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败家子-第9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褚兴邦不断的挣扎着。
石小凡丝毫不理会:“赤霄军能活着回来是老子和契丹人谈判的结果,若不是宋辽和谈,你赤霄军早已埋骨云县了。
拖下去,斩于军中,让将士们看看,凡敢抗命者,杀无赦!”
褚兴邦被杀了,这在禁卫军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三军将士都开始畏惧,自此,再也无人敢违抗朝廷军令。
二十三万禁卫军,被兵分两路。
其中,七万多被调到太原的东路军,开始往燕云十六州进发。
同时,十六万西路军,以雄州为中心,驻扎于周边。
大宋朝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粮草源源不断的运抵边关,重要的,最重要的,大铁炮来了。
契丹人即便是有对付火器的方法,可面对无坚不摧的大炮,也是无能为力的。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仗着骑兵的机动性,拼命的逃跑。
可一旦逃跑,就会丧失大片的国土。
此时的辽国都城,中京大定府,耶律宗真愈发的心慌。
他已经隐隐感觉出,宋朝不会轻易地交还十六州了。
果然,派出去的信使再次回来了。
这次,依旧是带来了扯皮的消息。
宋廷方面,表示从十六州撤兵,最少得需要三年的时间准备。
三年,耶律宗真气的将书信撕的粉碎:“宋人无耻,无耻之尤!”
明白了,此刻的耶律宗真终于明白了,他被石小凡给耍了。
檀州还好,反正耶律荣光也攻不下来。
而云县的赤霄军,原本成了契丹囊中之物的。
大辽不但搭上了粮草,还让赤霄军吃饱喝足从云县从容撤走。
“召集百官,朕要御驾亲征!”
耶律宗真怒了。
通过这次和谈,契丹虽然吃了亏,放过了赤霄军。
可双方的战略目的其实都算是达到了,首先大宋方面,檀州和云县的将士保住了。
对于契丹来说,他们并未有大的损失,而且,雄州外围的十六座城池,重新回到了契丹手中。
只是,这次耶律宗真要撕毁协议再次发动攻宋战争,他已经占不到任何的便宜了。
首先,雄州的十六万禁卫军,无论如何你是啃不动的。
而燕云十六州,大宋的东路军。
七万禁卫军将士已经抵达。
这次,宋辽两国才是开始真正的大战。
而这一次,也是真正的你死我活。
要么你灭了我,要么,我吞并了你。
石小凡不敢在怠慢,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换来的都有可能是巨大的惨败。
耶律宗真举国之力,阻止了三十八万大军。
他决定孤注一掷,这次依旧是兵分两路。
东路军的耶律荣光,再次挥师南下。
而大宋方便,石小凡镇守雄州城,东路军,则交给了狄青。
没错,此时的狄青,在平定了侬智高叛乱之后,已经回京。
朝廷的一纸调令,任命狄青为燕云路东路军指挥使。
石小凡给他的调令是,依照自己的打法,无需请示朝廷。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开战
狄青有多能打,这个不需要石小凡来教的。
甚至,如果他俩打起来的话,石小凡根本就不是狄青的对手。
身为北宋第一战神,狄青绝不是盖的。
生平无败绩,让他带领东路军去防守燕云十六州,轻而易举。
雄州的军事氛围陡然间凝重了起来,此刻,就连雄州城内的百姓,都感觉出来大战在即。
双方的和谈盟约都成为了一纸摆设,大宋兵分两路。
以雄州为主力的西路军,和以燕云十六州狄青为主力的东路军。
准备开始对契丹的进攻,这次,大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灭辽势在必得。
契丹兵分两路,以耶律宗真御驾亲征为主力的西路军,和耶律荣光为主力的东路军,仰仗骑兵机动性优势,耶律宗真欲对宋实行闪电战,意图一举将边塞的宋军禁卫军主力给歼灭。
双方都陈兵边境,几乎,同时动手了。
永清县,天武军驻地。
此时,耶律宗真的西路军已经到达大同府,他把目标,瞄准了永清这个地方。
“宋军的西路军大约一十六万人,主力在西线一带,永清西面是涿州一带。
且两地间隔较长,此地地势平缓,适合咱们骑兵作战。
永清可为大军前哨,拿下永清,速战速决!”
耶律宗真在王帐内,指着地图上是标识说道。
“陛下,臣愿做此次三军先锋,率先出战。
七日之内,臣必将拿下永清。”
大将萧成柏站了出来。
萧成柏,契丹大将。
此人作战勇猛,深受耶律宗真器重。
萧成柏麾下,有契丹、汉军、部落军还有渤海军,共计一万七千余人。
这些人都是弓马娴熟的精锐,作战极其凶猛。
耶律宗真点点头,满意的说道:“第一个登上永清城头的将士,城中女子布帛尽其挑选,朕封其为永清城城主。
拿下永清,此城尽掠三日。”
这是契丹作战的方式之一,攻下对方城池,将士们可以在城内胡作非为三天。
这三天对于永清县来说,就是地狱。
奸银掳掠,烧杀抢夺,都是被允许的。
将士们可以大掠三天,这三天内,你可以在城中做任何想做的事,都不会被惩罚,甚至于随意杀人都可以。
这种残忍的办法,就是鼓舞士气的手段之一。
后世的蒙古骑兵,就依此横扫欧亚。
萧成柏大喜,一拱手:“臣必当誓死拿下永清!”
