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宇伸出两根手指应道:“两个,一个是等连绵秋雨来临,二是等待后方正在赶来的上千增援兵力。”

    赵云更摸不着头脑了,问道:“难道陛下想水攻魏军不成?可此地不比江东,南阳,并没什么水量充沛的河流,即使黄河在秋汛时,河水也不至于能泛滥到淹没魏营的地步。另外,我军五万大军已全部屯于卧蚕岗下,若是再增援小股兵力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多这千余兵马,少这千余兵马,对战果影响并不大啊!”

 第691章 犀锐重骑

    冯宇听完赵云的话,哈哈笑道:“当然不是,朕岂能不知道河北秋季黄河无汛。朕等雨水来是另有它用。至于朕要等的这增援兵力,等到了汝等便会知道。”

    冯宇的话刚说完,就有羽林军中的掌令校尉前来通传道:“启禀陛下,您等的那支犀锐战骑已赶到了卧蚕岗。”

    冯宇哈哈大笑着说道:“说来就来了,走,众卿随朕去见见识我们大梁的新式重装铁骑!”

    说罢冯宇就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梁军众将连忙紧紧跟随,要去看看这新式重装铁骑的稀奇。他们边走还边纷纷小声议论着。

    一人说道:“我们大梁的重装铁骑已是天下极致的重装骑兵了,马是用肩高六尺的巨马,人马皆披挂普通刀剑和箭矢无法穿透的精良铁甲。现在圣上还能弄出什么战力更高的重骑出来。”

    另外一人不屑的说道:“圣上弄出的东西能让汝相像到吗?”

    “你们二位别扯这么多了,我们看到了就都清楚了。”

    很快众人来到了大营中间的一大片空地上。此时,空地上停满了体型巨大的战骑。众人再仔细一看这战骑,各个都目瞪口呆起来。原来这些战骑并非马匹,而是犀牛。

    对于犀牛这个物种,众人也都不稀奇。在这个世界,不说缅州这样的偏远之地,南海,健为,云南,交趾等边郡,犀牛在荒野丛莽之中也都是常见的动物。

    但当下这些犀牛的体格远比南方边郡的那些犀牛要大的多。它们高达六尺的身躯,再配上它们身上套装的板甲,如同一头头金属打造的巨兽般矗立在那里。它们身上的板甲还十分奇特,仔细看有许多豌豆般大小的小孔。它们额头上的兽角甚至都套上了金属撞角,如同一支锋利的矛刃一般。犀牛鞍桥上的骑兵,同样套着如同铁皮盒一样的封闭式板甲,从头到脚包了个严严实实,这板甲的护腕护臂上甚至还有数寸长的金属倒刺。他们手持的不是骑枪,而是一把造型奇特的斩马刀。

    严颜在人群中惊呼道:“哪来的如此巨大的犀牛。老夫当年为刘焉供事时,西南藩夷也时常向成都敬献犀牛。只是那些犀牛体型远不如这些犀牛般如此巨大,大约只有这些犀牛的六七成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大可能被驯化为坐骑家畜来使用。”

    在冯宇的授意下,这支“犀锐铁骑”出来一名队率为梁军众将讲解道:“这些犀牛不是普通的犀牛。而是林涛将军麾下的远洋舰队从大南洲的土人那里弄来的,而后运送到沙瓦底港的腾龙城里驯化而成。它们狂奔起来之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他们。”

    这队率口中大南洲其实就是原世界中的非洲。这些犀牛是远比亚洲犀牛体型巨大的非洲犀。在腾龙城中的驯兽馆中加以驯服成可以战斗的犀牛坐骑,前前后后花了三年时间,至今全部加起来有这千头上下的数量。

    典韦好奇的凑过上去,用手指敲了敲犀牛和骑手身上的板甲,发出铛铛的声音。惊呼道:“这铁甲厚的像是整个坐骑是铸造出来一般,这甲得有多厚。”

