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小凡来到厨房的时候,御厨个个趾高气昂。他们仿佛是在炫技,第一道菜,炙羊肉。

    不得不说炙羊肉这道菜御厨做的着实不错,先把羊肉切块泡水将肉中血丝泡出,这样炙烤的时候就少了膻腥味。烤的时候撒上胡椒,刷上杏酱倒也味道鲜美。

    “旺财,把家伙摆上,老子要做炙羊肉给我们家的双儿吃。”

    御厨虽然不敢得罪石小凡,可眼神中还是露出不屑,你一个败家子能做出什么美味来了。

    石小凡最近风头出的太多,大家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他们倒要看看,石府的这个煞星能做出什么样的炙羊肉来。

    旺财拿来一块石板,往灶台上一放,来福几个狗腿子在石板下面放上了木炭。

    这块石板是从西域带过来的,受热均匀而且即便淋上冷水也不会出现裂痕,乃是石板中的精品。

    石小凡选的是羊排,将羊排一根根切开,一头连着如香蕉一般煞是好看。

    旺财端过调料盒,待石板烧热,用羊毛刷刷一层菜油,然后将腌制好的羊排摆上。

    热气弥漫,羊排在石板上滋滋的烤着,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御厨们不以为然,这也没什么稀奇。因为石小凡的烧烤手法远不如他们纯熟,看这样子,即便烤出来也没什么了不起。

    “来福,调料端来。”

    来福将几个瓷罐用木托盘端了过来,石小凡打开其中一个瓷罐,用手捏了一小撮东西撒在了羊排上面。

    香味立刻弥漫开来,御厨们人人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

    枯茗,这败家子用的是枯茗。

    枯茗虽然没什么稀奇,可与羊肉搭配起来竟然是如此美味,尤其是这香气,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枯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孜然,在当时又称安息茴香。

    许多时候一种调料都是从神坛跌落民间,最后成为世俗普通的一种食材佐料。

    最开始,这些香料都是祭祀所用,一来是为了保鲜,而来人们认为能接近神格。

    后来人们发现这些香料放在食物中能增加一些美味,于是才慢慢普及开来。

    孜然虽然在唐代就已经丝路传入,可还没有人把它用在烧烤上面。

    就连这些御厨,他们也从没做过这种实验。

    一道没有孜然的烤羊如同一道没有灵魂的烤羊,而石小凡给他的石板烤羊排注入了灵魂。

    “你们做的炙羊肉是没有灵魂的。”噬魂怪石小凡拍了拍手,将羊排出锅了:“尝尝,什么才叫手艺!”

    一名御厨副使走过来拿起一块羊排尝了尝,孜然与羊肉的完美结合使得他的味蕾瞬间绽放,御厨副使不禁竖起大拇指:“石管勾,厉害!”

    御厨使、御厨副使,宋置。为伎术官、武臣等阶官。

    所谓的伎术官,是指掌握某项技术或者数术的官吏。惠国公主病重,赵祯将宫里的御厨副使给派了过来。

    八荒争辏,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描写了大宋朝的繁华盛世。

    无数珍奇美味云集,石小凡还是低估了御厨的能力。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奶房签、三脆羹、羊舌签、肚签、肫掌签、鹌子羹、蛤蜊生、血粉羹……

    三十多道菜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比如这“奶房签”就是干酪与羊肉糜合,三脆羹是用嫩笋、小蕈、枸杞菜,油炒作羹,加胡椒尤佳。赵竹溪密夫酷嗜此,或作汤饼以奉亲,名‘三脆’。

    宋代有“签”菜系列,只要是流行的食材,庖厨们都乐意用“签”的烹饪方式一试。

    中国古老的“签”向来是以竹子为原料做的。“签”系列菜是指用竹子做成的竹帘来加工卷菜。直白地讲,就是现今加工日本寿司用的竹帘(将寿司裹紧的工具)。

    这一工具在唐代便有了,寿司的制作方法被日本遣唐使带回东瀛,传承至今,成为日本国的国粹。

    石小凡败了,御厨确实厉害,相比之下卫国公府的厨子们做的菜就是猪食。

    “你们几个王八蛋,技不如人就要虚心求教,那个什么御厨副使,敢问尊姓大名?”

