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人娱乐活动不多,说书成了人们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

    因为经常听书的都知道,说书人翻来覆去就是那些故事。人们不止是对剧情,更多是为了凑这份热闹。

    今日石勇救仙的故事乃是说书人新编排出来的,许多人并没有听过,于是茶楼爆满。

    观众一喝彩,说书人立刻来了兴致,他拿起桌子上‘止语’啪的一声,又一拍:“却说这石勇一日路过一亭,见一丫鬟哀声啼哭。石勇上前唱了一个诺:‘小生这厢有礼了,不知姑娘何故啼哭?’

    那女子期期艾艾道:‘我家姐姐重病,找遍了京城大夫皆束手无策,奴家伤心之下,这才哭泣。扰了官人,实在罪过。’

    石勇一听,又唱了一个大喏:‘姑娘不必心焦,不才在下对医术也略知一二,不知可否为你家姐姐瞧上一瞧。瞧不好,分文不取。瞧的好,只求姑娘将在下名声播出去,以求正名。’

    那丫鬟这才止住哭声,不过她随即又道:‘公子风华正茂,我家姐姐又尚未出阁,只是孤男寡女恐有诸多不便。’

    这石勇一听有理,自己名声不佳也就罢了,若是连累人家姑娘岂非罪过。

    心中思量,便有计较:‘姑娘莫慌,我自毁双目,则你家姐姐名声无损矣。’

    说罢那石勇举起手指往双目插去,眼看就要血溅当场……”

    ‘啪!’的一声,说书人‘止语’一拍:“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众人正听得入迷,这王八蛋说书人竟然来了个下回分解。

    众人哪里肯听,纷纷拦住不让走。有出手阔绰者,纷纷往台上扔着铜钱。

    “正听得爽快,你这便走,岂非让人闷煞!”有壮汉起身拦住说书人。

    “就是,不说完下回不许走,老子茶钱都付了。”

    “先生快讲,那石勇瞎了没有?”

    “肯定没瞎,不然如何治病?”

    “怎么不能治病,石府那小公爷不就是蒙着眼给公主瞧好的病么。”

    “就是,你这说书人令人闷煞,快些讲完,茶钱少不了你的!”

    说书人说了大半辈子书,这情形还是头一遭遇到。

    受逼不过,说书人只好四方一抱拳:“承蒙各位抬爱,小人就说下去了。

    却说那石勇直取双目,那丫鬟大惊:‘官人住手!我家姐姐向以仁爱为本,若官人为医治姐姐自毁双目,姐姐知晓定然不快。奴家倒有一计,官人若真有手段,不如以黑布遮目,便随奴家就去,何如?’

    这石勇一听,倒也是个法子,于是施礼:‘大善。’

    就这样,石勇跟着丫头来到东郊城外一处良宅。石勇有些吃惊,此地他记得乃是一片荒凉,何曾修缮了这么一处良宅?

    当下也未细思量,随那丫鬟入府。丫鬟取过一黑布,石勇遮住双目而入。

    原这家女子虽是身体寒战却是患得热疾之症,那些庸医胡乱诊治哪里懂得了,石勇一诊脉便知。

    于是开下良方,女子服之,乃愈。”

    “好!”下面又是一阵鼓掌声,这特么说的不就是石家那败家子的故事么。

    只见这说书先是‘止语’再次一拍:“却说这女子病愈,给了石勇十两黄金十两白银作为筹资。石勇坚辞不受,那女子道:‘公子救我性命,便是万贯家财也不足为报。这黄金公子定要收下,否则小女子心中难安。’

    这石勇乃是个爽快人,便佯装收下诊金。实则只取一两银钱,剩下的留在屋中扬长而去。”

