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气。
那些骑着战马却找不到本部将官的魏军散兵游勇立刻向于禁身边聚拢而来。半刻钟后,于禁便看到前方黑压压一片,那显然是对方战骑,但奇怪的是对方骑阵发出的马蹄踢踏声却有点说不出的怪异。
砰的一声巨响,冲在最前方的一名魏军战骑被对方的战骑斜撞了一下,人立刻从马鞍上飞出仗余远,落在地上。那人刚想站起,后方的魏军铁骑已是乱蹄从其身上奔踏而过,他的战马也歪倒在地上,吐血不止。于禁这才发现对方的战骑异常高大,高过本方战马足足两尺,心中暗自惊惧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梁军重装骑兵的巨马?
两股战骑随即撞击在一起。为了行军速度,这于禁带来的骑兵俱是轻骑。尽管现在兵力上还是比对方这股骑兵要多,但与重装骑兵的对方相撞还是无异于鸡蛋砰到石头一般。
随着阵阵马啸人嘶声,兵器碰撞的交鸣声,皮破骨碎声。魏军这些轻骑如同被镰刀收割的稻麦般一层层倒下,不时有失去主人的战马向两边小街小巷跑去。
于禁使出浑身解数,斩杀对方两骑后,自己也身披数创,若不是他的亲兵拼死救护,他也差点没当场丧生马下。
于禁眼见大势已去,只好拨转马头向东门逃去。跑不到半刻钟,一骑矮棕马的老汉却追了上来,于禁也不知对方是谁,反手就是一枪。来人正是严颜,他用手中长柄大刀刀背一磕,边将于禁的骑枪荡开。
悬于空中的大刀正要落下,结果于禁的性命。一名已落马,身负重伤的于禁亲兵,却奋不顾身的徒步飞身档在于禁后方。咔嚓一声,这一刀便将于禁的这名亲兵斜斩为两段,篷的一声闷响,半截尸身被严颜的战马撞飞出去。
于禁却乘这个机会扬鞭打马,又窜出去十几仗,将严颜甩在了身后。严颜紧追不舍,无奈他这批舍不得换的老马却没有于禁的坐骑快,眼睁睁的看着于禁逃出了宛城东门。
严颜望着对方背影,连声说道:“可惜了,可惜了。若能斩杀或擒住对方主将才算完美。”
第496章 给还是不给
旁晚时分,当太阳再一次挂在宛城的西城墙城头时,整个宛城已是死一般寂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是城中余烬冒出的缕缕青烟,还是留下了凌晨拂晓时分那场厮杀的痕迹。
就在这个时候,城东旷野中的地平线上凭空升起一道细小黑影,这条黑影越来越粗。仔细看,原来是由无数人影和旌旗组成的庞大军阵。这个军阵从左到右都看不到边际,也不知道它有多宽。
魏国西征主将徐晃终于带着他的“十万大军”来到了宛城城下。徐晃眉头紧锁,被亲兵将校们簇拥着,策马行在队伍的中间,左右分别是张郃,许攸二人。徐晃又想起正午的时刻,遇到狼狈逃回的于禁情景。
于禁来到他的坐骑前,没说两句话就两眼一翻昏死过去。军医一检查,发现他身上几处重伤,最重的伤口在肚皮上,肠子都隐约可见。
情况不明的徐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几个伴随着于禁逃出的魏兵也只知道梁军袭占了宛城,对其它一无所知。于是徐晃以为梁军已经冲出沔水防线,占据了南阳。
他想若真是这样,对魏军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魏军不用攻坚,可直接与梁军在南阳平原上对决。
徐晃早已耳闻梁军铁甲重骑的厉害,但他以为自己带来的五千虎豹战骑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还有万余常规魏军战骑助阵。即使铁甲重骑单骑战力能压虎豹骑一头,但后者凭借数量优势,上不仅能将这差距找回来,还能反过来碾压对方。
徐晃的大军随后又断断续续收拢了不少于禁部的溃兵,加紧速度向宛城行来。但是数万人的大军可不是如于禁的三千轻骑那么快,即使以最快的速度行军,行至宛城城下时又是一个傍晚时分。
徐晃看着余烟缭绕,城门大开,城头空无一人的宛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来,他料想的好事并没有发生,梁军并没有意图在南阳平原与他的大军进行决战,这次应该仅仅是梁军的一次突袭行动。
“报!启禀主帅,城中空…空无一人,并…并无梁军守军。”先期进城打探的亲兵前来向徐晃禀报道。他说话时,脸色煞白。
徐晃向与此人一起进城探查的兵士扫了一眼,他们同样脸色难看的样子,顿觉得不对,立刻向此人问道:
“汝不是结巴啊,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脸色白的像病了一样。汝是如何了?”
