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也赖紧紧的握着石小凡的手:“兄台义薄云天,我大辽上下均感大德!只是石兄适才何故哭泣?”

    一听这个,石小凡表演时间又开始了。他捶胸顿足,一副死了人的德行:

    “我对不起萧兄,对不起大辽百姓啊。官家说要取消岁币才肯结盟,我是伏地磕头,数次以死相谏,官家这才答应岁币银十万两不变,但绢布只能给五万匹。”

    萧也赖这才发现,石小凡额头高高凸起,定然是冒死以谏的结果。就连旁边耶律方才,也是惊甚莫名。

    大好人啊,石小凡这种义气为重的好人哪里去找。没想到大宋竟然也有如此够义气的好汉,萧也赖暗暗发誓,一定不会辜负自己这个好兄弟。

    “石兄快快别说了,你能挽救我大辽免与战火屠戮,依然是泼天大功了。至于区区岁币,我自会回去禀告我家大王,料得大王也会应允。石兄,你为兄弟做了这么多,兄弟着实心中有愧。”

    石小凡拍打着他:“萧兄哪里话,你我兄弟一场,自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第十六章 大理寺评事

    好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多好的一句话,到了石小凡这里就彻底变了味。

    萧也赖对于岁币的事是一口答应,他作为大辽使者入京,拥有临机专断之权。

    本来他是来要增加岁币的,可是到最后反倒是岁币减半了。原本银十万两,绢布二十万匹。摇身一变,成了银十万两,绢五万匹。

    银子,始于两汉,兴与明清。在大宋,银两尚未作为主流货币,所以和绢布一样是非常保值的。

    饶是如此,大辽岁币已经减半了。不过萧也赖并不担心,因为他至少避免了大辽开战的命运,这才是大功一件。

    要知道,此时的大宋战斗力虽然很渣,但就怕会出现一两个名将或者寇准之类的名臣。还有加上西夏这个变态的战斗力,如今风雨飘摇的大辽万万不是敌手。

    西夏一旦联宋,大辽危矣。就算这次任务没完成,岁币还减半了,回去萧太后不但不会惩罚自己,反而会大肆奖赏。

    接下来就是等大辽朝廷那边的消息了,萧也赖让耶律方才起草了一份文书,星夜兼程送到大辽,将东京生的事告诉萧太后,请萧太后定夺,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萧也赖答应岁币减半了,礼部员外郎薛昆这只变色龙脸上的笑容立刻又回来了,对辽朝使者们是笑脸相迎,热情如火。

    国信所,石小凡和萧也赖对酒当歌,一片和谐。王震和薛昆在一旁陪酒做饮,契丹人豪放,喝大了以后萧也赖和耶律方才几个挽起袖子就要到场下跳舞,谁都拦不住。

    契丹人的舞蹈更类似与原始部落的战斗舞蹈,又有点像是蒙古的摔跤舞,他们甩开膀子晃啊晃的表达心中的热情。

    “石兄,一起来跳啊!”萧也赖热情的招呼着。

    石小凡终于现,这些蛮夷也不是一无可取。如果他们肯与大宋和平相处,其实这些人反而更质朴一些。

    萧也赖他们几个热情洋溢,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打仗,他们更热爱和平。

    蛮好玩的,石小凡便拽着王震一起下去跳了。薛昆自认为是读书人,有辱斯文,高低不肯下场,石小凡骂了句“酸儒”也只好作罢。

    石小凡本就是个人来疯,这萧也赖倒是颇合他的脾胃,几人在台下载歌载舞。鬼知道萧也赖他们嘴里喊着些什么玩意儿,石小凡高兴的时候也跟着哼哼几句,却全然不解其意。

    薛昆却听得出来,这是契丹人打猎或者放牧时的歌词,什么雄鹰穿越朵朵白云看到了天上的女神在洗澡,地上的马儿不如契丹的汉子健壮云云

    但是在崇政殿,朝会上的群臣却纷纷向石小凡开炮。

    监察御史张茂深信他的后脑勺被人开了瓢就是石小凡这厮所为,所以这次抓着把柄咬死不放:“陛下,石管勾斯文扫地,整日与那几个契丹使者在国信所乌烟瘴气,饮酒高歌,这岂非丢尽我大宋颜面。”

