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到了永寿城,这可就成了贡品了。

    万一将来万岁爷怪罪下来,本官可担待不起。”

    石小凡一惊,这才明白过来。

    这个沈劳压根就不是为了什么自己享用,山货再好吃,他也犯不着把自己与赵祯弄到县城来。

    原来,他是想把这些山货作为宝祥县的贡品送到永寿城的皇宫。

    这么说来,此人还真够精明。

    也难怪他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竟然得了当今小王爷的青睐。

    这些官场之事石小凡素来轻车熟路,当下笑笑:“既然沈县令如此说,那价钱就由您来定夺便是。”

    沈劳大喜:“好好好,只要二位小兄弟能保证此货能常年供应,别的事都好说。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可是给万岁爷上贡的贡品,一旦断货或是出了其他问题。

    不止是本官会受到牵连,你们可是要被诛九族的。”

    石小凡一拱手,回道:“这个在下自理会得,实不相瞒,我二人此次来县城,其实也有一事想求沈县令帮忙。”

    不愧是官场老油条,沈劳并没有直接答应:“好说,只要不违背咱们大昌律法之事,本官自当尽力而为。

    小兄弟有话,但说无妨。”

 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秋闱

    “沈县令,在下想参加今年的秋闱武官选拔。

    奈何在下并没有参加过乡试,还请沈县令做主。”

    沈文劳一怔:“怎么,小兄弟你想做武官?”

    武将,在大昌国同样不受待见的。

    文官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武将的,做武将其实并不是一件很有前途的职业。

    石小凡点点头:“是的,在下乡野之人,识字不多。

    只是空有一身蛮力,只能参加个武举。

    此时,还请沈县令成全。”

    此言一出,沈文劳登时放下心来,他哈哈一笑:“此事好办,区区一个县试,还不是本官一句话的事。

    只要小兄弟愿意,本官还可以让你成为本县武秀才,如何?”

    大昌国武举一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州试,在州府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

    考试揭晓后,在文政殿唱名,永寿城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

    然后由兵丁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

    大昌国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

    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对于一个小小的县试,沈文劳还是有办法说了算的,让石小凡轻松中个武秀才,并不是一件难事。

    谁知,石小凡摇摇头:“多谢沈县令抬爱,在下还是想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说实话,沈文劳对于石小凡还是有些瞧不起的。

    他的小身子骨,在武场上怕还不够人家一拳打的。

    不过表面上,沈文劳还是呵呵一笑:“年轻人有此志向倒也难得,好,本官稍后给你写封举荐信。

    秋闱的时候,你自去参加便是。”

    石小凡这才站起身,对着沈文劳施了一礼:“如此,在下多谢了。”

    沈文劳很满意,这些山货确实有些非同寻常之处。

    尤其是这个木耳,将来送到皇宫作为贡品,定然会受到一众嫔妃甚至于万岁爷的青睐。

    到时候,这可是妥妥的是自己的政绩啊。

    突然,沈文劳似乎想起了一件事:“等等,你们二位,不会就是那个修了一条路的青山村吧?”

    石小凡和赵祯二人互相对望一眼,一起点头道:“正是。”

    沈文劳万万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就是来自于修了那条路的村子:“好好,你们青山村了不起。

    能然能修出百里路至青石镇,此事本官已经上奏朝廷。

    朝廷对于你们村民的壮举,也表示了恩赏。”

    修一条路沈文劳是很关心的,当然他还没有无私到去关心青山村村民的生计。

    而是,修路属于自己的政绩。

    就像他问石小凡和赵祯要变异木耳,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

    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口福。

    沈文劳是个官迷,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样的事,竟然得了小王爷的赏识,赏了他一斤茶叶。

    于是,沈文劳加倍的打了鸡血一般,愈发想在任上做出些政绩。

    青山村通了路算得上是一条政绩,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热情。

    变异木耳送进宫中,成为贡品,也是一条政绩。

    所以,沈文劳会加倍的热情。

    至于石小凡想参加武举,一个县试对于沈文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但石小凡不想徇私,只是要一封举荐信。

    沈文劳更是乐意之至,只要他们能保证木耳的供应。

    木耳对于石小凡他们来说根本不成问题,这种变异木耳生长迅速培育简单。

    能成为永寿城的贡品。

    对于青山村来说更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

    秋闱县试很快到了,武举并不注重字体,只要会写字能认字就行。

    但是,对于兵法却很严苛。

    兵法考试,也是一项很严苛的试题。

    让石小凡惊讶的是,兵法中,出的许多试题极为刁钻。

    出题之人绝对是个将才,对于战场形势、排兵布阵、计谋运用等等,都很详细。

    比如有道试题就是,若临河攻城,己方数八倍于敌,如何才能攻下城池?

