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莸牧髅袢丝谙虼舜Φ某中迫搿R彩窃跷裁茨苡涤惺虼缶脑颉
当下,不少人口将被迁移入朝廷直辖的“南阳尹”或是筑阳侯国。
冯宇眼见淮南战局稳定下来,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便以赵云为统帅,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他后,自己回了一趟筑阳。
这一次回来的目的,除了看望自己的妻妾,更重要的是安置迁移来的人口。筑阳城又增加了五万系统人口。
虽然因为袁术的战前征兵原因,导致这些人口中的壮丁所占比例较低。但依旧为筑阳带来不少兵源。
冯宇又新增了两个整编军团,其中一个交由典青统领,另一个则委任高顺为统帅。典青的大哥典韦现在并没有被委任为军团指挥使,他代替了高顺,担任独立陷阵营的营都尉。
冯宇认为典韦当下还是名武功超群的勇将,但并没有张辽那样能独当一面的将帅之能。所以需要典韦先在最适合他的职务上历练一番,方能成为军团统帅。
弩炮工坊已矗立在筑阳城中,但是训练出合格的弩炮手却还需要一段时间。弩炮不同床弩,使用起来需要一些技巧和门道,才能发挥其弹道学加持的精准优势出来。
近一年多来,筑阳的船坞中又下水了数十艘艨艟舰。这些筑阳国特有的艨艟舰,并不适合大规模运兵。每船还是只能额外搭载数十名步卒。
但它们是专门为水战而打造,船身小巧灵活,即使在河道狭窄之处,也能轻易掉头转向。冯宇也将它们都配置上内河水手。
这一日正是建安二年的正月初三,忙完各种事务的冯宇陪伴家人过完春节。他第二天就要返回淮南前线,要赶在正月十五之前,亲自去慰劳前线将士。
荀攸此时却上门求见,当然不是为了拜年,因为大年初一这些礼节都行过了。他带了一个人来见冯宇,不是别人,正是他那年轻的叔叔荀彧。
“文若,我们有多少年没见面了!”冯宇一见到荀彧便爽朗的高声叫道。
荀彧却是拘谨的向冯宇做礼道:“彧在此见过车骑将军。将军当年出义兵解我荀氏一族之危,彧感激不敬。”
“哎,文若兄。某知道汝现在为曹操供事。某是和曹操刀兵相见过,但某也救过曹操,而且如今某与曹操都是在为汉室效力讨贼。所以文若兄不用如此拘谨。”
两人又寒暄几句,便将话说了开来。荀彧也不似之前那般拘谨。他迅速将话转到正题上,对冯宇说道:
“不瞒车骑将军,我家主公曹操以一己之力抵抗汉贼袁绍。现如今已是独木难支,望将军给予一定支援,缓解我家主公的压力。”
冯宇诧异道:“豫兖战局某也时时关注,但都是经过几道转手传播来的消息。所以对此细节详情掌握的可能并不准确。虽然知道孟德是在与袁贼艰苦鏖战对峙,但没想道艰难到难以支撑的地步!如今既然文若来了,就请据实言明于我。”
荀彧叹了一口气,便将曹操与袁绍鏖战的真实状况原原本本的讲述给冯宇。
冯宇听完,心道:【原来如此,本以为曹袁战局会如同原世界历史一般,在官渡形成长期对峙之势,尽管曹操也打的艰苦,但同时也让袁军陷入进退不得,后勤补给困难的两难之地。现在按荀彧所说,则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第154章 曹操的困境
曹操自白马渡一战受挫后,便退至济水畔的封丘,试图在此再次阻截从白马渡而来的袁绍中路军。
但他还未等来袁绍军,便得到军情………袁绍的另外两路大军已分别从延津与濮阳渡过黄河。为防止东西两路袁军直接迂回围攻许昌,曹操被迫提前将主力退至鸿沟南岸的官渡。
官渡在许昌之北一百二十里处。虽然屯于此处的曹军主力仅一万五千人马,但依仗鸿沟阻隔,袁军即使兵力翻番也无法将曹军大营围困住。
