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禁高声喝道:“什么?刘备将全城人口也带走了?那冯贼的梁军或其他什么势力可否来过?”

    “没…,没有。只有附近几个山贼前来窥探过。但宛城城墙高大,这几个毛贼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也能对付的了。”

    于禁点点头道:“尔等前面带路,引大军入城。”他眼珠一转,又扭头对身后将官们吩咐道:“留一千骑在城外接应,五百骑守好此城门,其余的人随我入城。城中情况不明,大家都要高度戒备。提防有诈!”

    事实证明于禁的担心是多余的,城中真是空空荡荡,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蹲在街道两旁的屋檐下晒着太阳。

    在城里巡视了一圈的于禁骂道:“娘的,这刘备太贪了,连人带粮都拿的干干净净,”

 第492章 决断

    就在于禁进入宛城的当晚。冯宇已亲自驾临筑阳。

    从长安到筑阳若是按传统的路线,先从子午谷穿越秦岭,至汉中。再从汉中乘船顺水而下或走陆路至筑阳,要走近二十天时间。

    但这次,冯宇的御驾却是直接行到长安东南两百里处的上洛,在那里走丹水水道直入汉江沔水,五日便到达了筑阳。整个行程缩短了四分之三的时间。

    冯宇此次前来自然是与曹魏大举向南阳调兵有关。尽管魏军此次行动起初阶段低调而隐秘,直到进入南阳郡后,才对外宣称十万大军伐贼。但是数以万计的大军集结调动,不可能不走漏风声。所以在第一时间,消息就被大梁谍网以最快捷的通信方式………飞鸽传书发送到了都城长安。

    以往,虽然整个汉东郡只驻守有典青,严颜,申氏兄弟三个军团,合计只有万余人马。冯宇却对筑阳的防御是有绝对信心的,那些防御设施可都是冯宇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心血结晶。

    但现在形势不同以往。因为刘备大军刚刚猛攻过汉东郡沔水沿岸的三城,尽管刘备自己损失惨重,铩羽而归。但梁军也损耗巨大,将疲兵惫。

    这次曹操又号称发兵十万前来讨贼,让冯宇也对南阳汉东的局势紧张起来,他也不敢肯定这条苦心经营十几载的防线能够将魏军挡在南阳平原上。他立刻在长安皇宫的太极殿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殿内群臣立刻议论纷纷起来。说什么的都有,但最主要的意见是三条。

    其中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只需向汉东郡集结兵力,固守好沔水防线即可。任他曹魏有十万大军也好,百万大军也好,只要时间一长,双方自然就会在沔水两岸陷入相峙的局面。

    第二种观念认为应该避实就虚,而后令雍州战区的军团从潼关出击占据洛阳,便能“围魏救赵”,迫使向南阳进发的曹魏大军回援。如此不仅保住了汉东郡,而前还白得个洛阳。若这个目标达成,梁朝占据了长安洛阳两京,冯宇的天子之位更显得正统。而且屯兵洛阳,将是日后席卷中原的一个重要跳板。如此何乐而不为?

    第三个是最激进的观点,持这观点的人认为大梁如今兵强马壮,国强民富,正是一统天下,平复宇内之时。所以应该乘此机会在筑阳集结兵力,先守后攻。消耗掉魏国部分有生力量后,再在南阳平原上与魏国进行总决战。一战定生死!而后从方城出南阳,横扫中原,进而席卷天下。

    坐在龙椅上的冯宇却连连摇头,他认为三条都不可行。

    对于第三种观点。冯宇认为此时孤注一掷的与魏国决战的时机并不成熟。大梁现在虽然军力强盛,但兵员并不多。军力更多是体现在兵将以及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上,而不是兵卒人数上。

    这就意味着梁军与魏军决战的赢面非常大,但赢了决战就需要去占领广大的领土,否则这仗就算白打了。因为领土急剧扩张,有限的兵力突然铺开会显得十分稀疏,导致新占领土地上的统治不可能马上巩固的了。

