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末世录-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中郡自汉廷崩坏以来,就和邻近数个郡县一样,一直被南匈奴所占据。它的治所……云中城中的街道上倒是热闹非凡。农牧民在此进行着各种互市交易。
牧民里大多是属于匈奴杂胡别部,少量匈奴屠各胡本部,汉人。农民基本都是匈奴屠各胡本部,汉人。
南匈奴屠各种本部内附汉廷已逾百年,习俗已与内地汉人风俗相差不大。汉语也几乎是人人皆会,匈奴语反倒没多少人会了。
街道上突然行来一队车舆,前方还有匈奴步骑为其开道。两旁民众纷纷避让。这是中原新立的“大赵”朝派来的使者。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河东郡太守郭图本人,他将河东交给高干后,亲自来云中游说匈奴新单于呼厨泉,试图说服他联合袁兵南下攻掠关中。
云中成府邸中,宾客席地而坐,侃侃而谈。郭图给出了袁绍的条件……事成之后,割并州北部五郡,雍州北部三郡给匈奴自立。同时还答应每年给匈奴提供十五万斛粮食。
呼厨泉没有立即回应郭图,而是先将其礼送出去,安置到驿馆之中等待消息。这才在堂中与诸部首领商论起来。
大多数部族首领都认可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唯有铁弗部首领,同时也是匈奴的右贤王刘去卑表示反对。
呼厨泉的侄子,左贤王刘豹嚷嚷起来:“右贤王,为什么要反对?我们匈奴人已衰落数百年,这可是我们匈奴再复草原荣光的大好机会。”
刘去卑不紧不慢的说道:“什么重复草原荣光?在坐的诸位,要你们再去漠北放牧,过那逐水草而居的日子,你们愿意去吗?别说你们,除了现在还在游牧的别种别部,屠各种匈奴部的民众们,还有几个会放牧?还愿意去漠北游牧?就算你们愿意去,你们斗的过鲜卑人吗?能从他们手中抢夺过来领地吗?”
他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竟被驳的哑口无言,一时无人能够反驳。
刘去卑继续说道:“我们虽然都是匈奴单于冒顿的后人,但我们也姓刘,身上或多或少和汉室有着血缘关系。如今看到外姓谋反汉室,岂有帮助外人之理?再说,我们匈奴也不是个单一种的民族,如何恢复到几百年前的状态,如何与鲜卑这些…”
呼厨泉突然打断他的话道:“够了!我们是匈奴人,即使搬出草原,农耕为生依旧是匈奴人。马关在牛圈里也成不了牛。我们这些单于王室身上是有些汉室女人传下来的血脉,但即使按汉人规矩,咱们也不姓刘。这都是汉朝皇帝封我们的姓。当然你刘去卑除外!”
呼厨泉这话中有话,在坐众人当然知道呼厨泉什么意思。
刘去卑与其余匈奴贵族不一样,别人都是因为历史上汉匈长期和亲的原因,在母系血缘上和汉室沾亲带故。
他却是在母系,父系上都和汉室有血缘关系。若按血统论,这刘去卑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他的母系自然和其他匈奴贵族一样,源自于冒顿单于时代就开始的和亲。
但他的亲爷爷就是度辽将军刘进伯。乃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沛献王刘辅的六世孙。刘进伯北伐匈奴被俘,就此长居塞外。娶铁弗部君长之女为妻,生尸利,尸利生去卑。
刘去卑见呼厨泉话说到这份上,叹口气便不再言语做声。
谁知,呼厨泉依旧涛涛不绝道:“不过你刘去卑有一句话说对了。咱当然不会蠢到和那些鲜卑胡虏抢那苦寒之地,当然也不会再去过那漂泊放马的日子。而是要像秦国,汉国一样问鼎天下,横扫,一统九州。这是我匈奴人万世之伟业。”
堂中众人顿时对呼厨泉的豪言壮语欢呼起来。这更让呼厨泉意气风发,说出更大的话来:“等我们征服统一了九州,我们还要降服鲜卑人,乌桓人,让他们也成为臣服于匈奴的别部。重新征服我们的故土—万里草原。苍穹之下,都将是匈奴人的土地。大地女神—休屠各会庇护我们完成这一伟业。”
各部君长的情绪也被他调动起来,除了刘去卑,纷纷站立起来,打着拍子,齐声呼喝起来。
呼厨泉最后喊道:“传我王令,即日起,各部集合,整军备战。择日沿黄河南下,进取河东关中!”
