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岷江流经南安,与青衣江大渡河汇合后,就被称做蜀江。蜀江也是长江在巴蜀境内的别称。金沙江与蜀江交汇处便是僰道城。它现在是朱罗军粮仓大本营,也是冯宇准备建新系统城池的所在。
此时在僰道上游二十里处,拉哈尔的朱罗大军已经搭建起一座浮桥。成千上万的兵马,战象从桥上鱼贯而过。
当拉哈尔的大军渡过六成后,拉哈尔通过斥候侦查,确信几十里范围内没有敌军骑兵,才让设在渡口处的军阵解散渡江。
谁知这个时候,朱罗军队列突然骚动起来,拉哈尔身旁的亲兵也发出惊呼。下游江面上正有十余条船只溯水而上,并非维京船,而是一种大型船舶…
第224章 蜀江狙击
出现在蜀江中的船只来自甘宁水师。就在拉哈尔亲自率军与梁军争夺武阳时,阆中的高顺军团也开往江州。
当拉哈尔从武阳撤往南安时,高顺军团会同江州的典青军团,孟达军团以及甘宁水师,以绝对的战力优势,将江州附近的两个朱罗军团轻易击溃。
而后他们水陆并进,同样用“冲垮城墙”的手段,迅速光复了沱江与蜀江汇合处的江阳。
光复江阳后,甘宁便按冯宇早前的计划,派遣船队在蜀江水道上巡逻,伺机袭扰阻截朱罗军。今日正好撞上了拉哈尔的大军南渡蜀江。
此时的拉哈尔紧张起来,急忙传令还在浮桥上的朱罗兵士做好迎战准备。大批弓弩手云集到浮桥上。
还有许多朱罗弓弩手沿着蜀江两岸展开,开始夹射江面上的梁军战船。虽然这蜀江江面宽度无法与长江中下游的江面相比,仅有百余仗宽。
但朱罗军的箭矢有效射程也就三十余仗,刚刚能够到对方战船的船舷。箭矢到时,已是强弩之末,连木质的船舷都无法射入。
浮桥上的朱罗兵士更是紧张万分,弓弩手持弓搭箭,只等对方近了就开弦疾射。长枪手端起长枪,在浮桥上悬起一片枪林,防止对方战船靠上浮桥后跳帮作战。
对于朱罗军而言,幸运的是这段江面是自西向东的走向,梁国的战船既不顺风也不顺水。船只行驶完全靠船尾的几个摇橹为动力逆水而行,所以行驶速度极慢。仅凭战船冲撞是撞不毁浮桥的。
筑阳的船场本可以打造速度更快,有冲撞功能的地中海式桨帆战舰。但那种多桨桨帆战舰需要大量人力为桨手。而这个时期,人力却是最宝贵的资源。
冯宇自然不会拿宝贵的人力资源去充当船舶的人肉引擎。所以他还是选择传统艨艟船型加以改进后,做为内河水师的主力战舰的船型。
这种战船,最上层甲板做为接舷跳帮战平台,除了桅杆和一个半沉式主炮炮塔,几乎抹除了所有亭台楼阁附属设施。
船舱内分为两层,第二层甲板是弩炮的射击平台。两舷分别有四门普通弩炮,船尾还有一门尾炮。
此时,这十余只战舰突然抛了锚,停在浮桥外百余仗的江面。岸上的拉哈尔,表情由紧张转变为疑惑。
突然,他发现这些战船船首处的“船篷”中,有个东西探出来,正上下左右的移动。实际上,这个“船篷”是战船的半沉式炮塔。里面安置着一门巨型弩炮。
拉哈尔首先想到的是………那东西可能是投石机。他还未来得及细想,十余颗火球就向浮桥上投掷而来,浮桥上的朱罗兵士纷纷躲闪。其中几颗火球刚好落到桥面上,炸裂开来,淡蓝色的火焰冲天而起。
有的朱罗兵士被飞溅的酒精沾上,身上也着起火来。桥面上,朱罗兵士顿时乱成一团。
拉哈尔随即高声叫道:“快传令下去,舀水将桥面浇湿。这种火可以用水快速扑灭,也烧不着潮湿的物件!”他知道酒精火与石脑油火的区别,一看这种淡蓝色的火焰就知道是酒精火。
