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什么人,竟然大言不惭在这胡说八道!”

    “就是,我们兄弟三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竟然敢口出狂言。”

    “二位兄弟,不必跟这人一般见识,这科考尚未开始,他何德何能能得头名状元。圣人云……”

    这三人原本还争与内斗,一听石小凡这么说了,立刻矛头对外,指责起石小凡来了。

    就连包拯,这辈子审案无数,像是这么奇葩的三个人还是第一次见。问题是,这种智障是怎么考中秀才的?

    “这是当朝驸马爷。”包拯一拍惊堂木。

    三人立刻呆若木鸡,苍白无力的看着石小凡,然后一起垂头丧气起来。难怪,此人竟然是当朝驸马,那,那这状元郎看来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驸马爷啊,官家肯定会钦点与他,主考官肯定会作弊与他。刘邕、刘沔、胡信三人由丧气转而愤怒起来。

    “罢了罢了,你我兄弟空有报国志,怎奈无投国门。”

    “唉,二位刘兄见教的是。”

    “才识学问我兄弟三人没怕过谁,可没想到还有亲缘这一层关系。”

    包拯一拍惊堂木:“你三人既是进京科考士子,本官便考你们一考,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这是科考的史论篇,怎么看这三人都是不学无术的草包。谁知道,接下来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刘邕一拱手:“这有何难,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

    刘沔接着又道:“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吾尝综观前史、历代内外轻重之际、得失之故、有由然也。夫天子建国、居中驭外、大抵据形胜以临天下、而操纵进退自相维系、是以四方顺轨而下无觊觎、使非集权於中枢、久之必有拥兵坐大而睥睨奸命、适召天下数世之患。”

    胡信跟着一拱手:“此千古以来祸机倚伏常如此者、非一世也。昔周有天下、诸侯裂土握强兵、而拥列城者星罗环拱。降及衰、周天子守府、然而绵延五百余年、从无权奸篡夺之祸、惧诸侯也。然自春秋以降至於战国、诸侯放恣、益不知有周室、天子徒拥空名於上、而卒灭於秦。唐有天下、行府兵之制、沿边置节度府、天下劲旅布处四方。突厥吐蕃之寇、天宝灵武之乱、皆资外兵扶翼而不遽亡。即以仇士良之威暴、而昭义一表、乃震惧不敢复肆、其制可谓善矣。然自安史之后,藩镇外擅,更为乖逆、至合纵以抗天子。飚驰云扰、终唐之世、其祸不解。凡此皆外重内轻、其失至於负隅怙强、朝廷不能制也。”

    这下轮到石小凡和包拯二人大吃一惊,这三人论文答辩丝丝入扣,对时政弊端一语中的,怎地平日言谈却跟个智障差不多?

    从包拯给他们出的这个试题来看,三人文思严谨,对天下时政有一针见血的见解。难怪考中秀才也不足为奇,只是,为何却为了一个尚未开考的状元郎吵得不可开交。

    难道说,此三人深藏不露,故意假痴不癫?

    这就怪这三人拔苗助长了,三人确实是凭本事考中的秀才。然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读成了个书呆子,对于读书他们确实有些天分,可是对于社会生活一窍不通。

    书读了学以致用,而这三人只知死记硬背。这道史论题目恰巧他们三人以前学过罢了,包拯当下并不再问,他怕石小凡继续找他们麻烦,毕竟这三人虽然迂腐,好歹也有些真才实学:“行了,这是东京城,你三人不可在大街上喧哗闹事,都走吧。”

    其实石小凡懒得理会这种人,书呆子所在多有,朝中不就有几个么。

    “老包,我是来找你办东郊地契的,你开封府盖了章,这地契才是我的。”

    “驸马爷,恕我直言。你多才博学,对这三人你有何看法?”那三个士子走后,包拯问道。

    石小凡哼了一声:“智障。”

    苏绅和梁适作为主考官,对于这次科考很是重视。原本并没有什么交集的二人,在聚贤楼一起吃了一顿饭。

    “梁右正,此次科考尚未开卷,你觉得今年试题朝廷会以什么为常科?”

    “哼,瞧你这话问的。苏员外,这朝廷会出什么常科试题,我怎么会知道,你可真是有意思。”

    苏绅真的后悔,后悔要和梁适这个王八蛋出来吃饭。朝中上下都知道这厮尖酸刻薄,可没想到这么气人。

    自己不过是故意搭话,谁知道这厮一上来就怼自己。若不是知道梁适是个什么脾气,自己早就拂袖而去了。

    “要我说,今年咱们状元郎头衔是没了。我看啊,是那驸马爷与主考官串通一气,徇私舞弊。”

    “没错,不然那驸马爷为何说他是今年状元郎,这厮可恶。”

    “驸马爷可恶尚在其次,那主考官加倍可恨。若是让我见到那主考官,我非打他们一顿不可!”

    苏绅和梁适大吃一惊,这谁啊这是。二人一脸懵逼,什么驸马爷是状元郎,隔壁的人骂主考官做什么。

    “没错,定然都是那主考官作弊,不然这状元郎位置岂能逃出咱们兄弟手掌。”

    “主考官,狗一样的东西!”

