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0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大的篇幅来记叙这片《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范仲淹这篇名作,即便是放在现代,依旧是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西夏使者尖脑袋里兀到达东京城的时候,正是范仲淹这篇千古名作岳阳楼记问世的时间。

    此文一出,立刻在东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学堂顽童,无不在争相传颂。

    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没有见过岳阳楼,却把一座岳阳楼给写活了。

    西夏使者的到来,宋廷自然明白他们的目的。

    赵祯并未宣召接见他们,这让尖脑袋里兀一行人,急的是抓心挠肝。

    宋廷不肯接见,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宋廷的人,压根不接受使者的和谈。

    加倍让尖脑袋里兀担心的是,就算是他们把占据的土地归还给大宋,怕大宋也会不依不饶。

    毕竟强大如斯的大辽都被灭掉了,如今的西夏又如何能保全。

    如果宋人一心想吞并西夏,那接下来的亡国命运,就该轮到自己了。

    西夏又和大辽不一样的,他们的国主赵谅祚年幼,朝中政权把持在没藏讹庞的手中。

    此时的西夏比起大辽来,更是毫无战斗力可言。

    若是宋军灭掉大辽之后,反手开始进攻西夏,以宋军的战斗力,谁人能挡得住。

    当年石小凡七日连克十一座城池的噩梦,还萦绕在众人的心中。

    且不说别的,西夏国力昌盛之时,以赵元昊的能力都挡不住宋人的进攻。

    如今若是谈判不成,整个西夏更是找不出一个能与大宋一战的人来。

    西夏使者们进宫不成,只好去求宰相范仲淹。

    可惜,范仲淹的府门也是紧闭,谢绝见客。

    尖脑袋里兀等人,都在范府门口。

    这些奇装异服的西夏人,立刻引起了东京城百姓的主意。

    人们窃窃私语,纷纷对其指指点点。

    “里兀,怎么办,这范相公好像也不想见咱们。

    难道说,咱们这次跋山涉水而来,连宋廷的人都见不到么。”

    一名随从急问道。

    尖脑袋里兀也是彷徨无计,若是石小凡在,他倒是可以求石小凡。

    可谁知这个老熟人还在辽北,此时的他也实在是无计可施:“等,咱们就等在这范府的门口,我就不信,堵不住他范相公。”

    众人正商量着,范府的大门打开,一个家丁探出头:“诸位是夏国来的使者把,我家相公有请。”

    范仲淹邀请,尖脑袋里兀等人闻言登时大喜,他们对着家丁一拱手:“有劳了。”

    家丁打开门,引着众人进了府。

    当朝宰相的府邸,那也是相当气派的。

    尖脑袋里兀一行人也不禁暗暗赞叹,宋人富庶繁华,一至于斯。

    窗明几净的玻璃,雕梁画栋的走廊,还有干净的石板。

    家丁引着众人来到了府上,此时的范仲淹正在挥毫泼墨,写的,正是他的那篇名作…岳阳楼记。

    s:本章篇幅稍长,并未有水文之嫌,只因笔者实在喜欢岳阳楼记这篇名作。

    欢迎在咪咕阅读看我的新书《大明逆子》,新书改进了老书中的一些弊端,绝对精彩。

    历史爽文,不容错过。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西夏使者

    像是西夏使者尖脑袋里兀这种粗鄙的家伙,他是不懂这些东西的。

    看到范仲淹在那挥毫泼墨,他也只会表面上配合一下:“好书、好书,好字、好字。”

    实际上,他一句都没看懂。

    范仲淹停笔歪头:“夏使可懂诗文?”

    这一下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尖脑袋里兀只好摇摇头:“不懂,只是看起来范相公很厉害的样子。

    在下就感觉很佩服,很厉害。”

    原来是个粗人,范仲淹心中暗笑:“夏使远道而来,想是为了边关之事吧。”

    尖脑袋里兀点点头:“很是很是,我们少主颇为内疚,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实属误会。

    乃是我们西北大将黎子明擅自行动,破坏了我辽夏两国的关系。

    我家谅祚少主已经将黎子明斩杀。

    我们大夏国可将屈野河以西的地归还给大宋。

    我家少主还说了,此次误会,对大宋深表歉意。”

    “误会?”

    范仲淹冷笑一声:“那还真是好大的误会,麟州乃我西北要地。

    你们夏国不顾两国盟约,擅自用兵侵我国土,岂能是一句误会就算了的么。

    夏使啊,你要知道,当初他们辽国侵我宋土,说的也是误会。

    就连他们说的话,都与你一模一样。”

    外交话语不必说透,点到即止。

    尖脑袋里兀和随行的西夏人员脸色变了,他们知道范仲淹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大辽侵宋,也是打着误会的幌子。

    结果呢,引起宋辽大战,整个辽国都被吞并了不说,辽皇帝耶律宗真都投降了宋人。

    耶律宗真那可是大辽国皇帝,和赵元昊并驾齐驱的人物。

    论综合国力,西夏都是最弱的。

    人家大辽入侵大宋,就因为误会而灭了国。

    如今这西夏又来入侵,范仲淹依旧是跟他说的是误会。

    摆明了,大宋就想吞并你西夏。

    从赵祯不肯接见西夏使者,就可见一斑。

    大宋,一统九州势在必得了。

    尖脑袋里兀的额头冒汗:“范相公,我们可称王,能否保留我西夏军事自治?”

