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高顺,孟获两大军团抵达沧澜江畔的浮桥,典韦还是没等到加拉瓦派来的朱罗援军。

    实际上,此时的加拉瓦得知自己反中梁军圈套后,已如惊弓之鸟。他没有胆量再派出援军,也根本没想过夺回大黑山溶洞窟道出口,以解那近万朱罗军之围。

    相反,他派出令兵,紧急从洪沙底瓦向永昌调兵。

    但现在加拉瓦实际也没多少兵力可调。朱罗大军团的编制是四万人,在此前的大蛇口,千柱原霸王岭战役中,加拉瓦前后折损了一万两千余兵力。

    现在,不韦城和周边屯守了一万余兵力。洪沙瓦底只剩约一万八千守备兵力。此前的朱罗民夫,卡拉波拉蛮兵又被拉哈尔带走绝大部分。

    ……

    永昌郡不韦城的将军府邸中。加拉瓦在屋中的青石地板上来回踱着步子。不时就踱到大桌前,忧心忡忡的向桌子上摊着的地图看两眼。

    当初朱罗王卡里卡拉命他来接替拉哈尔时,他满心欢喜,觉得是个机会。当时他认为拉哈尔的惨败不过是因为他的冒进,贪心造成的。否则怎会让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王国打败。

    他相信只要自己步步为营,以永昌郡洪沙瓦底为根基,慢慢经营积聚人口。等实力壮大后定能席卷整个梁王国,乃至汉帝国腹地。他甚至都没想过冯宇会主动进攻永昌。

    结果冯宇不仅来了。而且在自己重兵防御的情况下,区区万余人的兵力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就势如破竹的打到怒江河畔。

    在此期间,加拉瓦已从那些溃逃下来的朱罗残兵嘴中,知道了各种各样,不知真假,神乎其神关于梁兵的传说。包括梁兵如何精锐,做战如何神出鬼没,器械如何精良等等。据说,梁兵甚至能有飞到天上的战争器械。

    这更是让加拉瓦心惊不已。若是能完全他自己做主,他现在就想放弃永昌,撤退到洪沙瓦底去。但是真这样做,朱罗王卡里卡拉肯定饶不了他,一个惧敌畏战的罪名是跑不了的。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接战。

    不韦城在怒江与独龙江之间。城池位于一处高原坦原之上,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加拉瓦召集麾下将领反复商议,最终制定出一个勉强可行的防御方案。

    此时,加拉瓦又来到桌边,望了一眼地图,心中还是七上八下…

    ……

    三日后,渡过了沧澜江的梁军南征大军就已饮马怒江。此时已是建安六年的正月底。

    怒江南岸是一溜的小山丘,面向不韦城的地方有一条宽约三十余里的缺口。

    加拉瓦已在此扎下营寨,布下军阵,试图阻止梁军渡江。因为梁军一但从此处渡过怒江,在那相对平坦的高原地带上,梁军铁骑非常适合发挥自己的优势。

    梁军也在怒江北岸扎营隔河与其相峙。高顺,诸葛亮,典韦三人策马来到怒江河畔,远眺对岸的朱罗军。

    当下,梁军的战线已经拉的非常长了,距离金沙江畔的姑复也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这么长的战线,为了保证辎重粮道的畅通,也为了增加粮道的运力,孟获部的蛮兵和大部分战象都投入到保障粮道和辎重押运上。所以孟获将不参加这最后的决战。

    诸葛亮指着涛涛怒江江面对其余二人道:“这怒江江面虽然不宽,但流水湍急。在对岸有重兵防御的情况下,我们要强度怒江是不可行的。”

    典韦不经意道:“这有何难,我们不从此处渡江,另寻渡江地点便是。”

    高顺一摇头道:“不行啊,怒江对岸大都是陡壁。除了这个地点,别处找到适合渡江的地点,至少要绕行百十余里。多走这么路倒是小事。怕我们主力一绕,对岸的朱罗军便可乘虚而入,渡江袭我后方辎重车队。”

    诸葛亮点头表示赞成高顺的观点,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可抽选一支轻兵,在上游或下游渡过江去,而后从侧后袭扰朱罗番兵。正前主力乘此机会,强渡怒江。”

