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钨丝提取来的那一刻,石小凡如获至宝,狗腿子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小公爷这神仙一样的人物,做出什么东西来也不足为奇。可他们没想到的是,石小凡要做电灯。

    没错,电灯,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人为之尖叫疯狂的东西。石小凡实在受够了昏灯如豆,灯下醉酒高歌的夜生活了。

    想想若是灯火通明的皇宫,璀璨亮丽的东京城,还有亮如白昼的石府,那将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卷。

    有了钨丝,电灯不是难事。石小凡拿着用手工加工出来的一卷卷精细的钨丝,不由得惊喜交集。

    大宋朝是个有梦想的国度,这次进士题目也很有特色,分别是《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最后一道论述题,是《水几于道论》,出自老子《道德经》。

    赵祯亲自出题,试前谁都不知是什么题目。直到临考时,赵祯才将自己的论题发出,由内侍送到崇政殿。殿试的士子在考试的时候直接在皇宫崇政殿举行,这几个题目除了赵祯谁都不知道,就是怕科场舞弊。

    论述题一发下来,穆青倒吸一口凉气。这和恩师教授给自己的题目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当下他不及多想,按照自己平日练习的思路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对于石小凡来说,这属于作弊了。但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人品远胜于他的学识。穆青的人品让他夺这个头名状元也算是实至名归。

    他宁肯自己饿着,也要把随身携带的银两给来福他娘治病,这样的人以后为官也会是个清官无疑。

    考完了,考生们有皇帝御赐的午膳,这是学子们莫大的荣耀。他们先是站起时施礼,然后接过内侍们送上来的午膳,吃完饭后就等着他日放榜了。

    一百三十六份卷宗很快收了上来,卷宗的名字都是采用的糊裱已防止营私舞弊。各位翰林院的饱学大儒们开始阅卷,然后分出一二三等。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这次录取一百三十六人其实规模算是小的了,因为范仲淹等人的新政,庞大的官僚机构开始精简。所以这次科举取士的人数并不很多。

    三日后,紫宸殿。赵祯看着主考官们送上来的卷宗,一共有十张,也就是前十名的试卷。

    由于科举考试的各种条例多在宋真宗时确定,于是自真宗以后,凡是殿试结束后,便把前十名的进士试卷另誊录一份,拿到真宗影像前焚烧,直到南宋时仍然保留着这个做法。

    “陛下,这是透明三甲的试卷。臣等几个商量了一下,皆以为此人的卷子当位列榜首实至名归。”几个主考官将卷子递上。

    赵祯接过试卷:“谁的?”

    “回陛下,穆青。”

    赵祯大吃一惊,他慌忙取过卷子一看。卷首的糊裱早已揭去,上面赫然写着的是穆青的名字。

    再一看他的文章大气磅礴,洋洋洒洒的将《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几道论述题写的大江奔腾,气势如虹。

    就连赵祯看完,都忍不住拍案叫绝:“此人文采出众,不谓之与三甲头名也!”

    几个主考官一听,登时大喜跪下:“陛下圣明,万岁万岁!”

    赵祯一怔,他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真正打算钦点穆青为状元。毕竟后面别人的文章他还没看,可话一出口,几个臣子又谢了恩,赵祯不好再改口。

    难道真的就让败家子的这个徒弟中了头榜?赵祯有些懊悔,可又不知该怎么说。

    “陛下,此人才华横溢,定然能成为朝廷栋梁之才。”

    “没错,这样的文章,没有相当的笔力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此人能得头名也是实至名归。”

    “驸马爷当真神人也,这人原本据说资质平庸,不曾想原是深藏不露。”

    几个主考官你一言我一语,赵祯无奈,只好钦点了他的状元名册。

    头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探花。一般都是几个主考官根据排名送到御前,最终由皇帝拍板。

    宋太祖以前,选拔人才是由礼部来拟定名单,只要通过了省试,殿试的时候第一名是不会改变。但在宋太祖时,就发生了省试第一并不是殿试第一的场面,到了仁宗的时候,范镇就是一个吃了亏的书生。

    本来范镇是可以好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凭着真才实学拿一个理想的官职。但在当时参赛的不伦贫富、身份地位的考生都有,当时有一个考生是当朝宰相的儿子。省试的时候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于是就成了众矢之的,赵祯为了不让其他考生觉得科举也是有徇私的嫌疑。于是就下令禁止宰相的儿子以及他的门生参加殿试选拔。

    范镇就是那个门生,并且他还是礼部确定的第一名。他自然是不服的,这样怎么公平呢。于是礼部官员上呈他的文章,拿出真才实料来据理力争,赵祯不得已让他参加了殿试。北宋时的殿试,就跟我们现在写作文一样,首先是要字数满足,其次是有理有据。但怎么说呢,范镇已经给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哪怕他文采再好,不合皇帝的口味,结果放榜后成了第七十九名。

    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本来赵祯也不想让穆青得状元,可既然话已经放出去了,只能点头答应。

 第五百六十八章 居然做电灯

    放榜了,皇榜。

    东京城的士子们再次沸腾了,这可是皇榜,誉满京城的大事。人们聚拢在皇榜跟前,窃窃私语的评论着这次的三甲。

    头名状元穆青,东京城炸了锅。

    士子们捶胸顿足,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大造化能遇到驸马爷这样的恩师。穆青什么样的人,认识他的谁不知道,一块朽木不可雕也。

