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里,他们纷纷开弓放箭,箭射如蝗般向马韩兵的梭子船和竹筏船队射来,可惜距离太远而且逆风而射,箭矢最终都飘落到海水之中。
这道峡湾的海岸多是崎岖山岭,悬崖峭壁,轻骑沿着峡湾追了几里路便追不下去,被马韩船队甩的不见了踪影。
等马韩的船队转入峡湾的一条海汊,那不弥将领方才松了一口气,如此,梁军水师追来的可能都没有了。因为这条峡湾有数百条这样的海汊通往其它海域,梁军战船即使来了也无法判断出来他们到底去哪儿了。
但这名马韩将领突然惊叫起来:“大王,你看那是什么?”苏阀都利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赫然发现远处的空中浮现出一个庞然大物,上面还有个吊篮,吊篮中有两个身着梁军号衣的人影不停的打着旗号。
这正是梁军的空中哨卡,他们由数十骑重骑,数十精锐枪盾兵,还有瞭望兵组成。同时配置着三乘装载着热气球各种配件和燃料的辎重车。他们日常在某个小范围地势平坦的区域内游弋,不同梁军暗哨,他们没有隐蔽性,但强大的兵力配置让他们不惧小股马韩兵卒的偷袭。当听闻告警声后,便升起热气球,进行高空侦察。并以旗语将马韩兵的动向传递给附近的梁军。
苏阀都利的脸色只是变了变,但他还是以毫不在意的语气说道:“这东西本王耳闻过,是梁军的升空灯。想不到他们为了追踪我们连这东西都用上了。不过不打紧,等我们的船只驶出这海汊,穿过泻湖进入相对开阔的海域,本王看他们还怎么追!”
他说话时,他们的后方已出现了十几条梁军维京战船的身影…
第755章 浅海
满载兵士和战利品的马韩竹筏和梭子船的后方,那几条梁军维京船紧追不舍。
虽然马韩的梭子船和竹筏数以百计,但苏阀都利已深知梁军这种古怪战船和它们所运载的那些水手战兵的厉害,同时也是为了抓紧时间,所以他并没有调出部分船只去拦截这些梁军战船。
此时正刮着东南风,双方行进的方向都是顺风,梁军维京战船的风帆鼓的满满的,远比只有一个小三角帆的梭子船快了许多。在加上马韩兵的竹筏满载战利品,更是速度慢了许多。
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已有人向苏阀都利提醒到:“大王,我们还是将这些战利品丢弃吧,否则梁军马上就要追上了了!”苏阀都利却还是毫不在意的说道:“不用慌,我们马上出这海汊进入一片宽广水域了,在那本王自有办法对付他们。”
果然不一会,马韩的船队驶出了海汊,进入一处宽阔的海域,维京船也也紧随而出。又过了片刻,苏阀都利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道:“传本王军令,抽调五十条梭子船迎战这些梁军战船,将他们尽皆斩杀。其余船只继续航行。”
随着马韩令兵们的呼喝,五十条梭子船调转头来向梁军的维京船袭去。面对众多敌船,那十几条维京船也毫无惧色,正面迎敌而去,同时手中的飞斧,矛枪纷纷向梭子船们投掷而去。
不过,这些梭子船并不密集,所以飞斧矛枪只能集中向冲在最前方的少数几条梭子船投掷,以此来增加命中率。这几条梭子船上的马韩兵卒顿时倒了大霉,被斧头和标枪击中。有的人被标枪刺成了蜂窝,有的被利斧劈入了脑袋和胸膛,残存的少数人掌控不了整个船只,挥舞着船桨在水中来回打转。
不过与此同时,维京船上的梁军也遇到了麻烦。其中条船上的水手战兵们突然感到船身一震,自己几乎要被震落下来。有人惊呼道:“搁浅了!船只搁浅!”
