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1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泉州团练使丁顺,之前跟着石小凡在密州的时候,属于密州地方部队的一个低级将领。
没想到,这厮风生水起的跟着一起来到了福建,竟然做了个团练使。
当初,在密州这家伙欠了不少钱,差点跳海自杀,是石小凡救了他帮他还了债。
这小子一听说驸马爷来了,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军务就跟着来到了船舶厂。
“驸马爷,末将丁顺,拜见驸马爷!”
一看到石小凡,丁顺也是大为兴奋。
万万没想到,在这南疆之地,居然会遇到驸马爷。
南方尚待开发,尤其是福建沿海这些地方,其实已经相当的富庶了。
且不说别的,依仗航海优势,福建就成了大宋船队南下的集散地。
许多从海外运回来的货物,在福建一带琳琅满目。
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南方地区的财富激增。
可惜,人口还是稀少了些。
将来,完全可以把大宋的子民南迁,用来继续发展南方经济。
见到丁顺石小凡也很高兴,都是老熟人了,数年不见自然难免唏嘘。
那个时候,石小凡还以为曹小梅已经死了,在密州和狗腿子们正忙着造大船出海。
往事历历在目,狗腿子们更是呜呜渣渣,大家都是老熟人,能在这里见面实属巧合。
那时候的丁顺不过是个低阶的武官,和狗腿子们的关系都不错。
现在这小子混上了团练使,让旺财他们羡慕不已。
“可以啊丁顺,都当上团练使了,团练使是啥,那可是一方守将。
以后老子在这福建,看看谁还敢你欺负我。”
旺财嘚吧着。
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团练的军事官职。
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
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
福建南方地带地处特殊,此地的团练使朝廷委任了丁顺。
别看这丁顺之前只是个低阶武将,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之前,他跟着狄青打过交趾,累功升迁,到现在终于混上了个地方团练使。
石小凡更关心的,却是他手里的人马:“丁顺,你手里多少人?”
丁顺一怔,随即回道:“大概,不到两万人吧。”
石小凡吓了一大跳:“这么多?
!”
“驸马爷有所不知,这福建地处沿海,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
加上沿海还有许多异族小国客商,朝廷委派末将我来处理。
这人少了也不够用,一来二去的,就有了近两万人的兵马。”
“借我八千,我急用。”
石小凡说。
此言一出,众人不由得又是大吃一惊。
借兵?
石小凡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八千精兵,虽然他是定北王有调动天下兵马职权,然这职权需要赵祯赐予的。
比如战时,赵祯可以赐予定北王节制某路军事大权。
这个时候,石小凡可以统调这一路的任何一支部队。
可是福建团练使,超过五百人石小凡是无权调动的。
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流求
除非有皇帝的授权,定北王节制福建诸路,这个时候石小凡就可以调动丁顺手下的大军。
合理合法,因为这是皇权赋予的权利。
但是石小凡是莫名来到的福建,此时又无战事,你突然要调八千人。
往重了说,这是不臣之心。
谁知,丁顺连半个磕巴都没有打:“可以啊,驸马爷什么时候用,末将好去调备一下。”
丁顺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一来他感念石小凡的当年救命之恩。
二来,福建地区山高皇帝远的,这事想瞒过京城也是很简单的事。
毕竟,一道旨意从东京城传到这里来,少则数月多则半年的事了。
丁顺没有问石小凡借兵干什么,驸马爷借兵不需要理由。
因为丁顺是一个,对石小凡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家伙。
当年,他跟着狄青打交趾的时候,就连狄青都一直在夸赞石小凡。
丁顺一生就佩服两个人,一个就是战无不胜的战神狄青,另一个就是嚣张跋扈无恶不作的石小凡。
可这却把船舶司司使卢建成吓了一大跳:“驸马爷,您您要这么多兵干什么。”
就连喜欢跟着胡闹的曹小梅,都忍不住提醒:“小凡哥哥,这是兵啊。
你要这么多兵,被朝廷知道了会出事的。”
旺财这个智障,本来想说管这些干什么,小公爷要兵肯定有他的理由。
是不是咱们要和交趾再打一架,这事我旺财做前锋。
可曹小梅这么一说,旺财又不敢吱声了。
看样子曹姑娘是反对的,自己若是再支持小公爷,万一挨了揍可就惨了。
曹姑娘下手,那可是绝不容情的。
一向沉稳的来福也跟着劝道:“是啊小公爷,这可是八千精兵,您要来做什么呢。
您还是莫要胡闹了,会出事的。”
来福是了解他们家小公爷的,石小凡要兵肯定不是为了好玩。
要兵的目的就是打仗,只是八千精兵和谁打仗来福不知道。
但是不请而战,被朝廷知道了可是要命的。
好不容易在平安县闯的祸弄了个功过相抵,本来平安县事宜用不了石小凡插手。
你发现问题上报朝廷就好了,偏偏你就是不。
把朱大奇和东方红泰父子办了,虽然让他们伏法,可朝中依旧是有许多怨言的。
在败家子这里,大宋律法似乎成了摆设了。
倒是跟着来福从唐州来的邢长林邢捕快还有李成跟着沾了光。
邢长林后来做了唐州的总捕头,而李成则成了平安县的李捕头。
可以说,二人都升了官。
石小凡为什么要兵,他确实想打仗。
而且,他不止是想要八千精兵,还把目光盯到了卢建成身上:“老卢,你把船舶厂的船都给我,我也要用。
老子要带船出海,攻城略地。”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面面相觑。
带船出海?