袁军若是绕过官渡,直接对许昌进行围攻。一百二十里的纵深,加上曹军官渡大营的威胁,那也是不大可能的事。因为如此一来,难以保障围城袁军的粮草补给。
所以袁军能做的只能是与曹军在官渡对峙,另分偏师去奔袭曹军的粮仓……许昌。但连续几次对许昌的奔袭都以失败而告终。
许昌官渡一线部署着曹军主力。并且在这一带坚壁清野。屯田被毁弃,人口被撤离。攻袭许昌的袁军,无法在随身干粮吃完之前就攻克许昌,也无法在郊野的遭遇战中战胜悍将如云的曹军。
战局发展到此时,与原世界历史差别还不大。若照此发展下去,曹操即使不能如同原世界历史那般取得官渡大捷,也至少能与袁绍军对峙相当长时间。
但事情的变化就在于,原历史中,袁绍急于速战速决,歼灭曹军主力。所以将全部兵力集中一起,从白马渡过河南下。
结果,十余万大军被区区两三万曹军“粘”在以粮仓乌巢为中心,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最终因袁军补给线距离,补给量都远远大于曹军,而导致胜利的天平向曹军倾斜。
但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历史中。袁绍是三路大军渡河南下,西路沮授统领的袁军从延津渡河后,继续向西进发,一举攻克了鸿沟西南岸的故市,并将此做为西路军的粮仓所在。
东路审配统领的袁军从濮阳渡河,虽然未能攻克程昱亲自镇守的鄄城,但攻破了城外的曹军营垒,并用少数兵力封堵住鄄城四门,做长久围困打算。而后主力继续挥师南下,占据了定陶,以定陶做为东路军粮仓。
官渡乌巢一线的中路袁军虽然无法有效奔袭豫兖腹地。但以故市,定陶为大本营的两路袁军,却能将曹军腹地的一些城池,屯田之地覆盖在攻击半径范围内。沮授的西路军甚至可以随时从侧翼奔袭曹操的官渡大营。
而且此时的曹军主力八成被集中到官渡,许昌一线。其余地方兵力薄弱。即使曹军良将如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故市,定陶两路袁军的频频袭扰掳掠,他们也无可奈何。
由此,在近期这段相峙时间内,曹军腹地的屯田,聚集人口的城池陆续被袁军发现,遭到大量破坏,人口也被大量掳掠。
甚至在鸿沟南岸,沮授的西路军仗着近水楼台的地利,两次偷袭了曹军许昌与官渡大营之间的运粮队。还在许昌城附近郊野中,多次袭击豫兖各地向许昌输送粮草的运输队。
如此时间一长,无论是兵源补充,还是粮草征集运输,都让曹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面的官渡主战场上,袁绍堆积土山,对曹军大营加以弓射压制。还时不时的对曹营发起猛攻。
当下,曹军败像已显,曹操心急如焚,只能派遣荀彧来向冯宇求援。
此时,在筑阳城府邸厅堂内。冯宇对荀彧问道:“孟德希望某给他什么样的援助?”
“不知道将军手上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用?”
冯宇如实答道:“不瞒文若,某是刚刚用汝南收容的流民,新编了两个军团。但是这是刚刚编制成军的,还未加训练。要到能上战场做战的水平,至少需要四个月的训练时日。
如今,某治下除去守备各方的屯垦军,机动兵力就是四个军团。其中一个在淮南前线,一个在关中平原与并州袁军隔黄河相峙,一个做为筑阳的守备兵力。还有一个镇守汉中平原,因为汉中如今局势稳定,周边暂时也没有什么敌人,所以只有这个军团勉强能够调用。”
荀彧眨巴了两下眼,对冯宇说道:“那就恳请将军从关中东渡黄河出兵并州,对袁贼形成侧翼压迫之势,牵制住其后援兵力。而后将汉中那部军旅调至舞阳,再北上支援许昌。不知可否?”