    可人家自从拜了那位恩师,一路直接开了挂一般,先是省试考了省元,殿试又是状元。

    不曾想这世上居然还有这等神人,知道的穆青拜的师父是那位败家子以后,所有人都闭了嘴。难怪,这事发生在败家子身上的话,还算合理。

    败家子不是人,人家浪子回头了。现在的石小凡那是名誉和光环傍身啊,虽然朝中官员暗地里对他是嗤之以鼻,说败家子狗肉席上不了台面。可百姓的眼睛才是雪亮的,百姓对石小凡可是感恩戴德的。

    这驸马爷让东京城的孩子都能上的起学,仅凭这一点,足以让他赚足了口碑。

    石小凡正在西山忙碌,没错,他从南窑遁到了西山。京里来人了,石府的家丁。

    “小公爷,咱们家穆青考上了,官家钦点的,头名状元!”

    石小凡浑身一震,他还真考上了。看来自己所料不错,赵祯果然就是出的那几道题。

    尽管内心狂喜,不过脸上石小凡还是显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劣徒!回去告诉我爹,晚上加几道菜。还有,我就不回去了,过几日再说。”

    “那,小公爷几时回去?”家丁又问。

    旺财怒道:“小公爷几时回去还要跟你们说么,想回去了自然就会回去,啰里啰嗦一大堆废话,滚!”

    家丁诚惶诚恐,拜别了石小凡回了石府。他来就是报喜讯的,既然没事,小公爷还是少去招惹为妙。

    石府家丁众多,但是也分为两派。一派的石元孙的家丁,比如刘德旺之流,这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家仆。平素们也都是勤勤恳恳做事,不敢到处招摇。

    另一派就是这帮狗腿子了,狗腿子们是是非不分善恶不明,他们眼里只有石小凡。既然自家小公爷嚣张,他们自然也就耀武扬威惯了。

    家丁则不一样,他们都还算老实的很。平日石府的家丁是不敢去招惹狗腿子们的,因为他们和小公爷一样嚣张。

    “旺财。”石小凡现在有点和蔼可亲。

    不过这对于狗腿子们来说不是好现象,旺财立刻紧张起来:“小公爷,你,你想干什么?”

    “你过来,我踢死你。”石小凡笑眯眯的。

    旺财摇了摇头:“我不过去。”

    “那你个王八蛋再给我对人不礼貌我打死你!”石小凡大怒,然后指着狗腿子们:“你们记住,以后谁再嚣张我打死谁。”

    狗腿子们目瞪狗呆,嚣张的不是你么,我们什么时候嚣张了。

    玻璃厂,石小凡有些日子没来了。他找了几个熟练的工匠。

    熟能生巧,这些工匠们技艺精湛炉火纯青,他们做出来的各种玻璃工艺品美轮美奂。

    石小凡拿出一张纸,然后对他们道:“看到没有,你们照着这图,给我吹塑出来几个玻璃瓶子,就照着这个图样做。”

    几个工匠面面相觑,其中一个人举手道:“”小公爷,您这让我们做的这不就是个鸭梨么。”

    石小凡大喜:“对,没错,就是要你们做成这种鸭梨状。记住了啊,一定要厚薄均匀。行了,大家照着这图纸做吧。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呢,再来问我。”

    其中一个工匠笑道:“放心吧小公爷,这个简单。只要您想要什么样的,我们就能给您做出来什么样的。”

    这不是吹牛,工匠们靠的是手艺吃饭,对于做这样的灯泡来说轻而易举。

    至于白炽灯灯泡为什么是鸭梨状的,这也是有科学的。这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非常的高。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降低亮度,从而影响照明。

    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对流是自下而上的特点,把灯泡做成梨形。这样,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金属钨蒸发时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附着在灯泡的颈部,便可保持玻璃透明,使灯泡亮度不受影响。

    石小凡跟他们说做灯泡,他们也听不懂,于是干脆跟他们说是要做鸭梨。

    灯泡壁超薄,仅仅几毫米,对于这些常年做玻璃工艺品的工匠们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很快,工匠们根据石小凡的要求将白炽灯泡做了出来。石小凡拿起来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这东西还真与现代灯泡相差无几。

    工匠们得心应手,根据石小凡的要求一口气做了数百个灯泡。没有铝片,做灯口,石小凡用的是薄铜片。他按照现代白炽灯的样子,将灯口手工做成螺旋状。

    灯口与灯泡之间用橡胶密封,螺旋状的钨丝在灯泡内。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白炽灯灯泡就做成了。

    但还是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灯泡内不能有氧气的。因为有了氧气,一旦通电这钨丝就会烧断,而这个时代石小凡又做不出抽取空气的设备。

    不过这难不倒他,石小凡在密封好的白炽灯泡内放入了白磷,加热灯泡壁,白磷燃烧完以后灯泡内的氧气就没了。

    这样,灯泡内没了氧气,钨丝通电的时候就会长亮。

    虽然石小凡做出来的这些白炽灯简陋了些,因为限于技术水平的原因,估计寿命也就几个月最多半年,可这已经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了。

    石小凡没有去计较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既然做出来了白炽灯泡,接下来就是做发电机。

    发电机简单,几块磁铁加上几捆铜丝线圈就能做出来。

    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