去哪儿。
就在沿海的卢建成也有些不懂了:“驸马爷,您带着这八千人出海打仗,打谁,日本么。”
卢建成不明白,日本虽然是弹丸小国。
可哪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吧,八千人,你怎么打。
再者说了,日本穷乡僻壤的,你打下来有什么意义。
谁知,石小凡说道:“日本有什么意思,那里的日本人还在蛮荒未开化。
诸侯混战的日本,老子没兴趣。
老子拿下的,是流求。”
一说起流求,卢建成和丁顺不由得面面相觑。
流求,就是如今的台湾。
之前,大宋并不关注这个岛国。
但是后来随着大宋朝航海贸易的发展,大宋的舰队经常路过流求岛屿。
他们发现这个岛屿还真是不错,山明水秀的,也有许多矿产宝藏。
而且,不像是日本那样,流求离着大宋沿海是很近的。
日本确实是个鸡肋,石小凡压根就没有兴趣。
大唐时期,日本还是茹毛饮血的学习了唐朝的文化才开始慢慢发展。
到了大宋朝,日本也没有发展出个所以然来。
大宋朝连一个朝鲜都没有兴趣,更别提一个日本了。
如果攻下日本,主要是离着大宋太远了。
攻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流求宝岛。
流求宝岛就不一样了,这里和大宋几乎是隔海相望。
距离有近,当地的土著也是中原百姓移居过去的。
《流求传》记载,流求国在海岛中,正对建安郡东,水路五天便到。
土地上有很多山洞。
国王姓欢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们国家有多少个世代相传。
那个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妻子叫多拔茶。
居处称为波罗檀洞,壕洞栅栏有三层,周围有流水,种植树木和荆刺做篱笆。
国王居住的房舍,面积十六间房,雕刻有禽兽。
有很多斗镂树,似橘树而叶子茂密,枝条纤细好像头发下垂。
国家有四五个将帅,统领各个山洞,洞有小王。
往往设立村庄,各村有鸟了帅,都让善战的人充任,自己设立,主管一村的事情。
男女都用白绳扎束头发,从脖子后边盘绕到前额。
男子用鸟的羽毛做帽子,装饰上珠贝,配饰上红色毛,形状不同。
妇女用罗纹白布做帽子,形状是方正的。
编织斗镂树皮与杂色毛做衣服,制作剪裁不一样。
缝缀垂螺做装饰,不同颜色相杂,下面垂挂小贝壳,发出的声音好像玉佩。
缀合上钏,在脖子上挂上珠子。
编织藤条做斗笠,配饰上毛羽。
有刀矛肖弓箭剑铍之类的武器。
那个地方缺少铁,刀都很薄小,多用骨角辅助。
用苎麻编成盔甲,或者用熊豹皮。
流求传的真实成分已经不可考,但是石小凡可以肯定的是,那里的百姓相对于处在一个原始的时代。
他带着八千精兵打过去,征服他们。
把流求归于大宋的疆土,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石小凡想在流求占岛为王,做一个流求王。
虽然离着赵祯远了,可远离朝堂纷争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且在这岛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着,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在岛上,带着曹小梅和赵嫕,生他一大堆孩子,过上一些世外桃源的生活,岂不美哉。
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京城朝议
占领流求,石小凡这个想法其实已经很久了。
从之前没有打辽国的时候,石小凡就想过要逃离。
逃离京城,逃离赵祯。
赵祯不好么,好。
在确实是是个好皇帝,有着一切仁君身上的潜质。
请注意是仁君,而非明君。
石小凡的眼里,明君是那种开疆拓土,征战四方的神人也是治国的能手。
而赵祯不喜欢征战四方,对于人也是持有宽容态度。
刑罚也是一切从宽,极刑也仅限于砍头。
这样的皇帝,究竟是不可多得的。
然而,皇帝终归是皇帝。
如今的赵祯长大了,他和石小凡之间的隔阂也就出现了。
不再是小时候那种,二人无话不谈没上没下的兄弟情义。
如今,人过中年的他们,毕竟是成熟了起来。
成熟了,就得有君臣之仪了。
石小凡不会跟之前一样,没心没肺的在微服私访的时候,偷偷踢皇帝屁股一脚。
换成现在,那纯属找死。
尽管赵祯一直在怀念,怀念二人之前的时光。
可毕竟是不一样了,如今的石小凡征服辽北,做了定北王。
他们之间的关系,加倍的像君臣了。
比如说之前,石小凡走了几个饱学大儒。
放在之前这都不叫事,赵祯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权当做没看见。
现在不一样了,赵祯真的差点砍了这个败家子的脑袋。
石元孙也差点被吓死,这就是区别。
所以石小凡想逃离,逃离京城。
他实在不想看到,自己和赵祯的关系蒙上一层利益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