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浒传》中称她“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大名繁华,仅次于东京城。当时百姓都以自己是大名府人士为荣,此时的程琳,字天球,今河北省博野县程委村人,程琳为理学家程颐、程颢之父程珦之兄,宋朝大中祥符举人。
抵御西夏、契丹和治理地方都有大的贡献。程琳坚守大名10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但坚决不打扰百姓。亲手栽树万余棵:说:“打仗的时候修楼橹,用来了望敌情和射杀敌人而搭建的高台,就不用给老百姓要木料了。”
大名的老百姓爱戴他,为他立生祠建庙。程琳到大名,职务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相当于宰相,但属于虚职。
此时的程琳一听是大名鼎鼎的石小凡,慌忙带着众官员来迎接。
“公主与驸马大驾光临,真是让大名府蓬荜生辉啊。”
对于这个程琳,石小凡略有耳闻,他一拱手:“程相公,听说这大名府百姓为你建了个生祠,厉害啊厉害!”
程琳很是尴尬,都说这驸马是个无恶不作的败家子,自己也没招惹他啊,当下尴尬一笑:“这都是大名府百姓爱戴,老夫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谁知道石小凡摆了摆手:“不愧不愧,百姓能为你建祠,证明你是个好官,这没什么有愧的。东京城的百姓也为我建了个生祠,还塑了像。”
程琳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驸马爷不拘小节,为人又是洒脱,老夫还生怕怠慢了,看来是老夫多虑了,哈哈哈。”
程琳着实不错,在大名府颇有建树。而且此人也很豪迈,不拘礼节,这让石小凡也是相见恨晚。
重要的是,石小凡他们一路遇到州县,这些地方官无不尽力巴结马屁。只有到了大名府,程琳招待他们的只有一些家常便饭。
“非是老夫不识礼数,公主和驸马大驾光临本应好生招待才是。只是这官俸有限,老夫还得养家糊口。若用民脂宴请又恐污了公主和驸马英明,是以不敢奢靡,还请驸马公主不要见怪。”
石小凡和赵嫕互相对望了一眼,这样的官员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哪有人敢直接说老子就是不想大鱼大肉的请你,即便是我有俸禄,可还得留着养家糊口。只能用些粗茶淡饭招待,得罪莫怪的。
这个世上并非所有的官员都是贪官昏官,也有一些清正廉明之士。只是这样的人往往屡遭排挤,这程琳论资历论功劳都不在吕夷简之下,难怪被贬到这远离京城的大名府。想来此人也是在官场格格不入,可旁人又抓不到他的把柄,这才下放地方。
这种官员是真的清如水廉如镜的,石小凡是在程琳家里用的饭。如果程琳是贪官,他装不出来这样。或者说他也没必要装的这么寒酸,因为石小凡看到程琳的妻子儿女穿着也都很朴素。
甚至,他的夫人还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这也不是装腔作势标榜自己。从他家里这几样寒碜的摆设,以及大名府百姓口碑就能知道,这是个好官。
至于他为什么会被贬到大名府,石小凡也能猜出个不离十,这种官员在朝中不受待见。怕是皇帝也不喜欢,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身边有这么个过于清廉的家伙,因为皇帝自己也想奢靡也要享受。
可此人确实是个清官,清到让贪官们也佩服。但众人也仅限于佩服,所以朝廷给他了个同平章事的虚职。
“程相公,按理说你的俸禄也不低啊,怎么就请我吃这些粗茶淡饭?”石小凡指着桌子上的几样青菜。
程琳倒也不以为意:“我是大名府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那百姓就是我的父母。这大名府比不上京城,多有潦倒穷困者,我得拿些俸禄养活他们。”
第六百六十章 梁山
这也太清了吧,这种人要么就是欺世盗名的巨贪,要么就是圣人。而程琳应该算得上的后者,他就是当代的海瑞当代的于成龙。
身为权知大名府的同平章事,俸禄可和吕夷简相差无几。可吕夷简过得是腰缠万贯,家丁满员的逍遥日子。
而这位程相公,家中仅两个老仆,后院还种着菜。若说他是装的,他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宋代的官俸是历朝历代最高的,程琳真要装成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有病了。
“你是个清官,”最后石小凡得出结论,然后他拱手道:“我佩服你。”
石小凡眼高于顶,普天之下能让他佩服的人还没有几个,这让程琳多少也有些受宠若惊:“能得驸马一句夸奖,老夫也是三生有幸了。”
“程相公,大名府还需要什么。”石小凡问。
程琳一怔:“驸马您的意思是?”
“大名府需要什么,你跟我说说,或可我能帮得上忙。官家那里,我还是说得上话的。”
程琳一听大喜,石小凡真是天上掉下来的的活菩萨。要知道大名府因前几年黄河水灾造成的损失着实不小,后来朝廷修堤治淤、使得大名府不再受水患之灾。可是经济迟迟上不去,一方面就是因为赋税太重。
“驸马若是能让朝廷减免两年赋税,我大名府子民皆感恩戴德。实不相瞒,这几年我屡次上书言及此事,说大名府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可每次上书都被驳回,朝廷说什么大名府物华天宝,赋税比起两浙已经少了三成,不能再免了。朝廷不知这大名府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唉,为这事我是昼夜难安,总觉得我愧对大名府百姓。其实只要两年,给我两年时间我就能让大名府百姓缓过来。到时候别说是区区七成赋税,就算是十成我们也缴的起。”
程琳说的声情并茂,石小凡沉声道:“这些狗官就是这样,在山西的时候我言书减免山西赋税,也是有人跳出来反对。”
“那,驸马爷是如何处置的?”
