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封点点头道:“传我军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今日天黑之前赶到湖口,若能按时到达,人人有酒肉赏赐!”
他的话音刚落,队列前方就传来阵阵马蹄之声,几名斥候飞策马狂奔而来。刘封旁那名刚才答话的亲卫令兵疑惑的自言自语道:“奇怪,他们不是去湖口打探战况的斥候吗,怎么这么快就折返了。”
那几名斥候转眼就来到刘封面前,为首的头目跳下马,向刘封叩拜道:“启禀公子,我们适才在半路与梁军斥候遭遇,我等恐梁军针对我军已有所准备,立刻赶回来报信。”
刘封听到这消息一惊,心中立刻盘算起来。若真是梁军已经针对自己设伏,自己应立刻调头撤回南昌。但若仅仅是梁军的外围斥候碰巧与自己遭遇呢?那自己就应该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在梁军有所准备之前赶到正在鏖战的湖口大营外,对梁军发起突袭,这样才能完成他义父交代的事情。否则他这一退难免有畏敌渎职之嫌。
但现在的情况刘封也判断不出到底是哪种情况。他思来想去,最终对左右令兵吩咐道:“传某军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在此处暂时安营扎寨。另派出最精干的斥候十名,分成两组,分头去湖口打探情况,务必要给本公子弄来最可靠最详细的消息来。”
大半天时间很快过去,刘封军步卒终于在天黑之前搭建起一个简易的营寨。旁晚时分,兵卒们开始埋锅造饭。不一会,刘封的亲兵给他端来了晚膳。可是刘封一口也吃不下,因为他派出去的几组斥候,一个都没回来。
他的一名副将看在眼里,便劝慰他道:“公子不用着急,从此到湖口要五十里路,来回就是百里。再加上斥候们打探本身就需要时间,最快他们也要半夜才能赶回了。”刘封心中这才稍微平复一点,他随便扒了几口饭菜,就入帐休息。奔波一天的他,上下眼皮不停的打着架,终于昏昏沉沉的进入梦乡之中。
刘封再次醒来是被轻卫急匆匆的摇醒的,他揉着惺忪的睡眼道:“怎么?那些斥候回来了吗?”
亲卫却焦急的说道:“公子,大事不好,梁军战骑来袭营了。听马蹄之声,他们离我方营地已经不远了。”
刘封听了这个话,身上一激灵,睡意全无。他竖起耳朵一听,帐外果然传来如同夏日奔雷般的万马奔腾之声。刘封急忙让亲卫们为自己披挂好甲胄。帐外,那些临江军兵士们也七手八脚的拿好自己的兵刃,兵器,点起了火把。他们沿着营地边缘那道低矮的栅栏排起了防骑兵的军阵,枪兵的矛枪如林般密集的探到栅栏之外,弓弩手引弓待发。
刘封向栅栏外眺望,只见一条火龙正向自己这处临时营地迅猛冲来,那是打着火把的梁军重装骑兵。当这条火龙距离刘封营地不到三十仗时,刘封用全身的气力喊叫道:“弓弩手,齐射!”