船上的水手战兵们人人大惊失色,要知道这维京船就是以吃水浅而著称,能让它们搁浅那海水要浅到什么程度。他们低头看去,透明见底的海水果然很浅只有数尺之深,但这个深度也不至于让维京船搁浅,但是这片浅海海底还凸凹不平,有的岩礁距离水面两尺不到。实际上不是搁浅,而是触礁。原来,从海汊刚出来的这么一块区域是片密布礁石的浅海。
随即,又有维京船上也相继传来惊呼声。它们都相继触礁搁浅在岩礁之上。马韩那数十梭子船还在加速冲来,这些梭子船吃水只有一尺多深,即使这距离水面只有两尺不到的岩礁也阻碍不了他们。
“快!快撤出这片海域!”已有梁军兵士高呼道,驶入浅海的维京船急急忙忙向后退去。但那些已经搁浅触礁的维京船却走不了,船上的水手战兵急忙跳下船来站在齐腰深的水中,齐心协力的将船推出礁岩。
一名水手战兵们正喊着号子推着船,却敢到后心一凉,一支寒光闪闪的利刃已经从自己胸口凸了出来。原来一条梭子船冲到附近,船上的马韩兵卒们用带着利刃的船桨狠狠的向这些水手战兵们刺去。连着几名水手战兵中刀倒在海水之中。
维京船上剩余的几名兵士连忙用矛枪向对方刺去,刚刺倒两名马韩兵卒,便听到砰的一声闷响。剩余的这三四名维京水手战兵被倾斜的船体倾倒了出来,滚入水中,被马韩兵卒一桨一个全部斩杀,海水顿时变的一片殷红。原来是条梭子船正正撞在维京船的船舷上…
苏阀都利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得意的笑了起来。此时又听到一声响箭的尖啸声传来,远处的空中又腾起一柱红色的烟迹。原来是那撤出浅海的梁军维京船上所施放的。
苏阀都利冷笑道:“你们在这放这东西还有个鬼的用。岸边上的游骑或海汊峡湾里的战船看到这个能追的过来吗?”
此时有将领向苏阀都利问道:“大王,现在我们向南再行二十五里便穿过这片水域到达海湾的对面,也就是我们的朝霞谷所在的那个大岛。向西行十二里便是这个海湾的出口,出口处有一小岛也有我们的一个营寨。请大王决断我们现在去往何方?”
苏阀都利默想了几息便答道:“先去那个小岛,卸下非我朝霞谷的兵士,然后再转向朝霞谷。”
数以百计的梭子船和竹筏随机向西行去。苏阀都利却没发觉,他们刚刚掉头不久,东南边海平线上就出现了一个若不是仔细张望就不易察觉的小黑点。那是一条怪异的船只,为梁军所有。
这条船只的甲板光光溜溜,若不是甲板上还有根低矮桅杆和与搭配它的既矮又宽风帆,就活脱脱一个开口被封闭的木桶,只不过木桶一侧削平了一段。
此时船上有人一边爬在桅杆上瞭望着马韩的船队一边说道:“头儿,我们再追的近,可能就会被对方发现了。”
为首的将官低声说道:“那我们就与他们保持这个距离,一旦他们停下来,立刻报告!”
“诺!”
很快,他们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正是海湾连接外海出口处的那个小岛………马韩人的藏兵点之一。
“他们似乎是靠向小岛,并且停住了!”
将官立刻下令道:“立刻停船,降落风帆,收起桅杆,并且变为半潜状态!”
