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1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让工匠们非去流求不可的理由,只有真的充军发配。薛昆的意思就是,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挑几个倒霉蛋胡乱给他们安置一个罪名,然后把他们全家发配到流求岛。
你们不是不愿意去么,朕现在治你们的罪,让你们非去不可。这就叫敬酒不吃吃罚酒,活该。
一个皇帝,要想给你安置一个罪名,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这事,只要交给皇城司就行了。罗织罪名而已,又不是对方真的犯了罪。
于是,皇城司的叶青又被召进了文德殿。
“该说的朕都跟你说了,叶青,你看看石小凡这个王八蛋的奏疏上需要什么,能满足尽量满足他。”
不得不说,赵祯还算是够义气的。能帮忙,他还是会尽量帮助石小凡。各方人才无一不缺,但还是优先给他们流求。
赵祯这么一说,叶青自然是轻车熟路,他刚要领旨去办,赵祯突然又叫住了他。
“等等,”赵祯沉吟了一下,然后又道:“你把那个薛昆,给他罗织个大不敬的罪名,全家发配流求,让他去和小凡作伴,去吧。”
叶青一惊,虽然疑窦丛生却又不敢问什么,当下老老实实的施礼走了。回皇城司调人,罗织罪名。
薛昆做梦都没有想到,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给赵祯出的这个馊主意确实不错,可以给流求那边输送一些技术性人才。只是万万没想到,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皇城司办事效率那是一绝,皇帝交代下来的事,他们自然办的妥妥当当。
当叶青带着皇城司的逻卒来到南窑的时候,薛昆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很快就有工匠要倒霉了。
不过,薛昆也知道,所谓的充军发配不过是个幌子。其实朝廷就是向流求输送人才而已,这些被流放的人待遇也绝不会差的。
果然,叶青很快宣读了几个人的名单:“孙传喜、吴三平、赵大郎、刘二郎、马甲、牛鹏、山春阳凡是念到名字的,站出来。”
名单很长,被念到名字的工匠,涉及了多个行业多个工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行业的翘楚。比如烧窑的、炼铁的、烧砖烧瓦的,都是多年经验的老工匠了。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年轻化。年龄都基本不超过四十岁,念到名字的人纷纷站出,还以为有什么好事。毕竟在南窑,他们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谁知,接下来叶青就开始罗织罪名了:“孙传喜其妻,与邻居起争执,辱骂圣人先祖、吴三平酒后失德,口出犯忌之言、赵大郎”
叶青不断的念着各人的罪名,这些罪名说大不大真要追究起来也很麻烦,总之听的众人一愣一愣的。然后叶青郑重宣布:“所有人,犯我大宋律,依律充军发配。”
宋朝败家子
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人心
这一下南窑的工匠们炸了锅了,没招谁没惹谁,居然被编排了这么个罪名,充军发配?
这可是个折磨人的罪名,工匠们在东京城都有这幸福的生活。
作为大宋乃至这整个时代最繁华的京城,工匠们的日子都是小康生活。
南窑工匠,工钱最高。生活最滋润。他们的生活,除了高薪之外,家人也有保障。
当年石小凡为了建立起南窑,给了这些工匠们相当优厚的待遇。现如今,给他们莫须有的罪名发配流放,他们哪里肯接受。
别的不说,单单就是他们如今富足的生活,繁华满目的东京城内,这些工匠也属于中产阶层。
你们朝廷说发配就发配,说流放就流放啊。
“冤枉啊,这是冤枉!我们不就是说错了几句话么,你们就没发过牢骚么。”
“就是,凭什么说我们,你们就没干过这些事么,我们不就是和邻居吵了个架么,这样难道也发配。”
“欺人太甚,敲登闻鼓,找官家告状!”
“就是,没错,敲登闻鼓,找官家。”
工匠们义愤填膺,甚至于想到了敲登闻鼓找赵祯申冤的想法。
如今的登闻鼓,怕是不如之前的登闻鼓那么好用了。如今的大宋朝有多忙,大国初定,万事皆从头开始。别说是他赵祯,就算是文武百官一天到头都忙的跟狗一样。
三年科举取士,如今改成了一年甚至于半年一取。现在最值钱的是秀才举人,最不值钱的也是秀才举人。
说不值钱,是因为以前科举取士都是万里挑一。现在是个读书人都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的比之前多了十几倍。
之前平头百姓读的起书的百中无一,读书人都是上等人稀罕物。读书的少,科举取士自然就少。
甚至城门口贴了个告示大家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一个读书人上前,给大家宣读。
民众的文盲率在各个朝代都是各不相同的,总体来说,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到七十之间。
自唐宋时期文化蓬勃发展,大明王朝最重视教育,至于满清就不说了。明王朝是极为重视教育的,而且大明也是最硬气的一个王朝。
大明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就连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杨继宗十分鄙视那些贪官污吏,把他们视作脏物,他到达任所,先汲水百人斛,将厅堂冲洗后再视事问政,并且说这样做是要清除污秽。杨继宗虽仅官至按察使,但却名著青史,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臣。
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时,赴任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孤峭,人们都不敢有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
他规定,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竟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这一点,就从侧面反应出明朝重视教育的程度。而大明作为一个最硬气的王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贡,亦无兄弟敌国之礼。不称臣、不纳贡、不合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参阅本人咪咕阅读新书《大明逆子》)
秀才举人多了,读书人就不值钱了。因为,各地州县的官职就那么些。
为什么又说读书人值钱呢,知州知县虽然不缺了,可是别的各部门人才稀缺。这些举人进士,做不了知州知县,可以做一些其他部门的官吏,比如说水利、教育、科技、医学之类的官方管理部门。
虽然职权不大,但是和知州知县享有同等的待遇。所以说,读书人又值钱。
如今大宋朝发展的太快,稀缺各方面优秀人才。考中了秀才举人,朝廷都会安排工作的。
加上契丹、西夏、大理事物繁多,从上到下的官员都忙成狗。谁还有功夫去搭理登闻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百姓申冤找开封府衙门。如今的登闻鼓,大鼓都被撤下来了。
工匠们想闹事,叶青铁青着脸:“擅自闹事者,带回皇城司,严刑拷问!”
