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0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殿内,赵祯气呼呼的拍着桌子:“狼心狗肺,背信弃义!你算是什么狗屁朋友,你对得起老子么!”

    陈琳在一旁吓得不敢吱声,他本想说你们本就不是朋友,你们是君臣。

    不吱声不代表会放过你,无处发泄的赵祯看向陈琳:“陈琳,你说,石小凡是不是卖友求荣。”

    陈琳瀑布汗:“陛下,这”“他就是,这是个混蛋,他早已把朕给忘了。”

    说到最后,赵祯几乎要带着哭腔了。

    陈琳只好安慰他:“不是的陛下,国事为重,大局为重。

    虽说辽北安定,可没有驸马爷掠阵,还是有些不妥的。

    陛下与驸马,还是终有再见之日的。”

    赵祯就像是一个失恋了的孩子,颓然的坐了下来:“朕,想这个混蛋了。”

    语气充满悲凉,陈琳甚至于有些同情了。

    而这个时候,皇宫中出了一件惊天大案。

    这件案子,大到足以撼动朝堂政局的份上了。

    赵祯在德殿发怒,这时候一个太监,垂拱殿执勤的小太监,慌慌张张魂不守舍的来报。

    只见他一脸惊恐,大祸临头一般的结结巴巴:“陛、陛下,大、大事不好了。”

    赵祯一惊:“怎么了。”

    “传、传国玉玺不见了。”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断案小能手

    传国玉玺丢了,这可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这是皇权正统与否的证明,谁知道居然在戒备森严,虫鸟都飞不进的垂拱殿,就这么丢了    赵祯大吃一惊:“如何丢失的!”

    丢了传国玉玺,垂拱殿执勤的太监和侍卫都是难辞其咎。

    那小太监吓得就差尿裤子了,他瘫在德殿的地上:“回、回禀万岁,就、就在昨日,奴婢散朝后都将殿门关上的。

    那传国玉玺就放在陛下的御桌上,结果奴婢今日一大早去打扫内殿的时候,就、就弄丢了”    赵祯倒吸一口凉气,传国玉玺是太祖赵匡胤当年开国传下来的,可谓政治意义重大。

    没了玉玺,往严重了说,大宋朝这个朝廷,都显得那么名不正言不顺的了。

    问题是,在层层把手的垂拱殿,一个传国玉玺是如何丢失的,这是个极大的谜团。

    侍卫们都是一体的,昼夜巡逻可以说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的。

    而太监更是绝无可能,当天执勤的太监,都是一起从垂拱殿退出去的。

    散朝后,太监们一起打扫宫殿。

    他们将垂拱殿里里外外打扫了干净,然后一起退出的大殿。

    走的时候,不止是一个人看见。

    那传国玉玺,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躺在御桌之上。

    关上殿门后,垂拱殿外的侍卫,就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巡逻。

    鉴于赵祯数次的宫中遇刺之险,皇宫早已加强了护卫。

    按理说,若此严密的监视之下,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这是皇宫大内,就算是把传国玉玺偷走了,你怎么带出宫外    昨夜宫门四闭,没有一个人出宫。

    那这玉玺是如何不翼而飞,就算是被偷了,也不可能出皇宫。

    也就是说,玉玺还在皇宫内,那个贼人根本没有机会将玉玺带出宫外。

    还有就是,这偷玉玺的人,他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旁边的陈琳,一脸的惊恐:“陛下,偷玉玺之人,怕是心怀不轨。”

    赵祯一愣神:“何以见得。”

    “陛下您想,不日辽北契丹部来京朝贺。

    陛下定会下旨嘉奖一番,这嘉奖圣旨是需要玉玺金印的。”

    赵祯大惊失色:“你的意思是说,那贼人偷了朕的传国玉玺,其目的是为了”    陈琳点点头:“正是,奴婢以为,此人狼子野心,其目的就是为了挑拨咱们与契丹部落的关系。

    此人想煽动契丹部闹事,以打到他不可告人之目的。”

    赵祯大为惊讶,陈琳说的匪夷所思了些,可也不是全无道理。

    首先,契丹部落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了自己成为宋王朝这一事实。

    现在的契丹只是一个部族,与中原百姓唯一的区别就是民族不同 。

    而这次契丹部落从辽北来东京,是为了朝贺赵祯,以达到双方和平共处。

    契丹人跟赵祯表达自己归顺的诚意,赵祯则跟契丹人表达大宋对于这些部族兄弟的政策。

    双方调和矛盾,进而解决矛盾,使得双方都更融合一些。

    宣扬皇恩,总得有个正式件吧。

    比如说,官方的圣旨或者朝廷的诏令。

    虽然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但都得在上面盖上皇帝的玉玺金印,以作凭证。

    而契丹人则会把圣旨诏书带回部族,让族人们看看,宋皇帝没有忘了他们。

    官方的正式件必须有玉玺金印存在的,而现在玉玺在契丹部落来京朝贺之前给弄丢了,摆明了是想看宋王庭的笑话。

    “查,给朕严查!皇城司叶青呢,大理寺、刑部、还有他们开封府,都给朕严查。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不管是什么原因,一定要把玉玺大案给朕破了!”

    赵祯难得的震怒,玉玺的丢失非同小可。

    此人竟然敢在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将其盗走,那也太小瞧了大宋的能力。

    皇城司的叶青,大理寺的邢辰玖、开封府的包拯,哪一个不是独挡一面的人才。

    三个人联手,就不信破不了玉玺被盗案。

    很快,皇城司的叶青被第一时间诏到了德殿。

    作为皇帝贴身护卫,皇城司隶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

    叶青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着实大吃一惊。

    传国玉玺,居然不见了!    这么大的案子,听完垂拱殿太监们的禀告,叶青是寒毛直竖。

    因为理论上,这玉玺绝不可能插翅自己飞走了吧。

    这这么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块玉玺就这么没了。

    叶青的第一盘断绝就是,皇宫有内鬼。

    “陛下,微臣请求,将那日在垂拱殿执勤的太监侍卫,全部缉拿审问!”

