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光啊。”

    “是啊,我们只是想活个命,没想加害将军啊。”

    华歆则蠕动着苍白的嘴唇,语无伦次的道:“胡说,都是胡说…”

    夏侯惇又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其实,昨天尔等决定不追随圣上走,就注定你们今日的下场,不管尔等是否谋害咱家。但是太师嘱托某先隐忍一番,说会等到合适的理由将尔等统统斩杀灭族!”

    他说话时,已拎起华歆的衣领,手起刀落就割掉了他的脑袋。其余虎豹骑骑士也纷纷上前,如同刀切豆腐般,在一片惨呼求饶声中,砍掉了百官的脑袋。

    而后在夏侯惇的带领下,兵士们又向内府冲去,不久府邸深处也传来的男人的惨叫声,孩童的哭嚎声,和女人的尖叫之声…

    ……

    那支梁军轻骑又出现在邺城城下,原来两名营都尉接到斥候的消息后,一面派快骑将消息转给冯宇,一面兵分两路,一路监视那支东行的大队人马,一路直接开到邺城城下查探消息。

    都尉抬头向城头望去,却发现城头一个守军都没有了。他正心中疑惑时,数十仗外的城门突然大开,一支魏骑突然奔涌而出,让他大吃一惊,急令麾下这五六百骑准备撤离。

    但是那支魏骑并没有奔向他们,而是视他们为无物般向东绝尘而去,而且那城门吊桥居然再也没有关闭吊起。与此同时,他派往邺城四门的游骑带回消息,说其余城门也被打开,并且跑出很多平民打扮的青壮来。游骑抓住其中几人,一审问才知道他们是邺城的逃兵,而且在他们包裹里发现了金银细软等物。据这些俘虏交待,曹魏朝廷早已撤出邺城,此前一两个时辰,守将夏侯惇突然带兵抄掠了留下来的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而后带着本部战骑撤出邺城,城中剩余步卒也带着抄掠来的金银细软四散而逃。

    梁军都尉听了这话,将信将疑,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片刻后,这支梁军轻骑驰入了邺城…

    ……

    深夜,忙活了一天的冯宇正手支头颅在案几上,昏昏欲睡。一声喝报将他惊醒:“报!启禀陛下,我军攻克邺城!魏廷东窜!”

    待冯宇将所有军报认真听完后,他便知道如今,他已一统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天下”,成为真正天命所归的唯一之人。

    大半个月后。浩浩荡荡的魏军船队中最后一条海船离开滨县港口后的一个时辰,梁军的重装战骑已在县城主道上飞驰,此时整个中原大地,曾经的大汉十三州已全部成为大梁的国土。

 第704章 东临碣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大海之滨的悬崖上,耸立着一顶明黄色的华盖。华盖后的一大片空地都被黑压压的一群人占的满满当当,他们周围还杵立着身着鲜明铠甲的纠纠武士。一名身着刺着五爪金龙黄袍的人正站立在华盖下,他望着波涛汹涌的海水打在崖底黑褐色的礁岩之上,即兴诵出了这首由魏太祖曹操所做出的诗词。

    此人自然是当今大梁天子冯宇。如今已经是修武九年四月,天下十三州已完全平定。即使半年前偶发的一些地方豪族世家的叛乱,当下也不再有所发生。冯宇既然做为天命所归之人,在这四海归一之际自然是要按历朝历代的传统登泰山封禅。

    于是在这一年的四月初,大批人马簇拥着皇家仪仗从都城洛阳出发,来到了兖州泰山郡。跟随而来的大梁文武百官们却没有料到,冯宇在泰山封禅祭天后并没有立即返回洛阳,反而继续向东开进,进入了青州。最后来到了东莱郡半岛的最东端,在这里观海。

    实际上,还是有少数臣工,如诸葛亮,贾诩,庞统,荀攸等人立刻明白了冯宇的用意。在这青徐一带,基本上是以本地官吏,豪族世家主动向洛阳大梁朝廷献上降表的形式被大梁所收服的。

