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8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笫隆
虽然派其他人也可以,可他终究是不放心。一旦战败,对于大宋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造成的强盛繁荣都会荡然无存,没有人再想回到那个对契丹俯首称臣屈辱的日子了。
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大宋占据着主动权。天朝上国,契丹不过是藩属国,虽然宋廷承认大辽可保留帝号,然须对宋称臣。
石小凡也知道推脱不过,可是沙场搏命,眼看着无数的生灵涂炭,这不是他想要的。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突然他心中一动:“陛下,您何不御驾亲征?”
赵祯一愣:“什、什么。”
“当年契丹入侵,先帝爷御驾亲征,这才有了澶渊之盟。两国边界达数十年无战事,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如今契丹撕毁盟约,再次南侵,陛下何不效仿先帝爷,御驾亲征呢。”
古往今来的帝王,哪一个不想名垂千古哪一个不想建功立业。赵祯希望以宽仁治天下,不开疆拓土做一个守成之君。然契丹来入侵大宋,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就像是当年石小凡与西北大战西夏一样,那是西夏最先发动的入侵战争。你去反抗,连克十一座城池,那是正义的战争。
这次是西夏入侵,边关危矣。赵祯若是御驾亲征,得胜回朝那可是名垂青史的。
看着赵祯大为心动了,石小凡慌忙又道:“陛下若是北上亲征,则名垂青史为万世敬仰。为后继者表率,若是收复契丹,使得大宋疆域辽阔,更是奇功一件。怎样,如今咱们大宋兵强马壮,拿下契丹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这个、朕再想想,再想想。”
“陛下别想了,若不灭了契丹,终是我大宋心腹之患。或许几年十几年看不出来,若是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呢,宋辽早晚都有一战。与其到那时候鱼死网破生灵涂炭,倒不如现如今趁机收复契丹,划归我大宋版图。拿下契丹,则吞并西夏,大理也就理所当然了。”
“小凡,你以前不是反对打仗反对入侵他国么。如今你这是怎么了,怎地变得如此暴戾。”齐齐
“臣以前是这么想的,可只有一统华夏四海九州皆为我大宋子民,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到那时陛下布施仁政,普及农业粮食,百姓安居,这才是天下大同啊。以前臣目光短浅,咱们大宋的日子是好过了,契丹呢、西夏呢、回鹘、吐蕃呢?那里的百姓依旧水深火热,他们依旧食不果腹,这未必是仁慈,只有四海统一,才能振兴我华夏。”
不知为何,赵祯突然被这败家子说的有些热血澎湃:“朕亲征,好吧,朕再想想,是否该立皇子赵昉监国。”
皇长子赵昉和二皇子赵昕两个,赵祯一直没确定到底是该立哪个为太子。按理说应册立长子,只是赵祯正值青春年少,并无急着立储之意。
这次御驾亲征的话,就得必须留下国之储君了。让皇长子赵昉监国,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已经基本上确定了皇太子人选就是他了。
其实,在石小凡心里他更偏向于赵昕。赵昕更聪明更仁厚一些,可这事不是石小凡能左右的了的,他顶多是提点建议罢了。
但赵祯已经决定让赵昉监国了,这等于变相的让他作为太子的人选了。还有就是他说皇长子,怎么也是轮得到他的。
“好吧,陛下既已决定,那就择日亲征吧。”
赵祯很快下旨,要御驾亲征。此事在朝中引起一阵剧烈的反响,好在有过先帝亲征先例,倒也没有几个人反对。况且,这次御驾亲征是驸马爷随从,百官最终也同意了下来。
然后,赵祯宣布由皇长子赵昉监国,范仲淹等辅政。其实赵昉年幼,不过是顶着个监国的名头,国家大事还是交给了政事堂几个官员商议着处理。
没想到赵昉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居然坚决反对,他在后宫跟母亲俞德妃说:“娘,孩儿不想当什么监国。”
俞德妃一惊,忙问原因:“为何?陛下让你监国,就等于是封你为黄太子了,这等好事,你为何要拒绝。”
“孩儿不想当什么太子,孩儿也不想监国。做了太子将来就得当皇帝,孩儿更不想当皇帝!”
