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这些铁骑再次兜转马头时,并州步卒个个都已伏地乞降。在路另一边,聚成一团,蹲在地上的民夫也瑟瑟发抖。铁骑这才停止了杀戮,现场静止片刻,方才有人因为惊惧过度和疼痛难忍哭嚎起来…
这二十名俱甲重装铁骑,押着这只送粮队,带着百十车粮食向西南而行。路上,他们经过一个完全被焚毁的军屯,刚刚播种过庄稼的田地显然都被马蹄践踏过。
田间垄道上,还能看到倒毙在地的袁军屯垦兵士。他们知道,这一定是另外一支小队做的。
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一处临时营地前,这营地没有任何壁垒防御设施,甚至连帐篷都没有几顶。所谓营地就是个临时聚集地,显然这里面的人没打算呆多久。
除了这二十名重骑,还不时有其余小队押着战利品返回。也不时有斥候前来禀报新的情报,而后就有十几,几十骑飞驰而出。
华雄柱着大枪,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每当缴获的物资,俘虏的人员达到一定数量,他便吩咐人向后方的渡口转运一次。
“报!启禀将军。附近两百仗外,我方两名斥候发现对方斥候,未能接战,对方就已逃脱。”
华雄点点头,高声喝令道:“传我军令,拨一营的重装骑兵将这些人员,物资押回渡口大本营。留二十名斥候在此接应还未归营的弟兄,其余人等随某转移营地到他处。”
近两个多时辰后。带着强弩硬弓,扛着长矛橹盾的五千袁军步骑,列着行军队形,时刻防御着敌军可能的突袭,小心翼翼的抵达此处。但是,现场早就空无一人…
河东郡,安邑县府衙中。两名高冠华服的人正忧心忡忡的商谈着。其中一人是袁绍赵朝的河东郡太守郭图,另一人则是袁绍的外甥,赵朝并州刺史高干。
郭图开口直言道:“高使君,如此下去不行啊。仅靠这五千兵马,我们难以将冯宇军的华雄部咬住,长期以往,将使我河东郡山河糜烂。到那时,河东可以是一颗谷,一个兵都缴不上去!恳请使君调配更多兵马,特别是骑兵来围剿贼军。”
高干一皱眉道:“不瞒郭令君,如今整个并州,就这五千兵马是仅存的机动兵力。其余能调用的兵力早就给圣上调到豫兖前线打曹操去了!就这五千兵马,圣上本已打算将其调走。因为华雄来犯,以及某苦苦劝说圣上,方才得以保留下来的。怎么可能还拿出更多的兵力调到河东。总不至于要调豫兖前线的兵力回援吧!”
郭图又道:“如此,那我河东只能收缩防御,将人口,屯田兵都集中在几城屯守。只是如此一来,就要放弃不少已经春播的田地。势必影响今年的秋收。”
高干一听,连连摇头:“我们和曹操这一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并州的粮食万万不能短缺。豫兖前线七万大军的粮草补给,四州的粮税刚刚够,少了并州的粮食,那就要出现大的缺口。那是要出大乱子的,搞不好,我前线大军会因此而败!”
郭图叹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该如何是好?”
高干倒没有郭图这般心焦气燥,喝了口茶汤,心平气和的说道:“郭令君勿慌。前些时日,某已派快马飞驰豫兖前线,向圣上和沮授先生通禀此事。想必他们能拿出一个好办法来。这几日回复就应该到来。”
他的话刚说完,高干的一名亲兵便急匆匆的行入堂来。他在高干耳边嘀咕几句,又递给高干一封信笺。
高干将信笺反复几遍后,呵呵一笑,对郭图说道:“巧了,刚说到此事。沮授的回复就已来了,他给了我们几条对策。某认为此计甚妙!”说罢,便将沮授的信笺交给郭图看。
郭图看完,吸了一口凉气,说道:“尽然是要我们北结匈奴,西结张绣,还要同样在黄河岸边构筑营垒与华雄对峙。”
高干用略带敬佩的表情说道:“这沮授不愧我大赵执牛耳的谋士。几句话便说到点子上了。让某茅塞顿开。我河东与他三辅是同样的地形地貌,守军兵力也不相上下。他可以如此来抄掠我们,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还给他们。”
郭图点点头,接着他的话说道:“只是我们没有华雄那么多的精良骑兵。但匈奴和张绣有。只要得到这两方的相助,那么必然会攻守易形。我们不仅可以保全河东,说不定还能打垮冯宇的关中。确实是个好计。只是…只是这张绣好联结,毕竟他与华雄有杀叔之仇,但这匈奴,圣上早年还与他们有过过节。”
高干冷笑一声:“这世道,今天是盟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反之亦然。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多想想办法,总是能办到的。”
……
就在华雄于河东攻袭袁绍并州后方的同时。徐荣抵达了河南郡,河南郡就是汉廷迁都前的河南尹。
久经战乱的河南郡与紧临它的弘农郡一样,在袁曹开战前是个真空地带,本地人口缪缪,仅有几个本地残存的豪强宗部势力,他们都挂着郡县令守的头衔。但自曹操向孟津派驻三千兵马后,这里总体上,处于曹操控制之下。
第158章 流动的“大营”
朝阳刚刚升起,废弃的大汉故都……洛阳城的城郭剪影出现在徐荣眼帘中。他抬起右手做了个止步的手势,身边的侍卫令兵立刻策马向队伍外驰去。同时高声传令:“指挥使有令,全军停止前进!”