    梁军甚至在青徐一些郡县都未出现过身影。各郡各县的官吏不过是换了身官袍,衙役土兵换了声号服便让这些郡县成了大梁的治下。这多少让冯宇有点心里不踏实,于是他借着这次封禅之机,继续东巡。一是向这些地方势力显示实力,让他们在大梁进行科考官员调换之前,不敢有悖逆之心。二也是冯宇确实想对青徐二州的官吏民情亲自进行一番探查。

    曹操的诗,冯宇身后那些饱读经书的大臣们中不少自然是识得的。他们个个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冯宇似乎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笑道:“诸卿,汝等是不是觉得朕诵读魏故主曹操的诗歌有所不妥?但是朕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合适。曹孟德虽非天命所归之人,与朕交锋几度,终落个身死国亡的下场,但他亦是乱世中的一代豪雄,其所作的这首诗也是大气磅礴。此情此景之下,朕诵读此诗方能抒发朕之心情!”

    冯宇说这话时,人群中有一稚嫩少儿,脸上却是明显动容。恰好冯宇视线从他脸上扫过。此人正是早前归降大梁的曹冲。冯宇挥了挥手,对曹冲说道:“魏王,汝出来。”

    众人听冯宇还称呼曹冲为魏王,心中俱为一震。不止一个人心中说道,难道圣上还要给曹冲裂土封疆不成?若真是这样,某必须死谏了。

    曹冲坎坷不安的来到冯宇面前,先对冯宇行了个君臣大礼,而后说道:“陛下且莫再对臣以魏王相称。如今四海归一,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臣也概莫能外。这魏王是前朝给家父的封号,如今在大梁治下是用不得了。”

    冯宇突然收起笑容,淡然道:“仓舒,朕曾经答应过汝,等天下一统之时,还让汝做汝的魏王,并且给汝一块封国之地。”与冯宇接近过的人都清楚,冯宇这种面容最让人感到压力山大,当他出现这种表情时,往往会接下了做出一项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曹冲战战兢兢的道:“陛下,臣不想做魏王啊。若陛下对臣不放心,臣可以不要任何俸禄和食邑,回乡…哦,不,陛下可在任何一个地方赏臣百十亩土地,让臣做个农夫以了此残生。”

    冯宇旋即面容又挂起了笑意,说道:“仓舒,朕说的是真心话,并非试探汝的。汝就放一百个心吧。”

    说罢,冯宇却突然话锋一变,用手遥指东方,问道:“仓舒,汝可知道这大海的对面是何地方?”

    曹冲一愣,他不知道冯宇为何话锋突变,他虽然饱读各种书籍,却也不大知道这大海对面是何地。嚅嗫着回道:“应应该是辽东郡吧。陛下何有此一问,难道陛下想让仓舒前去辽东郡?”,曹冲说此话时,已想到曹丕登基后,将他的几个兄弟都发配流放到辽东的事。

    此时,郭嘉却从人群中踱了出来,也先是以君臣之礼对冯宇拜了一拜,而后代替曹冲回答道:“陛下,这大海对面是从乐浪郡分出的带方郡。它的南方就是韩夷所居之处。”而后他又转身对曹冲轻声道:“仓舒,辽东郡虽也在此处大海的对面,但那是在正北方,陛下所指的东方是带方郡。”

    曹冲连忙应道:“学生记清楚了。”郭嘉挥挥手道:“这些汝也不用了解,只有领军打仗,征战四方或为天子戍边之人才需要了解这些地理详情。汝以后只用学经论道,吟诗做赋即可。”

    郭嘉这些话显然不是说给曹冲听的,而是说给冯宇听的。冯宇却用不以为然的语气说道:“既然如此,魏王更要多向奉孝先生学习些地理常识了。因为朕需要魏王为朕管辖镇守非常大的一片疆土。”

    郭嘉明显动容的问道:“难道陛下是想将带方郡以南的三韩之地封给仓舒?”

