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城的北门吊桥突然放下,城门大开,成群结队的魏军战骑从其中奔涌而出。他们自然就是护送徐晃和司马浮逃亡的那支魏军骑队。右城东门是附近梁军最少的一个城门,从左城穿过方城防线的梁军还未来及到达此处,当下只有张辽麾下数百战骑在此巡弋警戒。他们见到有大批敌骑奔出城来,连忙一边放出响箭告警一边策马上前拦截。

    三百轻骑飞羽在飞驰的战马上拉弓放箭,箭矢加成着马速,以无比凛冽之势向这些魏骑射去。这些魏骑刚从狭小的城门洞中冲出来,本就是很密集拥挤,又遭受这样的密集攒射,接二连三的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与此同时,约两百梁军重装骑兵也加速向魏军骑队侧翼冲来。徐晃高喊着:“敌军骑射厉害,快散开,不要过于密集。”

    魏郡的将官们接力般呼喝起来,魏骑随即分成若干股。以此来消弭梁军箭矢的威力。那两百梁军重骑已兜截到这些魏骑的前方。他们见此情况,也立刻一字排开,向魏军的骑队横扫而来。

    双方错马而过时,几乎每一根梁军重骑的骑枪都刺入了一个敌骑人或马的身躯。他们的骑枪比魏军骑枪要长出两尺,这两尺优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名梁军重骑,挺起枪尖对准迎面奔来的敌骑,对方也将骑枪枪尖对准了他。仗着多出两尺的优势,梁军的骑枪首先刺入对方胸膛,而后立刻松手去取狼牙大棒。

    但魏军骑手并没有立刻栽倒马下。这电光石火的刹那,他手中骑枪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冲了两尺,刺中梁军重骑的战马。但是他已手软失去气力,枪尖仅在战马的青铜面罩上留下道深深的划痕。他这时方才摔落马下。

    那梁军骑手刚刚摘下狼牙大棒,却不辛和另外一骑魏军战骑撞到一起。魏骑战马顿时发出一声悲鸣,向前冲了几步,咯着血卧倒在地,马上的魏兵也翻滚下来,还没起身就被一支狼牙棒砸在天灵盖上,当场身亡。

    三千魏军战骑在区区五百梁军战骑的拦截下,竟然毫无还手之力,损失惨重。这里面既有两军单兵实际战力差距的原因,也有魏兵无心恋战,士气低落的原因。

    整个魏军骑队此时已被冲散,东一股,西一队的向不同方向逃窜着,已是溃不成军。徐晃身边也只剩下三百余骑,继续护着司马浮向东打马狂奔。但部分梁军轻骑却咬住他们紧追不舍,数十上百的箭矢一轮接着一轮向他们攒射而来。片刻后,除了虎豹骑外的绝大多数魏骑都被射杀的所剩无几。

    徐晃与司马浮胯下的坐骑都是西域良驹,远比其余魏军战骑快的多。这两匹宝马的速度甚至连长弓战车可能都追不上。此时他们已渐渐跑到了前方,与后方的虎豹骑拉开了距离。

    有些虎豹骑被梁军轻骑飞羽追的心烦,索性反冲出去,试图驱散这些梁军轻骑。但他轻骑飞羽们一见他们杀来,就立刻向外散逃而去,等虎豹骑继续逃逸时,他们又吹着呼哨重新聚集起来,再次追击起来。很快,这些虎豹骑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耽误了自己宝贵的逃命时间。数十乘长弓战车出现在他们面前…

    徐晃和司马浮跑着跑着,发现自己身边的兵马已经所剩无几了,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让他们得以安慰的是,他们似乎暂时摆脱了后方梁军的追击。徐晃和司马浮不约而同的放慢了坐骑的脚步,以节约马力,否则照刚才那种方式奔跑,再跑一两个时辰,可能会将马匹跑死。

    他们如此以较慢的步伐又行进了小半个时辰,司马浮开始叫嚷起来肚饿。徐晃不耐烦道:“忍忍吧,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摆脱了梁军追踪,等到了安全地方我们才能找吃…”