对方继续啃啃巴巴的说道:“没,没什么。就是属下看到城内伤亡袍泽众多,心中悲愤,所以说话有点失态。望将军恕罪。”
徐晃轻哼一声没说话,心中却暗道:“战场死伤乃常有的事,你们见到死点人的阵仗,脸就变了颜色,以后还怎么跟着老子打仗。”
等他在众多战骑簇拥下,进入宛都城门,方才知道这些先期进城的斥候为什么个个脸色惨白。只见城内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穿着魏军号衣的尸体。有尸体并没什么大惊小怪,但这些尸体全部被割了脑袋,变成无头尸身。
除了包括徐晃张郃在内长年征战的兵将,其余人等都感觉到无比惊怵。这些魏军兵士尸身的脑袋,实际是被梁军严颜部割下用于领取军功。
即使身经百战的徐晃,也只在本方胜后打扫战场时见过这般场景,但那是割别人的脑袋。本方落败后的如此场景,他还真从来没见过。这也说明梁军走的匆忙,只来得及割下首级,来不及掩埋尸体。
徐晃皱着眉挥挥手道:“分派些人手,将这些阵亡的儿郎们掩埋了,休要他们暴尸于荒野之中。”
随军而来的许攸,微一皱眉,捋着胡子道:“看来,这梁军是想给我们来个下马威啊!”
旁边的副帅张郃也说道:“如此,也说明梁军的主力正向汉东郡集结。否则他们和刘备大战后,必定缺兵短员。如此必然会吝惜兵员。又怎么会冒险从山中跑出来,渡过沔水偷袭宛城?”
许攸略一思忖,将脑袋一摇道:“不然。这用兵之法虚虚实实,冯贼营中,深谋老算者众多。也许他们这次突袭宛城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要我们以为他们的兵力依旧雄厚。”
徐晃冷笑一声道:“不管他们意图如何,他有千条计,我们只按一路来。就按出兵前,王上所吩咐的做!待我们尽占南阳各重点城池要冲后。再集中兵力攻其沔水防线上的一点。”
张郃却问道:“梁军沿着沔水有三个支撑点,襄阳,筑阳和丹口。公明兄看攻他哪一点为好?”
徐晃似乎对此已是深思熟虑,脱口而出道:“襄阳!当然是襄阳。冯贼的襄阳守军与刘备军一场恶战,虽然将刘备大军打退,想必也损失不小。我们刚好可以去捡个漏。况且襄阳扼守南北要冲,是南阳通往荆州的门户所在,这等战略要地,我们当然要首当其冲的攻占他。”
许攸却一摇脑袋又说了个不然,而后才道出自己的理由:“隔了这么长时间,梁军必然已经重新调配兵力,襄阳怎么都会得到一些兵力补充。所以将军的第一个理由不成立。但某反对的理由却和将军说的第二个理由有关。正因为襄阳是通往荆州的门户,而且刘备军还屯兵附近的樊城,宜城,所以我们不能打襄阳!”
徐晃纳闷的问道:“子远先生,此话何意?”
许攸捻着一撇鼠须笑道:“公明请想,我们日后在南阳应该如何与刘备相处?”