    “启禀将军这铁甲乃精钢所锻造而成,有三毫之厚,也就是比巨猿战兵身上的铁甲还厚五成。即便是枪矛在高速冲击下,也无法透甲。更何况犀牛本身的皮肤就是一层厚甲,可以说当今天下,几乎没有能够直接伤害到这些犀牛战骑的普通武器。”

    这队率接着又花费半个时辰的时间对众人做了更详细的讲解。大家听完后纷纷赞叹不已,黄忠哈哈大笑道:“有此神物,定能将魏军杀的片甲不留。”

    贾诩在一旁捋着胡子看了半天,冷不丁的问道:“万物都有弱点,这犀锐铁骑也应该不例外。这些东西吃什么?食量是否巨大?若是吃的特殊,又食量巨大,我们的补给辎重可是承担不了。”他的提问引来众将一片哄笑。

    队率立刻回道:“启禀贾大夫,这些犀牛和马一样,是完全的素食动物。它们只吃草,甚至比马还好饲养,因为它们不需要如豆类这样的马料。只要有足够的鲜草,就能保证它们的生存。当然它们也有些短处,就是速度,耐力不如战马,也就能以最高速度冲刺数里路。它们虽然不需要马料和特别的饲料。但是却时时需要水。若它们的皮肤干燥超过大半个时辰,便会烦躁不安,无法再被兵士操控。”

    贾诩点点头,恍然大悟扭头对冯宇鞠身一礼道:“原来这就是圣上要秋雨落下的原因。也是这犀甲为什么有如此多小孔的原因。”

    冯宇笑道:“文和说的不错,但这并非等秋雨来临的唯一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秋雨来临时,魏军那纸糊的升空灯便无法再升空。他们与我们相比,就如同瞎了一只眼般。”

    冯宇的话音刚落,就感觉到脸上一点冰凉。用手一摸,原来是滴水珠。他抬头向空中望去,天空早就是秋霾一片,云层低垂。落下的雨滴越来越多,梁军众将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喊道:“下雨了!下雨了!我们就要和魏军决战了!”

    ……

    司马懿呆站在中军大帐的门口,望着帐外连绵不绝的细雨,心里却在七上八下的想着。此前,他还是稳坐钓鱼台的心态,认定冯宇急于速战,耐心比不过他。所以除了日常双方的袭扰战,便是采取广撒斥候,日夜监视梁军举动的措施。只要梁军有什么动向,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禀报并且采取对应行动。他估算了梁军下一步的无数可能,无论哪一步他都有应对之策。而且他认定冯宇在他预置的战场上与他决战是最有可能的。

    但最终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冯宇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中,没有任何发起总攻,撤退,移师,分兵的迹象,只是守在卧蚕岗与他干耗。这让司马懿顿时惊疑起来。

    猛然,司马懿耳中隐约听到阵阵的鼓号之声。那显然不是魏军至今的鼓号,因为声音太远了。果然,不一会就有令兵冲进大帐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梁军开始在营外布阵,此次出动兵力甚多,接天连地,已摆开十几个方阵,似乎是要发起总攻了!”

 第692章 大战开启

    司马懿听了令兵的传报,不惊反喜的哈哈笑道:“冯宇终于沉不住气了,总算让本帅没有白等。”

    续而,司马懿吩咐令兵向各营各部传令,让众将按事前的计划从事。很快,连绵数十里的魏军众营之中,也传来了隆隆的鼓声。这鼓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魏军各部步骑纷纷涌出营寨,在各自将官的指挥调动下,于营寨前的空地上聚集成阵。而后又汇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军阵或战骑骑对。

    约莫用了一个多时辰时间,魏军方才列阵完毕。正对着梁军方向的整整有二十个长枪密集方阵,宽达二十里。实际上,魏军可以排的更宽,但是军阵过宽,就出了魏军预设战场的范围。就没有专门对付梁军长弓战车的浅坑陷阱和暗桩了。

    司马懿的近卫军方阵则有三个长枪方阵拱卫在前,左,右三面,防止前方的长枪阵万一被梁军突破后,主帅面临直接威胁。魏军中央军阵的两侧则是成排成列的弩炮阵地。合计有上千弩炮,这些弩炮都已上了石弹或弩枪,引弦待发。

