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末世录-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总督守备不足,兵马薄弱,也许自己还能在那里立足。

    但是很快,马克里努斯发现自己想这些都是多余了,因为自己现在能不能逃出生天都还是个问题。敌军的两路骑兵已经穿插到前方,将他的去路拦住。

    现在,他身后有大股追兵,左右两侧行不出五六里便是地岬的海岸,跑是跑不掉了。马克里努斯心一横,硬着头皮带着二三十名亲卫冲了上去,试图冲开一条血路。但是很快有两名使骑枪的将领拦在了他的前方,这两名将领的骑枪枪杆都呈现出金属的银色,都身披白袍,但他们的坐骑却是一黑一白。

    二将正是赵云,马超。他们的骑兵,长弓战车沿着两侧海岸穿插到敌军后方后,即行一字散开拦截溃军。两人在此处将马克里努斯撞上了也并非巧合。马克里努斯相貌肤色在万军之中相当醒目,早早就被二将盯上。他们都知道马克里努斯是个黑人,便都不约而同的猜到了马克里努斯的真实身份。

    此时,赵云,马超身后实际也只有数十名亲骑,比马克里努斯身边的亲兵还少一些。但是仅仅几个回合交锋,马克里努斯周遭的亲兵皆被刺下马来。马克里努斯正要逃,却被两支长枪一左一右的刺入两肋之中,挑下马来。

    赵云收枪之后。马超却用骑枪将马克里努斯的尸身硬生生的挑了回来,而后用随身的缳首短刀割下了他的脑袋,挑在骑枪枪尖之上纵马在沙场上来回飞奔,口中高呼道:“敌酋已死,汝等速速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当然,那些溃败还在抵抗的罗马兵士们并不知道他喊什么,但他枪尖上那颗脑袋却是认得的。他们走投无路之下,只好纷纷向联军投降。

    此时,亚历山大也率领步卒从后方掩杀上来,看到马超挑着颗人头,眉头不禁一展。他心中大喜道,马克里努斯一死,大局基本抵定。

    马克里努斯被斩杀后。亚历山大与梁国的联军抄近路直接穿过了色雷斯,马其顿,亚该亚三大原希腊地区的行省,在亚该亚省的西海岸乘船躲过了亚得里亚海,抵达罗马腹地亚平宁半岛。

    这一路上的各行省,城镇皆望风而降,一致承认和拥戴亚历山大为罗马皇帝。当大军抵达罗马城附近时,城中法官,元老,各军团军团长已是出城十里相迎。

    实际上,早在六七天前,马克里努斯的死讯传到罗马城中时,城中各类早就不满马克里努斯的势力就发起了兵变。兵变仅仅持续了半个时辰,就将马克里努斯留在城中的半个军团全部歼灭。军团兵士们非死即降。

    赵云,马超一左一右的跟随在亚历山大身后,沿着宽阔的大道缓缓向罗马城中开去。一路上的异域风光已让二人应接不暇,当下道路两旁的罗马军民已举手礼,乌拉乌拉的齐声欢呼更让二人倍感新鲜。

    在他们入城的第三天,当亚历山大在罗马城中皇宫完成正式的就职仪式后。赵云马超二人来到皇宫中,向亚历山大告别道:“亚历山大陛下,如今我国已按照我们之间的盟约为陛下平定了叛乱,当下也该是我等归国的时刻了。特此来向陛下告辞。”

    亚历山大两句客套话后便问道:“你们回去后,请代表某向贵国君主表达谢意。我这里还有一份礼物,也请你们一并带回。另外按照盟约,你们贵国不是想要某个人归化我国,来我国朝堂为官吗?他是什么身份?”

