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总以为盛唐的包容开放让我们引以为傲,殊不知大宋朝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自由开放,是赋予百姓最大的权利。
一个火车司机,按照规矩是不能坐在赵祯前面的。可是火车司机不在前面开车,火车怎么跑。
人们不关心这个,有个官员就来到第一节车厢纳谏了。此人,御史张茂。
御史嘛,职责就是搞事情,给皇帝找不痛快,这样才能刷存在感。
“陛下,臣张茂有话说。”车厢口,张茂施了一礼。
这第一节车厢设计的倒是别具一格,前头一张硕大的龙椅,可躺可坐,那是赵祯专座,彰显天子威严。下面的几排椅子才是近臣的,其中就坐着石小凡。
这节车厢更像是一个朝堂议会,石小凡坐的排椅是横过来的,脑后是车窗,面前放着一拍桌子。
桌子是固定在车厢上面的,上面摆放了一些瓜果梨枣还有一些点心茶水。纯属摆设,不能吃的。
在皇帝面前,要保持君臣之仪。皇帝让你吃你才能吃,而且这是皇帝赏赐给你的,你还得谢恩。
“张卿家,你有何话说?”赵祯对于这些御史也是不敢轻易招惹的,这帮东西,一旦联合起来,着实难以对付。
“陛下,您是天子。火车车头怎敢在您前面,那车夫和炉工都在陛下前面,臣以为有失君臣伦常,这不合礼仪。”
原本不怎么在乎的石小凡一听,着实是吃了一惊。他满眼挑衅的打量着张茂,你这王八蛋是故意来找事的吧。
还真不是单纯的来找事,搭乘火车时,火车乘务人员会首先进入火车,准备前期的工作,保障火车的顺利启动。
不过据资料揭露,满清末期,当时慈禧太后感到这是一种无法理解的行为,是不合礼仪的,火车司机都是在车头坐着开车的,慈禧太后坚决不让别人坐在自己的前头,这对慈禧来说属于大不敬。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德国人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和驴马牵拉。
一直傲立世界之巅的堂堂中华,到了晚清如此积弱落后,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权者的故步自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直到后来,慈禧明白了火车司机必须坐在前面开车后,还是立下了两条奇葩规矩。第一,火车上的所有工人必须打扮成太监的模样进行工作。想想看那些火车工人脚穿黑缎长靴,身披艳丽锦袍,头顶小洋伞帽子,在煤堆旁挥汗如雨,这是一种怎样的滑稽场面?第二,火车上的任何人,除了慈禧能坐之外,其他人都必须站着。没错,火车司机必须站着开车,不知道此时那司机心情是何等卧槽。
还好,赵祯并没有慈禧那种愚昧无知,他看了眼张茂:“怎么,你是让朕过去也开火车?”
怎么一脸尴尬:“这、这臣的意思是,能否把车头放在后面。”
石小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张茂,你个王你的意思是,让火车头推着火车走?那你回家,把你乘坐的马车倒过来。让马儿用头顶着你的车子走,好歹你也是个臣子,马儿是个畜生。你让畜生跑在你前面,多不合规矩,你张御史的脸往哪儿搁。”
张御史脸没地方搁了,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在没事找事刷存在感。
还好赵祯是个好皇帝,只是对张茂说了句:“放你的屁,火车马上要开了,你下去吧。”
张茂一愣,官家既然说脏话,还说放你的屁?
旁边石小凡打量着他:“没听陛下说么,放你的狗屁。朝廷花了数百万两银子才建出来的铁路,让你们这帮吃不了没事干的言官四处瞎折腾,你们还有完没完啦,还不快退下。平日让你们到国子监学习,你们学的是什么,连火车是什么都不知道,呸!”
石小凡没有再给他好脸色,让张茂难堪的下不了台。
张茂脸如猪肝色:“臣告退。”
“小凡,你何故得罪与他。”赵祯不解的问道。
赵祯说他放你的屁,不过是玩笑之言。而石小凡把玩笑说成了嘲笑,让张茂下不来台,张茂必然恨他入骨。在朝中如此得罪人,将来他们必然也会落井下石,
“陛下,臣不得罪他,他们也屡次找茬。既然他们屡教不改,臣干嘛跟他们客气。”
这倒是真的,吕夷简张茂之流,他们现在虽然不敢明着对付败家子了,可找着机会还是不肯善罢甘休。
既然你们这些个王八蛋一直针对老子不放,我干嘛还跟你们客气。
放你的屁,这话不止是出自赵祯一个皇帝之口。
满清时期,一位御史满怀激动地翻开乾隆批复的奏折,赫然见到皇帝手书的四个大字——“放你的屁”!一字不差,绝非杜撰,如假包换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批复!接到如此批复的奏折,胆小一点儿的大臣恐怕当场就冷汗涔涔,大气也不敢出了吧。
放狗屁的张茂灰头土脸的回去了,吕夷简忙问:“如何了?”
