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034章 坚硬的坞堡
就在冯宇带兵向上庸进发的那个清晨。一大队人马同样正沿着郁郁葱葱的沔水西南岸向襄阳方向进发。
数十成百的旌旗在夏日的晨风中飞扬跋扈的飘荡着,乍一眼望过去,似有铺天盖地之势。
在他们距离襄阳坞堡还有五里地时,负责外围巡逻警戒的堡中斥候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坞堡中,斥候们被集结在天井,聆听典青的战前动员和部署。典青等这一天等的很久了,此时他情绪中的兴奋成份大大超过紧张。
一只灰色的信鸽扑扇着翅膀,从坞堡中腾空而起,一个时辰后,筑阳鸽房就会收到信息。
动员和布置完结后,典青吐出简短的四个字军令:“换甲上城”。斥候们纷纷脱下他们的轻便皮甲,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全套玄铁甲胄。这种沉重的甲胄并不适合斥候们平时装备,但现在已不是平时。
玄甲的札甲每一甲片都是用百炼钢打造。即使以生产效率极高的筑阳兵器工坊来生产,一个月也不过四五件。整个筑阳也就只有七十余套这样的札甲,绝大部分都配给了襄阳坞堡。
来袭的这支兵马自然是刘表的部队,有两千人之多,领军将领便是刘表新提拔的勇将文聘。此时,骑着枣红大马,领军前行的文聘又不禁回想起刘表令自己攻取襄阳坞堡的场景。
府衙中,他在两列幕僚武将复杂的目光中接过主公刘表的军令。
刘表要他率两千人之兵攻取襄阳坞堡。文聘不知道这个襄阳坞堡的规模有多大。但再怎么大,也就是个坞堡而已。
他一度以为自己对军令的理解错了,向刘表询问道:“主公,可是要属下拔取襄阳坞堡后,再袭占筑阳?”
“不,就是拔取那所坞堡,而后占据襄阳这座废城。”
刘表的回答让他确信这是个给他送功劳的机会。难怪同僚的眼神会如此羡慕和嫉妒。刘表将这种任务没给他小舅子蔡瑁,而是给他,足以见对他的器重。
……
两千人的兵力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史中实在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文聘眼前这个高不过五仗,长宽也就五六仗的小坞堡而言,可谓是兵甲遍地,乌云压城。
尽管如此,文聘依旧保持着冷静,没有丝毫骄兵轻敌的情绪。他并没将坞堡中的守军放心上,而仅仅是忧虑可能到来的敌方援军。若这一战有什么意外,那定是筑阳方面突然而来的援军所致。
文聘在亲兵簇拥下,纵马在襄阳城周,沔水上下奔驰数圈,认真查看地形地貌。最后又回到阵中,下令说:
“传我军令,分出一半兵力,分为两股,沿着沔水西南岸,襄阳上下游巡逻警戒,防范筑阳军从沔水登陆袭我侧后。”
他这个决策的理由显而易见。因为筑阳和襄阳间的沔水西南河岸全是高山深崖。筑阳军若要支援襄阳,即使走陆路,也只能从沔水东北岸行来,而后渡河方能到达襄阳城下。所以只要沿河布防,就能断绝敌方可能到来的大股援军。
只到文聘看到两股兵士开到沔水河畔进行巡弋后,方才将手高高扬于空中,而后狠狠的挥下。绝然的吐出两个字:
“攻城!”
……
典青一直眯眼观察着百余仗外的敌军军阵,而他的那些斥候们则都平静的蹲伏在墙头垛口后面。
荆州军突然动了,从三面向坞堡迅速靠拢,接着是鼓号齐鸣,千人齐声呐喊,造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典青抬起手中的长弓,将一支利箭射出,方才平静的下令道:“准备接战!”