    赵云咧嘴笑了一笑,而后说道:“陛下果然是讲求信义之人,我们这次来其一是为了告辞,其二正是为了此事。这个人其实是我国皇室中的一名成员,他是我们天子的一名堂兄弟。只是此人不喜王侯生活,反而喜欢云游天下,广罗四方学问。而他又听说贵国与众多外藩之国多有不同,所以想久居贵国,以偿了解贵国文化风俗,地理物貌等方方面面。我们的天子执拗不过他,便在两国盟约中加了这么一条。当然,我国协助贵国平乱并不是仅仅为了这个,主要目的是贵国内乱对我国境内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稳定并不利。”

    亚历山大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他何时能到?他又想要个什么官职?”

    赵云低头略微想了想,方才说道:“我们回到泰西封后,那人也应该到达美索不达米亚了。所以按脚程算,他走海路以最快的方式,一个月就能过来。至于他想要什么官职,这个我等可不知道。还需要陛下亲自问问他后斟酌着进行安排。”

    亚历山大随即拍板道:“行,这个事情没有问题。”而后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黄金铸造的金印道:“这是早年我国卡拉卡拉陛下,也就是我的外祖父在位时打造的令牌。持有此令牌者不用通关文牒,畅通无阻。马克里努斯篡位时期将其废除,不过我已经颁布政令将它恢复了。将此令牌交给这个人,免得他万一在路上受到阻拦。”

    赵云马超接过令牌后告辞而去,梁军兵马早已准备妥当。亚历山大也早就想办法筹措了七八十条大小桨帆战舰,他们将直接走海路抵达叙利亚行省,而后翻越黎巴嫩山的山口回到美索不达米亚。

    这一路波涛颠簸中,赵云还好,没怎么坐过船的马超和他的麾下兵将晕船晕的七晕八素。好在最后他们还是顺利在叙利亚登陆,回到了美索不达米亚。

 第974章 一件大事

    泰西封城,巍峨宏大的皇宫中。一所旁殿内正不时传来叽哩哇啦的声音。坐在这殿中的正是冯宇,还有一个红发大胡子的波斯人。不过安静坐着的是波斯人,叽哩哇啦念念有词的倒是大梁天子冯宇。

    原来冯宇正在跟这个波斯人学习拉丁语。此时,一名碧眼栗发的波斯宫女怯生生站在殿门口,却不敢迈入。冯宇止住朗读,高声对着门外问道:“淑英,汝有何事?快快报上前来。”

    这名叫淑英的女子方敢入得殿来,用并不流畅的汉话对冯宇报道:“启禀陛下,有信使送来加急信笺,请陛下过目。”说罢呈上了一封信笺。冯宇展开一看喜道:“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

    原来这信笺却是诸葛亮从海上发来的。数月前,冯宇就召诸葛亮以及一些文臣武将来美索不达米亚任职。发此信时,护送诸葛亮的船队刚刚到达锡兰岛。诸葛亮便派遣信使乘快船,提前向冯宇报告了自己的行程。

    一周后,泰西封的幼发拉底河码头上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似是过节一般。泰西封中无论汉臣还是波斯官员,都齐聚在码头上,恭迎诸葛亮。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听说这诸葛亮很可能是未来在美索不达米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控权柄之人。

    自梁军灭亡萨珊,将波斯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全部纳入大梁国境的这近一年的时间。经过冯宇的坚苦努力,总算稳住了全境局势,巩固了梁朝在这片区域的统治。

    当下,平民生活稳定安康,境内盗匪数量甚至比萨珊全盛时期还少。在这方面,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美索不达米亚靠近贝都因大沙漠的边民们。往年他们都会时不时的遭到贝都因人的袭扰和洗劫。而现在,他们已经很长时间见不到贝都因人的影子了。

    而本地的那些平民们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税赋大幅度减少,生活比此前富足了许多。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理由,冯宇并不需要大笔钱财来养一支庞大军队。实际上,冯宇在这点上,继续沿用了在身毒婆罗门诸国所用过的弱兵之策。就是刻意削弱本土军队的战斗实力。

    其中之一便是表现在兵力少,现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只有三万波斯兵马,只有萨珊鼎盛时期的一成不到。所以,泰西封城中的那些文臣武将都猜测天子冯宇将诸葛亮招来,委托他全权管理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后,便会回中原去了。

    本就人声鼎沸的码头上,众人身后突然传来了音调很高的唱喝之声。“天子驾到,众臣迎接驾!”