原来是吕夷简挑唆,张茂气哼哼的一甩袖子怒“哼”了一声,居然不搭理吕夷简。
张茂中计以后才明白,是吕夷简故意煽乎自己做了这个出头鸟。
火车一路奔向南窑,赵祯和百官们大为惊奇。这比他坐的九龙御辇舒服多了,赵祯爱上了火车。
现在是康定二年,同时,赵元昊发动的十万民夫帮着宋人修的铁路也快完工了。还有契丹那边,也都快差不多了。
这条贯穿宋辽和宋夏的铁路,为两国贸易带来巨大的便利。
历史上为什么这些蛮夷喜欢打仗,说白了就是饿的。若是吃得饱穿的暖,你就是想打仗,你手下大将也没人愿意跟随你。
北方部落经济单一,尤其那些游牧游猎民族,他们缺少物资。没办法,只能抢。
碰上积弱的中原王朝,他们就会取而代之。
铁路的铺就,可以极大的促进互利合作。运输成本的降低,更使得大宋赚的盆满钵满。
第一列火车造出来了,接下来就简单了。很快,机器作坊又组装出来八辆火车头,铁路不断在延伸,火车不断在生产。
有了高炉冶炼技术,钢铁厂也是遍地开花。大宋朝,正在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着。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两行清泪
这一年是康定二年,西夏贯通了兰州到延安府的铁路线。这是两国和平的象征,赵元昊发民夫十万,入宋境修铁路。铁路的铺就,可以使得东京城的火车直达兰州。
同时,邢州到河间府的铁路沿线也已经完工,这是宋辽之间的贸易铁路线。两条铁路的贯通,标志着大宋与契丹、西夏经济贸易繁荣的开端。
按照约定,宋朝要免费赠送契丹和西夏各二十万石粮食。国富民强的大宋朝,早已粮食满仓,谷满囤。
东京城,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都已经整车待发。这里面,全是粟米等百姓吃的粮食。
有一种植物叫做麻,笔直而细长,它的皮带有非常好的纤维,韧性而结实。
古人就用麻的皮,来编织各种物品。如绳、衣服、袋……所以,这些物品因为是用麻编织的就叫麻绳,麻衣,麻袋。由于麻制作的成本低,粗糙,为贫穷百姓普及开来,带麻的物品又有下等人的意思。如对清瘦的人叫麻杆,对穷人叫披麻。
此时在东郊火车站台,民夫们推着一辆辆木车,上面堆满了用麻袋装的各地粮仓运抵过来的粮食。有官员秤好了以后,一一笔录登记在册。然后再由民夫扛着,一起装到了车厢里。
火车车厢是货运车厢,每节列车都塞得满满的。然后用橡胶布或者油毡布盖上,再用麻绳捆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雨水,二十万石粮食全部装车完毕,这车是通往西夏兰州榷场的。
还有一列,是到达雄州的。这二十万石送给契丹,对于契丹和西夏来说,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巨大的馅饼。
二十万石粮食,价值约四十万贯铜钱。澶渊之盟,大宋每年给契丹的岁币不过30万贯。
这对于揭不开锅的契丹和西夏来说,久旱逢甘霖。
契丹和西夏以为赚了大便宜,大宋这边更是省下巨额开支。若不是契丹和西夏帮忙,这两条铁路没有个百八十万贯的财力根本修不起来。
这就是两国互惠互利的贸易,如今,这三个国家之间,走向的更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赵元昊此时却有点心慌慌,宋廷答应的粮食还没有着落,不会他们反水了吧。
“里兀,你着人打探一下,宋廷的粮食运了没有。二十万石,他们此时应该在白渠一带征集完成,往这边运输了。”
尖脑袋里兀有些踌躇,半响才嗫嚅道:“大王明鉴,探子来报,这个、这个白渠那边毫无动静。各地州县也没有接到朝廷征粮命令,大王,宋人是不是食言而肥了?”
赵元昊倒吸一口凉气,目光冰冷的问道:“宋廷别的地方呢。”
尖脑袋里兀施了一礼:“大王,凤翔府、延安府、河中府、京兆府、兴元府,凡是离着咱们较近的州府,皆没有征粮的动静。若是这些地方没有调拨粮食过来,那么宋廷绝不可能从他地运粮的。”
若是宋朝要给这二十万石粮食,早已派人从周边这几个州府调拨了。可是这几个州县压根就没有收到朝廷征集粮食的命令,这么说,宋廷是想耍赖皮了。
赵元昊本就是个火爆脾气,他一脚将尖脑袋里兀踢了个四脚朝天,然后拔出腰间弯刀怒吼:“南人欺我太甚,我党项男儿,拿起你的弯刀,随我攻宋!”
赵元昊暴走了,大臣野利仁荣还是有脑子的,他一听大王要攻宋,这特么不是以卵击石么。
大宋是什么,武装到牙齿的怪兽。你要攻宋?怕是你连大宋边关城墙的砖头你都摸不着,就被打成了筛子。
祸事了,野利仁荣知道赵元昊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砍人。他虽然受赵元昊器重,可终究是心中畏惧。一个人是不敢去王殿劝言的,只好拉拢了一帮臣子。
“大王,切切不可啊,宋人火器厉害,咱们、咱们去了岂非以卵击石。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是啊大王,咱们虽说是没得到粮食,可民夫们干了这几个月,宋人还是给了钱的。钱不多,总比没有强吧。”
“大王三思啊,咱们、咱们着实不是对手啊。”
几个臣子捶胸顿足,纷纷劝赵元昊不可开战,唯有忍。
赵元昊大怒,一刀将面前的桌子劈成两半:“再敢劝谏者,犹如此桌!”
赵元昊铁了心要发兵,宋廷欺人太甚。国内百姓都眼巴巴的等着米下锅呢,各部落首领赵元昊都答应他们了,说是过些时日给他们分发粮食。
如今宋人食言而肥,各部落得不到粮食肯定蠢蠢欲动。国内政局本就动荡,赵元昊那里肯忍得下这口气。
兰州城如今是大宋的地盘,那败家子七日连克十一座城池,兰州城了大宋地盘。
在这里,有着宋夏之间最大的榷场,兰州榷场。
赵元昊集结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往兰州城外进发。
这边大宋兰州守将们得知赵元昊集结兵力,唬的兰州守将慌忙去种家军找种世衡禀报。
种世衡得知赵元昊撕毁宋夏盟约,竟然集结兵力往兰州进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