安静了,人群中立刻安静了下来。
工匠们这才记起,皇城司是什么样的部门。这里,相当于大明朝的锦衣卫。
锦衣卫有个诏狱,进去的人生不如死。皇城司也有个刑讯房,进去的人同样如同深陷地狱。
皇城司的逻卒,那可是有小儿止啼的功效。当下,工匠们老实了。
还好,叶青接着又道:“尔等虽为戴罪流放之身,然圣天子开恩,不必籍没各人家产。你们到了流放地,家产依旧可以保留。”
这…真是莫大的开恩了,这哪里是发配流放,分明就是调任地方。
等等……有人回过味来了,于是举起手问道:“叶公事,不知我等发配至何处?”
叶青想了想,然后说道:“流求岛。”
人群登时嗡嗡之声大作,众人终于明白了,什么发配流求,分明就是变相的调任。
本来圣旨的意思是,让工匠们自愿报名去流求。可那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有谁肯愿意去。
东京城多繁华,谁去谁傻子。现在他们知道了,原来朝廷是请不动他们,这才故意变相的逼迫他们去。
人群中再次的吵吵起来,叶青大怒:“都给我闭嘴!你们还要不要脸,南窑是驸马爷一手建立起来的。现如今驸马爷去了流求,想让你们去帮忙你们倒是不乐意了。你们对得起驸马爷的知遇之恩,对得起驸马爷的栽培信任么!想想吧,若不是驸马爷,你们几个现在能做什么,不是在南大街做苦力,就是在汴河边上给人抗大包吧!”
人群再次沉默,这个时候薛昆来了,他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兄弟且听我一言,诸位都是驸马爷一手栽培起来的。没有驸马爷,就没有在坐各位的今日。如今驸马爷需要大伙儿帮忙,又有朝廷的旨意在此,大家伙儿赶紧回去准备准备,择日去密州坐船,不日便到了流求了。”
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不一样的任务
薛昆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毕竟流放的不是他,话说的冠冕堂皇,这自然犯了众怒。
“薛知事说的好听,你怎么自己不去流放试试。”有人忍不住低声抱怨。
薛昆如今是南窑知事,听到众人议论,薛昆的脸色不禁一红。若是说感恩,他薛昆比谁都应该感恩戴德。
因为薛昆和前妻和离,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是石小凡帮了他。不但帮助他娶了寡妇杨婉兮,还让他入股了自己的产业。如今的薛昆爱情事业双丰收,在东京城也是小有名气的巨富。
叶青看了一眼薛昆,高声叫到:“,薛昆,犯下大不敬之罪,着令发配流求!”
然后,薛昆的表情凝固了,他万万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被发配了。
“叶公事,你这、”薛昆倍加尴尬,最终还是问道:“不、不知我何曾对陛下大不敬之有?”
叶青也不客气:“前几日你进宫,在文德殿对陛下大不敬,退殿之时竟以背对陛下,你视为大不敬之罪。”
这也行?薛昆直接目瞪口呆。
要知道,薛昆是最不想走的一个。他在东京城家大业大,怎么也不想离开的。况且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有钱有势又有权,他怎么肯走。
大宋朝其实是没有这条罪名的,但是到了后世,尤其是满清时期。面圣退出后,你只能一步一步倒退出去,不然你背对皇帝就是大不敬。
比如那位一顿吃几百道菜的老佛爷慈禧这个老娘们,她就因为开火车的司机坐在她前头觉得受到了羞辱。
不过这罪名不重要,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薛昆比他们倒是聪明的多,他知道再怎么狡辩都是苍白而无力的。君要臣死臣都得不得不死,何况给你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呢。
于是,以薛昆为首的工匠们,在没有籍没家产的情况下,被发配流求了。
还好,朝廷终究是网开一面的。发配流求的工匠,是有年限的。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发配的年限也不同。有的人三年,有的人五年。
也就是说,三五年之后,你愿意留在流求就留在流求。你愿意再回东京城,那就回东京城。
这一点,工匠们终于不再像以前那么抱怨,他们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而流求岛,石小凡剿灭了海盗之后,就带着众人开始搞建设。
帮助土著们重建家园修葺房屋,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