以石脑油为燃烧剂的燃烧弹刚刚投产没多久,数量有限,所以并未列装梁军全军。甘宁水师军团用的还是酒精燃烧弹。
朱罗兵七手八脚的扑灭着桥上的大火,江水浇泼之下,这些火焰很快被扑灭了。但空中又出现十余发石弹。这些石弹重达几十斤,以雷霆万钧之势袭来。
它们大部分落在江水之中,激起近仗高的水花。有两发却直接命中浮桥。只听咚咚砰几声巨响,桥面上顿时出现两个斗大的洞。
“快,快要兵士们加速通过浮桥!”拉哈尔明白对方要干什么后,急忙吩咐道。半刻钟后,又是一轮石弹袭来。
这一次命中浮桥的石弹更多了。桥面上已满是孔洞,整个浮桥已是快散架的样子。
还有一名朱罗兵碰巧被石弹砸中,被粉碎的身躯落入江中,尸骨无存。心中恐惧的朱罗兵叫嚷着,争先恐后的跑过浮桥,不少人被挤入涛涛江水之中。
第三轮石弹砸过来后,有上十发命中,整个浮桥顿时支离破碎,断竹破木顺着蜀江水道向下游飘去,几十名桥面上的朱罗兵也掉入水中。此时还有三千多朱罗兵滞留在蜀江北岸。
拉哈尔叹口气,只得令一将官想办法接应对面的朱罗兵,自己带着大军继续向僰道撤去。
那三千朱罗兵慌乱一阵后,在各自将官带领下,暂时离开江岸。试图摆脱水道上梁国战船的视线。后者却也没在此处多做逗留,顺流向下游返航。
得知对方战船离开后,这些朱罗兵又偷偷摸摸向另一处江岸行去。远方突然响起了万马奔腾之声,来的正是梁军的两千轻骑飞羽。
他们本在岷江沱水间巡弋,得到斥候的报告后,即向此处赶来。靠近后,撒出去十几名斥候搜索,不一会便找到这三千人具体所在,向此处策马杀来。
拉哈尔的各部早耳闻过梁军铁骑的厉害。他们听到这纷乱的马蹄声,俱是心惊不已。
各级将官叽哩哇啦的叫喊着,催促兵士们赶快列阵。还没等他们排出一个基本阵型拼出盾墙,梁军轻骑飞羽的密集箭矢就已扑面而至。六七百朱罗兵士中箭后,东倒西歪的倒在地上。
如此大的伤亡比例,让朱罗军士气顷刻间崩溃,哪还能维持的住阵形。他们胡乱奔跑着躲避着。整个场面乱成一团。与此同时,梁军轻骑已如同潮水般滚滚而至,手中箭矢依旧持续不断的射出。
当他们距离混乱成一团的朱罗兵三十仗时,开始调转方向,围着人群兜起圈来。箭矢如同飞蝗般向圈中投射而去。在被敌军大量远程杀伤的情况下,朱罗军彻底溃败,无论是将还是兵,一窝蜂的向外奔逃。
梁军轻骑取出斩马刀,开始追击溃兵。战刀在他们手上翻飞,每每掠过一个朱罗番兵,便能斩下一颗头颅。三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仅仅走脱两百余人。
第225章 朱罗的大败退
建安五年秋,在蜀中平原的南部,不时能见到向南方行进的大股朱罗军队。
他们本都是驻扎在南安,江阳以北,岷江沱江沿岸各个城池据点的番兵,其中也包括围困成都的朱罗军。现在他们接到拉哈尔的军令,从各个城池据点向南紧急撤退。
这些朱罗军将领还不知道,现在安全返回僰道已比登天还难。因为被梁军所攻占的南安与江阳两城,已聚集了近七千战骑。即使朱罗军能冲破这些梁军铁骑的截击,到了蜀江边上,还会遭到甘宁水师的拦截。
……
南安东南两百里,江阳西北一百五十里处的原野处,一股约七千人上下的朱罗兵正向南行进着,他们个个都无精打采,甚至战象也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
他们的将官却不停的给他们打着气,说再行几十里渡过大江便能回到僰道城了。这些将官还不知道,三个时辰前,他们的行踪便被野外巡弋的梁国斥候发现。此时一大股梁国铁骑正在靠近他们。