    这种情况下,曹操必然会集中剩余所有力量奋力反击。即使这魏军号称的十万大军是实打实的魏国战兵,那也只占了魏国总兵力的一半,消灭了他们,中原一带还有十万魏军。分散的梁军可能不仅占据不了中原,反而折损更多兵马。

    冯宇以上的推演还没考虑刘备的临江国和孙策的吴国。他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他们可能一开始就介入战争,也可能在决战分出胜负后再介入。但无论何时介入,都对大梁是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刘备,即使他开始不介入梁魏决战。但若梁军在南阳歼灭魏军主力,出击中原时,他必然会再次溯沔水而上袭击南阳各城乃至汉东郡,给大梁背上插上一刀。

    基于以上理由,冯宇断然否决了第三个意见。按现在梁国的国情,要统一天下,只能以稳扎稳打,避实就虚,逐步蚕食三国领土的攻略来进行。

    至于第二条所谓“围魏救赵”,出兵潼关的意见。以冯宇观察的来看,支持的人都是朝中鲜于实地考察,对兵事知之甚少的文官。他们对兵事战事的理解都来自书本上。他们也没到潼关的前线实际考察过,不知道潼关出关后,途经弘农的道路要冲之处,皆设有魏国的重重坚堡固垒。甚至在洛水上游的峡谷中也设有这样的坚堡固垒,防止梁军从上洛方向沿着洛水河谷杀入洛阳盆地。

    魏军对这些坚固的堡垒苦心经营多年,不比大梁的沔水防线差。梁军面对这样的堡垒和面对号称十万的魏国大军在南阳平原上遭遇没什么两样。

    最后剩的那第一条意见看似最为稳妥,但具体集结增援多少兵力合适呢。当下对于大梁而言,并非只有南阳有战事。吴国的一支偏师正在攻侵大梁的永昌郡,永昌郡原来只是大汉王朝的一个偏僻不毛之地的边郡。但现在对于大梁而言,其地位非同小可。它是南边海上商路分支入蜀的咽喉要地,失去它,大梁的税入会立刻少四成左右,哪怕被兵祸袭扰都不行。

    所以之前,冯宇同时接到汉东郡永昌郡同时受袭消息时,他没有向汉东调兵增援,却立刻发出诏令,让分布于益州汉中各处的军团向永昌增援,增援的兵力高达两万。当然这么多兵力可不只是为了打退吴军,而且冯宇还要乘势反击,收复交趾,日南,九真,郁林四郡,以此来让永昌变为后方,同时更加确保南海航线的安全和通畅。

    所以,在就近的益州,冯宇无兵可调。永昌的兵力冯宇也不会调回来,即使他想调,也来不及了。当下大梁的直接间接管辖的地域广阔无比。如此一来,冯宇要将更远处的军团集结起来可不是短短几天,几周时间就能完成的。

    最终,冯宇做了个决定,但他没有公开说。只到退朝后,他才将少数重臣留下,告诉了他们这个决定。

 第493章 甲级军团

    冯宇不紧不慢的说道:“朕要亲自去筑阳走一遭!”

    殿内,留下来的众臣俱是一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筑阳马上大战在即。您现在可是天子之身,怎能孤身犯险。”说话的人是工部尚书黄权。

    冯宇却淡然说道:“谁说朕要空着手去?”

    贾诩立刻意会,说道:“莫非陛下要带着羽林军团御驾亲征?”

    冯宇哈哈乐道:“文和一语便道破朕意,不错,朕要御驾亲征,增援汉东郡。你们都同意向汉东增兵。但汉东附近的地区,只有长安潼关还有富余兵力可调,只是长安潼关也是面对魏军的前线,也要防范万一。再远地方的兵马调到汉东,千里迢迢的肯定也来不及了。所以现在能调动增援汉东的兵力,只有朕的羽林军团了。”

    ………冯宇要带羽林军团亲自去筑阳增援汉东郡,羽林军团是他唯一能快速调到汉东的兵力。

    此时荀攸也开口劝道:“可圣上完全可以遣一勇将帅才率领羽林军团前去增援汉东,用不着以天子之身亲临战场。”

    冯宇摆摆手冷声道:“你们不懂,这羽林军团就是朕的刀枪和甲胄,朕亲临战场不危险,离开他们才是真正的危险!”