    题目中,把敌我双方介绍的极为详细。

    考的是,学子们的临场发挥能力。

    如果让你来指挥这样的一场战争,你该怎么打。

    打仗,石小凡是轻车熟路。

    试题基本都是一些操练士卒,兵法打仗之类的问题。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便匆匆交卷了。

    武将试题不怕字迹潦草,也不怕你有错别字。

    只要你答题新颖,能以最少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

    能获得主考官的认可,就行了。

    重要的除了做题,还有就是比武了。

    比武的项目,无非也就是举重、弓马骑射、兵器使用、然后是比武之类。

    石小凡可是在大宋朝得过能射武臣伴射称号的人,箭术超群这个自不必说。

    举重弓马骑射之类,更是轻车熟路。

    至于比武,自己有着山神能量加持。

    县试的时候,石小凡轻轻松松便一举夺魁。

    石小凡中了武秀才,而且打遍全县无敌手。

    其他几个参赛的武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

    这让沈文劳大为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区区一个县试,石小凡取得了的如此优异的成绩。

    于是,沈文劳亲自设宴招待,对石小凡也是极尽热情。

    为什么他一个县令,会对一个武秀才如此客气。

    除了之前和石小凡有些交情,更重要的就是投资了。

    别看石小凡现在仅仅就是个武秀才,可接下来还有州试还有京考的。

 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武秀才

    州试之后,石小凡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武举人了。

    那个时候,就可以封官的了。

    虽然说是武将不值钱,可也要看品阶。

    这小子年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的。

    万一中了武举人,做了个武将,将来建功立业再立下点战功,那功劳可就大了去了。

    这样的人,此时不结交更待何时。

    再者说了,即便是石小凡考不上武举,那沈文劳也没有什么损失,不就是一顿饭么。

    他现在依旧是武秀才,大不了留在宝祥县协助自己,不也是收买人心之举么。

    沈文劳深谙为官之道,他在做投资。

    别看石小凡现在身份平平,可他看好这小子的将来。

    “石秀才武艺超群,本官着实佩服,来来来,本官敬你一杯。”

    酒宴上,沈文劳热情如火。

    石小凡禁不住有些苦笑,石秀才。

    老子活了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人家叫石秀才。

    州试在三个月之后,是以石小凡并不着急。

    他在宝祥县甚受礼遇,对于这个县令沈文劳,石小凡对此人并不反感。

    至少,沈文劳给他的印象还算不错。

    此人擅长钻营,却并不鱼肉百姓。

    在官场,已经实属难得了。

    这些时日,自己都在宝祥县成了县太爷的座上宾。

    待得日子久了,石小凡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日,他辞别了沈文劳,想回青山村看看。

    沈文劳大笔一挥,赠了他二十两银子。

    石小凡也不客气,随手揣进了怀里。

    就连小野牛,在县衙也胖了不少。

    每日精饲料喂着,吃喝无忧。

    赵祯成了吃闲饭的,他觉得做个衙役蛮威武的。

    本想跟沈文劳说说,想留在县衙做个衙役。

    可他很快就发现,衙役们需要时不常的下乡。

    而且,经常靠着两条腿走上百里的山路,赵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野牛套上牛板车的时候,多少是有些不乐意的。

    它希望留在县衙吃豆饼,奈何主人赶着鞭子,它只好极不情愿的从鼻子里喷出几口气,拖着板车离开了县衙的马厩。

    县衙的马倌伺候的不错,把小野牛当成了马驹伺候,每日除了给些草料之外,还给一些豆饼,野牛长胖了不少。

    小野牛也是感恩的,作为回报。

    临走的时候,他在马厩的院子里拉了一泡牛粪。

    然后,满意的哼哼了几声,载着板车上的石小凡和赵祯,扬长而去。

    离开了宝祥县,回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经过青石镇。

    而是,直接绕过了镇子,回了青山村。

    “石小凡,你不想去青石镇看看么。

    让墨轩老先生看看,你现在可也是秀才了。”

    路过青石镇的时候,赵祯忍不住说了一句。

    没错,石小凡现在是有功名的人了。

    武秀才,虽然比不上文秀才。

    可终究是有功名之人,不必再缴纳赋税,这是最大的优待。

    在古代,不缴赋税是莫大的恩宠。

    这就意味着,你打了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

    而且,你可以免除徭役。

    不必像是别的百姓,背负着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只是,武秀才的不足之处就是。

    一旦战事迭起,你需要拉起兵丁参军入伍。

    等兵员枯竭之时,武秀才还有在就近乡里组织兵丁的职权。

    乱世最好混,只要你组织的人够多,你的官职就会蹭蹭蹭的往上升。

    据说,当今广平王当初就只是个武秀才。

    后来跟着昌帝赵无缺从龙有功,一路封王拜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