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茂:“我……”

    可怜的张茂,他现在弯腰捡起一个石子,是扔了也不是,拿在手里也不是。

    天可怜见,这曾经的朝堂是多么的庄严肃穆。这可是整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啊,文官们自诩清流,个个都是道貌岸然,一幅正气浩荡的姿态。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朝堂慢慢的变了味,以前的严肃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散漫、有些随意,甚至是有些滑稽。

    怎么说呢,就拿上朝来说。现在百官们都比较随意起来,甚至于,像是吕夷简之流,都不再端着个架子。

    而改变这一切的,都是因为一个叫石小凡的败家子。潜移默化中,他把一个庄严肃穆的朝堂,搞得是乌烟瘴气鸡飞狗跳。

    就连赵祯自己,也在无形之中深受着石小凡的影响。比如说这个时候,换作以前,赵祯再千不甘万不愿,心中再恼怒,他也会站在这里耐心听闫从文念完。

    而现在,他居然听到中途退场了。这原本一个很隆重的政治事件,搞得有些胡闹了。

    最喜欢胡闹的人,当然是非石小凡莫属。闫从文怒目而视,张茂做贼心虚。

    这个时候,煽风点火石小凡最是拿手了:“张茂,你不是说要想打闫少卿一顿么,扔石头算什么本事,上!”

    被摆了一道的张茂有苦难言:“我……我没有……”

    “我知道你没有,你气不过闫少卿在上面念祭词。你嫉妒,本来是你想上去念的,所以你就拿起石头打闫少卿的后脑勺。”

    张茂大怒,恨恨的看着石小凡:“你,你胡说八道,明明就是你。”

    “闫少卿,张御史说要打你,他疯啦。”

    陈琳默默走过去,将闫从文手里祭词拿了过来。闫从文本就怒不可遏,只见他怪叫一声,冲着张茂扑了过去。

    滑稽的一幕上演了,闫从文和张茂撕扯在一起,群臣纷纷上前劝着架。而陈琳,在李世民的墓碑前匆匆念着祭词。

    石小凡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打,打他,使劲打!”

    周边侍卫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该上前拉架好,还是站在一边观望好。

    只有石小凡最兴奋,他几乎是笑弯了腰。直到一名小太监走到他身后,板着脸道:“驸马爷,陛下有请。”

    “完了完了完了,挨骂了,挨骂去咯。”石小凡匆匆忙忙,去了赵祯大营。

    昭陵旁边,是临时搭建的金帐。门口一队侍卫把守,石小凡刚进去,赵祯背着手冷着脸怒道:“你干的好事!”

    石小凡一脸无辜的样子:“陛下,臣不出此下策,咱们怎么能拖得开身呢。走吧,咱们去北面祭坛那边瞅瞅。”

    昭陵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置有六匹石刻骏马浮雕像,即著名的“昭陵六骏”。每边三具,皆背靠后檐墙而立。据记载,原石在每块上角有欧阳询书太宗自撰的马赞诗,随后另有殷仲容隶书刻于座上。

    原来石小凡和赵祯是故意的,他们要想找寻宝藏,赵祯想掩人耳目不让群臣知道。

    那篇又臭又长的祭词是赵祯授意的,而太常寺少卿闫从文又是个酸儒,他还以为是皇帝重用他。于是连夜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万字的祭文。

    赵祯只是让石小凡想个办法拖住群臣,他没想到的是,这败家子居然引起闫从文和张茂的互殴。

    不然在祭祀这么隆重的场合,谁敢如此胡闹。

    藏宝图显示,李世民当年所藏的那批宝藏位置,就在昭陵六骏方向的位置。

    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这六匹马都曾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唐王李世民的坐骑。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第九百八十六章 君臣交心

    昭陵六骏,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此事一定要低调,赵祯招呼了身边几个侍卫,和石小凡鬼使神差的摸出了金帐。他们要去寻找宝藏下落,二人心中多少都有些兴奋。

    陈琳留在昭陵前绊住群臣,赵祯换了便装,和石小凡两个人像个贼一样往昭陵北面摸去。

    这事,赵祯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理这批宝藏。除了他二人,身边的这几个侍卫都不知道。

    “小凡,前唐太宗皇帝英明神武。你看,朕比起他来,怎么样?”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赵祯这么问了,石小凡想了想:“陛下,这个臣很难回答啊。”

    “朕知道比不上他,你尽管实话实说好了。”

    其实皇帝也是一样,见到比自己强的人,他总会有些攀比心理。李世民是历史上极少能打天下又能治国的皇帝,他手下的名臣名将不弱于赵祯这个时代。

    “陛下,这没有可比性。抡起征战四海打天下,您不必上他,可若是抡起宽宏仁厚,以仁治天下,前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却又不如您了。虽然李世民也虚心接受纳谏,虽然他也有魏征长孙无忌这样的名臣。可咱也不弱啊,况且,他有火器么、他有电灯电话么,他有这个火车么?”