    御厨见石小凡如此谦虚,也就不敢高傲,那御厨副使拱手道:“,小人诸葛孔方。”

    “嗯,诸葛先生,我府上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你呢多指教指教,也让他们学学手艺。”

    诸葛孔方慌忙拱手:“石管勾说哪里话来,贵府几位兄弟也是有些手艺,大家互相切磋交流便是。”

    “嗯,既然诸葛先生这么说,那我也再露几手献丑了。”石小凡挽起袖子说道。

    相比御厨们的各种花样,石小凡做的几个菜就比较简单了,他用菜籽油炒了几样红烧茄子、醋溜豆芽、炝拌菠菜等等。

    而这几样不起眼的小菜却又让御厨副使诸葛孔方赞不绝口,在他眼里,石小凡才是神厨。

 第四十三章 收徒

    这几样小菜平平无奇,红烧茄子、醋溜豆芽、炝拌菠菜、炸乳鸽、油泼鲤鱼……

    御厨们却看得目瞪口呆,石府的厨子个个五体投地。

    原来食物还可以这样做,原来菜还可以这样炒……

    “小人做菜几十年,竟然不知越是简单的菜肴越能显示出美味。这几样菜搭配简单,却将食物与味道完美结合,茄子过油、豆芽醋溜,石管勾,小人今日真是大开眼界,请受小人一拜!”诸葛孔方竟然对着石小凡拜了下来。

    他们怎么会知道,茄子油炸之后可以用甜酱红烧,毫不起眼的豆芽醋溜以后大火爆炒竟然如此美味,滚油浇在蒸好的鲤鱼上又是如此的鲜美……

    宋朝以前尚未有记载用铁锅炒菜,即便是大宋朝,虽然铁锅逐渐兴起,可仁宗年间还在摸索阶段。

    石小凡给他打开了一道他从没有探索过的大门,对于这些厨子们来说,石小凡简直就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诸葛孔方怎能不服。

    御厨们原本个个趾高气昂,都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神厨。如今他们尝了石小凡的菜,平平无奇中透出别样的精彩,他们方知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石小凡就是这样,你嚣张他加倍比你嚣张。你若是谦虚,他比你更谦虚。

    “诸葛老兄,快快请起。你我只是切磋而已,你们御厨做的菜那才叫一个奇,味道比我家那几个废物是美味百倍。”

    石府的几个厨子们羞愧的低下头,自己确实技不如人。他们怎么能想到,小公爷除了会做冰糖葫芦,竟然还会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美味佳肴。

    诸葛孔方又道:“明日是公主诞辰,小人想请石管勾教授几招拿手好菜,不知石管勾可否赐教?”诸葛孔方真诚的说道。

    旺财和来福几个狗腿子目瞪口呆,小公爷,神了!

    石小凡哈哈一笑:“赐教不敢当,那我就教你几样小菜便是。”

    “诸葛老兄,你们煲的汤味道着实不错,可少了一样东西提鲜。我教你一样此物,无论任何菜,你煎炸爆烤烧也好,蒸熏煮卤焖也罢,放入此物皆能提鲜增香。”

    诸葛孔方一听大喜,这石小凡简直就是食神,世上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宝贝不成?