不想当皇帝?这孩子莫不是智障了吧。
俞德妃有些恼怒起来:“胡说八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上位而争得你死我活甚至骨肉相残。你不想当,不知多少人想当还当不了呢。”
“娘,当皇帝有什么好。天下大事都交给你一个人,你看爹爹,每日都累成什么样了。旁人以为皇帝九五之尊,孩儿才不稀罕。孩儿仰慕的,是我的老师,驸马爷。孩儿想无拘无束,不想当这个监国。”
俞德妃默然,确实是,当皇帝表面风光,内心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倘若昉儿此生当真无忧无虑,倒是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俞德妃是个从来都没有什么野心的人,儿子的一番话打动了她。
大宋这个朝代有些不太一样,有三位皇帝开始都不愿意继承大统,或许前面两个是装装样子或者是被逼无奈,第三位宋宁宗赵扩那是真不想当皇帝。
当年群臣推荐赵扩为帝,而赵扩大哭着推辞,最后被太皇太后逼着登基,坐在龙椅上的赵扩犹自痛哭流涕。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监国
俞德妃叹了口气:“孩子,这个监国你不当便不当吧。其实做皇帝也没有什么好,倒不如你做个王爷逍遥快活的多。”
这是与大宋朝的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三百一十八年的国祚来看,大宋王朝还没出现什么骨肉相残的情形。甚至于赵匡胤夺了后周老柴家的天下,都没有把柴宗训整死。
还有灭掉南唐之后,李后主也是无疾而终。这要是放在别的朝代,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没有一个皇帝会容忍前朝皇帝活在你身边的,这是按在你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必须弄死才会心安,然而大宋皇帝都没有这么做。
做王爷比如像是八贤王赵元俨一般,一样会赢的口碑和声誉。而且,比做皇帝要逍遥自在的多了。
做皇帝孤家寡人的,你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得做好孤家寡人的准备。毕竟,谁敢和皇帝做朋友。像石小凡这种胆大包天的败家子,亘古难寻。
石小凡也是没这个胆子的,他之所以能和赵祯成为朋友,那是因为赵祯性格所致。赵祯胸怀宽广不予计较罢了,不然一百个石小凡此刻也早已人头落地了。
赵昉不想监国,这件事居然得到了生母俞德妃的赞成,这是难能可贵的。此事传至前朝,朝中上下无不震惊。
赵昉不肯监国,这也让赵祯颇为吃惊。无奈,他到了俞德妃那里,母子二人跟赵祯陈述一番,赵祯加倍震惊。
“德妃,朕让昉儿监国你应该知道朕是什么意思。”赵祯开始还以为是他母子故意推辞。
谁知俞德妃接着道:“陛下无需多心,昉儿是真心不想监这个国。倒不如陛下可另做他人选,昕儿聪明睿智,且为人忠厚,倒是不二之选。”
“朕就不明白了,你非得让朕在这个时候册封昉儿为太子么。如果非要朕册封太子你们才肯答应,那好,朕即刻便下一道诏书,加封皇子赵昉为皇太子。”
俞德妃吃了一惊,慌忙施礼说道:“陛下,请恕臣妾狂妄之罪,请陛下册封赵昕为皇太子。”
?赵祯大吃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她:“为什么,昉儿可是你的孩子!”
俞德妃缓缓抬起头,怔怔的看着赵祯:“就因为昉儿是臣妾的孩子,臣妾才不想让他监国。”
“你、做个储君就这么可怕么,让你们视同为洪水猛兽。朕是昏君还是暴君,你们这是为什么!”赵祯愤怒了。
“陛下误会了,不止是臣妾不想让昉儿监国,是昉儿自己不想做储君。”
“这又是为何。”
“昉儿喜欢自由,陛下,做储君很累人,将来继承大统更累人。昉儿是个无拘无束的性子,坦白说,昕儿性格和陛下最像,陛下您不觉得么。”
赵祯沉默,是的,论起脾气性格,赵昕倒是最像自己。赵昉则是那种不习惯被约束,散漫的性格。这一点,是石小凡这个败家子的儿子,石一飞很像。
几个孩子在一起,赵昕比较稳重成熟,许多事会三思而后行。而赵昉则不然,他和石一飞臭味相投,两个孩子的关系也最铁。
赵祯叹了口气:“像朕有什么好,处处心软,许多事犹豫不决没太多主见。朕想昉儿个性跳脱,或许将来天下交给他,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俞德妃微微一笑:“臣妾在当陛下这是夸自己呢,陛下觉得自己不好,天下的百姓却觉得您好得多呢。百姓们无不念着你的好,就连昉儿每次从驸马府回来,都说京城的百姓都在夸陛下。就连驸马,在家里夸的陛下也是最多的。”
赵祯立刻嗤之以鼻起来:“小凡,他?还是算了吧,这厮没背后骂朕,朕便烧高香了。”
“陛下也无需妄自菲薄,您是天子,谁敢骂您。”
“那败、那石小凡他就敢。”一提起这个,赵祯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没错,这事石小凡干得出来,这很像他。
俞德妃笑得更加温柔了:“真的,昉儿每次回来都说,驸马在家里念叨最多的就是陛下您了。陛下,人各有命,或许,昉儿不愿意当这个监国,未尝不是他的福分啊。”
这话倒是很和赵祯的脾胃,他点点头:“或许你说的对吧,朕知道了,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后宫,苗贵妃处,她听说皇长子赵昉居然不想监国,也着实是吃了一惊。赵昕是皇次子,苗贵妃从来没有想过让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这一说。如今赵昉突然不同意监国,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会放着好好的储君人选不做,拒绝监国呢。难道说是其中有什么凶险么。
到口的肥肉都不吃,如果单纯的是因为这其中有风险,赵昉不肯监国,只能是赵昕来做了。本来赵昕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他不是皇长子,按理说太子之位根本与他无缘。如果这个时候赵昉拒绝监国,而你同意让赵昕监国的话,则会被人认为你有不臣之心。
“昕儿,你去驸马府的时候,告诉公主,就说我在宫中烦闷,有些想她了,能不能请宫主有空,到宫里来一趟和我叙叙旧。”
苗贵妃和赵嫕交情不错,这个时候她请赵嫕进宫,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她是想从赵嫕那边打听打听,为何皇子赵昉不愿意当这个监国的原因了。
赵昕对这个完全不知情,母亲这么说,他慌忙答应着:“好啊,娘,我跟公主说一声便是。”
赵嫕来到宫里的时候,苗贵妃极是惊喜:“公主,你说我这还得麻烦你来,快,快坐。”
赵嫕微微一笑:“苗妃姐姐,我正好在家也没事,来看看姐姐也好。”
苗贵妃很聪明,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机:“我就跟你实话实话了吧公主,叫你来并不是因为什么叙旧,而是你大概也知道了。陛下御驾亲征,说是立皇子监国。不知为何,昉皇子就是不肯,陛下虽然没有下旨,可文德殿已经有人来打过招呼了,说是让昕儿监国。你说这昕儿又不是皇长子,他监哪门子的国啊,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别人我也打听不到什么信息,只好把你叫来,给出出主意。”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御驾亲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