远方,一名荆州军校尉飞奔的脚步突然顿住,眼窝中已插入支箭矢,向前猛的扑倒在地。滚滚人流中,谁也没在意他的倒下。洪流继续从三面向坞堡涌去。
“洪峰”距离坞堡还有百步不到时,蹲伏在墙垛后的斥候们突然起身,向“洪峰”射出一发发利矢。
数十支利矢齐射而出,看上去相当密集,但对于这千人洪流,就如同池塘中投入颗小石子般。也就是能让这“洪峰”变得稍稍紊乱。
荆州军兵士甲胄简陋,就是系个只挡着前胸肚皮,后背都没覆盖的肚兜札甲。但好赖也算是披着甲,总能减少些箭矢杀伤。一波箭矢下来,仅有十几名荆州军兵士中箭伤亡倒地,其余兵士依旧向前迅猛冲锋。
接下来的两波箭矢之后,“洪峰”已冲至坞堡墙前不到十仗处。这两波箭矢攻击因为不要求距离,斥候们全用的是破甲重箭。前后又杀伤了六七十名敌军兵士。
典青本人已连续射杀了五人,此时他大喝一声“伏!”。众斥候几乎同时重新藏伏于垛墙之后,城下的箭矢已如同飞蝗般密集向城头袭来。
远处观战的文聘,看着前方抬下的近百名伤兵和尸首,心中起了一丝波澜和焦虑。他没想到坞堡中有如此密集而又凌厉的箭矢。真正的攻城还未开始,便折损了半成多的攻城兵力。
不过他依旧相信这座坞堡很快就能被攻克,因为此时密密麻麻的云梯在坞堡的三面墙体上架起。梯与梯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将三面墙体都覆盖满了。荆州兵士们如同蚁群般向城头密集而又快速的攀去。
但是坞堡的墙头却是无比诡异的平静。一名荆州兵士刚刚爬上垛口,他耳边传来声高喝:“杀!”。那是典青发出的口令,
随着这声高喝,藏身垛墙后的数十名斥候齐齐闪出身来,数十把缳首钢刀向着刚要登上垛口的荆州军捅刺而去。猝不及防之下,这四五十名荆州兵被利刃瞬间贯穿身体,摔落城下。
只有一名行动最快,已经跳上坞堡城头的荆州兵幸免,他举着手中的短矛,狂吼着向一名斥候侧翼狠狠刺去。
矛刃在半空中就僵硬住,一把钢刀刀尖从他张大的口腔中冒了出来。典青从他的后脑干中拔出钢刀,顺手将他的尸体抛于城下。
云梯上的荆州兵拨开掉落的同袍尸体,继续义无反顾的向城头攻去。城下的荆州军弓箭手们弯弓搭箭,试图找到能够向敌军射冷箭的空隙。
无奈人影太密集了,眼中晃动的全部是在云梯上蠕动着的本方袍泽身影。若要顾及误伤,这种冷箭很难射出。
第035章 一举两得
呜咽的号角声响起,这是荆州军退兵的信号。正在坞堡城墙上下浴血的荆州兵们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在墙根处留下无数尸体。堡内的斥候们乘机将那些还挂在墙上的云梯全部推倒在墙下。
经过第一波攻势,文聘立刻就明白了驻守堡内的全是对方的精锐之兵,用传统攻城方法无异于送人头。他当机立断的停止了进攻,及时终止了这没有意义的损失。
经过两个时辰的休整和重新布置,荆州军再次蜂涌而来。此间又下了一场夏日的倾盆大雨,将之前的血迹冲洗的干干净净,但同时也弄的整个世界湿漉漉一片。
这一次文聘改变了策略,依旧是架满云梯,兵士蚁附而上。但用于进攻的云梯后面站满了弓弩手。他们不停的向城头进行近距掩护射击,丝毫不顾及是否会误伤已攀爬到城头的袍泽。
箭矢如同骤雨般被抛射到城头,密集到只要有人现身垛口处,几乎肯定会中箭的地步。
一名身上已插有两支箭矢的斥候再次将一名现身垛口的荆州兵刺下城头,就在对方落下城头的瞬间,他当胸又中了一箭。幸运的是箭矢虽然穿透他的铁甲,却只伤及皮肉。
但不是每个人运气都这么好,他旁边一名斥候刚斩杀一个敌兵,便被箭矢钻入了脸面,将他的口腔从左到右整个贯穿。另一名荆州兵刚好此时翻跳过垛墙,正蹲在他面前。
斥候忍着剧痛,不假思索用尽全力的将缳首钢刀横扫而去。刀光闪过,还没来的及起身的那名荆州兵已然身首异处,脑袋骨碌碌滚落到坞堡天井之中。
