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原因。

    马萝卜,也就是辣根也是辣的。不同于辣椒的辣,辣根的辛辣更是直冲鼻子。

    石小凡用马萝卜,想做一道生吃海参。胶州地处沿海,海参个大饱满。只是,片海参讲求刀功,要薄如蝉翼。这一点石小凡是做不到的,只好请厨子帮忙。

    一道炙羊肉,尚未端到赵祯跟前,已经香味扑鼻了。

    这让赵祯食指大动,石小凡上的是两条小羊前腿。用火炙烤的的恰到好处,外焦里嫩。表面撒上的孜然和辣椒粉,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面前摆放着一把羊角小刀,赵祯拿起小刀,轻轻的片了一片羊肉尝了尝,唇齿留香。还别说,这败家子做起菜来,还真是美味无穷。

    辣椒,第一次与羊肉如此完美的结合。赵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种奇怪的佐料,还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辣味孜然香气混合着羊肉的味道,赵祯第一次感觉炙羊肉原来是如此美味。

    “陛下,这是一道生吃海参。”从厨房里出来的陈琳,端着一盘刚做好的海参端到了赵祯面前。

    本来赵祯对于生吃海鲜是有些反感的,但是看到这盘制作精美的海参还是被震惊了。

    圆盘里放着取自冰窖里的碎冰,碎冰之上放着一张荷叶。碧绿的荷叶上面,一片片几乎透明的海参摆放整齐。这刀功相当精湛,将一个三四寸长的海参片的一毫米那么薄,几乎是透明一般,看着就赏心悦目。

    “这个,怎么吃?”赵祯犹豫的问道。

    “沾了这碗佐料,直接食用便可。”陈琳依照石小凡的吩咐。

    碗里的佐料是石小凡调制的辣根,里面放上醋和酱油。

    赵祯犹豫了一下,用筷子夹起一片海参蘸了辣根,轻轻的放到了嘴巴里。

    辣根的辛辣直冲鼻端,猝不及防的赵祯被呛的剧烈的咳嗽起来。

    陈琳大惊,慌忙递过来一杯水:“陛下,您,您没事吧。”

    赵祯一边咳嗽一边大怒:“石小凡,给朕抓、咳咳,抓起来!”

    陈琳心中一慌,你个败家子,玩笑开大了吧。这可是皇帝,你捉弄一次也就罢了,官家真要恼怒了,你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两名侍卫持刀就要去了,谁知赵祯伸出手喊了一声:“慢着!”

    回过味来的赵祯他又夹起一片海参,再次蘸了辣根送到了嘴巴里。

    陈琳加倍害怕了:“陛下,您!”

    “嗯,”谁知这次赵祯又闭着眼睛哼哼起来:“不错,味道还真是不错。”

 第八百六十九章 大宋朝的野心

    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赵祯,被这生吃海参给深深地征服了。

    这也使他见识了一种新的蘸料,辣根。这味道很像是本土的芥末。黄芥末源产地就是中国,赵祯见识过它的味道。

    辣根像芥末却又有它的不同,用来生吃海参,味道绝佳。

    后面陆续几道海鲜,味道也是不错。赵祯吃的心满意足,只好暂时决定饶过石小凡这个混蛋。

    巨船上的农作物种子已经开始往下运输了,要将这些农作物种子全部运到仓库,然后一起搬到火车上拉到京城。

    到了京城以后,再由石小凡的劣徒们弄到城北重新培育改良。只有真正改良后的种子,才可以大面积推广。

    一碗红薯粥,还有几个煮熟的马铃薯,这是作为这次船队的收获献给皇帝的。

    “去把石小凡叫来吧。”赵祯摆了摆手。

    因为用辣椒惹了皇帝,戴罪立功的石小凡端了一盘糖醋鱼就来了:“陛下,您尝尝臣的手艺,清蒸鲈鱼。”

    赵祯的目光却并没有聚焦在那条鱼上面,他看着碗里的红薯粥:“小凡,你说的就是这种东西,将来可以让百姓填饱肚子么?”

