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有邮递铺,毕竟青山村路途遥远,村长就充当了驿卒的角色。

    因为村长聪明的在村子里开了个杂货铺,他家有头青驴。每隔着十天半月的,便套上驴板车,去青石镇贩卖回来一些生活必需品。

    这样,青山村的村民就能在村长家的杂货铺买一些生活零碎的东西了。当然,毕竟巴掌大的村子,村长赚的其实也不多,仅仅赚了个跑腿钱而已。

    村长还算厚道,二十两银子对于青山村的百姓们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据说这青石镇的一处铺子,最好的地段一年房租也不过区区七八两银子。

    十两银子给了赵嫕,石小凡和赵祯一人分了五两。这两个家伙倒是没有说什么,赵嫕反而有些过意不去。

    “爹,这钱我们不能要。”看着村长送来的十两银子被放在了桌子上,赵嫕皱了皱眉头。

    赵墨轩则冷冷的道:“为什么不要,这本就是你应得的。我看,赵祯和石小凡那俩小子的钱也都得给你。”

    “爹,我、我又没出什么力。这些钱是小凡和赵祯人家修路,县太爷赏赐的,我怎么能拿。”

    “你也知道你不能拿?你、你当初为什么要跟人家去深山,你说!”

    赵墨轩说着又愤怒起来,自己女儿干的这件丑事,他引以为奇耻大辱。

    女儿明明饱读诗书,知道三从四德礼义廉耻。可她为什么非要跟石小凡这个混蛋私奔去山林。她就不知道,这样会丢尽自己的脸面么。

    谁知,人家赵嫕压根就没觉得害羞。往日的矜持都烟消云散,她看着赵墨轩也毫无惧色:“我就是喜欢石小凡。”

    赵墨轩一惊,这可是天雷滚滚。要知道在大昌国这个时代,女子如此直白露骨的说出这番话是为世人所不容的。虽然青山村村民朴实,可赵嫕是受过教育熏陶的人,差点把赵墨轩给活活气死。

    “你、你不知羞耻!”赵墨轩愤怒的指着她。

    赵嫕冷笑一声:“爹爹呢,人家石元孙伯伯救过你的命。你可是亲口答应过允了两家的亲事,现如今爹爹出尔反尔,爹爹都不怕世人耻笑,女儿怕什么。”

    赵墨轩七窍生烟,他伸出巴掌高高举起。可赵嫕丝毫不惧,昂头看着自己,眼神里充满了倔强。

    从小到大,赵墨轩哪里敢动女儿一根手指。虽然女儿忤逆不孝,可他终究是长叹一声没了脾气:“唉,明日你去青石镇,读书去吧。”

    本来赵嫕就一直在青石镇读书,赵墨轩也在镇上教书。只是青山村没路,加上秋季农忙,上学的学童在农忙时节基本都回家帮忙。

    赵墨轩和女儿也留在了青山村几个月,现在路通了,他们可以搬到镇子上去居住了。

    青石镇,朝廷还专门为赵墨轩这样的秀才安置了房舍。在大昌国,读书人的待遇可谓空前。

    去青石镇,这一点赵嫕无论如何是无法反抗的。毕竟学业为重,她也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青山村不去学堂。