    沉吟了下,他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支轻兵孤军深入敌军腹地,危险重重。非勇猛善战之辈,难以胜任。”

    典韦马上接着诸葛亮的话道:“嗨,就让某接了此令,保证能完成此事。”

    高顺立刻说道:“那就有劳典韦兄弟了,汝带着自己军团的轻重骑营,绕行渡过怒江后,需昼伏夜行避免被对方斥候发觉。我们约定在后天拂晓,汝对番军侧后发起袭扰。我们主力乘机强渡怒江。”

    典韦立刻答道“没大的问题。只是某不带辎重兵,该如何渡过怒江,这条河里似乎也没有船家。”

    高顺听了典韦的话,一时也想不起该如何办。辎重营要比骑兵行军慢的多,若是让典韦带上辎重营,那么必然耽误时间。而且辎重营带着也是个累赘,让辎重营单独返回也很危险。他有点张口结舌道:“这…”

    高顺将求助的目光向诸葛亮投去。

 第249章 光复汉土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我们这还有孟获留下的百头战象,可以搭建浮桥。就让他们随典韦将军一起去吧。典韦渡过怒江后,他们再原路返回便是。”

    听了诸葛亮的话,高顺为难道:“那这些战象兵若是赶不回来,主力过江的浮桥怎么办?若是用辎重兵传统搭建浮桥之法,怕是来不及。毕竟典韦兄弟的袭扰只能牵制他们一点时间。”

    高顺有此疑虑不足为怪,留这些战象本就是为了快速搭建桥梁用的。

    诸葛亮施施然道:“高顺将军,主力渡江我自有他法,比这大象浮桥搭建的还要便捷。”

    听了诸葛亮的话,高顺放心的点点头,性急的典韦早已策马离去,前去召集兵马进行准备了。

    ……

    怒江上游一个叫老虎渡的地方,荒原之中犹然出现了一列兵马。这支部队有皮毛油光发亮的战骑,有人马俱铠,高达近仗的巨型重装骑,还有仗余高的战象。

    这自然就是典韦侧击番军的偏师。典韦看着对面的河滩,口中叫道:“终于找到个可以过河的地方了。”

    不一会,百余头战象鱼贯排列,陆续下到水中,头对头的排成两列。象兵又用大象所携带的大片竹篾,铺盖在战象背上,形成一道桥面。

    就这样,一道“桥梁”出现在怒江上。典韦的铁骑立刻鱼贯而过,渡过怒江。而后那些战象再次向回到怒江北岸,向出发地返回。

    ……

    三日后的黎明时分,天空最黑暗的时刻。怒江南岸,一些兵士几人一组沿着河岸漫步巡逻着。突然听到河水中发出噗通噗通的响声,他们连忙将火把向河面掷去,转瞬既逝的火光中,他们看到河水中的幢幢黑影。

    那是梁军在怒江中铺设一种新型浮桥。这是诸葛亮在这几天时间内吩咐工匠赶制出来的。整个浮桥如同一道卷帘,“帘子”是由长约一仗的竹筒拼连而成,“帘子”两边则是两端都封死的木桶。

    只见,几名梁军兵士一组,手脚麻利的在水面上将这些卷帘展开,每展开一段距离,便投下去一个船锚进行固定。上十道浮桥同时在江面上展开。

    南岸,朱罗军哨兵告警的鼓声骤然响起。朱罗兵士从军营中陆续涌出,越聚越多。各个兵种乱糟糟的混杂在一起,在将官号令和鼓声中,排列军阵。只有大营内的象兵还未出营列阵,手忙脚乱的为战象披挂着竹甲。

    “弓弩手先行上前,射杀敌兵”居于阵中亲自指挥的加拉瓦下令道。不一会,陆续有大股弓弩手奔到河岸边,向正在铺设浮桥的梁军开弓攒射。

    就在此时,西北方传来如同夏日奔雷般的声音。朱罗军的将官们一听就知道是大股骑兵来袭,一个个脸色苍白,他们的号令之声更是急切了。

    骑兵的将领首先领着他们的战骑脱离人群,向西北方迎了上去。他们还没冲出去两步,梁军轻骑飞羽的乱箭就如骤雨般射来。还在排列军阵的朱罗军又变得混乱起来,持续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地。