    苏绅和梁适再也忍不住,二人拍案而起。这可真是人在酒楼坐,锅从天上来。

    正在隔壁饮酒,对石小凡和主考官破口大骂的,正是刘邕他们三人。这仨货,离了开封府后愤怒不平。好好的一个状元郎,怎么就被驸马给抢去了。

    越想越气,三人来到这酒楼饮酒,结果真就碰上了苏绅和梁适这俩主考官。

    s:今天恢复三更,择日爆更一下。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妄自尊大

    百因必有果,苏绅和梁适一听,三个神经病无端的在咒骂自己,这还了得。二人再也忍耐不住,过去找他们算账了。

    刘邕、刘沔、胡信三人正骂的兴起,突然两个书生模样的家伙走了进来,三人先是一愣。

    苏绅比较阴险,他微笑着一拱手:“怎么,适才在隔壁听三位说当今科考主考官徇私舞弊?不知三位如何得知的。”

    兄弟三人打量了一下他们,其中胡信说道:“你们二位又是谁。”

    梁适怒道:“我二人适才闻听你们在叫骂,心中不忿,特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在这大呼小叫。”

    “我们自在骂那当朝驸马与主考官,干你甚事!”刘沔一拍桌子。

    虽然不知这三个智障是为什么,梁适还是冷笑道:“就你们这三个穷酸书生,还想在这辱骂主考官,我看你是不想中榜了吧。”

    三人正欲大怒,苏绅一拱手,微笑着说道:“三位小兄弟莫怪,我这兄弟的意思是,驸马爷和主考官在朝中有权有势的,三位无端在这辱骂叫喊。万一传到别人耳朵里,对三位的仕途可不妙啊。”

    胡信不满的“哼”了一声:“既然他们做的,就别怕别人说得。那驸马爷与主考官串通一气,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不是好东西。”刘邕、刘沔跟着异口同声的说道。

    梁适再也忍耐不住,正要反唇相讥,苏绅拉住他对三人一拱手:“不知三位能否将实情相告,实不相瞒,我们二人想知道事情原委。好在这东京城给宣扬宣扬,看看这驸马爷和二位主考官是如何的营私舞弊的。”

    突然刘沔歪头看着他:“你怎知是两位主考官的?”

    苏绅一愣,随即笑道:“听说,这个在下也是听闻的。”

    “哦,好,来来来,坐坐坐,二位原来是同道中人,快快请坐。”刘沔大喜,慌忙起身给二人让开座位。

    梁适并不落座:“不必了,与你等共席,岂非辱没了我的身份。”

    这个人不是个好东西,这是三人的一致看法,嚣张什么。倒是这个看起来比较和善可亲的人,像是个大好人。

    他们说的是苏绅,梁适不肯就坐,苏绅却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三位小兄弟,在下愿闻其详。”

    “这事啊,还是我来说吧。”刘沔说道:“我们三个是京东西路人士,这次来进京赶考呢,是为了争夺状元之位的。”

    此言一出,就连站在一旁的梁适也是吃了一惊。难道是说这三人深藏不露,乃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才?

    普天之下,还没有哪一个士子敢说一声状元郎非我莫属的。除非你有胸有成竹傲世天下的文才。不过,这也不敢如此猖狂的说自己一定会夺得状元了。

    文无第一,况且这状元郎的位置还是需要皇帝钦点的。这三人何德何能,居然敢自称是来争夺状元之位的。

    旁边的刘邕一拍桌子:“哼,我们兄弟三人在大街上争辩这次谁能夺得状元。后来各不相让的吵了起来,就被捉到了开封府。谁知道遇到了当朝驸马爷,这厮狂傲嚣张,着实可恶!”

    这三人莫不是智障吧,原来是为了这个。不过,苏绅回头看了梁适一眼,二人眼中露出恐惧。驸马爷,这个败家子不正是二人的克星么。怎么世界这么小,在这里还能遇到与那个煞星有关的事。

    一听说是石小凡,苏绅也有些害怕了,言谈之中加倍客气起来:“不止三位与这个驸马爷又有何交集?”

    胡信“呸”了一声:“屁的交集,呸呸呸,读书人说这个有辱斯文。那开封府尹对我兄弟三人都颇给面子,不曾想这驸马爷却说今年的状元郎会是他。哼,为什么会是他,他的文采有我兄弟三人好么,还不是主考官营私舞弊。”

    “就是,定然是驸马收买了主考官,不然他怎地如此自信。”

    “没错,驸马不是东西,这俩主考官加倍不是东西!”

    这……这三个人还真的就是个智障。苏绅和梁适感觉智商受到了摩擦,早知道就不过来了。

    梁适再也忍耐不住:“够了!你们三个无知小人,当今科考试题尚未定论,驸马爷与主考官从无交集,何来营私之说,何来舞弊之谈!”

    “你、干你什么事!”刘沔等三人拍桌而起,他们早就看这个梁适不顺眼了。

    原本客客气气的苏绅也跟着站起来翻脸道:“你们三个蠢材,驸马爷并未参加今年科考,何来高中之说!不忙告诉三位,今年的科考,你们三人定然榜上无名,不信咱们走着瞧!梁兄,咱们走!”

    梁适气的一甩袖子,和苏绅二人拂袖而去。剩下刘邕等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的为何他二人如此动怒。

    “这是,这俩人还未通报姓名呢。”胡信说了句。

    刘沔一屁股坐了下来:“管他呢,喝酒!”

    这兄弟三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转眼间,科考日期临近。

    科举,是每年的国家大事。主考官并不代表出题官,试题事先在翰林院出题。由皇宫侍卫层层把守,自出卷之前,凡是进了翰林院的试题官不得踏出翰林院半步。

    吃喝拉撒都有人送进去,直到他们出完试题,然后送到考场给士子们做题。考试完了,这些出题官才能离开翰林院获得自由。

    为什么这么做,就是要为了防止科场舞弊。

    北宋初年的一次会试,录取进士十人、诸科二十八人。按照惯例,在录取结束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