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朝败家子-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支50…    70门的旋风炮部队,可以射200…300发石弹。另外,旋风炮相比宋朝的投石机旋风炮更加灵活。宋的抛石机大多炮架置于地由步兵发射,机动转移速度比较慢。旋风炮可以任意调整射击方向发弹速度很快打击力强,宜守宜攻。

    本来这玩意儿一下子盖过去,区区北道行军的耶律敌鲁古何足道哉。谁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国相没藏讹庞这个禽兽悄悄地把泼喜军给调走了,美其名曰京城固防。

    据手下来报,是京城出现了小股敌军。为策卫京师安全,保护国王及太后,国相没藏讹庞星夜兼程的带着泼喜军回京固防。

    这让仁多唆丁气炸了肺,手下各路大军闻言,也都是各自心中一寒。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你们在背后捅刀子。

    凉州城的耶律敌鲁古也很快发现了事情不对劲:“拿镜子来!”

    镜子,乃是从大宋那边走私过来的望远镜。耶律敌鲁古拍马走上一个山坡,拿出望远镜一看,对面西夏大营已经出现散乱的现象。这是个机会,此时若是号令三军全线进攻,定然能冲破他们的封锁。

    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的高手,虽然契丹已现颓势,实际上耶律敌鲁古手里也还攥着一张王牌。西夏这边错过了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机会,他耶律敌鲁古也不会错过。

    只见他拍马走下山坡,对着令旗手一指:“号令三军,西南角方向,全线进攻!杀,我带你们回家!”

    回家,被任何鼓舞士气的语言都重要。仅仅这两个字,就能让这群契丹热血男儿拼死突围。

    只要能回家,任何敌人都挡不住我的步伐。只要能回家,千山万水刀山火海我也要去踏。

    冲吧,拼尽全力的厮杀。

    瞬时,契丹铁骑就跟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的冲杀。没有主力的支援,泼喜军迟迟调不上来。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是这个朝廷让我们死了心,傻子才会替你们卖命。

    西夏开始溃逃,局势开始向着一边倒。一个逃兵能卷走十个、十个能卷走一百个。一百个后面,就是全部。

    有从军督战的,监督逃跑的士兵按逃兵处理。凡是逃兵,一概杀无赦。可督战队自己都开始跑,仁多唆丁这边开始一溃如沙。

    我们也曾勇敢过,可寒了三军将士的心,谁还替你拼命。耶律敌鲁古率领部下,他们终于冲出了凉州城。

    契丹北路军如泄闸的洪水,从西南角开始猛冲。耶律敌鲁古眼光很毒,早就看出西南角是西夏防守最薄弱之处。实际上这里是仁多唆丁故意留下的破绽,他原本的战略就是打开西南角,然后让泼喜军杀过来。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西夏大军开始溃散。当然契丹这边也不敢追击,耶律敌鲁古能做的,只是带着将士从太野谷方向冲出敌人包围,然后绕道贺兰山,再和中路军汇合。

    太野谷,在付出重大的伤亡之后,耶律斡里终于扫清了这里的障碍。三百弓箭手,只剩下八十人。他们搜遍了整个太野谷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再没有发现西夏冷箭手的踪迹。

    耶律敌鲁古并没有就这么轻易地放弃,既然西夏已经溃不成军了。不捞一把再走,岂不是白来了一趟。于是,他将凉州城那些官员家属还有赵元昊的嫔妃们裹挟进了自己的大军之中。

    这是战利品,是对西夏的挑衅,是对这次契丹出兵的战果收获。是以,他这次大军逃亡,也得把他们都带上,带回契丹。

    将来,可以拿这些人要挟。同时,也能向世人证明,他们这次出兵计划并没有失败,至少还有一些战利品的。

    契丹北路军冲破西南角的防线,准备从太野谷撤退。他们这么走了也就罢了,偏偏还俘虏了这么多人,这彻底惹毛了仁多唆丁。

    于是,仁多唆丁重整了残部,他挑选出三千铁骑,准备死死的咬住耶律敌鲁古的北路军,你们想逃岂能有那么容易。

    冲破了凉州防线,契丹将士急于回国,可后面被追上来的西夏骑兵死死咬住。甩不掉、冲不散。这让耶律敌鲁古颇为头疼,终于,他们抵达了太野谷。

    此时的大将耶律斡里已经在等候多时了,一见面,耶律敌鲁古甚是感动,他翻身下马,一拱手:“斡里,你们辛苦了。我会上报陛下,定然会重重赏赐与你们的。”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最累的兵种

    冲出凉州城包围圈的契丹北路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兴奋莫名,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只是,队尾还有西夏追兵尾随。不过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终于能够回家了。

    太野谷的西夏冷箭手已经被扫清,大军可以放心的经过。此处黄沙漫漫,风沙侵袭着茫茫荒漠,这个太野谷倒是个适合队伍短暂休整的地方。

    西夏已经溃败,短时间内是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大规模进攻的。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他们必须节省体力,只能在此短暂的休息。

    “行军都统,此地不宜久留。咱们休整完了还得赶路,估计陛下的大军还在兴庆府北城门,咱们大概走两天就能和他们汇合了。”耶律斡里说道。

    耶律敌鲁古,北道行军的行军都统。他也知道,太野谷虽然位置不错,但不是久留之地,可将士们酣战了一天,急需休整。

    看着互相偎依在一起,或者瘫坐在地的将士,耶律敌鲁古叹了口气:“让将士们在此休整一晚吧。外面风沙慢慢无处驻扎,只有这荒谷尚可暂避。我会在外围布好警戒,一有危险及时示警,放心吧。”