    冯宇带着几分赞许的表情道:“郭嘉果然还是那个郭嘉,若是旁人,猜测的应是朕将魏王分封到带方郡,但汝却能想到三韩。不过,汝的猜测离朕所想却还是有些差距。朕不是要魏王去三韩之地。”

    冯宇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在三韩的南方,跨过大海,那里有更广阔的土地。相比较而言,三韩不过是一个大郡的大小,而那里却是数州之地的面积。魏王在那里可以大展拳脚。”

    郭嘉肃穆道:“陛下说的可是邪马台国所在的疆域?也就是众倭国聚集之所。可是这邪马台国曾出使过邺城几次,但却无人知道这倭人之地究竟在何处,只听闻在乐浪海中。而且也不知道这倭人之地是否…”

    他本想说这倭人之地是否是荒莽不毛之地,却想起自己是和天子说话,便硬生生的打住了话语。

 第705章 封地瀛洲

    冯宇自然知道这郭嘉下面想说的话,面带笑容的说道:“奉孝先生放心,朕已令人搜集过相关的情况。无论三韩之地,还是倭人之地的气候,都与我中土相差不大,非常适宜农桑。而且这倭人之地,地域广大,南北气候皆不同,却能对应我中土之地的南北气候。北方如同幽燕,南方如同江东荆楚。实际上这块陆地很可能就是古书典籍中所记载的瀛洲。这些地方之所以还是蛮夷化外之地,完全是因为大海隔绝,此前航海船舶不精之故。那三韩虽然有陆地与我中土相连,但相连之地却是苦寒多山的辽东地区。所以魏王去了那,与在中原得到一块封土没有什么不同。”

    此时,已良久不语的曹冲突然说道:“陛下,臣愿意听从陛下旨意,去这倭人的瀛洲为陛下开疆。只是臣该如何到达那里?又要带多少人去?”

    冯宇回道:“汝可以带着当年在南阳降我大梁的所有魏臣魏兵前去。至于路途,当年邪马台国出使邺城,就是先乘船沿海岸抵达带方郡,再走陆路绕过辽东来到中原。不过,现在乐浪,带方等郡的令守虽然已臣服我大梁,但他们当下实际所控制的地方不过是区区几个治所城池。这两郡的大部区域现为扶余人和高句丽人所盘踞。我大梁彻底平复这两郡还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汝等却不用等到那时走。因为现在我大梁的航海技术远比邪马台国高超,可以直接跨海远洋,而不是沿着海岸行进。所以你们可以直接走海路直抵带方,跨过一道两百余里的海峡,进入瀛洲。这是条兼顾安全和快捷的路线。实际上以我大梁的航海术,若不是为了保证安全,可以将汝等直接用远洋船只送上瀛洲。”

    说到这,冯宇顿了下方才接着说道:“汝可知道,汝那兄弟曹丕现在也正在前往瀛洲的路上。据北府军的斥候游骑所报,几个月前他们抵达了带方郡,占据了一处城邑。北府军以为他们是要在三韩之地开辟基业,不料却又发现他们不断派出船只沿着海岸线南下探查。这个消息传到朕这里时,陈调的鉴查司也送来一个消息,说已举族随曹丕而去的司马家族,前些年就与邪马台国来往甚密,并且还专门派人跟随邪马台使者前往瀛洲。一个众人眼中的荒蛮之地为何得司马家族如此重视?想必有非常特别的动机,朕由此断定,曹丕和司马懿试图前去瀛洲另立基业。”

    听到冯宇这话,不仅曹冲和郭嘉,那些在场的,追随曹冲降梁的魏将,只要在场的莫不脸色大变。他们早就听说梁军在卧蚕岗取得决战之胜后,曹丕司马懿率文武百官向东一路遁去,最后消失在东海之滨。

    他们都以为曹丕等人要么是如同秦末时的田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