一名骑在象背上,低着头昏昏欲睡的军团将领,突然发现象背上有个黑影一闪而过。他惊的抬起头来,便看见三只在空中盘旋的金雕。他一眼便认出,这些金雕绝非野生的鹰隼,而且巴蜀一带也不产这种金雕。
他立刻大声喊叫起来:“注意,附近有敌军斥候!”他的话音刚落,便听到一声响箭刺空的尖啸之声。接着一声又一声响箭由近至远的陆续响起。
朱罗将官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下,他知道这是对方斥候再向附近的主力部队传递信号。“快去将他们搜出来杀掉!”他恼羞成怒的吼叫着。十几骑朱罗战骑向远处的小树林奔去。
那片小树林正是最开始响箭响起的地方。就在他们快要冲入树林中时,只听一声呼哨声,正在空中盘旋的三只大雕直扑下来。
它们的利爪向追来的朱罗众骑中的三人抓去,随着几声惨叫。朱罗骑兵中已有三人脸庞被抓的鲜血淋淋,捂着脸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紧接着,三条猛犬从林中窜出,扑向其余几名朱罗骑兵。随着犬类呜咽之声,一只撵山猛犬被对方骑枪挑飞,但是另外两条猛犬却飞扑到马背之上,一只咬住对方咽喉,一只咬住对方右手。
被咬住咽喉的当场掉落马下,被咬住右手的兵刃立刻脱手,他拼命摇晃手臂,也没将猛犬甩落,惨叫连连。
与此同时,三支利箭从林中飞出,正中三名朱罗骑兵要害,将他们射落马下。电光石火间,已有八名朱罗战骑伤亡,丧失战斗能力。
剩余四骑硬着头皮闯入稀疏的小树林之中,接着传来几声惨叫,树林之中再没有动静。朱罗军的乱箭立刻铺天盖地的向林中密集射去,还是没有任何响动。倒是较远处传来如同夏日奔雷般的万马奔腾之声。
为首的朱罗将官脸色一变,心道:而后大叫道:“!撤!都快撤!”
话刚说完,他便让自己的驯象师驾着大象向南急走。数千朱罗兵也争先恐后,不成队形的继续向南涌去。
但是他们没走多久便被梁军的两千轻羽飞骑咬上了,慌乱中,正要排起军阵,梁军的两千铁甲重骑又从侧面冲杀进来。
朱罗军的象骑兵试图发起反击,梁国重骑利用速度和灵活的优势,能轻易躲开象骑兵的冲击。那些轻羽飞骑就更不用说了。
但象骑兵身上的弓弩手,对这些战骑造成不少威胁。这些弓弩手有竹藤制作的鞍楼掩护,轻骑飞羽的箭矢难以伤到他们。他们却能不时对梁军战骑射出冷箭,
虽然梁军重骑人马都有铁铠保护,但轻骑相对而言却防护的并不严密。不时有轻骑被他们的暗箭所伤掉下马来,轻骑被迫与战象拉开距离。
但是随着重骑贴近战象进行近距冲杀,这一势态就被逐渐扭转。那些庞大的象骑兵在追逐对冲混战中,面对对方的重装骑兵毫无优势可言。
重装骑兵一仗三尺长的骑枪,借助战马的冲力,轻易就能贯穿战象身上的竹甲,将一头头庞大的战象刺倒在地。
一骑重骑挺枪策马疾冲,一头战象迎面向他对冲而来。双方近在两仗距离时,重骑突然拨转了马头,向战象右侧空隙冲去。
眨眼间已到战象身旁,战象上的朱罗兵长枪一枪扎空,重骑的骑枪却在电光火石间刺入战象身体。
战象悲鸣声便倒在地上。重骑骑士脱手骑枪,取下狼牙大棒,继续向前飞驰。却不料空中一个大柱扫来,将他瞬间扫落到马下。那是他左侧一头战象用象鼻将他击落。
最终大部分战象被当场消灭,小部分溃逃而去。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