随着这号令下达,风帆迅速降了下来,那桅杆也不是固定的,根部是带转轴的,竟然可以放下。而后这如同木桶般的船身随即缓缓沉了下去,等海水距离最顶层那道狭窄的甲板只有一尺距离时,方才停止了下沉。原来梁军这种特种战船船腹中设有水柜。可以注入海水,让船体下沉。
此时整个战船在海面上只有甲板这一小块露出海面。百仗外,即使专门去瞭望观察,肉眼也难以察觉。但那将官和两名视超强的瞭望兵继续蹲在甲板上,探首探脑的向海岛处张望。
第756章 半潜船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太阳渐渐西斜。船上的梁军兵将们还是眼眨也不眨的盯着远处那些停放在海岛海滩上的那些梭子船和竹筏。
突然,一名专门负责瞭望的兵士低声喊道:“动了,动了。马韩的船又开始动了。”将官眯着眼努力望去,果然见到几个小黑点大小的马韩船只开始缓缓移动,接着其余小黑点也动了起来,而且这些小黑点越来越大,显然是向他们这个方向而来。
将官立刻下令道:“全员退入舱中,状态改为船体全潜!”随即,甲板上的三四个人从一处小舱口中下到船舱中,而后将那个整块青铜铸造打磨并裹着橡胶圈的舱门重重拉下。而后,整个船体悄然的没入到海面之下。
只是这船只还是没有真正的全部潜到水底,原来竖着桅杆的地方,还露出一截高出水面两尺,直径一尺,被涂成湛蓝色的粗大金属筒。一颗脑袋从金属筒中悠然露了出来,继续向马韩船只来的方向张望着。
大梁现在只能造出这种原始的潜艇,严格意义上说是半潜船。现有的技术条件无法提供能抵抗足够水深压力的船壳,无法做到在水中悬浮到任意位置,也没有条件做出真正的能看清前方几十仗外景物的潜望镜。青铜打磨的镜面经过几次折射后便会让景物模糊不清。但在这个时代,就是这种半潜船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也已具备非凡的意义。
苏阀都利的船队从这个金属铜七十余仗外的地方行过,却没有一个人能发现远处波涛中,这个看上去与瓜子粒差不多大小的物件。实际上,这些马韩船只在梁军半潜船瞭望兵的眼中,也只如同一个鸭蛋般在远处海面上一沉一浮的。
梁军瞭望兵一边观察着敌船走向,一边低声向舱中的将官报告着。船舱中,八名兵士开始脚蹬轮桨,推动半潜船缓缓前进,而后速度越来越快。舵手则在将官号令下掌着舵不停的调整着方向。
马韩军的竹筏满载着梁军故意丢弃的火爆弹,再加上逆风而行,所以速度并不比梁军的半潜船在水中潜行全部“人力”开动时的速度快。如此,梁军的半潜船能死死的咬住马韩军的船队。
经过三四十里的航行,马韩军船队终于来到朝霞谷所在的那块区域海岸。他们并没有直接登陆,而是进入了一条向这块陆地腹地延伸的峡湾。
梁军半潜船上,瞭望兵士向小声对船舱内说道:“头儿,他们进峡湾了!方位两点三分方向!”
那将官立刻对舵手说道:“两点三分方向,跟上去。”
此时,他那名一直在桌案上勾勾画画的副手却立刻说道:“老大,且慢,海图上并没有标出这条峡湾,我们水情不熟。进去是不是太冒险了点!”
将官咬咬牙道:“这个风险我们必须冒!”。
很快那个浮出水面的圆筒被圈了一圈杂草树枝,随后不久也进入了峡湾,继续在数十仗外的地方远远的跟踪着苏阀都利的船队。
又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苏阀都利的船队又拐进了一条河流。当半潜船的瞭望兵向船舱中报告了这个消息后,将官旁边的副手又说道:“老大,我们不能再跟了,你知道的我们的船无法潜行状态进入河道,而且那河道很可能曲折蜿蜒,我们进去了瞭望兵难以观察到前方状态。弄不好反而会被对方发现,那样就前功尽弃了。”
指挥半潜船的将官沉默起来,副手又指着桌案上的地图劝道:“老大,其实我们现在已能基本确定他们老巢的大致位置。这块陆地实际上是个四面都环水的岛屿,面积方圆数十里。他们又进入了河流逆流而上,不太可能再通过其它水道重回海中。所以他们的老巢必定藏在这块陆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