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1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迎接官家的到来,城内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那些衣衫破烂的穷苦百姓,更是直接被赶出了城外。

    为的,就是让官家来的时候,报喜不报忧的只能看到寿州城的繁华。

    赵祯来到寿州城外的时候,脸色已经变了。

    一行人倒是不少,毕竟皇帝出现要的是排场。

    浩浩荡荡,一千多人的队伍,在官道上行进。

    其实,本来随行队伍人数更多的,皇帝出行怎么也得至少三千随从还有护卫。

    可赵祯为了节省,连同护卫随从,一共也就一千人。

    即便是这些,赵祯还是觉得有些奢靡了。

    “停车。”

    皇帝的龙撵内,赵祯说了一声。

    然后,队伍便停了下来。

    一千人的队伍拉的很长,队伍停下,静等命令。

    “此处离着寿州还有多远?”

    赵祯拉开车窗。

    一名护卫统领慌忙上前:“启禀陛下,此地离着寿州东城还有十里的路程。”

 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民脂民膏

    赵祯的脸色愈发的阴沉,十里路。

    这也就意味着,这脚下的红毯还有两边道行树绑着的黄绸,一路下来,足足摆了十里路。

    赵祯行驶的马车,也不过是区区八匹马拉动。

    一个小小的寿州,竟然如此的奢靡浪费。

    赵祯怒了:“这是把朕的圣旨,当成耳旁风了么!”

    呼啦一声,随行众人跪了一地。

    皇帝震怒,大事不妙。

    龙颜大怒,这对于臣子们来说是致命的。

    如今的赵祯,随着年岁越长。

    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也是日盛,官家虽然仁厚,可毕竟是皇帝,不怒自威。

    还是陈琳最懂,他在一旁劝道:“陛下,此时不宜动怒。

    咱们还是到了城内,见到了当地知州再说吧。”

    没错,此时震怒有什么用。

    万一有人飞马回报,将此事回去告诉了杜成顺,这厮不免会掩人耳目。

    毕竟城内弄成了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单单是城外已经如此的奢靡,你在城门口红毯铺地也就罢了。

    这一下子,红毯铺到了十里外的地方。

    这些,得是多少的民脂民膏堆积起来的。

    赵祯没说话,陈琳懂他的意思,于是喊了一声:“起驾!”

    车轮滚滚,马车载着赵祯继续前行。

    这次,赵祯打开了车窗。

    越看之下,越是触目惊心。

    沿途的树上,树干上都绑满了丝绸,有的大树树枝上都挂满了彩带。

    这些,本是一个皇帝出行,盛世的表现。

    可赵祯是越看越怒,大宋朝有钱,也不是这么个造法。

    寿州城知州这个狗东西,怕是活腻了。

    就因为怕奢靡,赵祯的圣旨上三令五申,不得奢靡不得奢靡。

    这些地方官完全当成了耳旁风,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除了鱼肉百姓还有什么用。

    自己只不过是路过,地上就得铺设红毯。

    有些地方自己甚至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可是依旧绑满了丝绸。

    有这样的狗官,何愁不亡国。

    历朝历代,因为奢靡浪费而亡国的昏君,还少么。

    寿州知州这个狗东西,这是要让朕遗臭万年。

    到时候,史书上还指不定怎么记载。

    一路之上,赵祯是越想越怒。

    不弄死寿州知州这个狗官,便刹不住各地这股奢靡的风气。

    事情确实是如同赵祯所想的一样,寿州城的官员们开启了奢靡的先例,其他各地的官员们也都纷纷效仿。

    他们和寿州城的官员一样的想法,奢靡之风一旦兴起,是会传染的。

    好在,其他各地的地方官员们还没有敢大张旗鼓。

    他们在纷纷观望,先看看寿州城这边的动向怎么样。

    如果说杜成顺会受到陛下的褒奖。

    那么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在各地郡县纷纷修建行宫,以迎接官家的到来。

    寿州城外,杜成顺带着衙门的官员,早早地就在城门口迎接。

    同时还发动了城内的百姓们,许多百姓并非是自愿,而是被官府的人胁迫而来。

    他们站在道路的两侧,上万人的迎接队伍,倒是显得甚是热闹和隆重。

    这让杜成顺很是高兴,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每个人用手里捧着鲜花来迎接皇帝的到来。

    于是这寿州城内鲜花的价格水涨船高,百姓们以手里拿着花朵为荣。

    实在手里找不到花的,只好拿着些树枝等着欢呼迎接。

    大宋是个崇尚鲜花的国家,许多人用鲜花来装饰自己的门楣。

    大宋朝喜欢用鲜花去追求生活品味,也有许多人把鲜花插在头上且不分男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西门大官人的鬓角,会插着一朵鲜花的原因。

    一旦皇帝的队伍到来,这些百姓们就会跪在地上,山呼着万岁。

    这些都是寿州城的官员们提前排练好了的,为了迎接皇帝赵祯的到来,城内所有的商铺都早已关门歇业。

    街道上必须保持的干干净净,那些小商小贩们早就被赶跑了。

    街道上要的就是干净。

    只等官家到来,看到的是一座最干净,最整洁的城市。

    这是杜成顺想要的效果。

    众人翘首以盼,终于皇帝的队伍来了,上千人的队伍拉的很长。

    还没等近前。

    杜成顺便命令众人快快跪下,于是所有人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跪在地上的众人之后,皇帝的队伍依旧没有过来。

    于是,所有人继续安静的等待。

    等待是漫长的,有的人跪的腿都麻了皇帝的队伍还没有过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皇家的队伍过来了。

    杜成顺跪在最前面,他现在急于想表现自己:“寿州知州,杜成顺叩见我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没有回应,皇家的队伍只是停在了他前面。

    这让杜成顺感觉不大对头,可他还是硬着头皮又喊了一句:“寿州知州,杜成顺叩见我皇陛下,陛下万岁!”