 第四十一章 石勇救仙

    说书自然是要夸大其词,然后好人有好报,皆大欢喜。

    这样听众才会喜欢,谁人能想到,这以败家子石小凡为蓝本的‘石勇救仙’的故事竟然成了京城一段评书。

    下面吃瓜群众听得是入迷三分,说书人讲的是唾沫横飞。

    既然是故事,又牵扯到神话来。说书人一拍桌子上的‘止语’:“却说那患病女子原是天上九仙女,乃玉帝与王母所生。因贪玩,迷恋人间美景这才落得凡间,怎奈刚到长安城不久,便一病不起。

    且说那石勇花钱大手大脚,出手阔绰大方,却非见财起意之人。他只取了一两白银做酬资,这便扬长而去回了长安城。

    那九仙女又见那石勇不贪慕金银,心中爱慕,竟要以身相许。”

    故事发展到这儿,倒也理所当然。那女仙女爱慕石勇,可谓郎才女貌。

    众人越听越来劲,正巧最近东京城做火热的话题莫过于石府那个败家子给公主遮目治病的事广为流传。

    说书人这么一说,众人立刻纷纷点头。

    “这石勇为人宽厚,定然会有福报。”

    “嗯,听说那石管勾救了公主,官家也给了不少赏赐。”

    “就是,如今的卫国公府是深受隆恩。若是那位小公爷日后改过从善,倒与公主天作之合。”

    “嘘,这话你也说得。这是说书,你怎地说到石府那位爷身上去了……”

    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说书人这故事分明说的就是卫国公家那个败家子。

    不同的是无恶不作的石小凡成了评书里不那么作恶的石勇,而那九公主对石勇心生爱慕。众人自然也都盼望着惠国长公主也能对石小凡这个混蛋发生点什么故事。

    可故事若是一味这么顺风顺水,不免有些平淡。说书人深谙剧情越是曲折离奇,越能打动人的心理,止语一拍:

    “那九仙女爱慕石勇,要以身相许。石勇自然喜出望外,二人以天做媒,立下永不分离的誓言。

    可玉帝和王母闻听此事后大怒,神仙怎能与凡人相爱,于是派出巨灵神下凡,要生生拆散这对鸳鸯。”

    还有这种操作?众人又怒了。

    “玉帝太也多管闲事,石勇如此心善之人,他缘何不答应?”

    “就是,神仙不与凡人亲,可怜了那九仙女啊。”

    “要我说那石勇更可怜,他做了善事却没得好报,苍天无眼。”

    “我说诸位你们急个什么,听先生说完不迟。”一大汉站起来说道。

    众人情绪已经被点燃,这才醒悟过来,纷纷请那说书人继续讲下去。

    说书人一看有效果了,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然也,这巨灵神下凡本欲捉拿九仙女上天。幸九仙女身边丫鬟如实以告,这巨灵神也是个性情中人,被石勇感动。于是上天复命说石勇已死,这才免了灾祸。

    王母又要宣九仙女上天,被巨灵神以九公主重病初愈需要清养为由搪塞过去。

    俗话说得好,天宫一日,地上一年。这九仙女在长安城陪石勇生活了四十余载,待石勇死后才驾云回了天庭。

    这石勇为人不贪财物,不恋美色,这才得一生善报。而九仙女为报君恩以身相许,也是一段佳话。

    诸位诸位,小人说的口干舌燥,今日评书到此为止,明日咱们讲一个三国孔融让梨的故事。”

    下面的人为这个还算满意的结尾纷纷点头,相比之下众人还是更喜欢这个故事。

    “明日我们不听什么劳什子孔融让梨,老子还要听这个石勇救仙。”

    “对,明日我们还听石勇救仙。”

    ……

    “什么!石勇救仙?”赵祯在宫中感觉不可思议。

    太监陈琳在一旁躬身垂手:“奴婢去听了几次,确实如此。就是根据石管勾遮目救公主的故事改编而成,东京城的茶楼每日是人满为患,都为听这事而来。”

    天那,赵祯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酵到这个地步。

    好在这不是什么坏事,皇家颜面保住了,还成就了一段佳话。只是这段佳话也太疯狂了些,都改成评书了?