    众人随声散开一条宽大的道路来,并且在道路两旁齐齐跪伏下去。当冯宇的轿撵在近卫军团护卫下,从人群中穿过时。爆发出巨大的山呼万岁之声。在场的人谁都不知道,也没猜到冯宇竟然会亲自来迎接诸葛亮的到来。待冯宇轿撵通过后,窃窃私语之声顿时汇集成一片。

    片刻钟后,待大家都已闭口静静等待之时。有人突然开始惊叫:“来了,来了。船队来了。”众人急忙伸长了脖子去看,幼发拉底河的河面上果然出现了一长溜的舰队。前方还有十余条战舰开道。

    船只陆续靠岸,其中最大一条艨艟船只靠岸搭上跳板后,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随扈簇拥下,慢慢的踱过了跳板。此人不是被人,正是诸葛亮。

    诸葛亮听到一声熟悉的大喝:“孔明,汝比朕岁数还小,怎么现在头发全花白了!”

    诸葛亮抬眼一看喊话的人,立刻跪伏了下去说道:“臣诸葛亮叩拜陛下。陛下亲自出城相迎,着实让微臣诚惶诚恐,感激涕零…”

    他话还未说完,就被冯宇一把搀扶起来道:“孔明,汝就不用和朕来这些客套了。再说朕来此也不是为了只迎接汝一个人。朕在信中看汝说的,朕的皇后,还有几个嫔妃也被你带来了。汝将她们带来是为何啊?”

    诸葛亮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得到陛下诏令时,就想这数万里之遥的路程,定是平生再也难以回中土了,索性臣将家人都带来,准备后半辈子都扎根此处了。不料,皇后和陛下的几个嫔妃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坚持要随臣前来。”

    他话说到这,冯宇的皇后蔡琰,还有几个没有子女的嫔妃包括孙尚香也已下得船来。冯宇看着她们,皱眉道:“皇后,诸位爱妃,你们何必奔波劳苦来到此处。汝等要知道,从这到中土,相距数万里,即使乘船也要数月半载之久,汝到这,以后回中土探亲,可不是从长安到建业那么容易。”

    蔡琰蠕动着嘴唇未来及开口,孙尚香却抢先发话道:“陛下,汝归期不定。这次召唤左丞相来这波斯主政,却依旧没说要回归中原之事。我们只怕陛下是迷恋这异域的妖艳女子。若不奔波万里的来看汝,担心…担心这辈子汝都不会回去了,若真那样,难道要妾身等守一辈子活寡不成。不过陛下放心,我们来这,除非陛下要回,也没打算再回中原了。”

    冯宇听了这话苦笑道:“朕是打算长期留在此处,还没有回中土的打算。但并非什么迷恋异域妖姬,实际上朕只纳了几个本地嫔妃,那也完全是出于与本地世家大族联姻的考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好吧,汝等来了也好,朕倒是真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回去了。我们下半辈子长相厮守也好。不过也不能日日相见相处,因为朕还有个计划…”

    说到这,他打住话语,反问蔡琰道:“皇后,她们无子无女的,可用来此长期陪朕。但汝却有几个子女,还有一个是当今太子。难道汝以后不想见他们了?”

    蔡琰叹口气道:“亏汝还能想到这些子女。他们现在都已成家,有的已经为人父母了。妾身也不用守在他们身边了,自然和妹妹们一起来陪伴陛下。”

    说到这,诸葛亮的表情却突然肃穆起来,因为蔡琰的这番话让他想起了事关大梁朝廷的一件大事。

 第975章 太上皇

    诸葛亮待冯宇与其众嫔妃们聊完,方开口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到的那件大事:“陛下,皇后适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