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冯宇在众将簇拥下登上城楼。他眺望着西边的大洋,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眼前。
第276章 通商口岸腾龙城
沙瓦底港,报时的西式摇钟当当的响了起来。陆续有人从各个民居中行了出来,战战兢兢的向城内加拉瓦的“王宫“走去。
此前一天,梁军已给沙瓦底城中各个商行送去了告示,令他们在指定的时间内在“王宫”集合,聆听冯宇的敕谕。
这些商人来自诸国,有来自安息,贵霜的,有来自东南群岛,扶南国的,有来自罗马的,甚至还有几名来自红海两岸阿比西尼亚,马因等国的商队代表。当然这其中,以朱罗本土的商行居多。
他们本以为冯宇将他们召集起来,可能是为了扣留人质,勒索钱财。每个人心中都七上八下,特别是那些朱罗商人,心里更是惶恐不安。
谁知,他们进入“王宫”一看,却发现这里早就备下了酒席,虽然不甚丰盛,但足以表明这个来自北方的汉国梁王并没有恶意。
待这些商贾坐定后,随扈簇拥着一人从后堂步出,他身着汉式衣冠,锦袍玉带,面容威仪。不用说,此人定是梁王冯宇,众商贾起身,以各自不同的风俗向冯宇行礼致意。
冯宇也不客气,大咧咧坐在加拉瓦那张王座上后说道:“诸位,今天将你们召集到此处,只为向你们说明一件事。在沙瓦底港,除非你们在本地开店设站,要缴纳一定管理税费外,其余税项全部免除。”
堂中众人听完通译的译文后,个个喜形于色,又向冯宇叩谢起来。
但是紧接着冯宇手一挥,接着说道:“但是有一条,你们的商队和货物只能到沙瓦底为止,不得再向内陆深入!”
众人听完这话,刚刚爬上面容的喜色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名金发碧眼的罗马商人大着胆子问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感谢您的慷慨,免除了我们的税款。但是我们之所以来此,是因为当初的拉哈尔和加拉瓦曾经…”
他的话说到此处又顿住,观察着冯宇的表情。冯宇随意的挥挥手说道:“你有话就直说,孤不会因你的言语有所冒犯而处罚你的。”
有冯宇这句话,罗马商人才放下心来,又重新整理了下语言,继续说了下去:
“众所周知,这洪沙瓦底乃不毛之地。本就没什么人口和市场。通往扶南国和其余东南群岛的商路有海路直达,也不需从此中转。当初拉哈尔声称…会将疆域开辟到汉国境内。沿途也都会变成人口繁多的市镇。我们将生意扩展到此处正是为了这一点,我们希望开辟一条比北方丝绸之路更快捷的商道。”
“虽然朱罗人最终没做到这一点,反而被陛下您的军队打败了。但对于我们商人而言结果都是一样的,谁控制统治商路我们都不在乎,只要能确保商路上的安稳即可。但是陛下如今却说我们不得再深入内陆经商,那我们就没理由再来沙瓦底港了。”
一名来自阿比西尼亚,皮肤黝黑,须发花白的商人也说道:“是啊,之前虽然商路未完全打通,但洪沙瓦底还是有十来万朱罗移民。我们这样的小生意还是能做做。但现在梁王又下了敕令,要将这些朱罗移民全部驱逐回本土,我们这点小生意也做不下去了,只能打道回府了。”
冯宇听完他们的话,打个哈哈接着说道:“请大家将孤的话听完。你们虽然不能自由深入内陆做买卖,但是我梁国在沙瓦底港设有官办的商行,有会有民间商队来沙瓦底港。你们可以和他们互通有无。
此外,不允许你们深入内陆都是暂时的,条件成熟后,我梁国以后还是会逐步允许更多的外番商队进入内陆地区直接通商。”
众商贾这才明白冯宇的意思,原来他是要将沙瓦底变成自由通商口岸,虽然少收很多税,但可以通过官办商行垄断商路。不过这些商贾对此也不在乎。
这沙瓦底港到永昌不韦已是千里迢迢,艰险万分的一条路。再从永昌到汉国腹地还不知有什么风险。那么以分出一部分利益为代价,化解这个风险也是他们乐意的事。
第二日清晨,冯宇便起了个大早。在众多亲卫兵将的簇拥下,带着两千兵马,向沙瓦底港的西边行去。
他早就在西部海岸线上,相中了一个天然港口,此处距离沙瓦底港不过七里地远,是一条独龙江分流的入海口。
他让兵将们在外围警戒,片刻后这里便耸立起一座新的城池。在梁军大举进攻洪沙瓦底期间,冯宇从主线任务中收获了大量任务奖励,有了第三张建城卡。众多系统道具中,还有一个高级船场建筑卡,同时新兵种【远洋水手】也被解锁。
冯宇将新城池命名为腾龙城,留下两营兵士暂时驻守城池后,便返回沙瓦底港。临近沙瓦底港时,他们一行人发现了大批人流,临近沙瓦底港的独龙江江面上,也出现了大量用竹筏搭载的人群,正顺流而下。
这些人有朱罗平民,也有益州征集来的平民。他们共同特点都是由梁兵看押或护送着。见到自己的计划按预期实行,冯宇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从益州征招了三万汉民进入洪沙瓦底,其中一万人分布在沿独龙江设立的系列据点上。其中在包括曼德城。当然,没有好处,没有人愿意离乡数千里,来到这烟瘴之地的。
冯宇给的条件是永久免税赋,开垦出的荒地全部归己,部分人还会成为腾龙城的系统人口,获得可观的日常收入。当下,冯宇的系统城池人口获得的功勋分已经可以用来换取真金白银和土地。这意味着他们会有固定可观的日常收入。
除了对独龙江流域移民外,冯宇还允许大批南蛮移入洪沙瓦底,他们的据点不是在独龙江的主河道上,而是分布于密林山岭之中。
同样,他们没有好处也是不愿意迁移的,对于自愿迁徙的南蛮,冯宇将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人的朱罗女人分给他们做老婆。
至于其余朱罗战俘平民,冯宇让商队的船只将他们大批遣送回朱罗本土。
第277章 缅州归来
建安七年的春天,缅州热带丛林中,雨水就开始频繁起来。缅州是梁王冯宇给洪沙瓦底取的新名字,是他为汉帝国开拓出的第十四个州。