    不愧是不隶太察的皇城司,叶青手段简单粗暴。

    如果说玉玺真的要丢,只可能是那日执勤太监和侍卫干的。

    一个人偷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人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也只有是侍卫们或者太监们联合作案。

    几个人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他们串通一气,甚至于想好了如何对抗朝廷核查。

    这个时候,就该皇城司上场了。

    挨个严加审问,团伙作案最好破了。

    一个人硬骨头有可能,一群人都是硬骨头根本不可能。

    只要严加酷刑,总有人顶不住会全部招出来的。

    叶青的建议,一向仁慈的赵祯这次居然并没有反对:“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只要破了玉玺一案,朕都会记你一功。”

    这也怪不得赵祯,玉玺啊,皇权正统与否的佐证啊。

    没了玉玺,任何诏令圣旨,都显得是那么的名不正言不顺的了。

    得到赵祯的口谕,叶青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他躬身行礼:“陛下放心,不破此案,臣誓不罢休!”

    话说的漂亮有什么用,真正能破了案子才是本事。

    赵祯没有过多的再说什么,大理寺的邢辰玖和开封府包拯一起来了。

    包拯是个大喷子,他和历史上的铁面无私额头月牙面目黝黑的包黑炭并不一样。

    白面书生包拯,虽然没有后世传奇中那样的天赋异禀,然对于破案,包拯确实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

    包拯,有着极强的案情推理能力,堪称大宋朝的柯南。

 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一无所获

    德殿内,皇城司的叶青已经抢先一步调查去了。

    邢辰玖和包拯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听完赵祯的诉说,均自觉不可思议。

    赵祯道:“叶青说此案应该是团伙所为,甚至于宦官与侍卫勾结,共同作案。

    皇城司已经去调查审问了,两位卿家,你们有什么可说的。”

    理论上,玉玺是绝不可能凭空消失。

    最最勉强的解释,就是真如叶青说的,团伙作案。

    只有团伙作案,互相包庇,这样才能把玉玺盗走。

    这也是唯一的,能够强行解释的理论了。

    可包拯和邢辰玖不这么认为,首先这个假设根本就站不住脚。

    包拯站出来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叶青一味地刑讯逼供不为可取,这会造成冤假错案。”

    赵祯冷笑一声:“相比于玉玺的失窃,即便是冤假错案朕也不会怪罪。

    只要是能查出玉玺下落,朕不惜一切!”

    邢辰玖和包拯闻言,不由得暗自打了个寒颤。

    这就是皇权,即便是宽仁如赵祯,面对皇权被挑衅的时候,依旧不会手软。

    邢辰玖跟着说道:“陛下可曾想过,能进入垂拱殿的黄门内侍,可都是经过层层盘查,对朝廷对社稷都是忠心恳恳的。

    而垂拱殿外的侍卫自更不必说,这些侍卫,先祖可都是跟随太祖太宗征战天下的功勋之后。

    若是一人心生异心尚有可能,若是众人都背叛朝廷,臣是绝不会相信的。”

    叶青说是团伙作案,似乎很有道理。

    因为这是玉玺失窃唯一的解释,而且还是宦官与侍卫勾结。

    因为侍卫进不了内殿,宦官出不来外宫。

    而包拯和邢辰玖分析的也很有道理,团伙作案跟本站不住脚。

    且不说经过颜秀等人的刺王杀驾案,宫中早已严加防范。

    就说说这些宦官,垂拱殿是大宋的政治中心。

    早朝武百官都在这里,能进入垂拱殿做事太监,都是被查过八辈祖宗的。

    皇城司都有每个人的档案,每个人的生平记录。

    经过层层筛查,就是防止异国细作混进来。

    而能进入垂拱殿的侍卫,个个都是死忠。

    他们的祖上要么是侍卫,要么就是各地立过战功的士卒。

    这些人更是根红苗正,对朝廷绝无背叛之心。

    正如邢辰玖所言,一个两个的背叛有可能。

    全体背叛,团伙作案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而且赵祯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对待这些人也不薄。

    不可能所有人都背叛朝廷,团伙作案必须无条件服从甚至于盲从。

    而且这种盗窃玉玺团伙作案风险极大,一旦有一个人反水,满盘皆输。

    可赵祯已经听不进去这些了:“朕不管,只要是破了此案,查出玉玺的下落,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

    “陛下,陛下您此举,和昏君有何区别。”

    包拯怒道。

    赵祯一听,更是恼怒:“大胆包拯,你说什么!”

    包拯毫不畏惧:“陛下宅心仁厚,开创了千古未有之盛世。

    武百官,将士兵卒,无不对陛下敬佩直至。

    若如陛下纵容皇城司,严刑逼供制造冤假错案,使得无辜良善惨遭蒙冤,和昏君有什么区别。

    臣既为言官,当有纠陛下失察之责。”

    包拯还真是大胆,竟然敢直斥赵祯的不是。

    包拯胆子大,我邢辰玖也不是吃素的:“陛下,包拯对陛下一片赤诚。

    臣虽不及他,然也认为包拯说的有道理。

    若是驸马爷尚在,也断然不会同意陛下这么做的。”

    如果说包拯的一番言语把赵祯气个半死,邢辰玖又在火上浇油。

    而突然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