    这马屁拍的不着痕迹,赵祯哈哈大笑:“怎么朕听起来,这像是在夸你自己。”

    石小凡的脸皮那是出奇的厚,他洋洋自得的点了点头:“那是当然,臣的功劳也是大大的有的。不过臣是因为遇到您这样的好皇帝,才造就了臣。”

    “嗯,马屁少拍。做臣子的,要懂得谦虚,没人教过你么。”

    “臣想谦虚来着,可是实力他不允许啊。”

    赵祯看了眼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你知道么,朕有时候真想杀了你。”

    “陛下,你不舍得的,臣知道,您也下不去这手,嘿嘿嘿。”石小凡猥琐的笑着。

    “没错,朕是下不去手杀你。可朕却真想过贬你,把你贬到岭南,把你贬黜到地方,离着朕越远越好。”

    以石小凡犯过的事,赵祯这么做似乎也不为过。石小凡默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立过的功劳如过江之鲫,可犯下的罪行怕也是罄竹难书。

    赵祯背负双手:“可朕并没有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嘛。不单单是朕狠不下这个心,也不单单是朕为了嫕儿。朕,是不放心你。”

    石小凡浑身一震:“陛下,你还是疑心臣?”

    赵祯和石小凡之间,很少有这么敞开心扉毫不保留的时候。比如说现在,赵祯竟然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而石小凡也敢直言以告。

    赵祯毫不避讳的点点头:“是的,朕怕把你贬到地方,你心存怨恨。然后你会起兵反朕,以你的本事,普天之下怕没人拦得住你吧。”

    石小凡挠了挠头:“陛下您把臣当成神仙了,臣可没那么大本事。再说了,臣是永远不会反您的。当皇帝,一点儿不好,太累了。”

    这下轮到赵祯心头大震了,他突然有些愤怒起来:“所以朕嫉妒你,凭什么你个王八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凭什么你逍遥快活。朕却在这深宫之中没日没夜的批阅奏疏,治理国事,你个王八蛋!”

    赵祯把怒气都发泄在石小凡身上,他是越想越气。这个混蛋败家子,居然他娘的过得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舒服。要命的是自己还罩着他,让他加倍的舒服。

    石小凡挠了挠头:“其实,陛下您大可以不必这么劳累的。”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你有办法?”赵祯眼前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朕何尝不想舒服一些,可若是把这些堆成山的奏疏交给臣下去办,难免会有人专权。若是交给宦官,前唐可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陛下何不把这些劳什子奏疏交给政事堂,让那些宰相们处理。”

    “那有人专权怎么办?”

    “多置宰相,置左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分管不同业务。多置参知政事、上书丞为副相。让他们互相牵制,同时又互相依靠。再成立匿名弹劾制度,朝中大事政事堂诸位宰相们开会决议,意见不合者再上报给您。总不能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得您亲自出马吧,那要他们干什么。还有,落实责任制。谁批的案子谁负责,出了事就找谁。”

    赵祯有些兴趣的点了点头:“还有呢?”

    “还有嘛,就是陛下您只需平日把他们批阅过的奏疏时不常的抽查一下。有事没事,把他们提到宫里臭骂一通。做对了要骂,做错了更要骂。”

    赵祯一愣:“做对了为何还要骂他们?”

    “安逸生事端,不能让他们太安逸了。不管他们做的好不好,都得时不常的骂一顿。还有,臣以为范仲淹和吕夷简非常适合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务。范仲淹为左平章事,吕夷简可为右平章事。”

    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左比右大。

    虽然范仲淹和吕夷简同为正宰相,范仲淹比吕夷简稍大。赵祯知道石小凡的意思,这俩人不对付更容易统治。

    臣子一条心了,皇帝反而容易被孤立。臣子之间不和,则他们更会效忠于皇帝。而范仲淹和吕夷简向来是互不对付的,只不过吕夷简势弱,不怎么与其正面交锋罢了。

    “嗯,朕会考虑的。”赵祯说道。

    “陛下如果做得好了,朝中政务除了大事外,基本都可以交给他们。到时候陛下身上担子一轻,咱们就可以逍遥快活了。”、

    赵祯心中大动:“朕想周游天下,看看咱们大宋的大好河山。”

    “这个简单啊,四海无战事,百姓丰衣足食的时候,臣陪着您微服四海。咱们君臣携手,杀尽天下狗官!”

 第九百八十七章 发现宝藏

    四海升平的时候,和赵祯一路微服出巡走遍大宋的千山万水,顺带弄死那些狗官昏官,这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二人说着话,不多时来到了昭陵六骏所在的祭坛。按照藏宝图的指示,宝藏就在这附近了。

    “你们几个,在此等候。”赵祯吩咐身边的几个侍卫。

    侍卫们更不答话,纷纷拱手,分站祭坛四周各处。石小凡摸出怀里的藏宝图,图上画的路线倒也清晰。

    这幅藏宝图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曲折离奇,只是简单的标注了位置和出口。出口是一个机括,这里的祭坛在昭陵北侧,因为疏于打理,已经荒草丛生了。

    “陛下,大概就是这里了。”石小凡扒开草丛,在陵园祭坛西侧首位,指着一匹马说道。

    这匹石马,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六骏中惟这件作品附刻人物,还有其事迹。

    当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