的众将顿时喜形于色,纷纷向冯宇恭贺,对冯宇对自己的称呼也随之改变。“臣等恭喜梁王殿下!贺喜梁王殿下!”之声不绝于耳。

    这梁国可不是之前筑阳侯国可比的,甚至此前与郡平级的刘姓王国,也完全无法与此相提并论。这是实打实的封疆诸侯王国。

    这已退回到刘邦刚刚开汉时的状态,或者说先秦战国时代的状态。也意味着冯宇麾下诸将身份的转变。从此前的幕僚家臣转变开国栋梁。

    冯宇对此倒不意外,不是因为冯宇的岳仗蔡邕此前透露了点风声。而是冯宇知道这两三年来,朝廷从各地征辟来的士族官员中,不少人有着双重身份,代表了各方诸侯的本土利益。他们在朝中的合力,自然会产生这一结果。

    紧接着,消息接踵而来。被册封为王的不仅冯宇一人,曹操也被封为魏王。刘焉,刘表因为本是汉室宗亲,也被封为蜀王,临江王。

    孙策被封为吴国公,士燮被封为越国公,马腾被封为西秦公,公孙度被封为北燕公。汉室为了这一封任,特别恢复了“公”这个只存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爵位。

    只有吕布例外。吕布本是县候,现在还是个候,只是换了个称号。由温侯改为彭城侯。名义上比县候大,类似先周时五等爵位中的侯爵。

    对于吕布封公封王,在朝廷内有颇多争议。朱隽不说,连皇甫嵩和杨彪也是反对的。

    这里面真实原因不得而知,但公开的理由也很简单。讨袁战争时。徐州还是在陶谦治下,现在陶谦已经病亡。而且那时代表徐州攻打袁术的还是刘备。

    所以徐州没有被封国,吕布自然也没被封为王公。还是以徐州刺史领徐州。名义上还外加刘备实际控制的淮南三城。

    九大诸侯中,以曹操地盘最为广大。至今还被袁尚盘踞的并州东边部分地区,幽州除辽东数郡外全部划给了曹操的魏国。其次是冯宇,匈羌盘踞的河套,并州西北部几郡都划归为梁国。

    其余六国的辖境与他们的实际控制区域大致相同。朝廷给自己留下了南阳郡,河南郡做为司隶。

    ……

    建安三年的初夏,大批的骑队,以及辎重车队再次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