    此时,东方的旭日已经升起,天光大亮。轻骑飞羽一支又一支的利箭精准的射向对方。当朱罗军骑兵接近他们时,他们立刻策马向回奔跑一段距离,边跑还边向回攒射。

    如同秋熟时被竹竿打中的枣树般,朱罗骑兵纷纷被利箭射落马下。最后,重装骑兵迎了上去。朱罗军骑兵团已被梁军骑射重创。一轮交锋,便被彻底击溃。重骑继续向还未排好的朱罗军阵扑去。

    河岸边,密密麻麻站立着朱罗兵士,对着河面聚精会神的开弓攒射。不少铺浮桥的梁军兵士中箭翻落水中。

    这些兵士水上作业不可能皮甲戴胄,敌军箭矢很容易射穿他们的身体。每当一名兵士中箭落水,岸上立刻有一名梁军辎重兵奔上前去替补。

    梁军兵士们就如此前仆后继的将浮桥向怒江南岸延展。

    最边沿上的弓弩手突然听到如雷鸣般的群马奔腾之声。扭头一看已是大惊失色,慌忙张开双腿跑了起来。但哪里还来得及,随着砰砰的巨响,这些弓弩手不是被狼牙大棒砸倒在地,就是被巨马撞飞到半空之中。

    千骑重骑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将聚集在怒江南岸的朱罗弓弩手推的干干净净。岸边的土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是残肢断臂。

    许多弓弩手魂飞魄散之下,慌不择路的跳入怒江之中躲避重骑的攻袭,片刻就被湍急的江水卷的无影无踪。

    另一边,轻骑飞羽在还未排好的朱罗军阵周围兜转奔驰着,并且在三十仗距离外不停的乱箭攒射。朱罗散兵从阵中冲出时,他们就一阵风般的躲远了。

    加拉瓦还在声竭力嘶,气急败坏的指挥着:“蠢货,都是蠢货,不要乱跑!不要管他们,排好阵形,组起盾墙。排好反骑兵枪阵!”但此时的朱罗军阵如此混乱,近万的朱罗兵和将官要得到他的军令,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此时重骑已开始以锥形阵向朱罗军阵冲来,他们瞬间就凿开了军阵的左翼,在阵后百仗远的地方兜转回来,再次冲向朱罗军阵。

    几乎同一时刻,梁军的十道浮桥也已搭好。北岸的梁军兵士如十道洪流,排着严整的阵型,沿着浮桥,迅速向南岸推进。

    “快,全军前进,堵住他们!”加拉瓦高呼起来。然而此时重骑又从后方凿入了朱罗军阵,轻骑还在不停围射。整个军阵已是乱成一团,他的军令怎么可能还传的下去。

    不长的时间,最前方的梁军已渡过怒江,在南岸排成几列,挺盾持枪向朱罗军阵攻来。相距十几仗距离时,他们手中的矛枪已如同磅礴大雨般向朱罗军阵投去。

    此时朱罗兵已然开始崩溃,越来越多的兵士开始脱离军阵,向后奔逃。恰恰此时,加拉瓦的战象团从大营中冲出,与向后奔逃的溃兵们撞在一起。

    大批箭矢和火箭扑射而来,这些重箭都是由梁军长弓手所射。这些重箭甚至能射穿战象身上的竹甲。不少战象因为疼痛和火光刺激而受惊发狂,乱奔乱冲起来。

    很多溃兵被奔跑的大象撞倒在地,而后被活活踩死。

    片刻钟后,朱罗大军完全崩溃,梁军如同潮水般涌入朱罗大营之中,梁军战骑紧追不舍,一直追入不韦城中。城中缪缪的朱罗军未做更多抵抗,就出了南门奔逃而去。梁军一直追击到独龙江江畔,方才停住脚步。

    此时此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梁军已完全光复了所有沦陷汉土。

 第250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