数以千计的箭矢便如同狂风暴雨般向着梁军的骑阵席卷而去。可是,刘封只听到叮叮当当金属碰撞的声音,并没有听到马嘶和人喊,说明梁军铁骑的人马都没有受伤。
刘封惊惧的嘶喊道:“枪兵准备…”他的话还未说完,就看到一颗颗火球从二十余仗外夜空中飞袭而来。有的击中了营地低矮的栅栏,有的掉落在栅栏后的人群之中,当然也有距离栅栏很远就掉落在地,或越过栅栏很长一段距离才落地的。
这些“火球”落地后,绝大多数先是发出噼里啪啦瓦罐碎裂般的脆响,接着就是轰的一声腾起数尺高的一大片烈焰。
梁军重骑随身带着几颗火爆弹,这些火爆弹都拴有一段绳子,于是便能像扔链球般投掷出去。当然抛出之前,会事先用火把点燃外面的引火物。
这些抛射而来的火爆弹显然是刻意集中攻击栅栏上的几个点。这几个点的栅栏在烈焰中熊熊燃烧起来,栅栏后包括临江军枪兵在内的兵士也被烈焰驱散。一些人甚至因为躲闪不及,被飞溅的石脑油沾染到身上,成了火人,狂奔哀嚎不止,最后倒在地上。
几十名冲在最前方的重装骑兵,借着营地中余火的亮光,抛出了几十根带着绳索的钩爪,这些钩爪分别挂住了几段还在燃烧的栅栏,而后这些战马反向狂奔。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这几段栅栏不是散了架,就是连根拔起。
大股的梁军重装铁骑迅速的冲了上去,涌入了这几个栅栏缺口,手中的狼牙大棒对着混乱成一团的临江军兵士们猛砸猛扫,胯下的铁骑也速度不见丝毫减弱,在大营之中国年横冲直撞。无数梁军兵士这巨大的铁骑撞飞到空中,顷刻间就四肢俱断,命毙当场。
“撤!快撤!”刘封扯着嗓子呼喊着,他自己已策马向营地的南边跑去。不用他的这道军令,临江军早就如同开闸的洪流般向营外溃逃而去。梁军的战骑排成几列,如同一把梳子一样梳理着溃兵所经过的地方。
刘封跑了没多远,却发现前方灯火通明,他在抬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他一辈子也未见过这等景象。天空中悬挂着几盏明晃晃的大灯,将天地照的灯火通明。其实这只是梁军的用于照明的热气球。
正在发呆的李封耳中听到咻咻的箭矢破空之声,这才回过神来,叫道:“不好,这里有梁军伏兵。”
话还未说完,七八支箭矢几乎同时射入了他的身体。只是他因为有精甲防护,没有一支能给他造成致命一击,但如此多箭伤,就是单纯失血也会让他死去。他旁边的那些临江兵士在箭雨笼罩之下,同样纷纷丧命。
这些箭矢是两千轻骑飞羽所射,他们在重装骑兵对刘封营地发起冲击前一刻,走远路绕到了营地的南方守株待兔。
第574章 又回到原点
被乱箭射的像个刺猬的刘封,忍着剧痛,疯狂打马向南狂奔,试图从轻骑飞羽的空隙间找到一条生路。他身后还紧紧跟随着十余名亲卫死士,在轻骑飞羽的连绵不绝的攒射下,这十余名亲卫片刻后只剩下五六骑了。
“娃娃,汝还要往哪走,还不速速下马投降!”。刘封闻到一声暴喝,抬眼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名满脸虬须的梁军将领,他已经策马奔驰到他身侧两三仗外的地方。此人正是华雄。
刘封身后的仅存的五名亲卫死士不约而同的向华雄扑来。其中两人还没冲到近前,就被各自当胸一箭,射下马来。
剩余三人挺起骑枪和斩马刀向华雄身上招呼去。后者却不慌不忙,手中骑枪眨眼间如同突然暴涨了数尺般,就扎入了其中一骑的头颅。而后华雄挑着此人尸体,直接向另一来袭的骑枪枪矛甩去。用尸体挡住了这支枪矛的来袭。
脱掉尸体的枪刃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入了另一名刘封亲卫的咽喉,这名亲卫手中劈砍到一半的斩马刀瞬间失去控制和力道,飞到了地上插入泥土之中。
最后一名亲卫好不容易抖落自己枪刃上同伴的尸体,华雄的骑墙已如同毒蛇吐信般刺来,噗的一声便刺穿了他的胸甲…
华雄短短数息之间就一气呵成斩杀了三名敌骑,刘封却乘这个机会已经跑出了五六仗。他的战马突然一声长嘶,双膝向前跪去。滚落到地上的刘封还没来的及爬起来,就被华雄投来的骑枪穿过身体,钉在了地上…
……
南昌城府衙之中,刘备,徐庶,张飞,简雍糜竺等临江国重臣正会聚一堂。他们并不是在商论什么,而是等待着前方的战报。
刘备端起茶碗到嘴边,才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要喝茶的意思,只是焦虑中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就又重重将茶碗放下,此时他的亲卫令兵已是一路小跑进入大堂之中。刘备心中一喜,知道定是有消息来了,只是他没想到消息会来这么快。其余人也俱是表情一变,坐直了身体。
“启禀王上,公子刘封在湖口大营南五十里处被梁军所伏,几近全军覆没,少量兵士逃回了南昌,禀报了此事…”
令兵的话还未说完,刘备的面孔就变了颜色。一声怪叫怒吼,就将案几上的茶碗摔到了地板上,砸的粉碎。堂中众人都以异样的神情面面相觑,刘备这种失态已越来越频繁了,与以往的他大相径庭。
刘备喝道:“刘封,竖子不可教也。孤万分嘱托要他小心谨慎,他怎的还是中了梁军的伏击。他现在何处?传孤的军令,一旦拿获此子,立刻军法从事!”