登上城头的荆州兵虽然不断被筑阳斥候们斩杀。但如同飞蝗般的箭矢和荆州兵疯狂进攻也造成了斥候的伤亡。每伤亡一个斥候便减少了一份防守力量。同时因为坞堡太小,荆州军的伤亡却不会影响攻城的力度。
尽管攀爬上墙头的荆州兵被筑阳斥候们不断斩杀,但能站立城头的荆州兵逐渐多了起来,这种局面只要维持片刻,攻陷坞堡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放滚木!”满脸血污的典青将缳首刀从一名荆州兵脖颈中拔出后,高声喝令道。几个斥候突然窜到附近的几根梁柱下,探出手去,将几个绳索的活扣猛然拉开。
三根长达五六仗,几乎和坞堡城墙等宽,直径一尺有余,钉满铁钉,并且遮盖在麻布下的粗大滚木,猛然从六根梁柱上落下。顺着靠满城墙的云梯向下滚去。
巨木撞击骨骼的声音伴随着哀嚎惨叫,所有正在攀爬,准备攀爬的荆州兵士,甚至那些云梯附近的弓箭手无不被滚碾的血肉模糊。
而后现场寂静了几息,解决掉所有城头之敌的斥候再次向城下呆立的荆州军展开射杀。后者这才清醒过来。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失控的向后撤去。更准确说应该是溃去。
远处观战的文聘内心焦急,不时的催马上前靠近观看。不知不觉中已到了靠坞堡较近的位置。此时,他看到这一幕,不禁捶足顿胸的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他责怪自己应该及早发现那三根“横梁”其实是三根滚木。
就这么一晃的功夫。一支劲矢挟带着破空的尖啸,钻入他头盔侧面的缝隙,射穿了他的耳朵。若是刚刚文聘没有那么捶足顿胸一下,这支箭矢便会从眼中射入他的脑袋。
文聘惊惧之下,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危险区域。忍着剧痛,拨马向阵后逃去。
远处的坞堡城头,典青说了句:“可惜了。”便再次抽出一支特制的箭矢,弯起了他的长弓,寻找下一个目标。
呜咽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荆州军又如同潮水般退去,今日他们不大可能再发动进攻了。那三根滚木被坞堡中的斥候们用绞盘再次吊起。
夕阳西下时分,沔水河面上突然行来两艘船。坞堡斥候们看到船上的旌幡,一片欢呼。那正是从筑阳赶来支援。
船只先后停靠在坞堡后门,将堡内的伤兵,阵亡者尸体转移到船上,而后又补充了新的兵力和补给。这才从容返回筑阳,河岸上巡弋的荆州军只能望河兴叹,毫无意义的射出一些箭矢。
……
入夜,距离襄阳战场仅七十里的宜城。一所府邸的厅堂中,油灯已被仆佣们逐一点起。灯火映照在堂中上首一个儒雅中年人的身上。
他就是刘表,亲自前来宜城督战。刚刚,他已经获得了前线失利的战报。不过对此,他好像并不惊讶,似乎已是意料之中。
刘表扭过头,望向一名少年:“德珪,你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不让你来领军打这一仗了吧。”
少年正是刘表的小舅子蔡瑁,鞠身说道:“原来主公早就知道文聘会出师不利。”
刘表点点头:“以后私下里不用称我主公,就叫我姐夫。我们是一家人。”
他停了下,接着说:“某来荆州第一个撞见的就是冯宇,自然知道他的一些底细。别人都以为攻取襄阳的功劳唾手可得,但我却知道不是那么容易。”
他品了口茶汤接着说道:“所以让你前去,对于在军中树立你的威望,有弊无利。而让文聘先去,却是一举两得之举。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