    这算是认怂了,毕竟西夏孤儿寡母的。

    他们不想开战,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范仲淹只是笑笑:“夏使想来是误会了,我们大宋并未对你们西夏做出什么。

    你们如今便已经称王,至于什么军事自治,老夫我听不明白夏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大宋,并未与你开战啊。”

    对啊,大宋现在还没打你。

    你这话说的,赵元昊时期,就已经对宋称王不敢称帝了。

    你现在再来问问我,说什么保留你西夏军事自治。

    范仲淹又不傻,肯定不会中你的计。

    现在大宋的兵力还在辽北,短时间内调不出手来对付你西夏。

    西夏占了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大宋一直沉默,并未有任何的表示。

    正是这种可怕的沉默,让西夏有些坐立不安。

    等他们得知大辽战败的消息,加倍的惶恐起来。

    于是,没藏讹庞让尖脑袋里兀再次的出使大宋。

    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探探大宋的口风。

    谁知,人家宋皇帝赵祯压根就不理你。

    你来了,我就不见面。

    皇帝不宣召,也不对西夏开战,这是最难受的。

    只是从范仲淹模棱两可的口中,得知这大宋威胁的意味甚浓。

    可这也不能表明,大宋是战还是和的意图。

    如果大宋想战,灭掉大辽后转手就对付西夏。

    那西夏得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

    趁着大宋无暇西顾的时候,先对大宋开战。

    但这样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万一大宋压根就没有吞并西夏的意图。

    此时你对大宋开战,一来不占理,二来等于是捋虎须。

    如果按兵不动,此时主动把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还给大宋。

    万一大宋就是想开战,不管你现在道歉不道歉,不管你归还归还,他们就是想灭掉你。

    那西夏此刻岂不是多此一举了。

    所以使者来宋的目的,就是想探探大宋的口风。

    可谁知,宋辽关系破裂,宋夏的蜜月期也没了。

    两国的关系,再次的进入冰点。

    自始至终,范仲淹都没有跟尖脑袋里兀说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大宋对于西夏的态度如何,范仲淹也是捂的极紧。

    尖脑袋里兀知道,再在东京城待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于是,他只好带着使者灰溜溜的回去了。

    西夏似乎在走大辽的老路,国内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对宋宣战,先下手为强。

    另一派主张示弱,先把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还给大宋,使得大宋没有开战的理由。

    那个宋皇帝不是号称以仁为本么,求和认错,占领道德制高点。

    把占领的土地乖乖还给大宋,以最低的姿态面对他们。

    这样的话,宋人就没有借口出兵了。

    不同于大辽的主战派思想,在西夏主和派占据了主流。

    最重要的是,没藏讹庞根本就不想开战。

    还有赵谅祚的母亲,没藏狼花也只是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是以,西夏很快就归还了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土地。

    西夏人本以为会松一口气,只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归还给大宋的土地,大宋并未接手。

    也就是说,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的地盘现在是无主状态。

    西夏从此地撤兵,大宋又迟迟不肯接手。

    就连此地的百姓,也是倍感意外。

    更糟糕的是这里的衙门,麟州西北屈野河以西有个朵各县,原本大宋在此设立了一个县衙。

    可西夏占据这里的时候,将县衙的官员全部撤职,另外扶持了一些人成立了县衙新班底。

    此时就比较尴尬了,西夏从此地撤兵了。

    留下来的县衙还是西夏人扶持起来的,而大宋又迟迟不肯接手此地。

    这就造成了朵各县的县衙,呈现出真空状态。

    县衙两拨县令都不管事了,可此地的百姓还需要他们。

    于是,百姓找了这波的县衙,这波人不管。

    又找到大宋那边的原来那班县衙,县令也是不管。

    无人管束,则总会有刁民闹事。

    没办法,朵各县的几个乡绅一合计,这两个县衙同时并立。

    大宋的县衙班底,负责东城,西夏人扶持起来县衙班底,负责西城。

    就这样,朵各县总算是恢复了行政正常秩序。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冒险精神

    耶律宗真将大辽曾经的那些硕鼠,挨个像捏蚂蚁一般的捏死了。

    耶律大智的团伙,就此覆灭。

    可大辽也完了,辽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崩溃的一塌糊涂,到最后,大宋一路长驱直入。

    耶律宗真甚至于丢了国都中京,然后一路逃到了泰州。

    泰州,位于大辽上京临潢府东北。

    长春州以西,女真人完颜部落的黄龙府西北。

    宋军没有继续北上,而是由石小凡带着几个狗腿子,成功的将耶律宗真劝降。

    劝降后的耶律宗真,被封为契丹王,依旧享有其契丹部族的最高待遇。

    只是,此时的耶律宗真只是他们契丹部落的王,没有了兵权。

    宋廷很仁义,护送耶律宗真回到了中京大定府。

    原来的辽国皇宫,被改成了契丹王宫。

    皇与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当然,除了称呼不一样,耶律宗真原本享有的待遇,其实还是一应俱全。

    甚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