    另有六个长枪密集方阵分别部署在左右两翼,他们是以纵向方向排列,每三个方阵一列,左右各一列。这是防止梁军骑兵绕行到侧翼发起打击。若是梁军铁骑突袭到魏军军阵两端,企图对梁军侧后发动打击时。这六个长枪密集方阵会立即转向九十度,将枪尖对准来袭的敌骑。

    当然,司马懿知道仅仅依靠这六个长枪方阵无法完全防御住梁军铁骑对两翼可能的突袭。所以担当克制梁军骑兵的主力并非他们,而是数量上万的魏军虎豹骑和万骑魏军常骑。也部署在这六个长枪密集方阵前靠向梁军一侧。

    司马懿还在魏军大阵的背后布置了一个由魏军战兵步卒构成的机动步兵方阵,这个方阵与长枪方阵不一样。他们主要是由刀牌手和弓弩手,以及少量魏军常骑组成的混合军阵。他们的任务是在阵后游弋警戒,防止梁军散兵游骑从各方阵之间的空隙穿插到魏军后方展开袭扰。最后,司马懿还在数十里的连营中保留了够组成二十个方阵的兵力做为后备。他们虽然都留在营中,但所有人都在各个营寨中的校场空地上排好了队形,随时准备防御或出击。

    司马懿登上了用于指挥的驷马战车,手搭凉棚向梁军眺望。虽然梁军也排出长达近二十里,由十几个步兵方阵所组成的宏大军阵。但是梁军这十几个步兵方阵都是两千兵马左右的小阵。

    所以梁军军阵既然拉的和魏军军阵一样宽,就不得不牺牲军阵的纵深。梁军的方阵普遍只有五排,甚至有的只有四排,这样单薄的军阵很容易被魏军的虎豹骑所凿穿。而且梁军方阵与方阵间的空隙也比魏军大的多,这也是一个致命的短板。梁军左右两翼同样布置着大量的战骑,重装骑兵和轻骑飞羽混杂而列,黑压压的遮挡住了整个地平线。但是司马懿却没发现梁军的长弓战车部队,这是他最为忧心的。

    他又极目向更远处眺望,试图看清梁军军阵后方,但梁军军阵旌旗烛天,遮挡了视线,而且此时两军相隔距离也太远了,所以什么也看不清楚。

    司马懿沉声说道:“升起升空灯,本帅要知道梁军大阵后方的布置。”令兵诺了一声便匆匆前去传令,不料过了半刻便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主掌升空灯的将官说,现在雨水太大,升空灯无法升起,而且会让雨水浇坏棉纸所制成的灯罩。”

    司马懿这才想起,出自郭嘉之手的升空灯有个巨大缺陷,就是为了尽量减轻自重,它的灯罩是棉纸裱糊在竹质框架上所构成。魏军没有石脑油这种燃料,因此即使放大灯罩,也没有强劲的热源来保持灯罩中的热空气。这就是魏军升空灯一直不能做大和加大载重量的原因。

    司马懿再次向数百仗外的梁军望去,不禁心中打了个寒蝉,原来在蒙蒙秋雨中,梁军已有十几个“升空灯”腾空而起。几乎每个方阵后方都有一个。司马懿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如同视力超强的人和个半盲的人对决,后者即使身强力壮,四肢发达,也先输了一子。

    此时梁军军阵中军,大红华盖之下的冯宇也正观察着魏军大阵,不同的是他调出了自己的系统面板,全方位的审视着这个超级大阵。除了冯宇,指挥各个方阵的将领中,不少人亲自乘坐升空气球,升入空中观察着魏军动向。

    冯宇终于抬起头,抬起手掌,而后用力挥下,口中淡然的吐出四个字:“全军进攻!”令兵随即隆隆的敲起他指挥车旁边的战鼓车。其余各部方阵战骑骑队接令后,也以同样的节奏击鼓响应,同时也是将这军令向更远处传去。当梁军所有方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