冯宇略微思绪了片刻,答道:“某让华雄军团攻袭并州,以牵制袁军没什么问题。只是将汉中的徐荣军团,千里迢迢调到舞阳,而后再北上许昌。兜这么大个圈子…”
就在荀彧以为冯宇要托辞时,冯宇又接着说道:“这样耗费时间良久,只怕孟德也等不及。而且即使抵达许昌,也起不到非常大的作用。某认为不如换种方式。”
荀彧疑惑道:“哦?将军有更好的策略?敬请将军指点。”
冯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请问贵方是否在司隶河洛一带屯有驻军?”
荀彧点点头说:“之前为了防止袁军从河内渡河南下,从河南尹绕道攻击许昌后方。我军在孟津驻有三千兵力。不过依据现有战局来看,这股驻军已没有什么意义。曹公正打算将其调动到其它防区。”
冯宇急道:“万万不可。孟津这三千兵士有大作用!某打算让徐荣军团从汉中入关中平原,而后沿渭河东出潼关,从孟津北渡黄河,攻袭袁军后方!”
荀彧惊道:“如此千里孤军深入,这粮草如何为继?若遇大股敌军围剿,如何救援?这实在是太过犯险了吧!”
冯宇微微一笑,老神在在的说道:“这个,某自然心中有数。只是孟德他也得在孟津做好协助。”
荀彧见对方如此胸有成竹,便也不再顾虑。拱手说道:“这是自然,梁州军抵达孟津时,有何需求只管提来,只要我军能办到的,一定会竭尽所能来完成。”
冯宇又让人将贾诩唤来,双方四人又做了一番细致长谈,敲定各个环节的细节。荀彧方才做礼告辞冯宇,回去向曹操复命。
第155章 长江水战
建安二年的正月,即使是淮南地区,依旧春寒料峭。
长江岸边,一座袁术军营垒中,望楼上几个兵士正缩脖拢袖,无精打采的消磨着时光。随着一阵冰冷的北风,他们突然闻到一阵阵炖肉的香味,还有酒香。他们嗅着鼻子,口水馋的直流。
一个兵士嘟囔着:“你们看,汉军有酒有肉,俺们别说酒肉了,连粮都吃不上!用河蚌来代替口粮,那东西吃多了连屎都拉不出来!”
他的牢骚迅速引来了共鸣,你一言我一句的抱怨起来,直到他们的伍长看到远处来了一名将官,干咳一声,使个眼色,他们方才闭嘴。
百仗外的汉军营垒中,吃着肉喝着酒的兵士们也在谈论着。
“往年过年,上面都分下酒肉。今年在外做战,没想到还有酒肉可吃。”
“嗯,就是酒比往年少了好多。”
“呃,那是因为酒水都用来烧袁兵了,少了,自然每个人都分的少。”
“屁!那个烧酒和这种酒又不是一种酒,分的少是为了让你们不醉酒误事。即使不当值,这也是战场,要保持十二分警惕!”
一名赵云军团的队率刚说完此话,就听到望楼上的兵士开始惊呼起来,他以为是有敌来袭,三下五除二攀上望楼,向远处望去。
数百仗外就是长江,重重帆影布满了江面,两支船队正相向而行。兵士们从船只上旌旗一眼看出,其中一支船队就是在长江水道中横行多日袁军水师,而另一支船队中的大量船只却是兵士们熟识的筑阳艨艟舰。
原来,冯宇回到淮南九江郡前线的同时,令沔水水师近百艨艟舰顺沔水入长江,而后顺江而下,会合孙策的江东水师,伺机与袁术军水师决战于长江,夺回制江权。
在原世界,三国时期的寿春城地理位置并没有明确确定。只是依据相关县志和后来明清时代的古城遗址,被推定为大致是在后世寿县东边的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