    “你去听了几次?”赵祯问。

    陈琳有些紧张:“回陛下,三、三次了。”

    三次,一段小小的评书竟然让陈琳去听了三次,赵祯不禁有些心动:“朕想去听听。”

    陈琳:“……”

    ……

    七日之后,双儿已经痊愈了。而惠国长公主赵嫕基本也好的差不多了,秦婆婆上报官家,准备后天回宫。

    “小公爷,东院又欺负咱们了。”旺财拉着个脸一脸不愤的走了进来。

    石小凡每日只去给公主打一针,照旧是蒙着眼睛。因为害羞,公主竟然不和自己多说一句话,石小凡讨了个没趣,一般也不和公主聊天,都是打完一针便走。

    这需要表演,每天跟个瞎子一样蒙着眼,拿这根拐棍一边探路一边走出公主的屋子。

    不过秦婆婆倒是对自己客气了许多,岂止是客气,简直就是感恩。

    石小凡明白,自己救了公主,又保全了公主名声,秦婆婆自然对自己感激涕零。

    不过公主那边不来招惹自己,石小凡也不去搭理他们,谁知道旺财又来说东院欺负他。

    这不是过完河拆桥,炖完肉就砸锅么。老子前脚治好了公主,你们后脚又来欺负老子的人啦。

    “怎么回事,他娘的谁欺负你了?”石小凡大怒。

    谁知道旺财这厮又摇了摇头:“不是东院欺负小人,是公主那边的厨子。他们的厨子每日都做一些山珍海味,流水价送到东院,他们笑话咱们的厨子不会做饭,说咱家厨子做的菜上不得台面。”

    公主是自己带着厨子来的,但是厨房是和石府共用。

    惠国长公主的厨子都是赵祯下令从宫里带来的,他们自然对石府的厨子嗤之以鼻。久了,石府的厨子心中不服,就想比划比划。

    可石府的厨子手艺再好也比不上御厨,每次做菜他们都落了下风,自然不服气。

    一听这,石小凡有些气结:“就为这个?人家是宫里的御厨,自然做的比咱家强。不是我说你们,你看看咱家厨子做的那叫菜?猪食还差不多。”

    “挺,挺好吃的啊。”旺财抿了抿嘴唇。

    “你吃屎都觉得香。”石小凡没好气的说道:“告诉厨子们,晚上老子亲自下厨做几道菜,让御厨们见识见识什么才叫手艺。”

 第四十二章 神厨

    宋朝,虽然已经有了炒菜,比如樊楼就是经常推出一些新品炒菜来。

    可毕竟做法有些单一,他们炒制的菜肴也仅仅就是那么几种。

    饪技艺倒是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仅从烹饪技法上就分为:煎、烤、炙、炸、煮、蒸、炒、煨、熬、烧、熝、焐、熏、焙、燠、汆等数十种。

    人们熟悉的盐、酒、酱、醋、糖、酱油等调料及各种香料已经广泛使用。

    唯一可惜的就是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其他调料倒是不可或缺的置办了不少。

    公主带来的御厨们为了显示技艺,变着花样整制出一些菜肴,瞬间把卫国公府那些厨子给比了下去。

    久了他们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老子是御厨,你们卫国公府做的那也叫菜?

    石小凡大概明白了旺财为什么吃瘪的原因了,说实话,有时候他也觉得府里厨子做出来的东西难以下咽。

    既然御厨们如此嚣张,那今日就压一压你们的气焰,我石小凡出手,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食神。

    肉食类相当丰富,鹿肉、野兔、羊肉、鸡鸭鱼鹅都有。蔬菜就比较匮乏了,韭菜、菠菜、莼菜、茭白、莲藕、冬瓜、茄子、豆芽、竹笋、小白菜等等这些。

    像是辣椒、西红柿、南瓜、菜花、卷心菜之类的玩意儿都是明清时期才有的东西。

    石小凡来到厨房的时候,御厨个个趾高气昂。他们仿佛是在炫技,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