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讨价还价,”赵祯大怒:“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花的完么,你、朕抄了你的家可是够朕吃好几年的。”

    “天日可鉴啊陛下,臣真没攒下多少钱。山西赈灾,臣拿出来了三百多万两,京城每年学堂的开支,还有城北的扩建,那里不都是用钱。你们以为臣有多少钱,其实臣都快揭不开锅了。朝廷又不管,只能臣自己出啦。”

    “你要饭的?”

    “臣就是要饭的。”

    对这个败家子,赵祯还真是无计可施:“海带的事放一边,朕可是投了不少钱的。你实在想五五分账也行,把《兰亭集序》还给朕,什么都好商量。”

    说了半天,这狗皇帝还惦记这幅兰亭序啊。这墨宝不给你,老子还得拿来做传家宝呢。

    “陛下,您都赏赐给臣了。兰亭序的民间拓本有的是,其中不乏名家之作。要不,臣再给你弄一副来?”

    赵祯不想在这事上跟他多所纠缠了,他皱了皱眉头:“你现在是东宫少傅了,要注意你的言行举止。说吧,你打算怎么教昉儿他们?”

    “从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教起咯。”

    赵祯一怔:“千字文和百家姓朕知道,这三字经和弟子规又是何物。”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南宋“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此时的赵祯自然没有听说过这三字经的歌诀,于是石小凡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叽里挂啦的背了起来,这三字经他三岁就能倒背如流,如今虽然磕磕绊绊,还是一字不落的背了下来。

    三字经乃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赵祯却是越惊讶,虽然这三字经浅显易懂,然里面包含了“仁,义,诚,敬,孝。”可以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还有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赵祯听完这这三字经的内容不由得大为赞叹:“好,好,这个非常棒。”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这个赵祯是知道的。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百家姓》成文与宋初,是一篇关于姓氏的文章。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这个赵祯也听过。赵钱孙李,以皇家赵氏为尊。

    而那个《弟子规》乃是清朝所作,赵祯却又不知道了:“那你再跟朕说说,这弟子规又是何物?”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石小凡一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一路背诵下去,赵祯更是惊讶,这些东西确实非常适合幼儿教学,而且简单易学,孩童都能记得住。

    赵祯大喜:“原来你早已做足了功课,朕原本还有些担心,如此看来,倒是朕多虑了。朕已经给你在会庆殿西侧龙图阁选了个地方,你可以在那里教书。”

    龙图阁收藏有宋太宗御书、各种典籍、图画、宝瑞,以及宗正寺所进宗室名册、谱牒等。若是教授学生,查阅资料的时候也方便,最是合适不过。

    谁知石小凡却摇了摇头:“不行,要想让臣教授好皇子。还是到臣的狗窝里吧,臣的家里藏书也很丰富,而且更是方便。”

    “为何?”赵祯奇怪的问道。

    “这个,”石小凡有些嗫嚅的道:“在宫中教书臣放不开,若是皇子犯了错臣是打不得骂不得。教不严  师之惰,要想皇子有成就,就得严苛一些。”

    古人崇尚棍棒教育,打手心是家常便饭。虽然没有史书记载宋朝给皇子授课可以打板子的规矩,但从严而教是通用的至理。赵祯不禁点了点头:“好吧,你愿意在家里教授也可,朕便让两个皇儿每日清早到你府上就学便是。”

    其实石小凡那里是因为怕在宫中放不开,而是他怕自己每日入宫教学那得每日早早来授课,不能偷懒。在自己家里就不同了,皇子们可以早来上课,而他可以在家睡懒觉。偶尔偷偷懒,旁人也不知道。

    至于教授皇子们么,小孩子教起来简单。

    月票,急求月票!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童子尿(四章奉上)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这个东宫少傅石小凡,并没有在宫中教授皇子课业。而是将教室搬到了石府,在东院选了个房间。

    这房间桌椅板凳样样齐全,讲台上还有个大黑板。这原本就是石小凡教学之所,当初不少学子精英来这里成了他的劣徒。

    石小凡在这里教授给他们很多的理论知识,物理化学,机械设计、钢铁工业医疗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狗腿子们,他们也是在这里听过课的。不同的是,如今这里成了皇子们的授课之所。

    全班只有四个学生,皇长子赵昉,次子赵昕。此外就是石小凡的一双儿女,石一飞和石蓁蓁了。

    赵昕木讷老实,颇有赵祯之风范。而赵昉和石一飞则不然了,俩人就是一对捣蛋鬼。石蓁蓁倒是很规矩,只是她的包包里,永远都是准备着食物。

    粉笔,是石小凡自制的,他人模狗样的拿着戒尺和惊堂木先是往桌子上一拍:“上课!”