    然而,马车内的皇帝并没有说什么。

    这让杜成顺感觉非常尴尬,四周的百姓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难道说陛下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杜成顺心里暗暗发急。

    他觉得。

    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说白了一点,就是花的钱还不够多。

    就在他跪在地上不知所措极为难堪的时候,终于马车内的陈琳开口了:“陛下有旨,所有人平身。”

    杜成顺暗自松了一口气,慌忙站起身来,带着身后的官员让开了一条路。

    本以为皇帝会下车看一看寿州的百姓,谁知皇家的队伍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直接进了城。

    杜成顺慌忙带着地方官员,在前面引着皇家的队伍,到了皇帝的行宫外停了下来。

    其实根本不需要他带路,皇家队伍只需顺着地上的红毯,还有两旁迎接的人群只往前走就行了。

    百姓们有些失望,他们并没有看到皇帝的出现,只看到了皇帝的马车。

    也是,人家皇帝怎么可能露出头来,那可是九五之尊。

    终于赵祯的马车到了行宫外面,随着马车的停下。

    皇家队伍很快就进驻了行宫。

    陈琳首先下了马车,他扶着赵祯走了下来。

    赵祯抬起头,这座临时改建的行宫,可见还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杜成顺这个狗东西,在寿州城如此的大张旗鼓,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父子

    行宫极尽奢华,赵祯走进去一看。

    里面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每一处细节看得出都经过精心的打理。

    到了正厅,里面摆放了各色的糕点和水果。

    有许多并不是本地特产。

    而是从各地方运过来的。

    想来,也是花了不少的钱财。

    赵祯走到了正厅,端坐了下来。

    他的脸色,极其难看。

    可是寿州知州杜成顺却并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也就是说,钱花的还不到位。

    早知道就应该大张旗鼓的继续大肆搜刮一番,把个行宫打造的更完美一些。

    古往今来。

    有哪一个帝王不好大喜功?

    官家更是创下了万世之功,如今的大宋朝。

    其兴盛可谓空前绝后,赵祯这个皇帝是注定要被彪炳史册的。

    如今大宋朝的国力强盛,此时不好好享受一番,更待何时!    杜成顺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于是,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

    他不惜大肆铺张的布置准备。

    直到皇帝进了行宫,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杜成顺,就这样在外面等候皇帝的接见。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太监出来传话:“宣,寿州知州杜成顺觐见。”

    杜成顺大喜过望,整了整头上的长翅帽,精神紧张的跟着小太监走了进去。

    穿过走廊来到前厅,只见本朝的皇帝赵祯正端坐在龙椅上。

    赵祯喜怒不形于色,看样子,脸色似乎有些不对劲儿。

    不过,对于杜成顺来说,他觉得身为一个皇帝,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皇帝就应该板着脸,不怒自威。

    “臣,寿州知州杜成顺,叩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万岁!”

    杜成顺跪在地上,狗一样的磕了一个头。

    按理说,在大宋,除非是非重大场合,一般是不需要下跪的。

    所谓的重大场合,是指新帝登基,祭祀先祖,皇帝驾崩之类。

    而身为一个知州的杜成顺,见到赵祯的时候只需要行大礼就可以。

    是无需下跪的,他是有功名的人,不是平头百姓的草民。

    可这只舔狗对着赵祯跪了下来,还磕着头,赵祯冷冷的看着他:“杜知州,这就是你为朕准备的吗?”

    杜成顺并没有觉出什么不对劲儿,又磕了一个头:“是的,陛下。

    臣听闻陛下驾到,这是臣的荣幸,是寿州城百姓的荣幸。

    招待不周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赵祯冷笑了一声:“你倒是准备的充分,除了这些,还有别的么。”

    一听这个,杜成顺来精神了:“陛下,臣还为陛下准备了膳食。

    二十四样糕点,一百零八道菜。

    辽北、江南、沿海、西域各色美食,以及水果点心。”

    赵祯“嗯”了一声:“一百零八道菜,你倒是有心了。

    只是,朕也吃不完,岂不是浪费。

    这些东西,你花了多少钱。”

    官家为什么问花多少钱,这不是一个皇帝该问的问题。

    杜成顺有些孱了,硬着头皮回道:“回陛下,这个、没、没有多少钱。”

    “你们都把朕的圣旨当成了耳旁风吗,朕是不是跟你们说过一切从简。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如此的铺张,奢靡,浪费。

    你们是想让朕扣上一顶昏君的帽子吗!”

    赵祯突然龙颜大怒!    此时的杜成顺开始彻底慌了神:“陛下恕罪,臣、臣听闻陛下,龙体驾到!得见天颜实心中惊喜,想、想好好招待一下陛下。

    臣知罪,臣心中着实惶恐。

    臣有罪,臣有罪”    杜成顺不是傻子,他已经看出赵祯的愤怒了。

    这个时候,想活命趁早认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