    赵墨轩倒是如意算盘打得响,女儿去了青石镇,和石小凡便断了来往。和这臭小子分开,女儿就不会这么惦记他了。

    夜长梦多,赵墨轩说干就干。甚至于没等到赵嫕去找石小凡道别,他就从镇子上雇了一辆马车,来把赵嫕接走,父子二人一同去了镇子。

    石小凡忙得很,他没有刻意去在乎这些儿女情长。还是狗腿子来福回家,他才得知赵墨轩一家人去了镇子上,旺财也跟着去了。

    石小凡没说话,一脚把来福踢到了一边去。

    赵祯还在用独木车,一车车的往石小凡家运木头。

    这些木头,都是赵祯找来的一些腐木。石小凡把木耳的菌丝放在这些腐木上,然后架起来每日保持它的湿度。很快,一颗颗的小木耳就生长了出来。

    这些变异木耳的涨势奇快,三五天就能长出来,且繁殖能力极强。这让石小凡很是兴奋,有了这些木耳,定然能够大赚一笔。

    赵祯成功的被他忽悠着做了合伙人,且二人弄来很多的腐木,在石小凡家的前屋后院都种满了。

    “张大娘,张大娘!”石小凡隔着篱笆的院子,扯开嗓子高喊着。

    邻居张大娘现如今多少是有些畏惧石小凡的,首先别的不说,骂战自己已经不是对手。再者说,这小子可是开了天眼之人,得罪不得。

    开了天眼之人多半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得罪了他会遭报应的。加上这小子阴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物。

    是以,石小凡和赵祯因为弄得木耳太多。多到把种植木耳的腐木摆满了张大娘的家门口,张大娘愣是没敢放一个屁。这要是之前,不骂臭石小凡八辈祖宗绝不算完。

    听石小凡这么叫唤,半响张大娘才从屋子里抱着簸箕走了出来:“小凡啊,大娘正好找你有点事商量商量。你说你弄得这些木头棍棍,都摆在你大娘的家门口了。你大娘出门还有个方便么,抽空你拾到拾到。”

    石小凡“嗯”了一声:“张大娘啊,我找你呢也是有点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张大娘划拉了一下簸箕里的豆子,挑出其中一些生了虫子的给了自家的老母鸡,然后抬头问道:“啥事?”

    “你看啊,我和赵祯种出了这么多木耳。这总得有个销路不是,这样,我们呢想拉你入伙,张大娘你看怎么样?”

 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小凡灵耳

    要致富先修路,马路修到青石镇,青山村的百姓富起来。

    这路是修到了青石镇,可青山村的村民们并没有见得有多富裕。唯一的不同,就是去镇子上的路好走了。再买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比之前方便的多。

    就让有了路,石小凡就想让青山村的村民们富起来。当然,要想让村民们富起来的前提是,自己得先富。

    有了在大宋朝的经验,赚钱对于石小凡来说没有丝毫的难处。

    他本想着,和赵祯再次的依样葫芦,在青山村建个玻璃窑厂啥的造玻璃。可想想最终还是算了,毕竟青山村这地方,造玻璃有些不太现实。

    首先,运输就是个大问题。虽然通了路,可青山村离着青石镇毕竟还有数十里的山路。再有就是,造玻璃不是自己大口一张就行了的,需要投资。

    自己不是之前那个家世显赫腰缠万贯的小公爷,想建一个玻璃厂,需要巨大的投资。自己和赵祯现在,俩人身上凑起来也就只有十两银子。

    再说造玻璃劳神费力的,虽然是个快速致富之道,但也容易惹来麻烦。

    别的不说,如此新奇的物事一旦流入市场,必会引起一些人的觊觎之心。自己现在的身份卑微,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这种事,还是以后再说。

    好在自己也并不发愁,单单是这些变异木耳还有哪些变异的绿茶,将来足够使自己成为一方巨富。

    现在他找到张大娘,就是因为人手不够,想拉张大娘入伙。

    石元孙肯定不会答应的,他深谙勤劳致富的真理。只有种地种粮食,才能吃饱穿暖。

    种木耳,这种不务正业的事,石元孙万万不屑去干的。让他整日泡在田里种庄稼可以,让他种木耳他是不会同意的。这东西能值几个钱,万一赶上行情不好,岂不饿死。

    张大娘就不同了,她是个寡妇,家里没有什么亲人,也没有其他吃饭的嘴。一个女人家能种的地也不多,今秋的稻谷也都割完了。

    她一个人过活,吃的也不多,别人农忙的时候,她已经闲下来了。拉她入伙,最是合适不过。

    不过一听这要入伙儿,张大娘多少是有些不乐意的:“小凡啊,你大娘可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一个孤老婆子半截入土的人了,怎么和你入伙。”

