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8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嫕微微皱眉:“飞儿又胡闹什么。”
对于自己的儿子,赵嫕还是了解的,儿子从来不会有这种撒泼打滚的行径。八成,是出了什么事。
“怎么一回事?”曹皇后淡淡的问道。
曹皇后以为是两个小孩子胡闹,并没有放在心上。谁知接下来小太监的话让她和赵嫕大吃一惊,他们这才明白果真是出了事。
“回皇后娘娘的话,是陈执中陈相公还有文彦博文相公来找二皇子商议国事。小衙内插了几句话,然后和陈相公吵了几句。接着、接着小衙内就坐在地上大哭,奴婢们劝也劝不住,还请娘娘和公主过去看看吧。”
曹皇后和赵嫕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一起站起来,异口同声的道:“快走。”
到了承乾殿,陈执中和文彦博规规矩矩地垂立在下首,曹皇后一来就没给他们好脸色:“是谁这么大胆,驸马还没死呢,就想当我们是孤儿寡母任人欺凌么。”
大事不妙啊,陈执中和文彦博吓得浑身一震,二人慌忙对曹皇后施礼:“皇后娘娘误会了,是、是臣等言语上不知为何得罪了小衙内。这、这小衙内就开始这个、这个”
纵使千般理由,这也是个孩子。别说你们两个是宰相,就算是两个大人来这么欺负孩子也是不对的。这也难怪曹皇后生气,就连一向在朝中内外以温婉著称的长公主赵嫕,都是冷着一张俏脸。
文彦博擦汗了,他不该来的。都是陈执中,忽悠着自己来这里的。结果呢,谁曾想没遇到那个老煞星却遇到了个小煞星。那个败家子不在京城你们这些京官就高枕无忧了么,天真。
曹皇后冷笑一声,一甩衣袖坐了下来:“哼,一飞你起来。告诉我,谁欺负你了,你爹爹不在,还有我来替你做主!”
母仪天下的气势尽显无疑,要命的是,这公正无私的曹皇后突然蛮不讲理起来,一来二话不说就向着石一飞这个小王八蛋。不问理由、不管原因,谁欺负你,我替你做主。
石一飞一听大喜,慌忙止住哭声站了起来,然后指着陈执中:“皇后娘娘,是、是他们,他们不是欺负我,是欺负二皇子。”狗狗
?
欺负赵昕?曹皇后差点以为自己耳朵没听错吧,她狐疑的看着石一飞,有些后悔适才说过的话了:“一飞,休得胡闹。昕儿乃是监国之身,二位相公辅佐昕儿国政的,怎会欺凌。”
文彦博慌忙道:“是是是,臣等只是有事想请教二皇子,怎敢欺负。”
说完,陈执中愤怒的看着他。文彦博心中一惊,遭了。
果然,他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曹皇后立刻怀疑起来。她侧头看着文彦博:“请教,请教什么?你是说,你们二位相公,有国事去请教昕儿一个孩子?”
完犊子了,这不是不打自招么。文彦博恨不得狠狠的扇自己两个大嘴巴子,赵昕是个孩子,你两个老东西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吃过的大米都多,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都多。居然还要请教一个孩子,曹皇后已经隐约明白了,这不会是有什么事想找赵昕背锅吧。
“不不不,不是、不是请教、就,就是想请二皇子拿个主意。也、也其实不是拿主意,就、就是和二皇子商、商量一下的。其实臣、臣是原本主张范相公的意见的,臣、臣并不是这个意思,还请皇后娘娘明鉴。”文彦博一边擦着汗,一边语无伦次。
这让陈执中大为恼怒,文彦博你这个草包,这不是越描越黑么。
“皇后娘娘,就是他们,广南那边侬智高造反建国称帝,他们拿不定主意是打还是不打。就想让昕皇子拿主意,哼哼,他们其实就是怕拿错了主意,将来闹出乱子被治罪。所以想将黑锅让昕皇子这个监国来背,就是此二人。”石一飞指着他们怒道。
一旁的赵昕这才明白过来,他毕竟年纪幼小,竟然没有石一飞想的透彻。而此时的曹皇后脸上已经脸现不满之色了。
赵嫕一直没开口,就是不想让外人觉得自己在袒护儿子。而她此刻再也忍耐不住了,怒道:“陛下让你们辅佐昕儿处理国事,你们不为社稷担忧,不为天下着想,对得起陛下的栽培之恩么。国事让这么一个孩子担着,大宋要你们这些官员干什么!”