    有人带头,受过石小凡伤害的御史李德和寄禄官刘文正立刻暴走了。

    二人罗列罪名乃是拿手好戏,要命的是他俩罗列的那些罪状确实也是石小凡干过的,实锤了。

    比如,在国信所着蟒袍的旧账又被翻出来了。与辽使在樊楼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事、手下仗着石小凡淫威扇店小二耳光的事,他们却不提来福挨打。

    其实最近石小凡低调的很,俩人实在抓不住什么把柄了,又把他以前那些臭史给抖出来了。

    什么偷看张寡妇洗澡,那个谁忠勇侯藏在猫耳朵巷子新纳的小妾院子里晒得香帕抹胸被石小凡盗走拿到大街上显摆、斗蛐蛐输了把对方脑袋开瓢的事不一而足说了个没完没了。

    朝堂上忠勇侯听的脸上是青一阵白一阵,牙齿咬的咯咯响。那次若不是石元孙给了两处铺子才摆平这事,忠勇侯早就打将上门来了。

    这么一个混蛋玩意儿,有什么资格任管勾官一职。

    张茂一挑头,加上刘文正和李德三人唇枪舌剑,豁出去了。有本事这石小凡再把自己揍一顿,这管勾一职必须给撸了下去。

    石元孙更是羞愧的无地自容,就连赵祯脸色也沉了下来。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殿尾一人站了出来:“陛下,大辽使者此次入京实为岁币而来。多亏石管勾从中斡旋,如今辽使已应岁币减半,想是石管勾之功不可没。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管勾既然已经痛改前非,又如何做不得这国信所管勾?”

    众人回头一看,一个年纪不大的家伙拿着笏板笔直的站在堂下,此人言语清晰,谈吐得体,正是大理寺评事包拯。

    监察御史张茂大怒,你一个小小的大理寺评事,有什么资格在朝堂上大呼小叫。

    “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张茂认得是包拯,他故意这么问,就是想给他难堪。

    包拯面不改色:“下官大理寺评事,包拯。”

    张茂冷笑一声:“哼,一个小小的评事,如何入得大殿在朝堂上吆五喝六。”

    “是朕让他来的。”赵祯冷冷的道。

    张茂一愣,方知适才说错了话,慌忙躬身道:“臣知罪。”

    原来这大理寺评事不过区区九品官,是没有资格入朝听政的。是石小凡上书,说此人可堪一用,若是大辽答应岁币减半,则大宋需同样派使者入辽。

    包拯早就对岁币一事不满,他昂然道:“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岁币,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石管勾能为朝廷节省一半岁币,实乃功不可没。”

    此言一出,群臣跟着纷纷点头。这败家子不管人品如何,他可是真的让大辽岁币缩减了一半。

    石小凡之所以推举包拯,是因为历史上庆历五年(1o45年)八月,包拯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完美的完成了使命。

    这次萧太后若是同意岁币减半,包拯需随从萧也赖一行入大辽回礼。思来想去,石小凡觉得包拯是最佳人选。

 第十七章 包拯

    而此时的包拯,一个小小的大理寺评事,他是没有见过石小凡的,只是听说过其名。

    在包拯眼里,一个声名狼藉的败家子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因为他深谙这个世道,传言往往不足为凭,眼见才是为实。甚至有时你眼里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

