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直到冯宇骑兵开始在南郑所有城门前游弋巡逻,张鲁也未逃出南郑。接着冯宇的步卒主力也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柳林一战,汉中平原上的益州兵马主力被全歼。只残存两千余兵马盘踞在南郑,沔阳二城。且南郑城已被冯宇团团围困住,冯宇实际上已经将汉中平原收于囊中。
冯宇根本就没给张修喘息的机会。大军休整一日后,徐荣军团便继续西进,最终目标不是沔阳,而是直扑金牛蜀道在汉中平原的出口………沔阳城西边的阳平关。那里驻扎有张修残存兵马的“主力”,仅千余人。
沔阳城府衙内,某间堂室内,檀香袅袅的从香炉中升起,被擦拭的一尘不染木质地板正中却盘腿坐着一人。正是张修在静修。
尽管他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但实际上,他脑子里像锅粥一样乱,到现在还未理清下一步的打算。是固守沔阳和阳平关一线,向益州刘焉求援?还是直接撤到巴郡的山沟沟里去?他犹豫未决。
一个令兵突然闯入,急急忙忙的报道:“报!…”张修猛然睁开双眼,厉声喝道:“某静修时,不许有人打扰,违令者当斩!难道汝不知道!”
令兵结结巴巴的说道:“知…弟子知道,只是此前师君吩咐过,若是有紧急敌情前来,不必等候。当下,正有一大股敌军向沔阳靠近!”
第099章 暗夺阳平关
张修听闻冯宇的大股人马逼沔阳,心中急道:【怎么这么快就来了,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他再也无法装成镇定自若状。啪嗒一声,抱在怀中的拂尘竟然掉在地板上。
“快,速速去召集军中诸将,还有各祭酒来大堂议事!”张修急急的吩咐道。
等人都到齐后,张修说道:“柳林惨败。我军已无力与冯宇那厮争夺汉中。现在又有大股敌军向沔阳奔来。本君决定,在他们封堵住金牛蜀道入口—阳平关之前,我军即刻撤回巴郡。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堂下众人听闻此言,立刻嗡嗡的议论起来。跟随张修一同跑到沔阳的杨任拱手说道:“师君,若我们就此退回巴郡。益州牧刘焉那边…”
张修一摆手道:“休要先去管他,我们现在首先要想的是如何脱离当下的困境。”
杨任并没有因为张修打断自己的话而终止,继续谏道:“师君。我们这一退,那南郑城中的数百我道子弟可全要没于妖人之手了!关键是我道掌门弟子,治头大祭酒张鲁还在其间。”
张修眉头微皱,说道:“那汝有何策略来应付当前之困呢?难道要我们用这一千来人去解南郑之围?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杨任答道:“师尊若是担心敌军封我后路,可令全军退守阳平关。若是我们实在抵挡不住敌军,再退也不迟。若是我们能守住阳平关,则向成都的刘焉紧急求援,让他派兵沿着蜀道驰援汉中。”
张修默默的思绪一番,觉得这个主意还可以。张鲁被困南郑,不信刘焉不救,但现在已掌控汉中平原的冯宇肯定封锁了南郑南面山区的米仓蜀道。那么要让刘焉来救,至少得先保障金牛蜀道的畅通才行。
想到这,张修说道:“此法可行。但巴郡是我道根基所在,某恐冯宇这个妖人沿米仓道袭我阆中,汉昌等地。所以本君先行回巴郡坐镇。就由汝来统领全军,固守阳平关吧。”
听张修如此说,杨任心中不快,但嘴上还是连忙应道:“末将遵令!”