    石小凡点点头:“正是,这红薯耐寒耐旱,贫瘠的土地也能硕果累累。而且此物热量很高,可以果腹充饥。”

    赵祯没去问他这所谓的热量很高是什么意思,猜也猜得出来应该是吃了有力气的意思。他用调羹舀了一口,入口软糯香甜,味道是不错。

    “嗯,比起粟米杂粮粥强得多了。只是,这个粥也不是很充饥吧。尤其是对于辛苦劳作的百姓而言,饼、馍、米等干粮才是主食。而且红薯较难储存,不便携带。”

    红薯是块茎食物,比不上大米饭和面饼馒头之类的东西。赵祯多少有些失望,他又剥了几颗土豆尝了尝,味道也是一般。

    “陛下身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就这个东西,百姓能吃饱也是谢天谢地了。若是培育得当,这些东西产量极高,遇到灾年,这些更是救命粮。”

    赵祯点了点头:“嗯,这个朕知道。你给朕尝过得粟米杂粮粥,朕还记忆犹新呐!”

    “其实,其实这红薯还可以做成煎饼。做成煎饼的红薯,就可以和面饼媲美了。”石小凡弱弱的来了一句。

    “煎饼?”赵祯有些好奇:“煎饼是什么。”

    煎饼有悠久的历史。考古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代的鏊和铛。有鏊就有煎饼,由饼鏊的产生可以追溯煎饼烙饼的起源。除了距今5000多年的史前陶鏊,还有属于辽、宋、金、西夏和元代的铁鏊和铜鏊,这就说明煎饼的起源,不会晚于距今5000年前。

    古代煎饼早先使用的原料,应当是小米,小米杂粮煎饼是古代北方人的常食之一。仰韶人已经创制有陶鏊之类的烹饪器具,后来各时代的饼铛都有出土,也发现有不同时代烙煎饼的壁画多幅,揭示了煎饼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

    契丹煎饼在《辽史·礼志六》中可读到:“人日,……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在庭院中煎饼而食,叫作“薰天”,应当是薰走不好的运气吧,在古人眼里煎饼的功力竟有如此之大。

    胶东煎饼甲天下,不过那是后来的事了。在大宋朝,宋人将煎饼用于一些特别的节令,如人日、天穿日、乞巧日,煎饼都被派有特别的用场。

    而胶州地区,直到明清时期煎饼才真正普及。

    石小凡就是在使辽的时候,见到过契丹的汉人用铜鏊烙煎饼,于是他告诉了赵祯:“陛下,臣出使契丹的时候,见过辽地的汉人用一种叫做鏊子的东西用粟米烙煎饼。这红薯上磨磨碎,也可以烙成煎饼,而且红薯烙成的煎饼吃了并不会反酸烧心。”

    红薯产量极高,可是有一个缺点不能作为主食。因为这玩意儿吃多了往往就会反酸烧心,而烙成煎饼以后,虽然难咬口味也差了点,可是吃了以后不会烧心反酸,而且能作为主粮。

    “还有这等神奇妙用?”赵祯一听登时大喜起来,他指着那盘煮熟的土豆:“此物和红薯差不多,味道却是各异,它也能烙饼不成。”

    石小凡笑了笑:“马铃薯可以炒菜,切成细丝,放上辣椒和醋,味道不错。而且,而且辽北可种。”

    “什么!”赵祯一惊,辽北,也就是说契丹女真那边也可以种植?