雄州,赵祯行宫。
此时的行宫内,石小凡和赵祯也是一脸阴沉。
这次,对于宋辽双方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谁能笑道最后,谁也不知道。
同样,这里的桌子上也摆着一副地图。
这个时代的地图当然做不到精细,只是在上面画了一些山川城镇,上面标注了一些地名而已。
地图相对于粗糙,山川河流许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甚至,有些山川名字都没有画上去。
毕竟,甚至于有许多山川野地,尚未有人踏足过。
“小凡,这次耶律宗真亦是御驾亲征。
哼哼,他倒是想的不错,奔着朕的雄州而来。
契丹人会选择从哪里进攻?”
赵祯对于兵法战术不甚了然,行宫中,许多跟随北伐的朝臣,也是跟着一起讨论。
不过,所有人对于石小凡的意见都非常重视。
毕竟,这个败家子总是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往往能扭转乾坤。
石小凡看着地图,他在思考。
说实话,如何出奇制胜,他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方法。
这是大兵团作战,不是指挥一万两万的人。
仅仅在这雄州周边,就有着近十六万的大军。
这些诸路将士,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克敌制胜。
同样,石小凡目光犀利的聚焦在了雄州东北:“陛下,永清,天武军的永清县驻地。”
“永清?”
赵祯走上前去刑部尚书张士逊,站出来一拱手说道:“臣同意驸马爷的看法,目前来看,咱们西路军各部将士防线甚近。
各部都是互为支援的状态,一方有异动,其他几路军都可以随时支援。
唯有驻防在永清县的天武军,他的防线相对于孤悬,且又在契丹军的首冲之地。”
赵祯“嗯”了一声:“永清,天武军防得住么。”
“只要鞠介不主动出击,耶律宗真是无奈何他的。
咱们的将士冲锋不敢说,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石小凡之所以这么自信,那是有他的道理的。
只要不是骑兵对冲作战,守城依仗火器之利,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毕竟,攻防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之前,一个小小的檀州,几千人是守兵,东路军的耶律荣光,愣是没有攻下来。
“好吧,传朕旨意,天武军防守永清。
如无军令,绝不可出城迎战。”
天武军的主将鞠介,素来是个沉稳之人。
石小凡将他布防在永清,就是看中了此人是稳重。
打仗或许鞠介不咋地,防守还是比较不错的。
大兵团作战,一下子指挥这么多军队,不能再去顾及一城一池的得失了。
纵观的是整个战局,整个战局有利,才能最终获胜。
契丹虽然军事实力比不上大宋,可有一点众人却是无可奈何,那就是他们的骑兵。
一旦风头不对,他们掉头就跑。
追,是追不上的。
所以,即便是契丹战败,只要他们骑兵的主力没损失,一般战斗力依旧强悍。
而大宋则面临战线太长的弊端,每占据一座城池,就得分散一部分兵力驻守。
无形中,这就给了契丹人机会。
所以,怎样找到契丹的主力,一举将其击溃。
使得他们无法集结组成有效的兵力,这才是石小凡他们主要所考虑的问题。
至于小小的永清县,鞠介绝对能守得住。
萧成柏带着的一万七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往永清方向奔袭。
铁骑滚滚,这次,他要给耶律宗真创造个奇迹出来。
永清,属河北东路,霸州、信安军、保定军属之。
霸州领文安、大城、永清三县。
太平兴国六年,淤口寨改破虏军,割霸州之永清、文安、大城三县317户属之;于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析霸州之文安县、大城县500户属之。
景德元年,改破虏军为信安军;次年,改平戎军为保定军。
景祐二年,废永清县入文安县,徙文安县治于永清城。
皇祐元年,迁回原治。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重装骑兵
萧成柏不相信,这个永清城是铁打的不成。
就算是铁打的,他也要把它咬下来。
拿下永清,契丹便可以以此为据点,开始对宋军展开全面作战。
永清,是双方展开的一场实力角逐。
拿下永清,就能给契丹三军鼓舞一些气势,让契丹将士们知道,宋军守城也不过如此。
然而事与愿违,到了永清县外围的时候,萧成柏惊呆了。
宋军驻扎雄州外围日久,他们并没有闲着。
首先这永清县外围,被挖了一道又一道的沟渠。
这些沟渠连绵,将整个永清县给围了起来。
近现代战争中,沟渠可以阻挡机械化步兵的进攻。
比如,可以防止坦克或者装甲车。
而在古代,则是对付骑兵的有效办法。
鞠介在永清县外围挖了这么多沟渠,此外还在沟渠外围布置上了拒马桩。
拒马桩一头削尖,交叉固定并排在一起。
这使得战马无法通过,阻挡骑兵最是有效。
在古代,骑兵的作用可是太大了,大到足以影响国运的地步。
胡服骑射强大了赵国,在中国古代,第一次对骑兵这个兵种重视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
这是因为赵国处于草原的南部边缘,这个国家随时会遭到草原民族的攻击,在交战中赵国国王赵武灵王发现。
草原人由于人人骑着快马,机动性极强,战斗时极为灵活,与中原地区仍然流行的战车相比优势不要太明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