……
徐荣军团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开进了沔阳。休整一夜后,第二日便攻向阳平关。此关既是金牛蜀道在汉中平原的入口,同时也是沔水从群山中奔入汉中盆地的入口所在。
徐荣到了这才发现,阳平关城头的兵力不少。他猜想张修的残军可能全部集中在此,而且无论如何叫阵都固守不出。
潜入到城门附近的徐荣亲兵斥候还发现,城门后已被沙石堵死,不大可能被攻城锤之类的东西撞开。
阳平关城墙高大,徐荣军团却是由一个步兵营,一个辎重兵营和一个虎豹骑骑兵营组成。要以人海战术和蚁附攀城式的强攻,来攻占阳平关肯是行不通的。
尽管阳平关离沔阳城只有六七里路,可徐荣还是在阳平关下就近扎起营帐。做起了攻城准备。
五日后,阳平关旁的沔水水道中出现了重重帆影。那些呈方形且绘着各种图腾的船帆,被秋季少有的东风吹得鼓鼓囊囊。同时一支千余人,由长枪兵,刀盾兵和弓弩手组成的援军也从陆上赶来。
徐荣军团大营靠沔水的一面建起了个临时码头,正忙碌的向陆地上转运着货物。这些维京船只运来的是已经打造好的攻城器具配件,还有工匠。
实际上这些攻城器配件只有一种,就是斜面坡车。坡车在工匠的努力下,很快就在距阳平关不远的地方组装起来。与此同时,部分屯垦兵在大盾掩护下,开始平整场地,以方便将坡车推送到阳平关城下。
城头的杨任将这些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中一凛,冷声吩咐道:“敌军要用坡车攻城,令全军将士做好对应准备!”左右轰然应诺,各自前去准备。
第二日拂晓,天空中飘起了细雨。但这并没影响徐荣的攻城计划。在激昂的鼓声和悠长的号角声中,六十匹健马拉着两辆巨大的坡车,沿着事先清理好的道路,向阳平关城下缓缓行去。
这些战马都在马鞍上顶着一块厚木板,用于防护敌军的箭矢射击。坡车后方是如山如林的刀枪,两边也散布着大批刀盾兵,防止小股敌军突然从城中窜出偷袭。
当徐荣的攻城大军进入城墙百步之内范围时,城墙墙头的箭矢已如同骤雨般扑面而来。尾随在坡车后面的屯垦军兵士们也顶起早就准备好的大木板。那些护在坡车左右的刀盾兵则将盾牌顶过自己头顶。
箭矢噗噗咚咚的射在盾牌和木板上,即使徐荣军早有准备,密集的箭矢依旧让部分兵士中箭伤亡。
当坡车靠近城墙时,城头的鬼卒就不停向坡车上射来火箭和投掷油罐,但很快他们发现这毫无作用。坡车的斜面上早就铺盖了一层潮湿的稻草,即能防滑,又能防火。
坡车终于靠上城头,跟随在后的兵士们蜂拥而上。冲在最前列的是长枪兵,后方的是刀盾手,只待长枪兵将防守在城垛后的鬼卒冲开,刀盾兵便跳上城头搏杀。还有弓弩手在城下不停对城头进行攒射。
只是杨任早就准备好了拒马和橹盾,若是骑兵冲上来就以拒马挡,长枪兵上来就用橹盾封堵。此时,在城头又上演了橹盾对矛枪一幕。而且这橹盾十分高大,不是人手持拿,而是直接安置在地面上的。用飞矛也破不了。
此时,阳平关关城之中传来一阵阵惊呼和惨叫。杨任扭头向城内望去,顿时大惊失色。一股股敌军兵士神出鬼没的从关城中冒了出来,正在斩杀那留在关城中不多的兵卒。
猛然,杨任明白过来,狂吼道:“敌军挖了地道!快派人下去封堵他们。”
挖地道是冯宇辎重兵的特长之一,尤其在汉中这地势较高,气候不潮不旱,土质不松不硬的地方更是得心应手。徐荣在关城附近扎营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挖掘地道。隧道直接从城门下穿过,所以也没有城墙墙基阻挡。
