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真他娘的是个好东西。

    白银啊,那可是硬通货。

    说书人满脑子都是那锭银子,然后他清了清嗓子,拿着‘止语’往桌子上一放。

    没错,这‘止语’就是醒木。他本打算一拍的,怕惊着龙颜,这才吓得轻轻一放:

    “却说那汉董永遇仙,今日我们来说说唐石勇救仙的故事。大唐贞观年间……”

    说书人叽里呱啦,赵祯果然听得入了迷。

    就连石元孙和珠帘后面的惠国长公主赵嫕也都仔细倾听,听着听着,赵嫕感觉不对劲,这不说的就是石管勾给自己治病的事么。

    说书的越讲越来劲,待说道“那九仙女又见那石勇不贪慕金银,心中爱慕,竟要以身相许……”的时候,赵嫕登时脸色通红,神情紧张。

    而赵祯却已经被剧情给吸引了进去,他想知道那石勇和九仙女到底成亲了没有。

    那说书人说到兴奋处也是忘乎所以,止语“啪!”的这么一拍:“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郎才女貌天作合……”

    这止语啪的一拍,赵祯和赵嫕确实吓了一跳,陈琳一看这还了得,就要出声阻止。

    谁知道赵祯听得入了迷,伸手阻止住陈琳,迫切想听听那说书人下面的故事如何了……

 第四十六章 圣驾

    “却说那石勇救了九仙女,九仙女为报君恩以身相许,自此二人郎才女貌男耕女织,好生一对神仙眷侣。

    却不知那九天之上的玉帝王母一听,神仙竟与凡人私通,这还了得。当下颁布玉旨,派了巨灵神下凡捉拿石勇去也……”

    随着说书人正说到这段精彩剧情,赵祯猛然明白过来了:这、这不是明摆着让嫕儿对石小凡以身相许么。

    这简直就是明火执仗,这故事本就说的是石小凡和赵嫕,只是评书中成了赵嫕以身相许。

    陈琳也发现坏了,他只是喜欢这京城流传火爆的神话故事,这才推荐给赵祯。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都是每个观众所喜欢的结局,说书人也正是了解这一点。

    本来安排这么一个完美的结局无可厚非,可所有人都忘了,这是给赵嫕庆生。

    赵嫕是在这儿的,不但赵嫕在,石小凡也在。这等于明火执仗的逼迫赵祯下旨将赵嫕赐婚给石小凡,赵祯若是不这么做,他就是那拆散鸳鸯的玉皇大帝。

    要命的是玉皇大帝是天上的帝王,赵祯是人间的皇帝,这事实锤了。

    不过要让赵祯把自己的妹妹赐婚给这个败家子,那是休想。不管怎么说,嫕儿得找一个德才兼备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

    石小凡长得虽然还算英俊,可斑斑劣迹这一条就直接否定了。

    大事不妙,这事嫕儿也没有点头,赵祯可不想让妹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嗯?气氛陡然凝重起来,石元孙也感觉出不对。

    石勇救仙的故事就是石小凡遮目施针的事,要命的是这说书人还是赵祯自己找来的,这等于间接答应赐婚。

    赵祯狠狠的看着陈琳,陈琳是吓得魂飞天外,闯大祸了。

    赵嫕在珠帘后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赵祯脸色不悦,并没有开口要赐婚的意思,瞎子都看得出来,皇帝并不愿意。

    可是已经骑虎难下,说书人怕是要倒霉了,陈琳也是要大祸临头了。

    就在这个时候,石小凡站了出来拍了拍手大叫一声:“好!”

