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得到消息的冯宇在众将簇拥下赶来。对方人马中为首者却是个小童,已高声呼喊起来:“某乃大魏天子曹冲是也,请大梁天子出来有事相商。”
冯宇策马向前走了两步,哈哈笑道:“阁下还是以魏国之主,梁国之主相称好些。天无二日,天下也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天子。另外,朕怎么记得魏国之主应是曹操,怎么换成了汝这个小娃娃。”
曹冲继续波澜不惊的应答道:“先帝不辛崩殂,朕以太子之声继承帝位。朕与梁主相商的正是这天无二日的问题。”
冯宇这才发现对面的人个个都披麻戴孝,便说道:“请魏主节哀,那么魏主想如何解决这天无二日的问题。”
曹冲一字一顿的说道:“朕退位,带着众将和这数万兵马归顺于梁国,承认梁主为天子。唯一的条件是,能让军侯以上的诸将自行选择去留。梁主不得强留。”
“只是军侯以上的诸将?”
“正是。”
冯宇正色道:“朕同意汝的请求,另外朕还许汝一个条件。就是汝虽不能再为天子,但仍然是魏国之主。当然汝的魏国封地,肯定不会是现在的伪魏。朕会为汝另寻一个好去处。”
郭嘉,张郃,许褚等人听了大喜。曹冲已开口说道:“魏国大小臣工听旨,某自即刻起退帝位,从此即为大梁天子之臣。”说完,他就从马鞍上跳了下来,向前行了十几步,跪伏在冯宇的马前道:“臣曹冲叩拜大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宇随即应道:“魏王平身!”,就此曹冲结束了几个时辰的皇帝生涯。
第638章 兵临方城
修武七年的初春,南阳平原上的冰雪已消融的一干二净,地面上已展现出星星点点的新绿。但是方城城头的司马浮却是心中一片寒凉。梁国的大军终于来了,无边无际的在方城城下摆开。
他的斥候曾经潜出城去打探。这些斥候一直潜行到十里外,荒野中还能随处见到梁军的营寨。司马浮以此估算梁军兵马有十万人上下。实际上,整个南阳梁军兵力的规模是六万余常备军团的战兵,还有三万多来自筑阳,丹口,上庸,西城,房陵等就近郡县的屯垦兵。
此外,在稚城投降梁军的魏军中,三万多魏兵被调至汉中进行整编。剩余两万多辅兵役卒也和梁军屯垦兵混杂在一起,承担后勤运输,修筑营垒工事,屯守后方非战略要地城池的任务。因此整个梁军看起来有十万人以上。
此时,司马浮对身旁的魏军将领开口道:“公明将军,汝和梁军打的交道颇多,汝看我们这万余兵力是否能守住方城,是否要向朝廷请求增援?”
他身旁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冯宇放归的徐晃。当初,冯宇同意郭嘉的条件………让魏将自行决定去留时,一些梁军将领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些魏将不少是少有的良将,即使不能为大梁所用,也不能放虎归山。但是冯宇却认为,答应这个条件比强行让所有魏将都留下来的好。道理很简单,冯宇系统包裹中已没有足够的卡片,无法将这些将领都纳入系统管理之下。所以若是全部强行留下来,则无法甄别出到底谁是真心愿意跟着自己走,谁是权宜之计。
因此,徐晃曹纯等将领才得以安然返回方城。他们到达方城,开始让司马浮大为紧张,但是当他们向司马浮说明曹操真的死了,曹冲郭嘉等人也投降梁国后,他才开门放这些魏将入城。即使如此,他也没完全放下心来,等这些魏将一入城,便将他们全部看押起来。而后一边派人向邺城快马通报,一边派出斥候细作深入南阳确证这些消息。
当这些消息得到确认,并且邺城方面也给了回复后。他才算是恢复了对徐晃,曹纯等人的基本信任。按曹丕传来的诏令,徐晃留在方城协助他镇守,其余魏将则被召回邺城。
徐晃扫了城下一眼,胸有成竹的对司马浮抱拳说道:“司马令守,梁军兵马虽多,但末将却知道冯宇有个最大的短处,就是害怕兵士伤亡。不敢死人,兵马多又有何用?”
司马浮微微点了点头,还是继续问道:“可这梁军兵马并非只是数量多那么简单,他们的弩炮,升空灯,重装枪骑兵,轻装弓骑兵,还有那能投弹的鹰隼等等,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防不甚防啊!”
徐晃微微一笑,抱拳继续说道:“末将和梁军打交道有很长时间了,亲自领兵与他们攻守来往,大小阵仗少算也有十几场了。他们能玩的花样末将都见识过,这些末将都能有应对之法。他们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更何况这方城异常坚固高大,还专门针对梁军攻城战法构筑了各种防御设施。请令守放心。梁军只要敢强攻方城,末将定会让他们在这方城城墙下尸积如山!”
“如此说来,我们不用向朝廷请求援军了?”就在徐晃略微迟疑一下的时候,司马浮又说道:“眼看开春了,那北边的贼吕布必然会响应冯宇东侵,放马南下。朝廷在北平辽东一带又要增加兵力防御。弘农夏侯渊取代了张燕的位置,还在与梁国的张辽军对峙。南方江东一带兵力已然减到最少程度,勉强够维持治安和防御梁军的小股骚扰。现在又是春耕季节,不可能大规模征召和集结辅兵役卒…”
未等司马浮说完,徐晃又抱拳说道:“请司马令首放心,只要粮草物资的供应能够保证,毋须援军某也定能守住这方城坚城。末将愿立军令状,以人头担保!”
司马浮立刻应道:“好,痛快!公明将军果然我大魏百里挑一的良将!”