杨任军令一下,一队金刚力士组成的精锐人马立刻从甬道向城内奔下去。他们很快与一队投矛枪盾兵遭遇,
飞矛标枪密集的向金刚力士们投去,顷刻间就让他们中的一半甲胄洞穿,身死当场。金刚力士悍不畏死,继续向前猛冲。接着又一波的矛枪投掷。
枪盾兵们列阵冲了上来。金刚力士已所剩无几,有的人被矛枪捅穿身体,却在将死之际,继续挥刀上前。导致对方无法将枪矛拔出,索性弃了枪矛,拔出缳首短刀做战。
这股金刚力士们很快被消灭殆尽。阳平关关城中已满是筑阳军兵甲,腹背受敌的杨任知道大势已去,拔出腰刀高喝道:“众弟子,随某冲出关城!”。
随着他的这声喝令,堵截坡车上敌军的鬼卒顿散,橹盾构成的盾墙刹那间被推倒在地。大批冯宇军兵士沿着坡道涌上城头。
最终,杨任没有冲出关城。他的首级被徐荣亲自“取”下,筑阳军的旗帜飘扬在阳平关的城头。
第100章 奔逃
成都城中,绵绵秋雨还在落着。街面上的麻石板被冲洗的光光溜溜,一乘双驾车舆带着飞溅起的连串水花,急急的停在州牧刘焉的府邸前。
门丁显然对此车舆熟识,早已开了院门。车上下来一女子,两名女婢为其撑起伞向院中行去。
此女正是张鲁之母王氏,她径直来到刘焉书房。刘焉一看是她,忙放下手中书简,满心欢喜的说道:“妙人,汝今日怎么来了。定是汝…”刘焉话说到这,才发现王氏面色不对,连忙止住了话语。
王氏急匆匆问道:“使君,汉中的情况你是否已然知晓?”
“汉中怎么了?张修不是在那里和冯宇对峙着吗?”刘焉满脸疑惑的问道。此时刘焉确实还不知道汉中战局,王氏反而比他这个州牧先一步得知了情况。
“原来汝还不知道。那张修已经败了,而且是惨败。最糟糕的是,吾儿张鲁被困于南郑城中!”
刘焉听了此话,大吃一惊,还有点不相信。问道:“吾还未收到如此军情禀报,汝说的消息来源是否可信?张修真的这么容易就败了?”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亲卫禀报道:“启禀使君,汉中前线有紧急军情送达。”
“快快呈上来!”
刘焉匆匆阅读着那份呈上来的紧急军报,两道眉毛越靠越紧。
而后他两手一摊对黄氏说道:“真的败了。张修还向吾紧急求援,他还派杨任固守阳平关,要吾增派两万兵士前去支援。”
“里面没提到我儿张鲁?”
“提了,而且还是专门提的,说张鲁被困于南郑,而南郑囤积的粮草不多,必须尽快发援兵解围。否则很可能陷于敌手。”
黄氏突然一改桀骜的姿态,对刘焉叩拜道:“民女恳请使君速速发兵救吾儿张鲁!”
刘焉连忙将她一把扶起,连声劝慰道:“你我是何关系!还需如此大礼?汝儿就是吾儿,他有难某自当救援。汝只管放心,某这就督促诸将以最快速度向汉中发兵。”
刘焉看黄氏情绪缓和下来,又说道:“只是这发兵不是儿戏,尤其是这两万大军。不是如同汝带几十个徒弟出行云游那般简单。大军集结,各项辎重筹措准备,这些事再怎么加快,也需段时日。”
黄氏点点头道:“这些民女都懂,只要使君尽力而为,民女就已是感激不尽。”而后黄氏又突然问道:“那张修要杨任屯守阳平关,他自己又去干什么了?”
刘焉干脆将那封标有“密”字头的军情信笺递给黄氏,说道:“张修自己已退回汉昌。”
黄氏看完恨恨的说道:“这个张修明显居心叵测。为何他和他的亲信部将未被困在南郑,却独独将吾儿留在那了?在军情中,还专门提到这点,这其实就是要挟我等给汉中发去援军啊。最后他却只留部将杨任守阳平关,自己跑回老巢汉昌和阆中。”
刘焉沉着脸,点点头说:“这一点某也看出来了,现在我们是骑虎难下了,被张修绑到他的战车上了。早知今日,就应该如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