    “爹爹,我想撒尿。”石一飞站了起来。

    原本还想一本正经的过一把幼儿园老师瘾的石小凡差点闪了他的老腰:“去,去吧。”

    门口的狗腿子领着石一飞去了茅房,石蓁蓁不停的从小包里摸出各种点心往嘴巴里塞。

    “蓁蓁,少吃点,女孩子吃多了会胖的。”

    “爹爹,蓁蓁才不会发胖,蓁蓁只是饿了。”

    “哦,那你就多吃点。”

    赵昉看着石蓁蓁手里的点心:“我也想吃。”

    石蓁蓁乖巧的用小手抓了一把曹小梅亲手炸的薯片:“昉哥哥,你尝尝,非常好吃的。”

    薯片源于城北的马铃薯,这道炸薯片还是石小凡教的。石蓁蓁圆嘟嘟的小脸,闪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

    赵昉有些犹豫了一下,然后接了过来:“谢谢,明儿我也把宫里好吃的带给你吃。”

    石蓁蓁又抓了一把给赵昕,赵昕却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儿摇了摇头:“我要听姑丈授课,我不吃。”

    石小凡有些头大,这哪里像是教学,更像是看孩子。好在第一天,也没什么特别好教的,他只是调了一些简单的让孩子们背诵。

    第一天就看出来了,赵昕好学,规规矩矩本本分分。而赵昉和一飞很聪明,却不喜欢上学。

    相比之下,石蓁蓁就比不上他们三个了,唯一的爱好就是吃。她大概是遗传了曹小梅的基因,虽然好吃却不胖,你说气人不气人。

    怎么吃都不胖,这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当然,这也适用于每个男人。毕竟谁也不想有个啤酒肚,都想八块腹肌。

    教了没几天,这几个孩子就开始作了。石小凡也是个懒人,这日他躲去睡觉了,让狗腿子们看着四个孩子背诵三字经。

    这些背书的课程,光荣的被狗腿子来福接管了。

    如是又过了几日,孩子们开始学字。虽然石小凡发明了鹅毛笔,但是这毛笔乃是国粹,必须从娃娃抓起。

    要不怎么说是遗传呢,中午午休的时候,石一飞和赵昉就开始了他们的胡闹。

    刚吃罢午饭,赵昕和石蓁蓁都还没有来。狗腿子也还没过来,石一飞和赵昉却早早地摸进了教室。

    “昉哥哥,这砚台是我爹拿来练字的。你去门口看着,我再里面加点东西。”石一飞说着,解开裤子就往砚台撒尿。

    赵昉贼忒嘻嘻的探出头,防止狗腿子们过来抓住他们。

    历史重演了,当年石小凡小的时候,往教书先生的砚台里撒过尿。如今报应不爽,自己的亲儿子伙同皇长子干了这事。

    “来了来了,一飞,快点!”赵昉焦急的喊着他。

    石一飞一听急忙提上裤子,就在这时,石小凡抱着石蓁蓁,牵着赵昕的手,后面跟着一帮狗腿子来了。

    “哟,你俩臭小子倒也勤快,这么早就来了。”石小凡放下女儿:“走,大家上课。”

    四个孩子排排坐,石小凡站在讲台上:“今天咱们学习写毛笔字,大家要认真学哦。”

    赵昉和石一飞大惊,石一飞震惊的看着他:“爹,不是来福叔叔教我们写字么?”

    这几天都是来福在叫他们授课,石一飞本以为下午的毛笔课也是来福教他们。

    谁知道竟然是他的老爹,两个孩子捉弄的对象原本是来福的,这下两人感觉闯大祸了。

    石小凡浑然不觉:“你来福叔写的字跟蚂蚁爬一般,他会教个噗、教个什么了,今天爹来教你们。”

    石小凡本想说教个屁,可想到不能在孩子面前说粗话,生生收了回去。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可在孩子面前,还是要给他们做一个好的榜样的。

    石小凡拿起毛笔,就要蘸砚台里的墨水。

    “姑丈!”赵昉一看不妙大叫一声。

    石小凡一愣:“嗯?”

    “那、那个姑丈还是教我们背书吧,我们,想背书。”赵昉急道,说着给石一飞使了个眼色。

    石一飞慌忙“哦”了一声点点头:“爹爹,我们想背弟子规。”

    石小凡愣了一下,这俩小家伙今天怎么怪怪的。谁知石蓁蓁摇了摇头:“不,我想让爹爹教我们写字。”

    赵昕也拿起笔:“昉哥,咱们书都背的差不多了,让姑丈教我们学字吧。”

    完了,俩小家伙没招了,只好沉默的低下了头。

    石小凡并没有在意,他拿起毛笔蘸了蘸砚台里面的墨水,然后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砚台可是产自安徽歙县的歙砚,乃是四大名砚之一。

    我国各大地方都产石砚,从唐代起,甘肃南部的洮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和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砚台内是早已发好的墨,石小凡一上手就察觉出来了异样。要知道,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

    而这砚台里的墨水一看就是掺了东西,石小凡凑近闻了闻,然后他就闻到了童子尿的味道。

    “谁干的!”石小凡怒而拍案。

    不用看,石一飞和赵昉低下了头,除了这俩还有谁。

    “手,伸出来。”石小凡摸上了桌子上的戒尺。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护孙狂魔(五章在此)

    “小公爷,使不得啊!”狗腿子们大惊失色。

    这个是皇长子和小衙内,小小公爷,石小凡疯了吧,自己的儿子也敢打。

    石小凡大怒:“玉不琢不成器,你俩臭小子胆子挺大。竟然敢望砚台撒尿,今儿若是不好好教训教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