    他这一声喝,让说书人立刻闭了嘴。

    石小凡走到说书人跟前,将桌子上的‘止语’啪的一拍:“陛下,臣对评书也略知一二,不如这接下来的故事让臣说给陛下听听吧。”

    “凡儿,你干什么!”石元孙大惊,可又不敢大声阻止,只是在焦急的悄声呼喊。

    赵祯直接把不满的表情挂在脸上了:“哦,你说说看罢,朕洗耳恭听。”

    “臣觉得这评书虽然不错,可还是不够精彩,陛下且听臣来上一段。”石小凡照着说书人的模样讲了起来。

    陈琳慌忙对那说书人招手,说书人也看出气氛不大对,吓得赶紧退了下去。

    “却说这九仙女与石勇夫妻恩爱诞下一子,名沉香……”

    石小凡眼看不妙,事情要往不好的方面发展。搞不好这太监陈琳要被治罪,这说书人脑袋要搬家。

    情急之下,他站出来救场。

    刘沉香救母的故事始见于南宋,石小凡挪用了,成了石沉香。

    这么一来这评书就彻底变味了,原本是石勇与九仙女为爱情主线的故事成了石沉香斧劈华山救母的亲情故事了。

    这样,就把九仙女为报恩以身相许的主线剧情给掩盖,观众只会觉得这是一种铺垫。真正的是石沉香拜师学艺,艺成之后去华山救出自己母亲的伟大壮举。

    果然,石小凡这么一讲,赵祯原本阴沉的脸色舒展开来。

    旁边陈琳吓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石小凡,恩公啊!

    没有你石管勾救场,我陈琳今日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大恩大德,我陈琳没齿难忘。

    而那说书先生更是听得目瞪口呆,石小凡的评书比自己的精彩百倍千倍啊。

    待讲到二郎真君不辨黑白不分是非搬来华山压住九仙女,九仙女无奈山下产子沉香交于夜叉,夜叉将石沉香送与石勇。

    却说石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踏遍九州学艺,并得萱花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九仙女,一家三口团聚。

    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已经与石小凡遮目施针没有太多关系了。

    赵祯是越听越喜,待的听完石小凡评书,不由得大声鼓掌:“妙哉,妙哉!小凡,不曾想你还有这一手,朕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啊,哈哈!”

    石小凡一拍止语,对赵祯一拱手:“陛下,臣献丑了。”

    一段评书,解决了适才剑拔弩张的尴尬局面。

    太监陈琳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赵祯为这故事的精彩着了迷、说书人对石小凡是五体投地、石元孙心中是松了一口气,皆大欢喜。

    赵祯龙颜大悦:“好你个石小凡,没想到你这评书说的比说书先生还要精彩,嗯,不错,不错!陈琳,石管勾这一段评书精彩不精彩?”

    陈琳心中大喜,皇帝这么问自己,证明不再生自己的气了。当下慌忙躬身道:“石管勾这一段评书说的当真令人佩服!”

    赵嫕身边的秦婆婆原本也是心惊肉跳,生怕适才官家发怒。她听到赵祯夸赞石小凡,于是也跟着添油加醋:“陛下,石管勾不但评书说得好,这对美食也颇有研究。今日宴会菜品都是御厨按照石管勾的吩咐做出来的,陛下可以尝尝。”

    “哦,还有这事?”赵祯一听来了兴趣,他这才发现桌子上一些从没见过的几道菜肴。

    赵祯尝了几道菜以后更是吃惊,他看着石小凡:“你做的?”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是劣徒手艺。”

    赵祯眉头一皱:“徒弟,你徒弟又是谁?”

    石小凡施礼:“正是御厨副使诸葛孔方。”

    赵祯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说什么,你收了诸葛孔方做徒弟?”

