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宋初年的一次会试,录取进士十人、诸科二十八人。按照惯例,在录取结束后他们进入讲武殿向太祖皇帝谢恩。

    赵匡胤那天可能也是闲的蛋疼,在讲武殿就和众考生开起学术研讨会来。这一开不要紧,谁知道进士武济川和刘睿二人回答问题时经常结巴、言不及义,惹得赵匡胤很是恼怒。当场罢了他们的进士。

    这时,有一个落第进士请求觐见,他举报说主考官李昉徇私舞弊、取舍不当,这个武济川和李昉就是同乡。赵匡胤向卢多逊求证,卢多逊也不嫌事大,当场就把李昉供出来了。

    赵匡胤大怒,当即把落第的士子重新召来,年时后挑了195人和录取的36人重新考一场。

    结果这把下来原先录取的36人中居然有10人被挤下去了。

    揭榜后朝野震动,赵匡胤把以李昉为首的负责考试的官员全部贬谪。

    这还是太祖皇帝开恩,换成明清时期,科场舞弊哪有那么容易把你贬谪,抄家砍头都是轻的。

    刘邕、刘沔、胡信兄弟三人也来到了考场参加科考,然后他们就傻眼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考场羞辱

    苏绅和梁适,二人在贡院科场外面迎接着陆续而来的学子们。考生们的行囊极其简单,一个小竹筐,里面笔墨纸砚。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得带入考场。

    主考官后面,是详细检查考试学子们的衣着检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私藏小抄的角落,每个人都被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搜了一遍又一遍。头发、腋下、外衣内衣,各处角落都不放过。

    经过层层关卡,最后才被放进考场等待考试。试卷也是从翰林院直达送过来,在到达考场之前,都是朱漆封蜡,考试钟声响起之前,私拆试卷者杀无赦!

    宋代进一步改良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

    为了防止作弊,贡院内的其他普通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而作为主考官的苏绅和梁适则是此次科考的主要负责人,一旦贡院考场出现营私舞弊的案子,他二人必须为此承担后果。

    刘邕、刘沔、胡信三人,一大早美滋滋的离了客栈,准备奔赴贡院考场。不就是科举么,不就是考试么,分分钟的事。

    然而

    三人一大早来到贡院考场,远远的,胡信觉得前面的主考官面熟:“果真是二位主考,怎么有些面善?”

    然后刘沔就站住了,剩下的二人同时停步。刘邕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刘沔兄,你作何?”

    刘沔哭丧着脸:“完了完了完了,你们看这二位主考官是谁。”

    刘邕和胡信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俩人是上个月前在聚贤楼认识的那俩人么。完了,这俩人竟然是当今科举的主考官。当时他们说今年的科考,你们三人定然榜上无名,不信咱们走着瞧!

    他说的是梁兄,那么这人就是主考官之一苏绅,另一个就是梁适了。早就听东京城的人说过,草头苏绅、木脚梁适,陷害他人,倾轧良才。

    《宋史.苏绅传》:“绅与梁适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诐,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

    草头,苏字上为草字头。木脚,梁字下为木字脚。“草头木脚”,以“苏”和“梁”二姓,隐指宋代的苏绅、梁适,因其人阴险害人,故后用指称奸臣。

    宋.魏泰《碧云騢》:“梁适与苏绅有奸邪之迹,时号草头木脚,隐语其姓也。”

    本来三人空负状元志,后来打听到那位传说中的当朝驸马爷根本就没来参加科考。这么说,状元之位还会在他们三人之中挑选了。为此,三个人心中着实得意了一番。

    不曾想啊不曾想,在这贡院考场外,居然还会遇到这两个曾经得罪过得人。完了,那可是主考官啊,得罪了他们,今年的状元位置那里还有戏。静爱书

    不过既然来了,总不能打退堂鼓吧。胡信一咬牙:“走,我就不信了,这二位主考官还能把我们怎么样。”

    话虽然这么说,三人心中还是十七八只吊桶七上八下的。到了贡院门口,苏绅和梁适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站住!”苏绅冷冷的喊了一声,三个人无奈的站在了一旁。

    苏绅对身后负责搜身的几个官员说道:“这三人给我仔细的搜,以防他们携带私货。记住了,若是发现他们有携带小抄的,给我乱棍打出!”

    身后几个官员点头应声,上去对着三个人就是大肆搜掠了一番,对旁人搜查三遍的,对他们搜查八遍。刘邕、刘沔和胡信三人只有任人摆布,几个官员对着他们仔仔细细的搜了一遍又是一遍。

    “哎呀,这几年的科考是一年不如一年啊。什么阿猫阿狗的,也都大言不惭的能来参加科考了。呵呵,他们也不知道撒泡尿照照自己,就凭他们这幅草包脑袋,还想考个状元?”梁适在一旁冷嘲热讽,三个人不敢发一声。

    苏绅在一旁笑了笑:“是啊,梁兄说的对。近几年的学子是一批不如一批人心不古啊。像是那些不学无术,满脑袋浆糊的人,自己科举不中榜就怨天尤人指天骂地。咱们这主考官也不好当啊,这无端端的不知道,就被人在背后挨骂。唉,你说这是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

    “回二位主考,此三人并未挟带私货。”一名官员过来一拱手说道。

    刘邕三人长松了一口气,三人提起自己的篮子,就要往科场走去。

    “慢着,”就在这个时候,梁适慢条斯理的叫住他们:“再搜一遍,别让那些不学无术的阿猫阿狗的都混进来。”

    搜身的几个官员有些莫名其妙:“梁主考,这”

    苏绅怒道:“这什么,梁主考这是为科场负责。万一出了事你担着么,快搜!”