令兵又小心翼翼的答道:“王…王上,公子他已经身死乱军之中了,逃回来禀报的兵士中有两人亲眼所见。”
刘备听到这话,又闷哼一声,倒未显得有多少悲愤之色。倒是周遭一干武将文臣多余的七嘴八舌劝他节哀顺变。
徐庶说了几句客套话后,话锋一转道:“王上,既然公子的军队尽损,想必庐山大营与湖口大营已是凶多吉少,我等还要早做打算啊。”
徐庶刚说完这话,又有令兵跑进来禀报,说魏将夏侯惇来到了南昌城下,身边只有十余名兵士,请求入城。刘备连忙吩咐道:“速速让他入城。”
原来夏侯惇从庐山大营脱逃后,不知道临江军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就想着先逃回魏境再说。可是庐山大营的北边被江水所阻隔,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彭泽湖,所以夏侯惇逃亡的线路只能是先向南行。
一路上他怕被敌军截杀,专捡偏僻小路绕行,因此速度极为缓慢,这是他现在方才抵达南昌城的原因。到了南昌城附近,因为他身上伤势恶化,十几名亲兵死士也被饥疲伤痛困扰,这才让他决定冒险进入南昌城。
片刻后,浑身批创浴血的夏侯惇进了大堂,气呼呼的对刘备道:“临江王!我们魏国好心帮助汝等临江国,不想你们的魏延却忘恩负义,阵前在背后捅某家一刀,让某的两千虎豹骑几乎全军覆没,这帐该如何算?”
刘备心中顿时咯噔下起了个激灵,忙问道:“夏侯将军,何出此言啊?”夏侯惇这才将自己的遭遇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遍。
堂中众将听完这话,皆心惊不已,都猜到魏延已反。徐庶连忙向夏侯惇解释道:“夏侯将军,这是个误会。不瞒汝说,我军前往湖口大营的援军也被伏击了。从种种迹象看,定是魏延叛变投敌无疑了。希望将军不要因此忌恨我临江国。我临江国定会想方设法诛杀此贼,为我两国将士复仇。”
听完徐庶的一席话,气哼哼的夏侯惇这才算消了些气,刘备已吩咐左右道:“夏侯将军看来伤势不轻,传孤的令,将夏侯将军扶侍下去休息,找城中最好的医士来为将军疗伤。”
送走了夏侯惇后,刘备对众人沉声问道:“我们现在手上还有多少兵力可用?”
负责征兵征役的简雍回答道:“启禀王上,如今南昌城中只有五千不到的兵马。而且都是弱兵,最精锐的兵士都给了湖口和庐山前线,还有部分被刘封公子带出去了。此外,周边一些豫章县城还能凑齐六七千的役兵。可这些役兵维护下城池治安,运运粮草,修修工事可以。要他们上阵厮杀,怕都是群乌合之众,不堪一用啊。”
刘备突然苦笑着对张飞说:“数十年前,孤与二弟三弟举义兵起事时,好像也募集到四千多健儿义士。我等辗转反则起起伏伏多年后,投奔徐州牧陶谦时,也是差不多这么多人马。再后来我等被曹操所迫投奔刘表时也是这么多人马。到了今天,我们却又只剩这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