“臣等罪该万死。”陈执中和文彦博慌乱的慌忙跪下,说出了这句千古臣子们最拿手的一句话,臣等罪该万死。
赵嫕虽然是皇帝亲妹妹,毕竟不能干政的。说完这些她也就没再说什么,转头看着曹皇后。
曹皇后自始至终都没有跟他们好脸色:“行了,你们都是朝廷社稷重臣,我们都是妇道人家,国事还得仰仗诸位。行了,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这算是原谅他们了,陈执中和文彦博暗中松了口气,二人起身施礼:“谢皇后娘娘,臣等这便回去商议个对策,定然处理好广南之事,臣等告退。”
碰了一鼻子灰的两个家伙,此时想赶紧开溜。那个败家子简直不是人,怎么生出来个小败家子更是难缠。
谁知曹皇后说道:“慢着,一飞,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广南侬智高造反这么大事,曹皇后知道若非极为棘手,这两个老臣不会来承乾殿的。此时能拿主意的都不在,赵祯和石小凡都去了北方,这个石一飞小小年纪居然这么聪明,说不定他有什么好办法。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边关
对于广南侬智高造反称帝一事,确实颇为棘手。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国本动荡。是以陈执中和文彦博不惜入宫去找二皇子,虽然这很无耻。
为什么这么说呢,千万不能小瞧契丹。虽然说是大宋有火器傍身,可火器并不是万能的。契丹可是大国,唯一能和大宋抗衡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契丹人的战斗力其实是极其强悍的。搞得这次赵祯不得不御驾亲征,就连驸马爷都得跟从随战。二十三万禁卫军精锐,几乎是倾巢而出。
留在京城的,不过是二三流部队。而因为连年的裁军政策,大宋朝战斗力强悍的禁卫军都去北伐了,能打的军队并不多。
重文抑武是大宋朝的立国之策,为避免出现强枝弱干的局面,除了守卫京城的禁卫军,还有边关将士寥寥的火器之外。地方军和厢兵是没有火器的,这是赵祯的旨意,也是石小凡的想法。
石小凡其实并不太想让大宋步入热兵器时代,火器也仅仅是想用来自卫。当文明不足以驾驭科技的时候,很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二十三万禁卫军都去北伐契丹了,若此时对侬智高开战,很有可能面对两面作战的窘境。
再强大的国家,面对南北开战的局面对自己都是极为不利的。万一一方失手,那可是致命的。
比如说,若是赵祯北伐顺利,但对南开战的时候失利。若是侬智高打进广南,一路凯歌的话,北伐就有可能从胜利变成失败。即便是赵祯回军打退了侬智高,对于大宋朝的国力来说,这也是牺牲不起的。
若是求和,默认了侬智高的帝位。首先,交趾李日尊这边就没法交代,还有,对于天朝上国的大宋威信是一种大大的损失。吐蕃、高丽、西域各国、海外小国,他们都与大宋朝有着很多的贸易往来。若是他们知道了,大宋默许了侬智高造反称帝的情况,会对大宋怎么看,这也是大宋牺牲不起的。
是以,对于侬智高是战是和,其实都有自己的弊端。这也难怪陈执中和文彦博会进宫,他们个范仲淹三个是大宋这艘巨船的掌舵人。若是一个决策失误,将来不但遗臭万年,赵祯回京后还会被治罪。
曹皇后自然知道其中利弊,仓促对侬智高迎战风险太大。若放任置之不理,则对方更是变本加厉。若是石小凡在,她可以询问石小凡的意见。
毕竟,这个败家子往往出其不意。在朝廷面临无数次绝境的时候,都是他力挽狂澜。
如今石小凡跟着赵祯去北伐了,败家子走了,小败家子还在啊。石一飞适才的一番话让曹皇后对他刮目相看,赵昕没发现陈文二人的奸计,石一飞却一眼看透了。
曹皇后其实也是抱着一丝希望,说不定这个小子还真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好办法,就像他老爹石小凡一样。
听曹皇后这么问,石一飞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皇后娘娘,我觉得吧,咱们是战是和都不好。”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这臭小子是什么意思。赵嫕皱了皱眉,不解的看着儿子:“你想说什么。”
石一飞冲她微微一笑:“娘,这两位相公不敢下决策,无非就是怕担责任呗。而范仲淹又是个急性子,他是想打的。其实这打与不打都不好,目前陛下在北方亲征,此时再对南方开战,咱们也没这个准备。要孩儿说,对于侬智高一事,朝廷暂不出兵,但也不能让外人觉得朝廷默认他们称帝。咱们可以遣使严厉谴责侬智高狂妄放肆行径,一方面积极备战。等咱们南边也准备好了,那时候再对侬智高开战也不迟。”好心情
这、目前来看这还真是最好的办法了。如陈执中所言,默认侬智高称帝,则大宋朝的脸面无存,在藩属国中的上国形象一落千丈。
如范仲淹所言,二话不说出兵打他娘的。首先胜负未知不说,仓促之下就算是打赢了,你灭掉了侬智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也没有能力再守住侬智高的地盘。因为交趾国王李日尊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会问大宋要回被侬智高占领的地盘。
你给是不给,若是给了,再把侬智高占据的地盘还给交趾,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若是不给,李日尊定然开战。大宋和侬智高打的两败俱伤,这时候再和交趾开战,更是凶险。
除非准备好,兵员粮草军饷后勤都有保障,就和北伐一样,准备好了再打,那时候就不怕你侬智高还是李日尊了。拿下侬智高,抢占他的地盘。就算是李日尊心有不甘,也不敢对大宋开战。
而大宋替他除掉了一个心腹之患不能白帮忙吧,把侬智高占据的地盘据为己有,让这些地盘成为大宋的国土。然后修建城墙,驻兵守卫。
赵嫕点点头,看着曹皇后问道:“皇后娘娘,你以为如何?”
曹皇后不置可否,她看着下面的陈执中和文彦博:“这事得听诸位相公的意见了,一飞小孩子懂得什么,他只不过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怎么办,自然还得几位相公拿主意。”
而此时的陈执中和文彦博已经脸现喜色,二人齐声道:“小衙内此法甚妙,臣等皆以为可行。”
北方边境,赵祯他们终于到达。二十三万大军不可能一起抵达,抵达边境的,只是先头部队。
雄州,边关守将狄青听说赵祯御驾亲征,慌忙带领边关将士迎接。石小凡和狄青是故交,一见之下自然相谈甚欢。
很快,禁卫军接手了边关驻防。九龙大帐内,赵祯端坐龙椅,禁卫军大将和跟随而来的群臣位列两班。
赵祯一摆手:“狄青。”
狄青慌忙站出:“臣在。”
“朕与小凡商议了一下,雄州朕既已到达。你们边防军可以回京固防了,京城交给你朕也放心。”
狄青愣了一下,惊道:“臣愿跟随陛下北伐,臣愿做先锋,拿下契丹。”
狄青是员猛将,契丹对其极为畏惧。赵祯却不想让狄青留在雄州,这倒是令人费解。直接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