    都统坚持,耶律斡里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况且他自己,也已经精疲力尽了。

    将士们在太野谷原地休息安营扎寨,随军伙夫们开始埋锅造饭。其实从战略角度上来说,他们大营窝在这荒谷里那简直是找死。

    可西夏主力已经溃散,仁多唆丁无论如何是绝对组不出来一支大军再来攻击的。再者,太野谷这个地方的地形甚是古怪,即便是遇到西夏大军,他们也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反击。

    还有就是,太野谷外围都已经布置好了警戒,一有危险他们就会及时预警。耶律敌鲁古很是谨慎,警戒队伍中他都布置了明暗哨。

    外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有敌人来犯就会及时发现的。

    明哨,说白了就是炮灰。威慑力远大于战斗力,预警机制最有用的还是暗哨。

    一般敌人来攻,尤其是夜袭的时候,最先倒霉的都是站在明处的哨岗也就是明哨。这个时候,躲在暗处的暗哨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敌人不知道暗哨的所在位置,他们结果了明哨的时候就会被暗哨发现。这个时候暗哨可以及时预警,使得阵营内的将士及时的做出反应。

    不同于南路军萧慧的麻痹大意,耶律敌鲁古下令,所有将士武器不得离身,上厕所你也得给我抱着。战马必须离自己不超过三十步的距离,是以军中的将士们都时刻警惕着。

    大宋不得杀牛,杀牛是犯法的。契丹和西夏则不然,他们有着大量的牲畜。牛羊马匹,除了战马是战略物资之外,牛羊都是他们的肉食。

    士兵们携带的干粮,居然还有一些牛羊肉肉干。因为是就地休整,大家伙儿终于能吃一顿热乎的饭。炊事兵们收集起将士们随身携带的肉干,用铁锅混合了军粮中的粟米,熬制着一锅锅的粟米肉粥。

    肉干大多都是士兵们自带的,粟米源自于大宋方面的援助,有一些是通过官方榷场交易换取的。整个军营内,顿时肉香扑鼻起来。

    其实在随军中,最苦最累的是炊事兵。他们负责着军中伙食,好在白天行军或者打仗的时候,将士们啃干粮。晚上休整或者露营,他们就得埋锅做饭。

    很多人以为,武将只要能打几个胜仗,就能称得上军事家,其实大谬不然。一个真正卓越的军事家,精通用兵之道仅仅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必须在练兵、治军、器械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战略战术创新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才算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古代的炊事兵不用上阵厮杀,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干。原因之一是炊事兵工作繁重,非常熬人累人。古代普通士兵仅仅在作战时辛苦打拼,但和平时期则比较轻松。而炊事兵无论战时平时,每天都要承担百十人的饮食操办,一刻不得清闲。

    长途行军跋涉时,炊事兵更是劳累不堪。士兵们只需要携带自己的武器即可,但炊事兵每人则要背负“铁尖扁担一条,铜锅二口,水桶二只,椰瓢一个”,此外还要轮流推送装载厨具和粮食的车辆。

    俗话说“兵无粮自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填饱肚子,吃得饱吃得好,从来都是一支军队赖以维持的基础因素之一。古人从军,有的人是为了建功立业,但大部分人觉悟没那么高,仅仅为了一天能吃两顿饱饭,所以古代从军又被形象地称为“扛枪吃粮”。

    有的是用车运输粮草,“每车围幔一条,拔轴绳二条,稍坡绳一条,出索绳六条,撒绳二条,迎撒绳二条,大铁钚二个,小铁钚二个,铁索二条,皮肚带一条,皮后鞓一条,麻拥子十条,麻搭子共二十条,木鞍一座,屉子一个,草铡一口,柳筐一口,水桶二只,载水大篓一个”,粮食车上“每车应载煤炒二石五斗,米三石七斗五升,豆六石二斗五升。”

    到了宿营地,士兵们辛苦一天可以歇息放松,同样辛苦的炊事兵们却更加繁忙,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要赶紧外出搜罗柴草,寻找水源,并把柴草和水运回营盘中,同时支锅架灶,用最快的速度为士兵们准备餐饭。

    士兵们吃完后倒头就睡,炊事兵们还要刷锅洗碗,准备好第二天早起的柴草粮米。凌晨时分,士兵们还在睡梦中,炊事兵们又要早早起身,准备早饭,一天紧张劳碌,片刻不得安闲,恐怕没几个人能长年累月经受这种强度的工作量。

    这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士兵打仗可以累功升迁。而炊事兵终其一生是没有升迁希望的,即便是有也是凤毛麟角。

    当兵的将士们都是真刀真枪的搏命疆场,最大的希望就是混个军官武将,封妻荫子,进入仕途修成正果。但炊事兵就是忙死累死,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年轻时像一只勤劳的蚂蚁辛苦操劳,年老之后被一脚踢出军队,自生自灭,着实令人唏嘘。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刺杀

    火夫,军队里的炊事兵又唤做火头军。他们做着最累的工作,给着最差的待遇。

    建国初期的契丹是没有火头军一说的,大家说白了就是一群聚众的土匪,自带干粮合伙打劫而已。后来契丹建国,学习宋文化,成立后勤保障部队,然后就有了火头军这个职业。

    许多想借当兵发财或者升迁的人,对火头军这个职业是避如蛇蝎。但也有一些人,对此了乐此不疲。

    那就是一些胆小怕死或者想单纯的混吃等死的人,火头军这个不必打仗的好地方是他们梦寐以求挤破头都想进的。是以,火头军并不缺乏。

    军队也是分等级的,火头军是这些沙场搏命的将士们所瞧不起的。肉粥很快煮好了,开饭。

    然后就是一阵稀里哗啦吃猪食一般的声音,吃饭的炊具没有人用陶琬瓷碗的,这东西携带不便,易碎。除了大军驻扎,行军打仗一般都是吃干粮,喝肉粥其实是极其罕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