    他话未说完,已听到箭矢破空呼啸的声音,数量还挺多,至少有七八支。随着连串惨叫哀嚎,他和司马浮仅存的几名亲兵中箭倒地。徐晃大喝一声:“快跑!”,便和司马浮条件反射的抽鞭催马狂奔。

    两匹良驹宝马如同离弦之箭般向远处飞快的跑去。徐晃自信,这样的速度,即使梁军的长弓战车在平地上短时间内也追不上。但此时,他却听到马后似乎有东西迅疾奔跑的声音。他本能的扭头一看,一条黑影已腾空跃起,那是只豹子。高速扑来的猎豹一下便将徐晃扑下马来,另一边,司马浮已被另外一只猎豹咬断了脖子。

 第648章 突袭潼关

    日落时分,方城要塞三城中的魏军残余已被完全肃清。冯宇的仪仗方才进入被梁军牢牢控制住的中城。

    冯宇和众将才入府不久,就有几名兵士押着一名被俘的魏将前来。此人肩甲那厚厚的皮质部分已破烂不堪,还在不住的往外渗血,战袍上也满是血迹。紧接着赵云也跟着进来,他对冯宇抱拳道:“启禀陛下,方城的令守司马浮也丧生在猎豹爪下。敌将徐晃命大,只是被豹子咬伤了肩膀,已被我们斥候捕获,”

    冯宇对徐晃笑道:“徐晃,想不到汝这么快又落入我们梁军手中。汝说这次朕是杀了汝?亦或是汝归顺我大梁国。或者汝还想着重返邺城,为曹丕卖命?”

    徐晃冷哼一声道:“某可没幻想着汝等再能放我归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让某降梁,门也没有。”

    冯宇身边一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众人望去原来是贾诩。贾诩收住笑声道:“徐晃啊,徐晃。汝不知好歹啊。圣上杀汝放汝结果都差不多,差矣最多是后者可能让汝隐居苟活于世。否则汝回到邺城依旧是难逃一死,而且无论是我们杀汝还是曹丕杀汝,汝在邺城的亲眷都必会受到牵连。”

    徐晃眼神一凛道:“此话何意?”

    贾诩捻了下自己的鼠须道:“汝等丢失方城要塞,让伪魏的门户洞开,相当于给曹丕丢失了大半的领土,汝说这责任在谁身上?”

    徐晃毫不在意的道:“丢失方城,自然有守将守官之责。但是你们梁国是从北面突袭而至到方城要塞的背面。镇守弘农的夏侯渊前脚给我们发来军情急报,梁国大军后脚就赶到方城城下。我们如何来得及反应。”

    贾诩继续不慌不忙道:“说是这样说,可是夏侯渊毕竟只主掌弘农和洛阳的防御。一支梁国孤军深入你们的腹地,他完全没有理由抽调本用于防御我大梁潼关的部队,对这支孤军紧追不舍。否则,弘农洛阳的防线再被突破,那又该当如何论处?既然夏侯渊不负这个责任,总得又人担责吧。况且你们方城要塞的背面防御薄弱,总归是方城守将守官的责任吧。”

    徐晃听到最后一句话急道:“方城要塞的构筑设计全赖司马浮一人谋断,武将不插手此事。这与某又有何干?”

    贾诩又哈哈笑了起来道:“与不与汝相干不是实情说了算,更不是汝说了算。而是邺城的伪魏朝廷说了算。现在的这个邺城朝廷,汝不会不知道其实就是曹家和司马家联合把持的吧。所以这个责任不会算到司马浮身上,更不会算到夏侯渊身上。只能全都推到汝的头上。若是汝能安然返回邺城,汝肯定还要背上谋叛的嫌疑。什么样的后果,汝不会预料不到吧。”

    此时,徐晃眼中现出惊惧之色。贾诩乘热打铁的说道:“但是汝若是归顺我大梁,反而有线希望能保住汝的家眷不被牵连问罪。”

    徐晃连忙问道:“何意?”