    面对这么一位旷世神厨,食物界的鬼谷子,诸葛孔方噗通一声跪下:“若承蒙不弃,小人愿拜石管勾为师。”

    石小凡吓了一跳:“这,这什么情况这是?”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种神人,错过了机会就没了。

    诸葛孔方咚咚咚的磕了几个头:“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堂堂大内御厨,掌握无数烹饪技巧,擅做各种美味的诸葛孔方,竟然要拜这个败家子为师。

    嗯?你既然拜老子为师。我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还是答应。

    “嗯,徒儿既有此意,为师勉强收了你为关门弟子。”这时候必须得装,装智慧,装高冷、装虚怀若谷大家风范。

    众人羡慕不已,这么一位神厨,被御厨副使给拜了师。

    “菜嘛,无非就是用铁锅烹炒为佳。这些留着你慢慢摸索,为师今日便教你一招神物。此物加入任何菜肴里面都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你们所有人都这个大眼睛看好了!旺财,将厨房里的冬菇给我拿来。”

    冬菇,即香菇。干香菇乃是由女贞人进贡,采自长白山。是皇帝赐给石府,家里倒是存了不少。

    “来福,你让厨子找找,家里有没有白米虾干,没有就去樊楼弄些来。”

    诸葛孔方一听这个:“师父,徒儿这里有密州进贡的上好虾米干。”

    虾皮,后世平平无奇的食物在大宋朝可是珍品。

    临安有食用‘姜虾米’的记载,主要是东京城乃是内陆,离着沿海较远。虾皮需要密网捕捞,然后蒸煮晾晒后成品在经过长途运输送到东京城,石府未必有这些东西。

    既然御厨带来了,石小凡道:“好,你去拿来,来福,准备个烤炉。”

    烤炉,类似于烤箱,底下放上木炭。将食物放在炉壁烘烤,不过人们大多都用来烤制面食为多。

    烤炉很快备好,炭火燃烧正旺,石小凡将拿来的干香菇与虾皮放入烤炉焙干。

    至于火候掌握,石小凡肯定不如诸葛孔方,搞不好自己会烤糊了。

    “诸葛孔方,你去看着火,火候不能太大,冬菇和虾米烤好了告诉为师一声。”

    师父有令,诸葛孔方自然不敢怠慢。他在炉子旁小心守候,虾米很快被焙干,约莫一炷香时间后,香菇也被烤的没有一丝水分。

    焙干的虾皮和香菇被诸葛孔方小心翼翼的端了过来。

    石小凡坐在胡椅上,翘着二郎腿。现在没有一个人敢在小瞧他,厨子们都把天神一样供着这位爷。

    不止是众人匪夷所思,旺财和来福也是满腹疑窦,小公爷什么时候会做菜了?

    “师父,冬菇虾米已焙干。”诸葛孔方将托盘断了过来,单膝跪地送到石小凡跟前。

    “嗯,”石小凡慢吞吞的用手捏起一把虾皮搓了搓,然后将一个香菇掰开:“不错,你去找个石臼,将此二物研磨成粉,越细越好。”

    诸葛孔方不敢怠慢,命人找来石臼开始研磨。

    半响,研磨好的香菇与虾皮粉装在了一个瓷罐内又被端了过来。

    此时御厨已经将一道道菜出锅,准备送到东院给公主用膳。

    很多汤菜,羊肉全汁、花头鱼汤、炒沙鱼衬汤、鹅掌汤齑、虾鱼汤齑……

    “徒儿,你挑一小勺放入汤羹里尝尝味道如何?”石小凡懒洋洋的说道,适才还是诸葛老兄,摇身一变成徒儿了。

    在这个极重师徒名分的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诸葛孔方现在对石小凡那是敬若天神,他用一木勺放了少许香菇与虾皮粉在羊肉全汁汤中,然后尝了尝羊肉汤的味道。

    鲜!原本羊肉汤的鲜味瞬间被放大,诸葛孔方噗通一声跪下:“师父乃当世神人,徒儿五体投地!”

    众人惊了,这两样平平无奇的东西加入汤羹中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却不知,香菇与虾皮焙干研磨成粉,那就是味精的替代品。

    在这个没有味精的时代,这两样东西堪称神物。

 第四十四章 公主用膳

    “此物名曰‘味精’,提味增鲜之功效。徒儿,端到东院给公主尝尝这几道菜吧。”

    味精,留下诸葛孔方愣在当地又惊又奇,石小凡让人把另一桌菜端到了西苑。

    公主一顿午膳,三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