    冯宇此话一出,群臣再也没人敢劝阻,谁也不想让圣上多心不是。实际上冯宇执意要亲自出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在此战中将自己很久不用的系统功能用上,另外也要将这支新组建的羽林军团在实战中磨练下。

    群臣即刻下殿去,各司其职的准备。冯宇的羽林军团是个加强编制的军团。普通的大梁军团有三千五到四千人的编制。羽林军团却有五千人马。

    不过整个大梁朝廷为这五千人马进行物资调配,对沿途地方官衙通告知会,这些事的效率还是挺高的。仅一天时间,羽林军团就完成了出发准备。冯宇披甲戴胄,策马领兵出长安,入蓝田,不久就到了上洛商县的丹水码头。这里能运载五千兵马和物资的船只也全都准备妥当。

    因为丹江口大坝的关系,丹水水道早已能通航大型运兵船。数以百计的各类船只,内河战舰沿着丹水水道浩浩荡荡的向下游行去。

    典青,诸葛瑾等汉东郡驻军武将,地方官吏提前得到通传,一大早便在筑阳的码头上,恭候冯宇的大军。

    冯宇今非昔比,已是天子之身。以典青,诸葛瑾为代表的汉东郡地方将官,令守诚惶诚恐的在码头将冯宇迎入筑阳城旧宫之中。

    大殿之上,冯宇再次询问了上次汉东守军与刘备大战的细节,对典青当众赞叹难道:“朕记得当年,典爱卿就是以七十二人独守襄阳孤堡。抵挡刘表数千大军的攻击月余之久。此次汝再次拯救了襄阳。”

    典青忙鞠身回应道:“启禀陛下,此次大胜非臣之功,全赖臣所属军团将士拼死用命。虽然我军大败敌军,但亦伤亡惨重,可谓惨胜。”

    冯宇点点头又说道:“按我们梁国的军制,正规军团分为甲,乙,丙三级。汉东郡就你典青一个甲级军团。如果你们都被打残了,那么你是否还能在襄阳抵挡住接踵而来,号称十万的曹军?”

    典青面色一变,表情毅然决绝的说道:“启禀陛下,只要臣还活着,不!只要臣的军团还有一个活着的兵士,就保证襄阳城不会落入敌手。”

    冯宇和其他人都听懂了典青的意思。典青不能保证以现在的残兵面对十万曹军,能守住襄阳,但可以保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严颜却在一旁高声喝叫起来:“陛下,臣的兵团虽然只是乙级军团,但臣却自信这些儿郎有着甲级军团兵士的战力。臣愿意分一半兵力给典青将军,臣带着剩余的兵力也能保证筑阳万无一失。”

    申耽也接过话来道:“陛下,臣的军团虽然是当年东三郡守军改编而来的丙级军团。但他们亦和甲级兵团的弟兄们一样,有忠君报国之心。臣也愿意抽调部分兵力支援襄阳。若曹军来袭丹江口,臣也自认为凭借我们对汉东山岭地形的熟悉,保管他们无法攻占丹江口。”

    冯宇哈哈笑道:“汝等都毋须抽调兵力。你们看到朕带来的羽林军了吗?他们不是保护朕来巡游的,而是来和你们一起打仗的。朕会自领朕的羽林军团坐镇筑阳,随时支援襄阳和丹江口。另外朕要提前派出一个步兵营补充襄阳兵力。”

    众臣听闻冯宇要御驾亲征,亲自率领羽林军,统一指挥汉东各城守军抵御曹魏大军,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不知谁带的头,开始山呼万岁起来。

    此时,一名令兵匆忙跑进殿中,对众人禀报道:“启禀圣上,前方得到最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