石小凡“哼”了一声:“对付这些跳脚的狗官,打一顿就好了。没有什么事是打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后来这事捅到了官家那里去了,官家听我一说,觉得还是减免了山西赋税。你这个大名府好说,回头我便修一封书信送到御前。”
石小凡说的天方夜谭,这让程琳有些将信将疑。减免赋税向来是地方上报给尚书省,然后由门下审议,最后到中书省决策再上报给皇帝。一般皇帝都会按照中书省建议,决定减不减免。
难道仅凭石小凡一封书信,官家就能下旨免了大名府赋税?这不管怎么说听起来都像是在说梦话。
不管怎么说,人家驸马爷是一片好意,程琳一拱手:“如此我替大名府万千百姓谢过驸马爷了,不过驸马爷若是要去密州,必然会经过梁山吧。”
石小凡点了点头:“没错啊,不知程相公有何见教?”
“这个,”程琳欲言又止:“梁山多响马,此地贼寇凶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驸马爷路经此地的时候,还需多多提防。”
石小凡微微一笑:“区区响马,何足道哉。放心吧,这天底下敢打劫我石小凡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程琳怎么能想到,石小凡走后不久,朝廷颁布旨意下来了:大名府久糜水患,朕顺应昊天之命,体恤民间百姓之疾苦。着准大名府百姓免除两年赋税,望程琳不负朕期许,安抚治理好百姓云云。
这条圣旨来的突兀至极,程琳惊的是肝胆欲裂。驸马爷到底用的什么法子,竟然让朝廷这么痛快颁旨免赋。
其实很简单,石小凡并没有上书给赵祯,插手地方事物那是作死。石小凡只是给了中书省递了封信给吕夷简。
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
石小凡书信倒也客气,公事公办。他在信中言道,程琳治理大名府劳苦功高且功不可没,然他一直想让朝廷减免大名府赋税,朝廷屡屡驳回。这程琳恼羞成怒,想撂挑子不干了回京城任职。
这让吕夷简大惊失色,要知道程琳头上顶着的可是同平章事,虽然是个虚衔,可也等于是个宰相了。
若是程琳当真回了京城,这人名声太好,朝中内外无不称颂。这要是被官家委以重任,哪里还有自己什么事。
不行,万万不能让程琳回京。于是吕夷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到赵祯那里哭诉,说什么大名府百姓疾苦,水患虽除然百姓尚未缓过劲来。请求朝廷免除大名府两年赋税,吕夷简又说这程琳也是屡次上书言及此事,还请陛下做主云云。
赵祯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你们不是说大名府赋税不必减免么,咱么突然又上报说要减赋了。
吕夷简支支吾吾,只说京中也有不少商客说起大名府困苦。于是他派人一查之下果真如此,难怪这几年程琳屡次上书。都怪自己平日公务繁忙,没有注意大名府百姓之困。
如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还请陛下早日下诏免除大名府赋税。
赵祯毕竟不是那么好糊弄,他调来这些年程琳的奏疏一看,不由得大怒。先是将吕夷简劈头盖脸臭骂一顿,说这些奏疏如此重要呈上御前的时候怎么不特别注明,你这个宰相是怎么当的。
吕夷简慌忙认罪,赵祯这才下旨免了大名府两年赋税。
尽管挨了骂,吕夷简却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如今朝中有个范仲淹已经让他吃不消了,还有个李迪屡屡从中作梗。好在宰相王曾驾鹤西去见先帝去了,这时候再来个程琳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李迪好对付,可这程琳是个刚直不阿的家伙。搞不好他和范仲淹再来个狼狈为奸,那吕夷简这个宰执加倍被孤立了。
思前想后,宁可拼着挨顿骂,也不能让程琳入京。
石小凡他们一行人到了阳谷县地界,此地已经离着梁山不远了。
金凤镖局的总镖头金大庆突然发了怵,山东响马不好惹,尤其是阳谷地界的响马,能不能买他金大庆的面子还是个未知数。
可驸马爷给的报酬实在是太高,金大庆哪里还有犹豫,打折包票说包在他身上。金凤镖局名号响当当,天南海北的匪盗都会给面子。
这正是打肿脸充胖子,响马也分好多种,遇到那些杀人越货好不讲理的响马,谁管你是金凤镖局银凤镖局,照抢不误。
官府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你区区一个镖师算个屁。
第六百六十一章 拦路打劫(求月票)
乱世土匪或许有好人,他们有的因为是官逼民反,不得不落草为寇。
盛世土匪,大多数都是杀人越货,心狠手辣之辈。虽然同是水泊梁山,但是这里的梁山没有好汉,有的只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那些所谓的义匪,不过是演绎罢了。土匪就是土匪,杀人越货本就是他们的老本行。
石小凡他们来到梁山地界,这里山高林密,确实适合山匪出没。
刺槐和柞树为多,道路崎岖难行,众人带着的辎重有多。石小凡拉了足足二十大车,还好有了橡胶轮胎,不然更是难走。
大宋朝的海上航运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可这种木质帆船也仅限于近海航行。若不是为了去胶县制作大型海上巨轮,石小凡已经留在东京城研究发电了。
毕竟蒸汽机已经造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