    “若是我们隐瞒司马浮被杀,汝被擒的事实。那么在汝和司马浮同时失踪的情况下,邺城的伪魏朝廷就会一时难以有理由定论谁是谁非,同时面临我大梁大军迫在眉睫的威胁,便会暂时将此事放在一边。等我大梁攻入邺城,扫平天下,汝便可和家人团聚了。”

    徐晃听到此处心中又是一惊,虽然贾诩没有明说。但有点脑子的人也能想到,梁国既然可以隐瞒司马浮被杀,徐晃被俘的事实。当然也可以放出假消息说徐晃已投降归顺梁国。甚至可以造谣说就是徐晃的里应外合,才让梁军如此轻易的攻破了方城要塞。

    想到这,徐晃长长的叹口气道:“罢罢,如此看来,某一开始就跟错了人,这大魏本就未承天命,终究无法成为正统。”说罢,他叩拜在冯宇面前道:“臣徐晃愿意归降大梁,为陛下效命。”

    冯宇正色道:“徐将军平身,快快请起。”徐晃三呼万岁后,方才起身。

    ……

    弘农,近万魏军铁骑正冲向梁军大营,而领军的正是夏侯渊本人。

    两日前,邺城的魏廷皇宫中,曹丕正在歌舞升平的宴请群臣。就在这个时候,夏侯渊紧急上报的军情传入宫中。

    宫殿上的丝竹乐声随着曹丕的一声暴喝嘎然而止,他叫道:“这梁军也太胆大包天了,竟然视我大魏国境为无人之地。竟敢孤军深入我腹地千里。诸卿,汝等看如何应对是好?”

    华歆首先应道:“既然他们孤军深入,就没有后勤补给,只能靠掠取为生。那我们就给他们来个坚壁清野,要各城守军坚守城池。只要拖他们个几日,这支孤军便能不战自溃。我们再调集兵力稍加围剿便能将他们击灭。”

    曹丕点点头道:“不错,夏侯渊也是如此认为的,而且他已经派出信使通知各郡各城的令守了。”

    司马懿歪着头琢磨了半天,突然从席上站起身来,对曹丕奏道:“禀陛下,臣认为此事没这么简单,这支梁军不是来挠掠我大魏腹地的,他们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方城。”

    司马懿不愧是谋术兵法大家,迅速的判断出了梁军真正用意。曹丕听司马懿接下来所叙述的一大通这样判断的理由后,脸色顿时变的煞白起来。他深知方城防线对他的意义,也知道方城前面的南阳有十万梁国大军。

    曹丕立刻说道:“速传朕的诏令,调动方城两百里内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前去增援方城。夏侯渊的弘农驻军也要抽调兵马前往增援。”

    司马懿又说道:“陛下,增援方城当然是应该的,但臣认为可能已经来不及了。陛下请想,既然梁军能冒奇险从背后突袭方城防线,就说明冯宇必然已有迅速拿下方城的办法。”

    曹丕眉毛一拧道:“那太师认为如何是好?”

    “我们应该一边调兵力增援方城,一边令夏侯渊向潼关方向突袭。如此一来,即使方城真的不辛落于梁军之手,但只要能攻破潼关,就能迫使梁军回援长安关中,而不至于他们夺下方城后,便大举进兵中原。这样便能为我们重新布防争取时间。

 第649章 生死时速

    在军政之事上,曹丕以往对司马懿都是言听计从。但这次,他对司马懿攻打潼关的建议却明显表现出了怀疑之情。曹丕当着众臣的面问道:“太师啊。汝是不是忘记了潼关是何等一座雄关固垒,而且潼关之前还有张辽军的大营。别说潼关了,此前张燕领着数万大军也就堪堪将张辽挡住。现在要他攻下潼关,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司马懿却自信满满的回道:“陛下放心,梁军的兵力某反复估算过。他们全部能调用的战兵,也就是所谓常备兵团,即使在不农不桑,全民动员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十万出头。现在仅南阳就有五六万这样的梁军战兵。在加上他们还需在化外番地以及豫章,江夏,晋州等边防要地屯守这样的战兵,所以他们在潼关的人马不会有多少。即使人数很多,但相当比例肯定是战斗力颇弱的屯垦兵。按照此前的军情,弘农的张辽军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