    赵祯怎么能相信,诸葛孔方可是御厨房里面的大师。他做的菜就连当年皇太后都赞不绝口,他竟然拜了这个败家子为师,这太匪夷所思了。

    “怎么回事?”赵祯不由得问道。

    当下秦婆婆将事情来龙去脉一说,赵祯更是惊讶。他不禁将面前几道菜一一品尝了一番,果然比平日吃的那些菜更美味。

 第四十七章 昏君

    “小凡,你这手艺又从何而来?”赵祯忍不住问。

    “哦,这个,臣无事便在民间瞎转悠,从民间学的。”石小凡淡淡的道。

    民间……

    这个败家子平生最拿手的是什么?败家啊。

    这厮从小到大都是东京城的魔王、混迹市井,从民间学来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倒也不足为奇。

    “医术也是在民间学的?”赵祯又问。

    石小凡聪明的很:“是的陛下,民间高手如云,陛下也应该经常出来走走。”

    民间,难怪这臭小子会这么多本事,看来经常混迹市井也并非一无是处。若不是这混蛋,岁币的事还真难以解决。若不是这混蛋,嫕儿的病是凶多吉少……

    “嗯,既然你这么喜欢在民间,那朕就交给你个任务。”

    有点不妙啊,好事没有自己的:“陛下,臣最近疾疯病有点发作的迹象,不知是什么任务?”

    先把话堵在这儿,要是好事那就在所不辞。若是不好的事,就说我疾疯病发作了,去不了。

    “京中流民所在多有,久恐生事。朝廷每年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安抚,可终究是杯水车薪。石小凡,你既然多在市井厮混,朕想让你去查查。”

    果然不是个好差事,这还用查么,自然是官商勾结,将赈抚物资给贪了。这得罪人的差事,我才不去。

    “陛下,臣近几日脑袋昏昏沉沉,大概是疾疯病发作的征兆。不如,陛下另先他人,如何?”石小凡想推辞。

    “选谁?朕不是没想过,可满朝文武都为这事头疼,往年朝廷都会拨派粮食给灾民。可这些灾民似乎尝到了甜头,每年开春还是会蜂拥京城。官员派下去一拨又一拨,皆找不出症结所在。”

    这就奇了怪了,每年都会有灾民入京,朝廷每年都会赈灾。而且赵祯派了几拨官员下去查,都没有查到贪污克扣的行为,那么就不应该是贪污所致。

    突然石小凡心中一动:“臣保举一人,苏州知州范仲淹。”

    范仲淹,大宋名臣。赵祯对此人是印象深刻,因为他不止一次在朝堂上与赵祯唱反调。

    范仲淹,其实他在大宋朝就已经大名鼎鼎了。此人用吕夷简的话来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著名的庆历新政就是范仲淹等人提出来的,仁宗时期大宋朝冗官冗兵冗费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范仲淹等人提出新政改革。

    可惜,性格懦弱使得赵祯对于新政摇摆不定,终致新政失败。

    赵祯眉头一皱:“吕夷简说此人心胸狭窄难堪大用,他行么?”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刚才臣还说让您多到民间走走,体验一下民情。有时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据臣听闻,范仲淹在民间口碑极佳,他敢作敢当是个直性子。”

    “你说范仲淹口碑极佳?”赵祯语气严厉起来。

    石小凡不知道说错了什么话,皇帝为什么这恨范仲淹,就因为他经常犯龙颜?

    “没错,臣在京城就是这么听说的。”石小凡干脆直言不讳。

    吕夷简,大宋朝宰相,位高权重。此人不是石小凡扳得动的,吕夷简才是心胸狭窄,瑕疵必报的小人。

    郭皇后被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吕夷简在后面推波助澜。

    这人石小凡惹不起,所以他也没敢说吕夷简什么坏话。

    赵祯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石小凡,即日起撤去你国信所管勾一职。”

    众人大惊,这皇帝怎么说翻脸就翻脸,石小凡这还没说什么,只不过替范仲淹说了句好话,就被贬官了?

    石元孙也是大惊,儿子好不容易混上了个差事,竟然被皇帝一句话给撸了。

    石小凡可不管这么多,他当即大怒:“陛下,您不能过河拆桥吧。我好歹立了不少功劳,你现在炖玩肉就砸锅,过了河便拆桥,你就是、你就是……”

    “朕就是什么?”赵祯冷冷的看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