    他能来这大殿,并非知道是石小凡推荐。只听说是官家宣召,入朝听政以后,闻听几个御史参奏,一向刚直不阿的他忍不住站了出来。

    包拯虽然官职不大,仁宗对他的印象却颇为深刻。

    后宫嫔妃刘氏之父,借女儿之名横行霸道。不同于石小凡的花样作死,他是真在作死。

    刘氏之父竟然酒后侮辱侍女,侍女不从,怒而拔剑之,此事惹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仁宗顾念刘氏之情,将刘氏之父弄到大理寺,本想恕其死罪。

    就是这个包拯上书力主极刑,大理寺卿也是个正直人物,被包拯感动,联名上书弹劾。仁宗无奈,斩之,刘氏失德,逐出后宫。

    所以石小凡推举包拯为使者入辽,赵祯是一口答应。

    包拯针锋以对:“百万岁币,对而今岁币减半。试问各位,谁能做得到?反正我包拯是没有这个本事,辽使就在在国信所,若是有谁认为石管勾难堪大任,诸位不妨取而代之试试。”

    此言一出,群臣怯怯。对付契丹人,他们是没这个胆子的。

    包拯得理不饶人:“张监察,要不你做这个管勾?”

    张茂一脸尴尬:“这个,老夫我……”

    “刘寄禄,还是你来?”包拯目光转向刘文正。

    刘文正吓得双手乱摇:“不不不,我怎、我不能……”

    “要不就李御史吧。”包拯指着李德。

    李德干脆吓得跪在了地上:“陛下,臣无德,难堪此任。”

    包拯环顾四周:“这么说,是没人愿意了,陛下,国信所梁管勾待客有道,促我宋辽兄弟之谊长存,理应褒奖。”

    这就彻底变味了,原本是弹劾石小凡的朝议,摇身一变成了这败家子的庆功大会了。

    张茂等人心有不甘,却无奈何也。

    包拯的从容应对,据理力争,给赵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石小凡这个败家子,倒有几分识人之能。

    “好了,包拯留下,众人散朝吧。”赵祯一挥手。

    张茂等人看包拯的眼神如欲杀人,石元孙却感激涕零,居然会有人为这个小畜生说话,这倒是大出意料之外。

    赵祯将包拯留下,就是想询问他出使辽国的看法,包拯只回了七个字‘不卑不亢不示弱’。

    赵祯大加赞赏:“对,朕和石管勾就是这个意思,不卑不亢,以免惹起辽国反弹。毕竟是岁币减半,大辽那边肯定会有许多人不服,但咱们也不能示弱,看来石管勾推荐你做这个辽使是选对人了。”

    包拯一惊,这才恍然:“陛下,是石管勾推举的臣?”

    赵祯点了点头:“嗯,朕也有些奇怪,你二人有交集?”

    包拯摇了摇头:“臣未见过此人。”

    赵祯大为奇怪:“这就怪事了,那他如何得知你的?”

    石小凡在国信所浪了一天,终于想起许久没有回府了,这日与萧也赖掷完骰子,闲来无事带着旺财来福几个狗腿子回去了。

    自从上次店小二的一巴掌,来福和旺财几个老实多了。

    他们对于这个花样作死的小公爷着实不解,怎么自从当了这个管勾,反不如以前逍遥快活了。

    “小公爷,这管勾官一点儿也不好。”回府的路上,来福心有余悸的说道。

    旺财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正是,小公爷,自从你疾疯病好了以后,咱们许久没去醉杏楼了。”

    这个,醉杏楼是京城有名的青楼。以前石小凡是经常去找姑娘喝花酒,现在嘛,要不去看看?

    石小凡内心作着斗争,自己虽然不改本色,但找青楼姑娘这事以后是万万做不得的了,本官要上进。

    当然,对这几个狗腿子不能这么说。

    “嗯,改天再说,本官的名声不能玷污了。”

    旺财和来福面面相窥,小公爷什么时候在乎过自己的名声了?

    谁知接下来石小凡又道:“要找,就找最漂亮的。醉杏楼那些个庸脂俗粉,没兴趣!”

    旺财和来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