    几个官员互相对望了一眼,众人心知肚明,都闻这二位主考官心胸狭窄。莫不是这三个倒霉的士子得罪了他们吧,既然这样,那就不客气了。

    于是又是一遍大肆搜身,刘邕他们被上上下下彻彻底底的搜了一遍又一遍。三人被喝骂着、推搡着,可依旧咬牙不敢发一声。这个时候若是抗议,那就是当众羞辱主考,苏绅和梁适有权决定不得让三人参加科考的。

    搜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苏绅才不耐烦的一摆手:“好了,送他们进去吧。”

    就这样,三个人在考试开始前一刻钟,才被放进考场。这个时候,试卷已经到了,试卷保密程度极高。由一队侍卫专门押送,到了考场需要苏绅和梁适同时签字确认。然后等待时间,开卷发放到考生的手中。

    “当当当”一阵锣声敲过,考试正式开始

    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王侯将相

    考试试卷出的很刁钻,这还不算是最重要的,厉害的是这些士子的文采和书法。石小凡看过这些考生们的试卷,被他扔了。

    不为别的,太厉害了!如果让石小凡去参加科举,他连个秀才都考不中。为什么古人个个都是书法家,他们的字体,和刊印的书籍没有什么两样。

    阅卷,考生们考完试,到时候考官阅卷的时候,如果发现你的卷面不整洁,字体不工整,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录用你。所以,凡是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他们的文章字体写得跟刊印的一样,工整干净,卷面整洁。

    我国第一个开创科举的伟人是隋炀帝。一个被人骂是昏君的人会做出此等壮举。这不是一般皇帝敢做的。隋炀帝打破了门第观念,这是一个可以让寒窗苦读的人翻身的机会。要知道这在当时隋炀帝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做出的这个决定。历史上的杨广,其实功绩甚伟。

    灭陈、征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为什么他被骂做昏君,进而亡国了呢。那就是四个字‘急功近利’,这事明末的崇祯干过。虽然你们做的是好事,可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国力吧。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扯着蛋,你不让百姓活了,自然反你。

    对于科举士子们的文章,石小凡是心服口服的。考试很快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觉得这次是超常发挥,文章做得四平八稳,有的心灰意冷,觉得此次科考定然是榜上无名。也有人觉得不知所谓,等放皇榜的时候看了再说。

    试卷被收上去了,刘邕三人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并不是他们做的文章不好,也不是字体不工整,更不是卷面不整洁。而是三人觉得,这次他们得罪了主考官,自然会被狠狠的打击报复。若是主考官从中作梗,他们别说是高中状元,连皇榜都上不去。

    苏绅和梁适并没有走,他们站在贡院门口,考完的士子们纷纷对着他们躬身施礼。等到刘邕他们三人路过的时候,三人低着头,一脸的生无可恋。

    “站住,”苏绅再次的叫住他们:“怎么,科考完毕,见了主考官也不施礼的么。”

    梁适冷笑道:“好大的架子,无礼仪、鲜廉耻、目无尊长,就你们三个,简直给读书人丢脸。本官这次没罢了你们的参考资格,算得上是你们的造化,怎么,还想不行礼心里骂我们不是?”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三人只好一起施了一礼,刘沔低声道:“拜见二位主考官。”

    “哼,你们很好,我记住你们了。刘邕、刘沔、胡信是吧,好啊,咱们走着瞧。看看这次揭榜,你们三人会中个什么!”梁适再次一甩袍袖,大怒而去。

    殊不知,就是因为梁适这句话,后来引起了一件可怕的大事。

    其实梁适不过是毒舌刻薄了些,他和苏绅虽然同为主考官。二人负责整个贡院科考,但是他俩是没有资格偷看试卷的。

    考试的试卷,都是考完后被收起来封存。然后送到锁院被考官们重新滕录一份,各个考生的姓名也是被糊裱起来。你根本就不知道那张试卷是谁的,如果苏绅和梁适作弊,除非收买所有的考官。

    总有些正直之士,况且被人揭发的话,大家跟着一起完蛋。所以风险太大,他二人是没这个胆子的。

    但是,刘邕他们不这么想。梁主考官已经发话了,这次他们肯定中榜无望了。怎么办,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的从京东西路来到京城,最后落得个榜上无名的下场。

    刘沔哭了:“喜儿他爹说了,这次我若是不能高中,他便把女儿嫁给李员外。我,我这可怎么办啊!”

    刘邕也好不到哪里去:“唉,完了完了,十年寒窗终成一场空。这次不中,我有何脸面回乡。”

    而家境贫寒的胡信更倒霉:“我这次来京,是借的‘行钱’,若是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