此时的梁王冯宇正在返回梁国都城宜宾的路途上。他安坐在大象鞍楼里,用手撑着脑袋,揉着太阳穴,想着事情。
尽管冯宇在腾龙城辛劳月余,但各类繁杂事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又不可能在缅州呆太长时间。所辛的是他还有诸葛亮。冯宇心里很清楚,诸葛亮的真正特长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内政上。
冯宇留下诸葛亮以及张任,严颜二人统管缅州,他相信诸葛亮能按照他的意图,将缅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已离开宜宾近半年之久,虽然有书信连通,但毕竟路途遥远,中原的消息传到腾龙城早就过去月余时间。幸运的是,这段时间来,中原并没有什么大的变故。
自当年徐州之变后,各路诸侯内部和相互之间再也没发生大的事件。曹操的魏国虽然实力迅速壮大,但还是继续秉持休兵养息,积攒实力的基本国策。
另外,东北方向上的鲜卑人已崛起,鲜卑某别部首领轲比能统一了鲜卑各部,开始向曹魏亮出了爪牙。
他们首先攻灭已归附曹魏的乌桓国,继而南下幽州。曹操只得调集精兵防御,与鲜卑人鏖战于旧燕之地。这也是曹操未在中原生事的原因之一。
仅次于曹魏的孙吴倒是严格遵守的白马盟誓。此时孙策依旧壮年,精力充沛,经过数年休生养息,吴国虽然谈不上人口繁盛,但也恢复了不少生气,可以说兵精粮足。
孙策完全有实力去吞并交州越国的士家,也能攻杀临江王刘表以报杀父之仇。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从他内心而言,不是不想,而是不想挑这个头。
但孙策这几年也没闲着。自九诸侯白马盟誓,天下暂时平定后,从北方流亡江东的流民越来越少,到最后基本没用了。相反,不少本流落到南方的流民又踏上返乡路程。
冯宇懂的道理,孙策一样能懂。他知道如此这样下去,随着时间推移,魏国的人口优势会越来越大。所以吴国一边竭力制止江东的人口回流北方,一边另辟蹊径增加人口。
吴国派出卫温领万余水师,浮海寻夷洲与亶洲。就在梁军攻打洪沙瓦底的时候,卫温发现夷洲,将岛上大量土著迁移至江东,以补充人口。
孙吴能以这种方式补充人口,冯宇却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如此做。
冯宇认为朱罗人与中原汉人无论在血缘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差异巨大。若是强行大规模引入朱罗人,势必会异化华夏文明,而且很难判断这种异化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相反,孙策引入的夷洲人口,或是那徐福所迁居的亶洲人口。相对于朱罗人而言,人种特征与汉人的差异较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明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能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明。
当冯宇的队伍进入永昌时,他能看到在新修的道路两旁,不时有背筐赶象的商旅向他跪拜。这是前往沙瓦底做买卖的益州本土商队,规模小的只有人,大的有上百人。
商人的消息最为灵通,第一时间知道了冯宇在沙瓦底港的政略。他们立刻意识到,从永昌到沙瓦底港有条充盈着财富的商路,并且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艰辛旅程。
但实际上,这条路的艰难比他们想象的要小,因为梁军此前利用朱罗战俘和平民劳役,在丛林中沿着独龙江开辟出一条大道,独龙江水道航线也早已开通。沿线还有梁军的据点能够求助。
冯宇看到这些商人,又想起自己当初反复思虑后做出的决定……暂时拒绝外番商人商队深入内陆腹地。那些外番商贾以为冯宇是想垄断商道,实际上若冯宇真为了垄断商道,就不会允许本土商人前往沙瓦底港了。
他这么做的真正原因还是为了安全,当下整个汉土还是只有几百万人口。若是让外人将疆域内的情况摸个底朝天,再次大举来犯,后果不堪设想。
在不韦城与姑复之间,也出现了一条四百余里的道路。冯宇换乘马车,两天便通过了这条横贯南中高原的驰道,又在姑复改走水路顺金沙江而下,一日便抵达了宜宾。
冯宇算了算,从沙瓦底港到宜宾,全程也只用了十天出头的时间。
宜宾城梁王宫中,已是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迎接冯宇的凯旋。冯宇与后妃子女们家宴团聚自是不表。
第二日一大早,冯宇刚从后妃床榻中的温柔乡中醒来,就起床洗漱入书房。他第一件事便是将陈调召来,冯宇急于知道最近中原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结果陈调告诉了他两件相对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是大汉天子刘协亲自主导下,朝廷开始征兵扩充军力。
二是临江国刘表那似乎暗流涌动,刘表病卧在床半月之久,至今还未痊愈。临江国内,以刘表两个儿子为各自核心的两股势力,正准备着继位之争。
冯宇对第一件事没有上心。只是听完第二件事时,他心里突然一动,刘备两个字从冯宇脑海中冒了出来。
……
临江国,樊城县衙。刘备双目低垂,端坐在靠椅之上。身后依旧杵着他的关张两位兄弟。刚刚从江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