    辽北荒山野林,女真人都是以游牧游猎为生。不止是女真,还有契丹,以及契丹后面的蒙古都是游牧民族。

    游牧是比农耕更要靠天吃饭的,一旦遇到风雪灾害,这些异族吃不上饭。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南下入侵汉人疯狂掠夺。

    千百年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皇帝不是为了防御这些北方游牧民族而头疼不已。

    若是能够在北方种植这些农作物,他们有了粮食,自然不会再挑起战争。

    而石小凡知道,尤其是女真占据的辽北地区,那里土地肥沃,黑土地的庄稼天然的肥料。可是这个时代并没有开发而已,因为没有什么适合他们的农作物。

    而引进的这些玉米、马铃薯之类的东西,完全可以在辽北推广种植。

    不过,前提是大宋得把辽北也纳入自己的版图。得了燕云十六州,不过是石小凡心中的第一步计划罢了。

    大宋朝一直在韬光养晦,战争从来都不是大宋朝的唯一手段。就像燕云十六州一样,兵不血刃的收回来,那才叫本事。大宋朝的野心,就是四海广域,皆我国土!

    这些以后的事,石小凡并没有告诉赵祯。他怕赵祯过于激动,赵祯一激动,就容易刹不住。

    “是的陛下,臣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改良这些农作物。等将来,四海九州都可以普及开来适合自己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比如说胶州这边多丘陵,红薯就是很好的选择,还有玉米、花生都可以大力推广。”

    赵祯心怀大畅:“嗯,小凡,你陪朕用膳,尝尝你自己的手艺。”

    石小凡还真有些心动,撒上了辣椒的炙羊肉,还真是美味。可惜,少了自酿的啤酒……

    s:目标,第二,求支持!

 第八百七十章 辽北出大事

    胶州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喜庆热闹。然而,辽北出事了。

    展云鹏神卫军进驻燕云十六州,然后是由后面赶上来的神武军换防,再由神卫军北上讨伐女真。

    完颜乌古乃自然暴怒,大骂南人无耻。本来女真和大宋可以一起瓜分契丹,如今大宋居然联合契丹来对付自己了。

    女真人在真不怕死,骑兵机动快速。一仗打的展云鹏暗暗心惊,若不是仗着将士火器犀利,单论骑兵冲锋的话,女真人难遇敌手。

    可在强大的燧发枪面前,女真的任何战术都无异于自杀式攻击。

    杀戮从来都不是大宋的目的,是以开战一来,展云鹏便下令,专打对方战马。

    每次在女真集团冲锋的时候,在弓箭手射程之外宋军就已经开枪。女真的战马成批的倒下,一战下来溃不成军。

    长春州城南一战,完颜乌古乃大败亏输。这让完颜乌古乃见识了火器的厉害,使他心有余悸。

    战败的完颜乌古乃命令将士龟缩长春城内,因为大炮等重武器暂时没有运到,展云鹏暂时也并没有下令攻城。

    败了一仗对于乌古乃的损失有限,毕竟他们是以游猎为生。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啸聚山林对方则会束手无策。

    然而乌古乃的妻子多保真却献上了一计:“大王,宋人什么最厉害?”

    对于自己的这个妻子,完颜乌古乃向来是佩服的。听妻子一说,他愣了一下:“自然是对方火器厉害,普天之下无物可挡。”

    多保真只是笑了笑:“宋人可以有火器,咱们为什么不能有。”

    乌古乃加倍蒙圈,火器?呵呵,这不是废话么。能造出火器咱们能不造么,不过他知道夫人向来智计多端,既然这么说自有她的道理。

    “不知夫人可有什么良策?”

    “诈降。”多保真送给他两个字。

    “诈降?”

    “没错,”多保真点点头:“咱们可以以长春州为诱饵,诈降宋人。咱们就说把长春州还给契丹,宋人必然会来接手。只要宋军一进城,咱们再把城门一关,他们有句话叫做瓮中捉鳖。”

    完颜乌古乃一听大喜:“夫人妙计!”

    不日,展云鹏大营收到一封信。信是用羊皮写的,信上内容大抵意思是,我完颜乌古乃之所以起事你们也是知道的。是因为契丹欺我族类,我是无奈反抗。

    虽说我现在一路南侵,抢夺了契丹许多地盘,那也是被逼的。如今我已知错,愿意将长春州还给契丹。

    你们火器犀利,我部族人已闻风丧胆。我城中将士甘愿受降,将长春州拱手相让。

    兵不厌诈的道理,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