徐晃在司马浮面前如此表现也是有原因的,他此次归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魏国,其地位身份与原来相比,已是天差地别。他想尽快在曹丕的朝廷中证明自己的忠心和能力,取回失去的一切。
方城城下,冯宇也在众将的簇拥下打量着这座墙体高达六七仗的巨大要塞。这道高大墙体向两边延伸二十余里,一直与方城缺口两边的山体悬崖相连为止,俨然一座小长城。“长城”前还有宽达两仗的壕沟,且与城墙隔着段距离。那绝非梁军用超长云梯就能越过去的。
冯宇看到这,对太史慈笑道:“当初要汝来偷袭方城,别说当时司马懿用了冰封城墙之策导致汝等没有空子可钻。就是平常时期,如此高的城墙,要如同以往的方式偷入城中,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啊。如此一来,我们反倒要谢谢司马懿了,否则真要行动起来可能损失惨重。哈哈哈。”
太史慈回道:“陛下说的是,只是当时这护城壕沟还没有这么宽,我们用仗余长的跳板还是能潜行过去的。”
赵云说道:“据魏军俘虏交待的情况,这城墙内部是反复夯实的夯土层还掺杂着糯米砂浆,外面全是山岩石料包裹,亦是用了糯米砂浆粘合,异常坚固。即使我们的配重式投石机也可能对其无可奈何。城墙上据说还有不少机关陷阱,射击孔洞,让人防不甚防。”
冯宇眯着眼应道:“如此一来即使我们如往常攻城那般用火爆弹将城头守军驱离,让兵士们蚁附而上,还是会损失惨重。即使我们动用弹射兵,也不可能弹射到这么高的城头…”他顿了顿话语,接着说道:“走,我们上飞艇上查探一番。”
实际上冯宇能用系统面板看清方城长墙后面的情况,但是他还想让大梁众将同样了解清楚方城的防御结构。
第639章 兵行险着
赵云低头向下看去,只见地面上的人变的只有拳头大小,方城城墙后面的房屋也只有脸盆大小。此时他与冯宇还有典青,太史慈等人乘坐热气球升到了三十余仗高的位置。这已是梁军热气球能升到的极限,再高拴系气球绳索的重量就要超过气球的升力。
此时,梁军众将才发现在方城要塞长墙的后方不只一个城池,而是有左中右三个。中间一个最大,三个城池共用这道高达六七仗的长墙做为西城墙,同时也可将长墙上的甬道做为连接三座城池的通道。但它们东南北三面城墙却还是如普通城池一样,甚至连护城河都没有。
再看那长墙顶端,宽达三四仗。梁军众将看的清楚,那长墙后方有一条低于城头的栈道。不时能看到魏兵凭空出现在栈道上,也不时能看见正在栈道行走的魏兵突然凭空消失了,就如同他们突然钻进或钻出了城墙一般。
赵云惊呼起来:“他们必然是沿着城墙内壁打了藏身的老鼠洞。别说我们火爆弹将他们驱赶下去没什么意义,就是用弩炮火爆弹将他们赶下城头都是个问题。”
冯宇眯着眼道:“子龙说的不错,不过他们打的不是洞,而是沿着长墙内壁挖出一整条与栈道平行的甬道,那里可以藏兵无数。我们用老办法只能损兵折将,却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而且既然那城头下至少有一半是中空的,还不知道魏军会在城头布置什么机关陷阱。”
典韦在一旁嘟嘟囔囔起来:“要不我们用重型投石机,先将长墙城头轰个稀巴烂!”
冯宇呵呵笑道:“能轰个稀巴烂当然好,问题是我们的投石机根本不可能将城头轰烂。他们的这道防御工事既然是专门针对我们梁军建的,正面墙体必然能经受的住最大号的投石机正面轰击。至于顶部遭受的是落地巨石的打击,这城墙如此之高,巨石落下也没什么动能,自然也是无法摧毁城头。”众人也听不太懂冯宇的话,但觉得很有理的样子,于是各个都闭口不再言语。
众人回到地面时,还是没有想到好的破关之法。贾诩开口道:“不如我们去城墙连接的两边山坡崖壁看看,说不定我们能从这长墙边缘地带找到一条小路绕到关后。只要我们能绕到关后,方城城池就和普通城池没有什么两样。”
“贾侍郎说的极是,朕也是如此想的。”冯宇说完,便和诸将上百,在千余铁骑护卫下沿着城墙跑去。
他们从南跑到北,又从北跑到南,这才发现根本行不通。长墙北端连接着的是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南端虽然是与一个山坡相连,但那山坡十分陡峭不说,而且魏军利用地势在山坡上构筑了与长墙相连的营垒,以及无数箭楼望楼。攻克这样的高地与直接攻占城墙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夜已深,冯宇的中军大帐内任旧灯火通明,但却是寂静无声。梁军众将望着桌案上的庞大沙盘发呆,还是没有人能想出较小代价攻破魏军方城要塞的方法。
典青突然开口道:“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们大军为什么一定要走方城?从平氏县攻入中原,或者越过方城左右的山岭不行吗?”
不用冯宇开口,华雄就回答了他:“平氏县比方城更难通过,汝是没见识过平氏县的地形,那是个两端都是葫芦口状的峡谷。在这方城,魏军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此要塞。那平氏县可是天然的雄关险道。当年周瑜残军凭借此地形,就能阻挡数万魏军。更何况魏国现在不知道已在那里修建了多少工事营垒。”
熟悉山地战的廖化也说道:“若是小股部队翻越眼前这道山岭也不难。若是没有敌人的情况,我们数万人马翻越这道宽仅三四十里的小山脉也没有问题。但魏军必然早就在山岭中伏下明卡暗哨,做好伏击的各项准备。只要我军一入山,他们会立即调集部队对我们进行伏击。我们兵马虽多,但这么多兵马入山后,在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