仅仅十几息的时间,随着陆续的口令声,偌大的行军队列,彪悍精锐步骑,全部静止了下来。
此时,从徐荣军团的队列中出来十几骑斥候。他们还带着犬只和鹰隼,向洛阳城中飞驰而去。不一会,就有斥候策马返回,向徐荣禀报道:
“启禀指挥使。在洛阳西外城洛水之畔,发现我梁州军别部营寨。他们说是在此专门等候我们军团的。”
未等他话说完,徐荣就带着亲兵卫队策马而出,让那报信斥候引导着,向那营寨飞驰而去…
这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营寨,大约就两三百人的规模。徐荣刚下马,就有一人从顶营帐中钻了出来,笑着拱手道:“徐荣将军,某在此恭候汝多时了。”
徐荣连忙还礼:“徐荣见过文和先生。”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贾诩。他将做为徐荣军团的监军参事,协助徐荣完成这次任务。
两人一番寒暄交谈后,徐荣有点疑惑的向贾诩问道:
“主公令我带兵到此处与文和先生会合,说是此处自有粮草补给。可是某这一路东来,发现河南郡粮田荒芜,人烟稀少。
曹操如今在官渡吃紧,想必那屯守孟津的曹军也无多余的粮草。那我们大军的粮草供应当从何来?不瞒文和先生,当下我军只剩下两日不到的口粮。”
贾诩微微一笑说:“某从上洛来,随身带了足够军团十日之用的粮草,十日之内还有大量粮草运来。”
徐荣的表情变的惊讶起来,又看了贾诩身后的营地,确实堆积有不少物资。问道:“先生从上洛过来,想必翻山越岭异常辛苦。而且随身只带了两三百人马,怎么做到携带如此大批物资的?”
贾诩伸出手指,指了指身旁的洛水河面。徐荣方才恍然大悟。
那河面岸边,停靠着三十几艘筑阳特有的维京船。想必,它们是从洛水的上游……上洛境内顺水而下。
从筑阳到上洛有便利的丹水水道提供运输,再走六十余里陆路,将粮草转运至洛水上游岸边。便能从此处顺洛水而下,用维京船将粮草输送的到河南郡。
另外,攻袭袁绍冀州后方时,还能掠夺一定数量的粮草。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冯宇为什么说不用忧虑粮草供应问题。
徐荣兴冲冲的说道:“既然粮草不成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前往孟津,与孟津的曹军会合。而后渡河攻袭河内。”
贾诩捋捋须髯,笑道:“不,我们还要等我方一股部队前来,另外我们也不仅仅是从孟津渡河发起攻击,那样我们攻掠的范围仅限于河内,那样战果就太小了。”
徐荣明白贾诩的话。人要吃饭,马也不能光吃草,还要随军带着马料。这样若以孟津为粮草基地和大本营,他的骑兵攻击范围也就覆盖到河内郡,再远就力不从心了。
虽说可以通过劫掠对方物资来解决,但对此过于依赖,就有点靠天吃饭的意味了,风险极大。若对方坚壁清野,或一路上恰恰没碰到一个可以劫掠的目标呢?
若是不以孟津为本营,将大本营北移和东移。那就又拉长了补给线,后勤补给的问题又回来了。而且没有曹军兵力协助守营,以及看护后方,风险也极大。
贾诩看出徐荣的疑惑,不等他发问便主动解释道:“我们要在此处等的,便是前些时日,到南方助战江东水师的那些维京战兵…”
徐荣毕竟头脑灵活,贾诩话刚刚说到这,他已然脱口而出:“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们要以船队做为黄河河道上的流动大营?”
贾诩含笑点点头道:“徐荣将军果然机智。”
此时,一个令兵突然进帐,上前禀报:“报!启禀监军,曹军孟津守将徐晃前来求见。”
贾诩说道:“他来的正好,某正好有事要找他。速速请他进营入帐”
……
徐晃眉头紧皱,在对方令兵引领下,大步流星的向梁州军营帐行去。他看到道路两侧,那些甲胄兵器精良的梁州军正忙碌着,他们似乎在搭建新的营垒。他心中不禁思绪万千…
大战开始的时候,他被曹操委以重任,带三千精兵驻守孟津,严防河内袁军从此处渡河进入河南郡,威胁许昌的左翼。
徐晃日夜期盼着袁军来攻。这样的大战对于徐晃这样的武将而言,是扬名和显露才能的绝佳机遇。他可不想虚度时光,白白错过这样的机会。
谁知,河内的袁军毫无动静。他在焦虑中度过了这段平静,又毫无作为的时日。
后来,徐晃得知沮授已从延津渡河,攻克故市,与许昌左翼已然近在咫尺。那这孟津的防守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他满心期许的等待着主公曹操将他调到官渡主战场。
后来调动的军令真的来了,他正满心欢喜的准备撤营移兵时。又一道军令下来,让徐晃郁闷不已。那军令要他继续屯守孟津,并与前来支援的梁州军会合,并且还要听从梁州军主将的调配。
当下,徐晃与贾诩,徐荣三人在帐中坐定。徐晃拱手说道:“某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会合贵部。二位有何需要差遣的,尽管道来。”
贾诩立刻应道:“当下,有件事要请徐晃将军应允,就是从孟津调两千精兵至成皋。某断定,袁军必然会试图从此处进入河洛,来威胁我后方的洛水粮道。此外,成皋将是我军船队的补给基地。”
徐晃听到此话,疑惑道:“必然?阁下说话这么肯定?”
贾诩胸有成竹的说:“确实必然,而且还会是重兵来袭,所以成皋仅仅将军的兵力还不够,我方也会将两个步兵营留此屯守。”
徐晃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答应道:“阁下放心,某即刻调兵前往成皋。那袁兵不来则罢,来了要他们有去无回!”
第159章 不姓刘
即使阳春三月的时节,地处并州北部的云中郡依旧寒风劲吹,冬天似乎不愿轻易离去。
云中郡自汉廷崩坏以来,就和邻近数个郡县一样,一直被南匈奴所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