……
黄河岸边,在震天的战鼓号角之声中。大批兵卒持刀拿枪向华雄军团的渡口营垒涌去。此时,营垒中仅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辎重兵营屯守。华雄与两千铁骑不在营中。
原来高干,郭图获得呼厨泉的首肯出兵后,便在夏阳黄河对岸渡口十里外,又扎一座大营,屯步骑数千。当大营构筑好后,就从营中出兵攻袭华雄的渡口营垒。
渡口营垒中寂静无声,直到袁军接近营外壁垒三十仗时,方才有密集箭矢从营中射出。袁军以橹盾为墙,缓缓向营垒靠近。但是离盾墙远的,出了抛射盲区的袁军兵士依旧不断有人被流箭所伤。
袁军也毫不客气的开弓还击。箭矢如同夏日骤雨般向汉军营垒中倾泻而去,至于什么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袁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接近了壁垒。一声号令,橹盾构成的盾墙突然打开,从后面涌出大量的兵士,迅速的向上攀爬。
当这些兵士们登上壁垒才发现,壁垒后是条宽数仗,深仅不到两尺的宽浅壕沟。壕沟底部站着成排持盾拿枪,身着精良铁铠的兵士。他们的大盾上插满了箭矢,看来刚才的袁军弓射,几乎都被对方大盾“接”住了。
这些站立在壁垒顶部袁军兵士,在电光石火间就遭遇到密集的枪矛捅刺。无数的矛刃自下而上向他们捅来,这个角度的攻击,盾牌根本不起作用,他们身上的甲胄也挡不住对方枪矛,于是被成片成片的刺倒在地上。
袁军退兵的锣声响起,他们承受不起这个伤亡。更重要的是袁军斥候发现,华雄的铁骑正在赶回。
第160章 匈奴来了
华雄回师渡口营垒后,便带着一营重骑来到袁军河畔大营附近。数千人的袁军见到这区区五百重骑,也如同老鼠遇猫一般龟缩在营垒中,闭门不出。
华雄策马围着袁军营垒缓缓行走,心中却盘算着袁军的企图。
袁军此举,虽然能在黄河岸边吸引住自己的兵力,致使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的深入河东腹地。
但如此一来,营垒中的袁军的粮草补给如何解决?在骑兵上占绝对劣势的袁军,很容易让营垒被对方游骑封锁住。
华雄突然心念一动,一种担忧涌上心头………难道袁军要调集官渡前线的铁骑回援河东?
华雄随即打消了这种顾虑,此时官渡战场应该到了最关键时刻,袁绍绝不会因小失大。而且,豫州与河东之间路途遥远且险峻难行,远水解不了近渴。
华雄最终决定……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将这河畔的袁军大营围困封锁起来再说。他动用了一个营的轻骑飞羽和一半的斥候,日夜在袁军营垒外游弋警戒。
若是袁兵有运粮队前来,或有队伍想从营垒中撤出去。那么十里外的华雄大营中,会立刻有重骑前来堵截追击。
同时,华雄也加强了周遭的斥候侦查警戒,以防万一。
虽然这样一来,华雄再无精力袭扰并州河东腹地,但若能最后吃掉这几千袁军,那也是相当大的战果。
……
这一日正午,华雄大营中的兵士正在用着午饭。尽管骑兵们不再执行外出袭扰的任务,但依旧人人重甲在身,即使战马也鞍甲不离身。
突然一声尖锐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正吃饭的兵士们齐齐顿住了手中碗筷。接着又是一声尖啸传来。这是大营外围斥候发出的警戒信号。
不等将官下令,在一片噼里啪啦声中,兵士们将碗筷丢在粗木板条桌之上,向着各自的战马奔去…
三十名重骑在旷野中策马飞驰,他们是出营搜寻队伍中的一股。猛然,两名斥候从一片小树林后转出,向他们策马飞来。看上去,这两名斥候都已受伤,浑身血污。而且每个人铠甲之上插了至少五六支箭矢。
重骑立刻迎了上去,那两名斥候其中一人似乎已耗尽气力,刚被与重骑相会,便虚脱般从马鞍上滚落下来。另一名斥候也有气无力的喊道:“快,快去通知指挥使,匈奴,匈奴人来了!”