    “不用你投钱,你只需要跟我们帮忙收木耳就成了。”石小凡指着屋前屋后摆满了的木桩说道。

    青山村民风质朴,是没有或者说是极少有偷盗行为的。毕竟村子就这么大,一旦谁家喜欢偷东西被抓个现行,那他在青山村是待不下去的。

    再者说了,都是一个村子的,大家也都穷的叮当响。除了涉及到金钱,别的东西也不叫偷。

    比如说,你去人家地里摘个瓜,在青山村是不叫偷的。甚至于,天热的时候你路过瓜地,瓜农还会主动摘一个给你吃。摘的,也绝对是地里最好的好瓜。

    实际上,青山村也没有种瓜的瓜农。即便是有,也是种点自己吃然后分给街坊四邻的吃。

    没有路,大面积种瓜卖都没地方卖。

    石小凡和赵祯忙活了好几天,从山上运来了大量的腐木。这些腐木被他们插在地里,房前屋后摆的密密麻麻。上面,全都种上了木耳。

    木耳在青山村百姓眼里加倍的不值钱,这东西山上有的是。即便是有人想采,进山有大把。实在想吃,去石小凡家吱一声,随便要点就是。

    偷,是绝无可能的。再说还有来福这条尽职尽责的看门狗,偷盗他家木耳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张大娘看着这房前屋后密密麻麻的木耳:“小凡啊,不是大娘说你。你说你和赵祯也着实不务正业,想吃木耳去山上采便是。你们这种出来这么多木耳,劳神费力的图什么。就算是晒干了,拿到青石镇又能卖几个钱。想拉我入伙啊,你还是找别人去吧。”

    张大娘固执地认为这不是个好生意,即便是到了青石镇,那里木耳也不值钱。除非你拿到宝祥县或者京城,那里大概值些钱的。可路途遥远,你连路费都不够。

    “张大娘,你拿个水碗来。”石小凡说。

    张大娘莫名其妙,但还是依照石小凡的吩咐,端了个粗碗过来。

    百姓的饭量都大,民间这种粗碗足有半个脑袋那么大。张大娘装了满满一碗凉水,端到了石小凡跟前:“小凡你渴了么,喝点水吧。”

    石小凡没有喝水,而是对身后正在加固木桩的赵祯说道:“老赵,把咱们晾晒的干木耳拿过来一把。”

    赵祯忙的满头大汗,回头不满的看了石小凡一眼:“你个王八蛋,屁大的事都指使老子,你没长手是怎么着。”

    确实,石小凡能吩咐赵祯的时候,绝不会自己动手。他懒,赵祯加倍懒。

    石小凡无奈,只好自己走的院子竹篓里晾晒的干木耳,过去抓了一把。

    他回来的时候,手里便有了一把干木耳。张大娘端着一碗水站在那儿犹自发呆,不明白这臭小子想干什么。

    石小凡并没有把手里的木耳都丢进碗里,而是从中挑出一片木耳:“张大娘,我给你变个戏法。”

    说着,他便把那片木耳扔进了水里。然后,张大娘惊恐的睁大了眼睛。

    因为那一片干木耳入水,便迅速的长大。不同于一般的木耳,一片木耳泡发起来,居然将张大娘手里的粗碗盛满满当当,

    张大娘着实被吓了一大跳:“小凡,这是什么古怪物事?”

    “这就是我精心培育的小凡灵耳,一小片就能泡发一碗。张大娘,这碗木耳送给你了。今晚你回去爆炒一下,尝尝味道如何。或者,你煮粥炖汤都可以。”

    张大娘惊恐的抱着一碗木耳回了屋,活了大半辈子,她还没见过这么神奇的东西。

    第二日,张大娘果断的申请入伙。赵祯和石小凡负责种植木耳,张大娘负责采摘晾晒。

    很快,不出半月,他们三个竟然存了两大麻袋干木耳。这些东西,可以满足青山村村民一年的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