徐晃一愣道:“这是王上考虑的事,某没想这么多。”
许攸接着说道:“这确实是由王上来决定的。但王上无论打算与刘备日后结成什么关系,我们当下先取襄阳都不可取。若是与刘备的临江为敌,这襄阳四面都是敌境,成了一个孤城。除非我们马上攻克筑阳,若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直接攻破筑阳。若是王上要和刘备长期结盟,这襄阳就是影响结盟的障碍,刘备必定会索要襄阳。你说我们魏国给还是不给?”
第497章 试探
徐晃听完许攸的话,恍然大悟道:“多谢先生提点。某差点犯下大错!”
徐晃在曹魏武将中算是颇有谋略的人,但他更大的长处是能听进人劝,当然是在他能听明白对方道理的基础上,否则就不是长处,而是耳根子软的短处了。他继续恭敬的向许攸问道:“那先生之意,我们应优先攻何处?”
许攸对此早有谋定,断然说道:“我军应该优先攻打丹口。根据我方往年掌握的情况,梁军在丹口筑有大坝,这条大坝掌控了从丹口到上洛乃至长安的便捷水道。占领它后,我们不仅掐断了从上洛至汉东郡的水道,即使汉中到筑阳的水道也被我们掐断。若梁国再要从其余地方向筑阳调兵,他们只能走秦岭大巴山中难于上青天的山道了。此外我们占据了丹口,还能利用大坝暂时完全截断沔水水流,让下游的水位降至极低,方便我军轻易渡过沔水天险,也能让梁军内河水师的优势消逝于无形。最后,我们攻打丹口并不必须渡过沔水,因为丹口城在沔水对面也有座大型坞堡。攻下这座坞堡,我们便能从大坝上直接渡过沔水,攻下丹口主城!”
徐晃听完许攸的话,大喜道:“先生的话真是让徐晃茅塞顿开啊。某意已决,就按先生之策行事。待我军占据南阳各个城池,扎稳脚跟后,即刻猛攻丹口城。”
许攸的话并没有结束,他又补充道:“公明将军,在我们大军攻丹口之前,除了占据南阳,还有一事要做。就是要派出使者去见见刘备。若不出某所料,刘备现在应该还在樊城和宜城中,关注着我们和梁军的一举一动。”
徐晃点点头道:“我已知先生的意思,这就派人前去知会刘备,力劝他与我们合攻梁军,在我们攻丹口时,让他也同时攻打襄阳,以分担我们的压力。”
……
徐晃的大军仅仅在宛城休整了一天,便调配兵力向新野,山都,穰城,湖阳等南阳重要城池开进。与此同时,一支只有十几人的小队人马却直向樊城开去。
实际上,此时刘备正居于樊城的府衙之中,不断有临江国的探马斥候谍者将来自各方有关魏军,梁军异动的消息报送到樊城来。
沔水上游有大批船只载运着兵马抵达筑阳,严颜偷袭宛城大败于禁,徐晃大军抵达宛城这些消息,刘备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当刘备听说徐晃向包括新野在内的南阳各个城池分兵进发时,突然冒出个念头。对身旁的关羽吩咐道:“二弟啊,孤令汝带三千兵马,连夜进驻新野。记住,要抢在魏军进入新野之前。”
关羽纳闷的说道:“王上,此前您不说我们不给魏国当盾牌,所以撤出南阳的所有部队,将那些平地上的城池都扔给魏国吗?难道您改主意了?”
刘备哈哈笑道:“孤当然没有改主意,孤只是试探下魏军对我们的态度和底线。”
关羽恍然大悟道:“臣弟明白了,这就领兵前去新野!”
关羽领兵出城后没多久,就有樊城本地官吏前来向刘备禀报,魏国西征大军的主帅徐晃派使者前来拜访,说要入荆州求觐见临江王。
刘备背着手,略一思忖便猜到魏国使者见自己是为了何事。他问道:“你们可告诉对方,孤就在樊城之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