他的话刚说完,从小树林背后又传来群马奔腾之声,上百匈奴战骑正奔涌而来。重骑们立刻策马上前,将两名受伤斥候挡在后方。他们纵马挥鞭,开始加速。
如同三十座铁塔般的重骑让匈奴战骑也是吃了一惊,但他们立刻恢复了镇静,纷纷取下弓具,弯弓搭箭。借着马势向对方密集射出上百发利箭。
射出的箭矢有马速加持,威力极大。只是那箭簇的材料却不怎么好。射在重甲骑兵的重铠上时,因为箭簇材料比铠甲“软”或“脆”,不是箭簇断裂,就是箭头被瞬间压钝而无法射入铠甲。箭矢在一片叮叮当当声中,被弹落在地。
这种状况让匈奴战骑也很是意外,他们微微一愣的功夫,重甲骑兵已与他们是近在咫尺。三十支马槊齐齐向前探出,匈奴骑兵还没反应过来,在他们最前方,就有近二十余人被马槊生生贯穿身体。
匈奴骑兵都是轻质皮甲,有的甚至没有着甲。有支重骑马槊甚至刺穿对方战马的脖颈,而后刺入后面匈奴骑兵的身体。将人和马穿成一串。
捅出马槊的重骑们,又将五尺长的狼牙棒抄在手中,继续冲杀。
“砰”的一声闷响,一名匈奴骑兵已被狼牙棒打落马下。他的胸前肋骨断裂大半,胸腔中的脏器全部震裂,落下马的他还没来及吐口鲜血,就被铁蹄踏碎了头颅。
另一名匈奴骑兵拼尽全力,挥动手中马刀,向身边奔驰而过的重骑右肋狠狠砍去。而这名重骑正挥舞狼牙大棒抡砸他左边一名敌骑。
只听当啷一声金属撞击的脆响。重骑身上的甲片被斩断一串,锋利的刀锋将铠甲后的衣襟以及衣襟下的皮肤,也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
电光石火间,两人已经错马而过。但是匈奴骑兵突感脑后生风,对方回抡的狼牙棒已击中他的后脑。两眼一黑便昏死过去,掉下马来。若不是两马背向相离的速度差,这一棒定会将他后脑击的粉碎。
当三十重骑与百余匈奴游骑错马而过,地上已多了三十余具匈奴骑兵的尸体。此时,远处又有几股华雄军团的铁骑向此奔来,残存的匈奴骑兵中响起一声呼哨,便向远处奔逃而去。
这些重骑也未加追赶,其实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匈奴骑兵的速度要高于冯宇军的重骑不少。
这一次遭遇战,也是重骑捡了对方不知敌情的便宜,否则定会扬长避短。即使不能重挫这些重骑,也至少能保证自己不会受这么大的损失。
“找找,有没有活口!”此时,重骑中的将官高声说道。骑士们随即跳下马来,翻动着满地的匈奴尸体查找起来…
大营中,华雄瞪眼看着两个匈奴俘虏。他们被绑在木架上,浑身都是被皮鞭抽打,以及烙铁灼烫的伤横。
在一番严刑拷打后,他们终于一五一十的将实情全部吐露出来。
华雄这才知道,数日前,匈奴单于呼厨泉,左贤王刘豹带着八千匈奴步骑沿黄河南下。其中仅仅骑兵就有五千骑之多。今日重甲骑兵所遭遇的敌骑,仅仅是匈奴的一个前锋小队。
听完这些,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